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聰明的景氣觀察家

出版社: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梁國源 著  页数:296  
Tag标签:无  

前言

  推薦序1  讓我們更明智的面對全球經濟  前兩年金融海嘯橫掃全球,雖然起火點不在台灣,但和所有國家一樣,台灣所受影響程度並不亞於風暴中心的美、歐,顯見1980年以來的全球化、自由化以及制度化,已讓全球經濟休戚與共,而台灣依賴出口的淺碟型經濟特性,更讓我們難以對抗外來的衝擊,台灣經濟的表現自難令人滿意。全球化之所以讓台灣難以僥倖免於這次金融海嘯的衝擊,主要在於全球經濟整合及分工,特別是台灣已在全球許多重要產業中位居關鍵的地位。後金融海嘯國人應關切的重點在於,如何掌握預測全球化下的全球市場關係,並充分了解全球經濟的運作,方能在面對當前複雜多變的景氣環境時,深刻認知經濟情勢,以研判未來走勢並做出必要的準備與回應。  梁國源教授是國內景氣循環及經濟預測的專家,早年在經建會的前身經設會參與台灣經濟發展的規劃工作,後來留學美國,取得杜克 (Duke)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服務於學術界多年,鑽研經濟預測,而以他在該領域的豐富研究資歷,要談這個議題實非他莫屬。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大部分內容收錄梁教授任職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時的文章,這些文章除了彙集早期他在政府機關以及學術界的經驗,更融合他近年在產業實務界的經驗,讓這本書的內容更具實用性,談的議題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並且淺顯易懂。  在本書,梁教授不但提出做好經濟預測的方法,並且善用台灣民眾熟悉的時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安排五個主題介紹當前全球經濟金融的重要議題。因此,雖然這是一本談論經濟預測的實用書籍,但透過全書豐富的案例內容,相信非科班出身的民眾也能輕易掌握讀懂經濟預測的關鍵要素,並且明智的面對全球化的詭譎變化,掌握住全球經濟的大趨勢。我期待有更多的讀者可以從本書中獲得啟示。  蕭萬長  中華民國副總統  推薦序2  減少景氣變動受害的風險—閱讀救自己  一九九○年代風起雲湧的全球化,使普立茲新聞獎得主佛里曼創造了一個新名詞:「世界是平的」。在這個平坦的世界中,全球經濟活動出現了禍福與共、利弊共享的互補性與倚賴性。  二○○八年夏秋之交在華爾街出現的全球金融海嘯(大地震),震央在紐約與華府,但所造成的傷害,則遍及全球。我有時在想:二次大戰後美國對世界各地的經濟援助,所帶來的全球利益是否接近這次金融危機所造成的創傷?  這次經濟危機的深度與廣度,除了執政者之外,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景氣變動的高度關注。所涉及的經濟指標、景氣變動、利率與匯率、商品價格等的新聞標題與重大變動,當然需要專業人士的解讀;但另一面也應當把這些相關觀念說清楚,使具有一般智識的人民有所瞭解。二十年前,自己曾寫過一本普及經濟知識的書:《經濟學的世界》。我當時就在提倡:一個進步的社會,不允許有經濟文盲的存在。  在這麼一個前提下,我很幸運地說服了梁國源博士,來撰述這本《做個聰明的景氣觀察家》。