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遠見

出版社:天下h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高希均,王力行,張作錦 著  页数:304  

前言

  作者序  我們三個人曾經各選了十餘篇文章出了一本「共選集」,取名《三人行看台灣新價值》。在序中有這幾段話:  「這些年來,我們一直認為另二位的文章,才有『市場價值』。為了要減少個別出版文集的風險,以及模糊責任的歸屬,『共同出書』是一個三全其美的辦法。當市場出書量愈多,每本銷售量愈少時,我們變成了市場法則的忠實信徒:『減少兩本書的出版,來換取一本書的銷量』。」  「共同出書的好處是:如果讀者果然驟增,則內心可以暗暗竊喜;如果市場反應冷淡,『問題或者不全出在我身上。』總之,自己內心有一把尺:『成』,自己有份;『敗』,則別人也有份。三人禍福與共,變成了『文人命運共同體』。」  「『共同出書』就像共同基金,符合風險分散原則;也像集體領導,沒有人負責。如果其中一位(王力行的《無愧》)曾有三個月暢銷十八萬冊的記錄,說不定多了二位作者,可以如虎添翼,產生等比成長、超越五十萬冊的可能!人不能沒有夢,文人尤其不能沒有『暢銷夢』!」  「『共同出書』在內容上呈顯了三個作者在《遠見》雜誌所撰述的主題:高希均的『觀念衝擊』,王力行的『鬧中取靜』,張作錦的『媒體前瞻』。讀者閱讀本書,一如進入自助餐廳,可隨自己興趣,自由挑選。題材的多元,完全符合網路時代中,尊重消費者個人化的新趨勢。」  (二)  十一年過去了,在《遠見》慶祝二十五週年之際我們又再合出一本取名《思維遠見》的選集。《遠見》問世廿五年剛好出版了三○○期,每月一篇的專欄,我們共寫了近九○○篇。如果要指出挑選出的六十餘篇有一個特點,那麼  王力行的核心思維是「解讀趨勢」。  張作錦的核心思維是「穿透古今」。  高希均的核心思維是「接軌世界」。  綜合這些文章的三個面向,也許正反合「思維遠見」。  當初創辦《遠見》時,英文譯名沒有用Vision,或者Foresight,而取了Global Views,即是要特別用心地鼓吹「世界觀」─向世界上先進國家的高規範、高標準、高成就學習。  二十五年來的《遠見》是為讀者開拓視野與格局,引導向外的路,推開向外出的門,激發向外學的心。  我們奢望遠見這本雜誌以及這本選集,會變成台灣社會前進的動力。  高希均、王力行、張作錦  (二○一一年四月卅日台北)                

内容概要

  王力行的核心思維是「解讀趨勢」。  張作錦的核心思維是「穿透古今」。  高希均的核心思維是「接軌世界」。  唯有觀念,是突破與超越今日多變世局的關鍵。《思維遠見》傳播進步觀念,兼及宏觀的胸懷與見識,高希均、王力行、張作錦各自分享25年來的前瞻思想與人生經驗。  卷一【觀念先行】:觀察的觸角從兩岸擴及全球,探討台灣提升競爭力的決策點。  卷二【縱橫書海】:精讀書籍、意見領袖所傳達的訊息,提出建立美好人生、進步社會的方法。  卷三【古今之變】:從文學詩詞、歷史掌故中,重回歷久彌新的古人智慧,觀照政局、社會現況。  二十五年來的《遠見》是為讀者開拓視野與格局,引導向外的路,推開向外出的門,激發向外學的心。 奢望遠見這本雜誌以及這本選集,會變成台灣社會前進的動力。

作者简介

  高希均  曾任**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海基會董事、國統會研究委員、行政院顧問及經濟部顧問。近年又擔任**中興大學知識經濟講座教授及國內外民間基金會董事。一九八○年代在台灣與王力行、張作錦創辦《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出版公司」。二○○二年創辦「小天下」,二○○一年創辦「未來少年」。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及《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發行人,持續推動進步觀念。  王力行  現任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兼事業群總編輯。著有《請問,總統先生》、《愛與執著》、《無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寧靜中的風雨──蔣孝勇的真實聲音》、《鬧中取靜》、《三人行看台灣新價值》、《字裡行間》,均由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張作錦  資深媒體人。曾任:《聯合報》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紐約《世界日報》總編輯、《聯合晚報》、《香港聯合報》和《聯合報》社長、《聯合晚報》副董事長。現任:《聯合報》顧問。曾獲圖書金鼎獎、中山文藝獎,及二○一○年星雲真善美新聞獎之「終身成就獎」。

