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我少了一顆鈕扣?-社會科學的寓言故事

出版时间:2011-11-18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作者:山口一男  页数:288  译者:邱振瑞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這世界上,每個人都不同,每個人都有其價值,正因為這樣,人生才有樂趣和希望。這本書,是作者以一個社會學家的觀點,所創作的故事。懂一點社會科學,能不能讓人生更美好,既了解自己,也了解這世界的道理?這就是作者的初衷,希望透過故事的形式,展現社會科學的迷人之處。全書是由兩個中篇故事構成,兩個故事分別從不同角度,來談「多樣性」這個主題。第一個故事〈少了一顆鈕釦的米娜,與魔法師卡茲〉故事是發生在某個星球上,那裡有個特別的習俗,就是每個小孩子一生下來,身上都會有一件一生都無法脫下的衣服,而衣服上會有七個鈕釦,分別代表七種不同的人格特質。故事說,有個小女孩叫做「米娜」,她的衣服只有六顆鈕釦,少了一顆「朝氣」的鈕釦。因此,她被同伴嘲笑是「六顆鈕釦的米娜」。米娜因此而悶悶不樂,幾乎想要尋死以求解脫,她的父母也因為忘了給她完整的第七顆鈕釦而很自責。有一天,米娜一個人駕船前往魔法島,想要請島上的魔法師卡茲施法,給她少掉的那顆鈕釦。在魔法島上,米娜遇到各式各樣的人,驚險地通過三個關卡,最後終於見到了卡茲魔法師,結果……故事裡還穿插許多社會科學謎題(例如囚犯的困境、自我認同、多樣性、康德的道德哲學、統計與機率),很適合對社會學、經濟學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探索。第二個故事〈獅子與老鼠〉,是源自伊索寓言。場景是在一個大學課堂上,由老師和學生以對話的方式進行,先討論日本與美國的〈獅子與老鼠〉故事版本有何差異,從而討論日本與美國的文化與社會規範的不同,以及人際互動方式的差異。也探討如何以自由的心態、批評的精神,來思考社會道德規範的形成。養兒育女應該用何種態度?為什麼會有霸凌現象?不同文化的不同處理方式,帶來更多的有趣思考與反省。作者為什麼要說這兩個故事?則是本書更大的一個謎。需要讀者讀完之後的反芻。全書中隱含著「多樣性」(diversity)這個主題,從小女孩米娜的自我認同問題,到不同國家、文化之間的差異與認同,如何能互相包容與共存。大自然界本來就擁有多樣性,人類社會也一樣,正因為每個人都不同,才成其為人,這是最寶貴的資產,也是人類得以進步的泉源。這本書可以從很多角度來看:? 如果從「教育」的角度來看,說明了「包容別人,喜歡自己」的重要,可以視為生命教育的一環,進而減少校園霸凌事件的發生。? 如果從「組織行為」來看:好的組織或企業,都需要各式各樣的能力,所以當然需要多樣化的人才。? 若以「哲學」的角度,書中時常可見蘇格拉底式的對話,提醒我們是否真正認識自己、接納他人。? 若以「自然生態」的角度,可以解釋為「森林的生物鏈」,有開枝散葉的大樹,就會有隨風到處長的無根蕨類,方能夠成為永續的森林。這本書呈現人、價值與社會道德規範的多元面向,表面上看似伊索寓言一般輕鬆,其中卻暗喻著生命的意義與人生哲理。這個世界擁有多樣化的寶藏,人們也應具備多樣化的心態,來享受我們的人生。這本書也暗喻著「容納百川的大器,有助於社會進步」。

作者简介

山口一男(Kazuo YAMAGUCHI)
美國芝加哥大學Hanna Holborn Gray特別紀念講座社會學教授,亦是經濟產業研究所(RIETI)客座研究員。他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理學院數學系,1981年獲得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教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副教授,於1991年擔任現職迄今。2001年,榮獲古根漢基金會獎學金。2003年,被美國科學資訊研究所(ISI)社會科學一般部門評定為1981至1999年間,學術論文被引用最多次的250名學者之一。2008年秋至2011年夏,擔任芝加哥大學社會系系主任,帶領多達25名教授的知名「芝加哥學派」致力於社會學研究。他的日文著作尚有《工作與生活平衡:實證與政策建言》(日本經濟新聞社,2009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為什麽我少了一顆鈕扣?-社會科學的寓言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