這本書深淺合宜,兼顧到專業的嚴謹與常識性的理解,又融合了國際情勢與台灣現況;是一本人人可以親近與閱讀的好書。  這本書之寫得出色,就是因為作者本身就是一位嚴謹的經濟學者,又是深諳景氣變動的實務觀察家。除了他發表的中英文學術性論文外,近年來他很用心地結合經濟專業與景氣變動,寫成大家看得懂得一般性文章。每當這些文章發表時,都會引起業界的關注。  五年前他告別多年教職,毅然應當時寶來集團董事長白文正先生之邀,創設財團法人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擔任創院院長。有一些他的友人擔心創院的辛苦,但令我興奮。我深知白董事長會全力資助台灣第一個由民間企業所創設的研究院,而梁博士的獨立性格與專業成就,就保證了研究成果的水準;它不會被解讀成它是一個產業代言人。六年以來,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所發表的景氣預測及研究報告,已經獲得了各界的肯定。白故董事長雖已離開人間,但會驕傲他自己當初的決定。  這本約十萬字的書分成五部,五十五個子題。大部分的文章我早就讀過,春節期間再讀一遍,真是溫故知新,擁有「三清」特質:思路清晰、架構清楚、文字親切;讀完之後可以清楚地吸收。以一中產階級為主體的台灣社會,不論你的專業是什麼,此刻必定要對經濟、金融、景氣、理財等相關題目有所瞭解。這已是做一位現代人對自己的要求。  去年秋天我出版了一本文集,取名《閱讀救自己》。因為五十年從清寒的眷村去美國讀書時,是閱讀救了自己!在我認識的很多好朋友中,也是在艱困的生活及成長環境中,靠閱讀救了自己,也救了社會,如于宗先、孫震、曾志朗、吳清基。  讀完梁博士這本書,你也會「閱讀救自己」—至少會減少景氣變動可能帶來的風險。  高希均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榮譽教授  推薦序3  寫給大家的經濟預測書    過去十餘年全球經濟風貌丕變,新興國家在經歷東亞金融風暴後,經濟快速躍起,已開發國家更經歷二次大戰後最長的經濟穩定擴張,但卻在前兩年都遭遇到1930年代後最嚴重的經濟及金融危機,也讓傳統經濟預測方法出現大誤差,暴露出它的侷限性。梁國源教授是國內經濟預測的權威學者,在學術界三十多年的深厚基礎,培養出他嚴謹的研究態度,另一方面,在經設會(經建會前身)、公平會等政府體系也服務多年,讓他了解政經的交互運作;六年前更受寶來金融集團總裁白文正邀請,創立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致力於當代經濟金融實務問題研究。值此國際經濟常有巨大波動之際,由他來談當前經濟預測,實在令人高興。  雖然這是一本講經濟預測的書,但不是祇只有數學方程式的經濟預測教科書,相對地,它在揭開經濟預測神秘面紗,傳達了經濟預測的精神及方法。梁教授藉由改寫他過去十餘年來在各大報章雜誌所發表的重要財經時論(如金融海嘯、利差交易風潮、聯準會升降息動作),巧妙地讓台灣民眾從過去的經驗中找出解釋當前類似問題的看法,並向讀者傳達經濟預測除了運用數學模型外,更重要的是要能掌握各種經濟理論精粹、判斷政治情勢,了解歷史事件,以及洞察當前經濟大趨勢的走向。  這本書的重要性有幾個層面。對於一般讀者與非金融專業的企業主而言,這本書因討論的都是當代最重要的經濟議題,因此與大家的生活以及荷包息息相關。此外,本書撇開了教科書式的晦澀艱深,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和圖形談論經濟概念與理論,讓讀者在閱讀本書時當會感到如沐春風。