书籍目录

【序】思維遠見◎高希均、王力行、張作錦卷一觀念先行  高希均「決策錯誤」比白色恐怖更恐怖——購買六千億武器絕不是應有的生活方式鼓吹「企業社會責任」——讓台灣企業家驕傲地現身世界舞台「藍海策略」的時代來臨——千山獨行、商機獨創、利益共享台灣唯有以「軟性實力」立足世界——如何成為別人樂意模仿的吸引力之島台灣的管理水準要與世界接軌——《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二○○六年九月啟動「走向世界」,才能走出「邊緣化」——改善兩岸關係,並提升台灣競爭力姚仁祿的「創意姚言」——一堂扎實的創意自修課我的三個半夢——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殺」兩岸如何「和平共處」—— 曹興誠堆砌了和平長城第一塊磚不再做「貧窮心態」的俘虜——李嗣涔展現了國立校長的風骨王建□來了;白文正走了——兩位北商傑出校友令人引以為傲以「巧實力」化全球經濟衰退——對策之一即是:共裁軍費共救窮人「改變」與「決斷」——「好」的改變來自「對」的決斷科學發現:「付出」會終生身心健康——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來「付出」大陸經濟運作的「十項特色」——引伸奈思比的「八根支柱」直覺上「不贊成」,理性上「應當做」——佛里曼說得對:Price Matters「成功」與「實在」——值得推廣的兩個典範別再任由意識型態攪局、影響台灣經濟振興——從波特的建言吸取經驗「維持現狀」是台、中、美的共同利益——讓台灣在安定的環境下尋求生存與發展向世界做「和平紅利」的示範——讓兩岸在和平環境中創造美好生活十八世紀「分工」創造人類繁榮,二十一世紀「整合」帶來世界和諧以「兩岸和平」與「台灣信心」,開拓第二個「中華百年」卷二縱橫書海  王力行人人都有天賦——認識資質,成為快樂鬥士追尋移動的天堂:快樂——嗅著快樂的氣味,聞到哪裡就走到哪裡有趣的閱讀——佛克曼醫師的機智故事引人入勝擴大生命的空間——透過閱讀和旅行,叩問生命的意義改善世界的人——冷靜的腦加上溫暖的心企業人的倫理心智——正向思考,對自己與社會負責《連線雜誌》的新媒體實驗——大眾智慧改變媒體創意當紅——多用創造、感覺的右腦力量做個能適應與改變自己的領導人——文化智商是全球化領導人的必備特質沙盤演練社會的變遷——透過討論,挑戰根深柢固的舊思維你拿什麼定義自己?——在行動、實驗、質疑與再行動中發現自己企業的思維更新——藉提供工作機會,為世界和平開路當比爾蓋茲走近貧窮——創意性資本主義改善弱勢者的生活一生帶著走的能力——大學該教給學生的八大能力文化,是一種集體價值人格——讓社會的精神文明有魂有魄移民上海?——最開放、最現代化、最兼容並蓄的城市二百年前的智慧——世界最早討論教育的文獻《卡爾.威特的教育》適應優勢更是優勢——學習更快速的預測和適應複雜的環境匆匆 vs. 緩慢——實行珍視生活的慢生活運動人生的職責——做對社會帶來希望與益處的工作用文學開啟世界——文學作品成為認識各國文化的最佳入門女人總是怪自己——從《妳的成功遊戲書》找出化解之道尋找世紀宋美齡——從紀錄片了解最堅毅的第一夫人李光耀——從資政到導師等待山移的韓第——人生需要目標和意義卷三  古今之變  張作錦誰應讀康有為「慎左右」的上書?——領導人身邊不可有「逢君之惡」的人民進黨必能消除黑金?——輿論監督、選票制裁,捨此別無他途錢躍囊中妨痛哭——若堅持正道行事,無人能左右自己請外省政治人物全數退出政壇——讓國家的問題不再被「省籍情結」遮掩請外省人退出政壇——在「多數統治」的原則下,致力政局安定一面「建國」,一面「建台」,可乎?——請「獨立建國」人士一起愛台灣台灣獨立的「藍海思考」——爭取大陸人民支持,成為互利的戰略伙伴春來江水「綠」如「藍」——為台灣人民尋找太平歲月台灣的貧窮,並非「不勞而獲」——執政方向錯誤拉下台灣競爭力有沒有人「唱衰大清」?——古代沒有媒體,卻有亡國之君大夫無私交,也無私怨——以公為重,從大局著眼,是天下第一等情操美國總統只有一個博士——談國家元首的學歷與勳業黃金打造小平傳,一本台幣上十萬——政治風氣總是帶壞社會風氣北大會為胡適樹像?——自由主義者胡適在大陸的處境不敢橫眉,不願俯首——在魯迅故居談魯迅婚姻

