鮮血梅花

出版时间:2006-10-1  出版社:麦田出版·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余華  页数:18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鮮血梅花》是余華文學經歷中異想天開的旅程,或者說他的敘述在想像的催眠裡前行,奇花和異草歷歷在目,霞光和雲彩轉瞬即逝。於是這裡收錄的五篇中短篇小說仿佛夢遊一樣,所見所聞飄忽不定,人物命運也是來去無蹤。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鮮血梅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看此书评,始终觉得余华写此文有如此高的深意吗?
      
      
      无意识、无方向以及个体交织中的“我”
      ——解读余华《鲜血梅花》
      
      阮进武作为江湖一代宗师,无人能敌,一把梅花剑即是他生命意义的象征。阮进武死前为什么活,是因为他有一个活下去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等着别人来杀他。因为在阮进武看来,如果江湖没有人能破掉最后尽头的一朵鲜血梅花那么他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人活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不断接受挑战,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如果在所致力的生命领域已经达到了一种无人能及的境界那么他的生命就应该因此而结束。所以阮进武要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那么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死。而且是要死在别人手上。那么十五年前的那一个寂静无声的黑夜就是阮进武实现生命意义的时刻。可以说阮进武一直在等待这生命升华的这一刻。但“这一刻”到底有多长,余华没有说,是个不解之谜。为什么是一个不解之谜呢?因为只有阮进武的死成为不解之谜才能给江湖上的许多人一个活着的理由。阮进武的妻子为了给丈夫报仇,抚养孩子便成了她活下去的理由;青云道长和白雨潇以知情者的身份等着阮海阔来找寻就是他们活下去的理由;江湖各方人士为了阮进武的死而探寻事实真相或重新争夺武林霸主的地位就成为了他们活下去的理由。所以阮进武的死换得了很多人的生。在这个层面上,余华所要探索的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的合理性。法国存在主义探索的是一条追寻生存意义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分析,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余华所要探索的切入口和存在主义学说具有很大的关联。十五年后,在阮海阔受母亲之命踏上寻找杀父仇人的道路时,阮进武之妻就自焚而死,在这里,我们就会思考,既然她活着的理由是为夫报仇,那么为什么在阮海阔刚刚踏上寻找杀父仇人的道路她就死了呢?于是,就要进入到另外一个层面的探讨——
      
      在绝望中找寻希望
      
      在这里,余华对传统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人生存在观点进行了一种解构。究竟什么是人生的希望?从小说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以阮海阔的能耐要报杀父之仇希望十分渺茫,梅花剑在阮海阔的身上所体现的只有一个意义——他是阮进武之子,仅此而已。所以,阮海阔母亲之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是根本看不到她活着的理由的最终实现,在这个行为上,她所做的只是在原始人性基础上的一个职责,当阮海阔长大成人,可以独立寻找杀父仇人的时候,她的使命和责任就此终结;另一方面,为了在渺茫的希望之中实现虚无缥缈的希望,只能用一种极端的手段,只有她的死才能让阮海阔清晰认识到自己已经没有顾忌和退路,更明确自己活下去的意义或着活着的理由就是不断找寻杀父仇人。所以她的死是坦然而合理的,正是“红色的火焰贴着茅屋在晨风中翩翩起舞。在茅屋背后的天空中,一堆早霞也在熊熊燃烧”。在绝望的尽头也许就是另一种希望。而希望伴随着人们在长期的时间消耗和现实打击下,希望就会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隐藏在人类的内心深处,变成了一种潜意识,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人际关系才会浮上心灵,成为意识;当潜意识成为意识时候,那么人就会被原本深根于内心的希望刺痛,顿然觉悟,并发现原来自己一直生活在浑浑恶恶之中,在慌乱或麻木中把这个潜意识重新提到意识的层面上。但是往往又在现实面前渐渐隐藏为潜意识,重新进入一种浑沌的状态,反复循环,构成了人生的悲剧——
      