在此次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似乎不可避免地需要經歷一段較長時間的渾沌及變革,因此,如何掌握當代經濟趨勢乃更形重要。這本書不但深刻描述了當代重要經濟趨勢,更重要的是,能讓讀者從本書掌握到分析趨勢的方法。  對於政府而言,任何政策的制定勢必要有堅實的經濟預測做基礎。然而從過去幾十年經驗可知,單靠精密的數學模型已不夠用,更需要的是長期產官學界的歷練。梁教授以過去三十餘年在產官學界深厚歷練所寫出的本書可說是他的精心結晶,值得決策者參考。例如,本書第一部「如何解讀經濟指標」中,詳細的解釋經濟預測應該掌握的要點,而在第三部「走過金融海嘯」以及第四部「利率與匯率在說什麼」中更有多篇文章談到政府以及央行貨幣政策應有的思維,這些見解的確是我們在政策制定時所必須考量的重點。  對於財經學者、專家及學生而言,本書更是不可或缺的參考書籍。書中詳細描述梁教授對於當代議題的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書中清楚介紹針對各項議題所必須引用的經濟理論、參考數據以及資料來源。因此對於財經領域人士而言,該書亦深具參考價值。  對於其他對財經議題有興趣的社會人士而言,相信會了解經濟預測已是我們日常生活時時要面對的課題。梁教授在這領域已耕耘三十多年,很高興他於此時不藏私地出版這本平易近人且內容扎實的經濟預測書籍,可協助大家了解及掌握未來經濟情勢,相當值得各領域人士一讀。  邱正雄  永豐銀行董事長  推薦序4  學習挖掘「已知的未知」    談到經濟預測,我立即想到幾個廣為流傳的俚語,正說明了大家對經濟預測的觀感:「經濟預測假設了所有事情,但責任感除外」、「經濟學家預測到過去5次衰退中的9次衰退」。《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也曾調侃過經濟預測:  愛因斯坦死後,在天堂遇到三個紐西蘭人。過了一會,愛因斯坦問起了他們的智商。第一個人回答智商是190,愛因斯坦很高興的說:「我們可以談談原子物理學和我的一些理論觀點。」第二個人說他的智商是150,愛因斯坦想了一下說:「那我們來談談紐西蘭為了追求世界和平所參加的禁止核武擴散條約。」接著,第三個人回答,我的智商只有50。愛因斯坦毫不猶豫的問他:「你預計明年財政赤字多少?」  從這些話中,不難看出經濟預測這個工作長期備受世人的懷疑與嘲諷,這有部分要歸功於許許多多自詡為經濟專家的人信口論斷經濟走勢,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觀察,這也指明經濟預測絕非一項簡單的工作。  到底經濟預測是什麼?從這本書來看,簡單的說,就是融合書中所說「已知的未知」及「未知的未知」的產物。經濟預測常常不準,就是因為經濟的變化總是源自於不同的態樣,有些變化是我們現在知識水準可以預料及想像得到的,如電影「星艦迷航記」中科克艦長使用的螢幕觸控電腦,在當年實屬不可思議,近年卻已是相當普遍的平板電腦。然而,也有憑藉我們生活經驗,仍相當難以預料的變化,例如911事件以及台灣的921地震,即是所謂的「未知的未知」。由此可知,經濟預測不準並不代表經濟預測失敗,如果經濟預測的不準是因為那些「未知的未知」使然,實在無可厚非。然而一個好的經濟預測,卻必須把握住那些「已知的未知」。  既然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預測,那麼了解、挖掘「已知的未知」的技巧就相當重要。梁國源教授是台灣經濟預測領域的專家,本書所包含的內容,是近年來他深厚的理論及實務經驗洞悉國際經濟情勢的結晶,我衷心的期待讀者可以從這本書得到豐盛的收穫。  劉炯朗  中央研究院院士

