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的作業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書林  作者:郭成義 著  页数:297  

前言

  序  詩人永遠有做不完的作業李魁賢  郭成義有新輯成的評論集將要出版,這其實是令人期待很久、又似乎勢所必然的一件事,因為《從抒情趣味到反藝術思想》(一九八四年)出版迄今,已將近三十年,作者評論的文字犀利、切中肯綮、要言不煩,一直在台灣詩壇留下迴響餘音。  多年來,郭成義在秉持自由思想的報紙媒體服務,無暇兼顧志趣所在的文學領域,於今重新歸隊,詩的創作和評論依然亮麗,由秀威接踵出版詩集《國土》(二〇〇九年)和小說·散文·詩合集《薔薇的剪裁》(二〇一一年),現又有評論集《詩人的作業》即將付梓,顯示作者在文學領域全方位作業的再度開展。  在這本新的評論集裡,仍然呈現郭成義風格的特色:論述條理分明、文字清晰、辯解堅決、富說服力,為文不拘長短,盡興而止,既不繁瑣,也無語焉不詳。郭成義為文特別矚目於常為一般人所忽略的盲點,也就是說,常言人所未言之處,顯示他的精明。  寫社論的獨特訓練,當然養成作者的耳聰目明,但驚人的是本書收入的文章跨越四十餘年的歷程,換言之,有些是年輕的作品,如今反顧,更表現了他的早熟,其觀察之周延細密、透析力之強,竟在早年已經養成。從分輯內容看來,其關懷與針砭的議題非常廣泛,對詩專業性的議論,兼揉學識與經驗的印證成果。  郭成義在擅長的現代詩之外,對民歌、古典隱詩、小說、劄記文類出招,莫不發人省思,甚具啟示性,重點是他不是為了作文,而是在追求意義,所以文章有生命力。對凱若、煥彰、拾虹幾位詩友交往的回想,不但深具感性,正好與評論文字的理性,呈現不同的面向,而且深藏內心的友情,令人感受到與詩一樣美的光輝。  秀威三書的出版,可以體會到郭成義不止表現文學生命復活的勁道,還有整理多年來不遑專注的文學業績意味,回顧往往是前瞻的準備和起點。詩人永遠有做不完的作業,從職場退休,反而是文人另一階段創作職業生涯的新機。那麼,《詩人的作業》的出版,不但是詩人的一張成績單,還意味將有更上一層樓的著力和表現吧。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日除夕

内容概要

  誠如李魁賢先生在《詩人的作業》的〈序〉裡頭所說,詩人永遠有做不完的作業。  詩人的主要任務是寫詩,但詩人在本業之外往往會有副產品,寫評論、寫小說、寫散文等,都是信手拈來之事;詩人而從事政治活動、社會運動、環保運動者,也比比皆是。在日本,我們更看過大詩人參與日常料理或性愛問題的公開討論,這些都是不算稀奇的事。  靠俗一點的說,詩人管的事太多了。  這本《詩人的作業》裡面,蒐集了我自早期以來的評論作品,除了排除已收集在我第一本詩的論評集《從抒情趣味到反藝術思想》,和許許多多佔最大宗的政治評論以外,大部分是以詩評詩論為主,也有一部分是文學性、社會性或人際關係與小品性質的文章,這些林林總總的文字集結起來,主要是想在臨老之際,給過去自己辛勤的筆耕留個紀念罷了。

作者简介

  郭成義,一九五〇年生,基隆人,遷居台北、宜蘭。曾任首都早報言論版主編、自由時報撰述委員,主編《笠詩刊》、《詩人坊》,著有詩集《薔薇的血跡》、《台灣民謠的苦悶》、《國土》、《我們茉莉花》,小說集《薔薇的剪裁》,評論集《從抒情趣味到反藝術思想》,主編《當代台灣詩人選1983卷》、《中國民間童話》、《兒童小說坊》等。曾獲青年詩人獎、吳濁流新詩佳作獎。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詩人的作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