      无方向中寻求方向
      
      阮海阔的寻找杀父仇人的道路完全是无方向和无意识的,无意识与胭脂女和黑针大侠两次相遇 ,带着胭脂女和黑针大侠的嘱托,阮海阔一度陷入了在上一点提到的意识幻化为潜意识的状态。以至于在遇到白雨潇时浑然不知,在遇到青云道长时“错失良机”。而在这种无方向的道路上,他却阴差阳错的颠倒了自己和胭脂女以及黑针大侠的位置,当最后终于找到所谓的方向——白雨潇时,完成了自己活着的理由,这种在无方向中的阴差阳错和活着理由的最后实现使阮海阔陷入到一种更迷茫的无方向中——“阮海阔感到内心一片混乱。他看着白雨潇将梅花剑举到眼前,将剑从鞘里抽出。在亭外的辉煌阳光的衬托下,他看到剑身上有九十九朵斑斑锈迹”。那么我们也许会思考,既然是这样的结局,那么阮海阔今后的人道路又在哪里?在这样的无方向中,阮海阔唯一的选择就是不相信白雨潇所说的话,继续在无方向中找寻杀父仇人,在无方向中走向下一个方向。无意识加上无方向,在现实世界,又提出了一个更加矛盾的问题,那就是在找到活着的理由并在践行这种理由时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到这样一种无意识和无方向中,那么在到了这样一个层次上,余华就不得不继续为生存更进一步地探寻——
      
      活在不是我的我中
      
      我觉得在《鲜血梅花》中在寻找活着理由以及在这个理由中不可避免的进入无意识和无方向的状态后,作者提出了在这样一种先决条件下的必然的继续生存的道路——活在不是我的我中,不管是青云道长、白雨潇也好还是胭脂女、黑针大侠也罢,甚至是刘天和李东,其实都只是一个人,那就是——阮进武。
      阮进武要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就必须有一个人能杀他,但是在无意识和无方向的现世左右中,他是绝对不甘被别人杀死的,那么这就陷入了一个深深无法自拔的终极矛盾当中。法国超现实主义学派认为:理智、宗教、道德、社会以及日常生活经验都是精神活动的桎梏,必须打碎,只有无意识、梦和精神错乱才是真正的精神活动。在这里,我们看到光有无意识和精神错乱是不够的,还需要存在个体的错乱。即生存个体的相互交织。“我”要在一个个“非我”中才能实现真正的“我”的统一。阮进武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生存个体交织的范本。阮进武要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就必须有人打败自己;但是先在的无意识和无方向又决定了这个人不能使别人,那么在这样的一种不可解开的持续矛盾中,只有以“我”代替那个人才能实现矛盾的调和,而一旦由“我”担任了这样一个角色,那么原本存在于现实世界的“我”就又不能是原来的“我”,于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就变成了“非我”。由这个“非我”来替代要实现人生价值不得不出现的而又无法让别人替代的人。但要真正实现这样一转换,是一个需要反复找寻和试验的漫长时间,所以在阮进武第一次实现现实个体的交换的时候,他只走出了试探性的一步,于是在与青云道长和白云潇的比武中,进行替换的“非我”并没有战胜真正的“我”。但是“我”又不能失败,一旦失败就会陷入到单纯的无意识中,人生马上就失去光泽。所以要进一步实现个体的交织替换,于是阮进武幻化成刘天和李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个体交换。但是无意识和无方向始终贯穿其中而且在初级的个体交换阶段,这两方面是相互斗争的。而生命的意义的最终实现必须以这两方面的统一为基础,要统一这两面,“我”(即无意识和无方向中的“我”)与“非我”(即生存个体的交织)要经过漫长的斗争,这个斗争又只能在“我”和“非我”中展开,不能由第三者插入,即使是自己的儿子阮海阔也不可。所以“我”又幻化成胭脂女和黑针大侠又一次战胜了“非我”,从这个角度分析开来,《鲜血梅花》这部小说远远没有结束,以后的情节将被“我”与“非我”的循环斗争以达到最终统一的目的情节充斥(当然作者也没必要无休止地写下去,其实也无法再写下去),正是这样的循环斗争才从本质上构成了人的整个生命进程,到真正达到了这二者的统一时,或你将进入一种超然的境界,或你的人生就应该划上句号。但作者在最后那九十九朵鲜血梅花变成办班锈迹中又看到了一个现实状况,那就是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只活在这样的斗争中,或早早地在无意识和无方向彻底被不同于“非我”的第三者打败,或在有限的生理机能中无法完成二者的统一,那么人的出路又在那里呢?或许这就是一个“悲惨世界”。
      
      
      
      原文: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59f6ed0ea3f943a9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