内容概要

  回顧全球經濟發展,我們忽略了哪些早該知道的事?  面對詭譎多變未來,我們又該如何調整思維來因應?  經濟預測不只是計量,它教我們更多事、抓住經濟走向!  在這個平坦世界中,全球經濟出現了禍福與共、利弊共享的互補性與倚賴性,2008年中全球金融海嘯的深度與廣度,不再是各國政府的家務事,也引起社會大眾對景氣變動的高度關注,總體經濟因而愈來愈被人們所重視,因為總體經濟指標客觀又好用,它讓我們得以察覺景氣燕蹤、看出經濟反轉前兆。對於經濟指標,我們又該如何解讀它、並善用它們?答案就在本書。  經濟學界與金融界無人不知的經濟學家梁國源教授,也是位深諳景氣變動的實務觀察家,他將依五大原則,在本書告訴讀者:如何看待經濟景氣所涉及的經濟指標、景氣變動、利率與匯率、商品價格等的新聞標題與重大變動。透過台灣人熟悉的國際情勢與台灣現況,協助我們釐清股、債、匯市與油金價千絲萬縷的關係,讓我們能夠更明智的看待全球經濟,讓投資人也能掌握景氣趨勢,找到投資戰略折點!

作者简介

  梁國源  美國杜克(Duke)大學經濟學博士,2010年獲頒**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教授。現任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及**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2004年進入業界前,梁教授主要從事學術研究的工作。曾任**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系主任;世新大學管理學院院長。亦曾擔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梁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預測、景氣循環、經濟計量方法及總體經濟。其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Forecasting、Journal of Applied Statistics及其他多種國際學術期刊。梁教授的觀點亦常為《經濟日報》、《工商時報》、《聯合晚報》、中央社及Taipei Times等媒體報導,也被《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等國際媒體所引用。另外他也經常在《工商時報》、《經濟日報》等發表專欄文章,供社會各界及政府參考。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部,如何解讀經濟指標?12010年影響全球復甦的三大風險2揭密---經濟學家如何做預測?3一定要懂的景氣預測大原則4我們究竟在討論什麼循環?5利用3P模型察覺景氣燕蹤6影響景氣的非經濟因素---東協加一的影響第二部,經濟景氣怎麼看7從美國「新經濟」說起8異常嚴峻的2008年全球經濟情勢9美國新政府能帶領全球經濟走出衰退困境?10G20高峰會對全球經濟的意義11景氣復甦穩定而脆弱12數字背後,反應內需窘境13宏觀調控為台灣帶來新商機14大陸新宏調,並非真正緊縮15日本內閣交替的政經變局16從日本「格差景氣」談台灣M型社會第三部,走過金融海嘯17街對街看次級房貸風暴18金融海嘯概觀19明斯基時刻:當狂熱變成恐慌20凱因斯與傅利曼都無法說清的現象21華爾街的傲慢與金融危機22把握後金融海嘯的戰略折點23金融海嘯的正面思考與企業應有的思維24政府逆風而行的必要思維25關鍵時刻的財經領導性格26貨幣政策的退場時機與手段第四部,利率與匯率在說什麼27國際失衡下的美元走向28利差交易擴大全球股市波動29美國利率何去何從?30短率連續調升,長率為何依舊下滑?31美國殖利率曲線反轉的意義32升息與市場不確定性風險33人民幣會不會升值?34油元動向左右全球流動性35從貨幣政策到全球失衡---柏南克的財經觀點36柏南克的新中央銀行學37聯準會降息動作之意涵38釐清當前美元利差交易39如何看待熱錢狂潮第五部,釐清商品價格波動40地緣緊張關係,撼動國際油價41供需拉警報,油價劇烈波動成常態42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與實際運作43從市場資金操作看油價反轉44非傳統油源能否抑制高油價?45全球景氣要看油價臉色46全球原油市場趨勢分析4780美元才是油價泡沫化大關48面對油價飆漲的新思維49看清油價走勢的玄機50油價跌勢超出預期,細說分明51從能源價格談聯準會通膨疑慮52金融海嘯後,國際石油供需及油價展望53從鯨魚的銳減認真思考替代能源54油價牽動商品價格走勢55油金價格展望