章节摘录

  向世界做「和平紅利」的示範  有人怕失去財富,有人怕失去官位,有人怕失去商機,但大多數人最怕的還是怕失去生命;戰爭就是帶給人類最大傷痛的元兇。  《聯合報》於二○一○年九月十一日公布的「二○一○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中指出:「兩岸戰爭可能性低。」這應當是兩岸分治六十年來最令人心安的好消息。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曾一再宣示:海峽兩岸中國人有責任共同終結兩岸敵對歷史,竭力避免出現骨肉同胞兵戎相見,讓後代子孫在和平環境中攜手創造美好生活。  這樣的立場開啟了兩岸和平的契機。馬總統在二○一○年新年第一篇治國週記中就特別指出:兩岸和平為台灣提供了「創造嶄新情勢,分享和平紅利」的機會,也是台灣在國際上逐漸建立的形象,除自由、民主、繁榮、人權之外,還要增加和平。  二次大戰後,「英雄」這個名詞逐漸褪色;代之而起的是「和平使者」,受人期待的是「和平協定」。美國人民對政府發動的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所關心的不是什麼時候「戰勝」,而是什麼時候「撤退」。  在李登輝與陳水扁執政時期,台灣海峽一直被認為是「具有戰爭爆發可能的危險區」。馬英九執政二年多來,在「不統、不獨、不武」的維持現狀下,獲得了兩岸直航與交流的進展,減少了戰爭的威脅,展開了兩岸各種合作的可能。台灣人民,終於在此刻逐漸獲得了安身立命的安定與安全。  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  曾任《洛杉磯時報》總主筆的普萊特(Tom Plate)最近還撰文指出:稱讚馬總統的政治勇氣,推動E C F A,尋找台灣出路,並且改善兩岸關係。文中形容:如果台海兩邊發生戰爭,美國將被捲入,亞洲將被打回石器時代。  事實上,近一年來,在亞太地區,美國不斷地軍事演習,不僅在重申美軍在亞洲的戰略布局,更直接向中國展示軍力,特別在南海形成了美中二國的「新冷戰」:中方堅持「南海是中國主權的核心利益」,美方則堅持「南海不受威脅是美國利益」。在這麼詭異的戰略情勢中,台灣要維護自身利益,不要變成一枚被利用的棋子。  冷戰時期人民所渴望的「和平紅利」是泛指:一旦戰爭結束,就可以用削減的軍費來從事百廢待舉的各種建設。這個傳統的定義,在今天的兩岸關係出現了可喜的延伸及擴大的場景。  當前台灣的國防支出沒有減少,但隨著戰爭威脅減少及兩岸互信增加,「和平紅利」已經帶來了意料不到的發展,如增加了:(一)台灣安身立命的長期規劃、(二)回國定居及短期旅遊、(三)跨國企業的長期投資、(四)台灣的國際聯結、(五)建交友邦的數目不再受威脅。  更重要的是節省了難以估計的人力、物力、時間(從備戰的準備,如採購武器、練兵到軍事演習),可轉用到民間更需要的部門。此外因兩岸交流項目的擴大,資源(人才、資金、技術、市場、商標等)容易整合,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  南北韓的緊張、以巴的紛爭,可以從台灣和平紅利的實例中,得到追求和平的鼓舞。讓兩岸向世界做最佳的示範: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