章节摘录

  如何看待熱錢狂潮  2010年伊始,中央銀行即罕見的連續兩日發布新聞稿,提及國際資本快速移動將擾亂匯市秩序,且不利於經濟的健全發展,並強硬的要求銀行應在短時間內拋補外幣部位,而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更在2009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站上32元後即維持強勢,顯見近期台灣的確受到相當程度熱錢湧入的壓力。  2009年年底台灣所受到的熱錢壓力,正是全球各國過度財金寬鬆政策下的產物。隨著經濟復甦跡象逐漸明朗,早在2009年3月起已開發國家的機構投資人即運用這種近乎零成本的資金,購入金融市場上各種高風險、高收益的資產,造成風險性資產價格全面上漲。2009年全年,MSCI世界指數以及MSCI新興市場指數分別上漲27%及74%。此外,由於旺盛的利差交易資金投入澳洲、紐西蘭、巴西及印尼等高利率國家,使得這些幣值明顯升值27%、25%、25%及15%。投入上述高收益貨幣和風險性資產的資金同樣來自已開發國家的過剩流動性,因此這些高收益貨幣的走勢與MSCI新興市場指數走勢呈現高度相關。2009、2010年跨年之際,市場上的流動性更變本加厲,除持續投入具有高收益的貨幣外,更競相投入2009年幣值相對穩定且基本面良好的東亞諸國,不但使得新台幣與韓元從2009年12月22日至2010年1月5日間,分別對美元升值1.5%及3.4%,且持續面臨相當沉重的升值壓力。  慎防下一個亞洲金融風暴  目前全球金融市場狀況與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前頗為類似。當時,美國及日本分別陷入房市泡沫引起的「儲貸危機」(S&Ls crisis)以及「失落的十年」,造成兩國央行於90年代初期,大幅調降利率並營造寬鬆的貨幣環境。美國聯邦資金利率從1989年6月的9.8125%一路下調至1994年的3%;而日本央行的重貼現率也從1990年8月的6%一路調降至零。另一方面,亞洲諸國在80年代開始逐漸採行改革開放政策,經濟高速成長,成為美、日極度寬鬆貨幣政策下過剩流動性的最佳去處。這股熱錢不但造成當時亞洲國家的資產泡沫,後來的撤出更引發了亞洲金融風暴。這不禁讓人擔憂,若目前寬鬆流動性的環境不再,市場是否又會再度陷入泡沫破滅風暴,進而產生系統性風險。不過與亞洲金融風暴不同的是,近年來利差交易的接受國以及近期受熱錢困擾的亞洲諸國已經累積相當充裕的外匯存底,加以該等國家貿易收支大多呈現順差,因此資金退潮雖難免造成市場動盪,但應不至於引發系統性的風險或危機。  不過,從亞洲金融風暴的經驗可知,這些熱錢若停泊過久且未轉換成實質投資並非好事,因其不僅將造成接受熱錢國家的資產泡沫,更會扭曲資源配置效率,使生產資源投入具泡沫化特性的房地產等商品生產上,不但無助於經濟永續發展,一旦資金回流更會形成經濟危機。事實上,從當時的經驗可知,任何熱錢流入之初實有其基本面的支撐。以亞洲金融風暴為例,如果觀察南韓、泰國及印尼的國際金融帳,1990年到1993年間平均每年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合計淨流入達47億美元,明顯較1989年的35億美元加速,顯見在投機狂潮之初,已開發國家的廠商仍相當看好亞洲國家的發展潛力。然而,當時這些國家卻無法將同時流入的熱錢引導至生產力部門,造成資源配置失當,並引發泡沫化的問題。  亞洲金融風暴的另一個經驗就是,雖然維持外匯市場穩定有利貿易活動,但過度干預外匯市場可能會引發反效果。以當時風暴核心國家南韓、泰國及印尼為例,1990至1993年間,扣除FDI的金融帳淨順差平均每年高達266億美元,明顯高於1989年的45.6億美元。後來更因這些國家實施緊盯美元的政策,造成預期亞幣升值的資金更是蜂湧而至,1994至1996年間熱錢大幅增加至466億美元。若當時該等國家央行能減低外匯市場的管制,或許之後就不會無力抵抗來勢洶洶的泡沫及外匯攻擊,並對經濟造成沉重的打擊。  綜上,面對國際間過剩的流動性流入,過度箝制國際資本市場的流動實無助於仰賴外貿出口的台灣,且實務上也難避免熱錢的進出。因此,面對熱錢的湧入,有關當局應有的態度是思考如何引導這些熱錢投入具生產性的經濟活動,央行也必須斟酌調控匯率,才能在不損及出口部門的同時,避免升值預期的過度膨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