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達警報

出版时间:2012-8-1  出版社:木馬文化  作者:Yasmina Khadra  译者:陳姿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有多恨 ,恨到要全世界一起陪葬?又有多愛 ,愛到寧可自己一人犧牲?為什麼恨可以這麼簡單,而愛可以如此突然?「看看你自己的樣子,孩子。你就像一顆快爆炸的炸彈!」  就在此時,整個家族的榮耀散落一地時,我看到了身為一個自尊自重的兒子,一個真正的貝都因人最不該看到的東西。我一定要他們血債血償。  在沙漠的小村落裡,年輕男孩整天無所事事地遊蕩著,因為美軍入侵伊拉克,他不得不回到的家鄉,離開在空襲中被炸毀的巴格達大學。    回到家後不久,年輕男孩先是目睹在檢查哨的美軍士兵,對著全村最無害的少年開槍;幾天後,美軍轟炸機又毀了村郊的一場婚禮。彷彿眼淚還不夠流乾似的,美軍士兵在某天深夜突擊這純樸的村落,為了搜捕恐怖份子,在驚慌害怕的全家人面前狠狠羞辱了他的父親。  儘管美軍對自己的暴行無知,但他們卻做了一件不可原諒的事——年輕人滿腔怒火,渴望報復這一連串惡行,於是他決定離開家鄉、前往巴格達。  年輕男孩懷抱著屈辱的祕密,想讓全世界看見他的怒火——可是,為什麼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加入聖戰?為什麼復興族人的榮譽,卻得躲躲藏藏?如果毀滅不能帶來新生……他還有其他選擇嗎?  這本書逼迫我們正視暴力的發生,讓人不寒而慄,看見暴力是如何影響著普通人。沒有多少作家勇於探討《巴格達警報》故事中的議題,這本書的筆調正如卡黛哈之前作品般的強硬,深入探究人性本質,並告訴我們,即使是在最恐怖的情況下,人類還是能表現出善良的一面。

作者简介

  雅斯米娜.卡黛哈(Yasmina Khadra)★ 卡黛哈是繼卡繆之後,阿爾及利亞當代最重要作家★ 享有法國語文外交官美譽★ 2004年《新聞週刊》雜誌(Newsweek)譽他為「罕見的文學作家,為當今的苦難賦予了意義」  本名為穆罕默德.莫萊賽奧(Mohamed Moulessehoul),曾是阿爾及利亞軍隊軍官,工作之餘一面寫作,在阿爾及利亞以法文出版了多部小說,深獲好評。在阿爾及利亞內戰期間,他為了躲避軍方對書籍的審查,採用了他妻子的名字「雅斯米娜.卡黛哈」這個女性筆名。一直到2001年,他離開軍隊遷居法國後,才公布其真實身分。在公布身分後他依舊持續使用這個女性筆名,為的是表示對妻子的感激,以及對所有阿拉伯女性的敬意。  卡黛哈對於目前深擾伊斯蘭世界的政治衝突相當關心,重要著作有當代東方三部曲:《喀布爾之燕》、《攻擊》、《巴格達之歌》。其中《喀布爾之燕》和《攻擊》皆進入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最後決選,《攻擊》一書更是風靡法國,暢銷25萬冊,入圍多項文學獎,並榮獲2006年法國書商公會文學獎。卡黛哈被譽為是阿爾及利亞繼卡繆之後,當代最傑出的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柯慈對卡黛哈也是讚譽有加,曾驚嘆推薦:「卡黛哈筆下描繪的世界直如人間煉獄:飢饉、荒蕪、恐懼、窒息。」;2004年《新聞週刊》雜誌(Newsweek)譽他為「罕見的文學作家,為當今的苦難賦予了意義」其作品目前已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譯者簡介陳姿穎英法文專職譯者,譯有《路易威登:傳奇旅行箱100》(行人,合譯)、《視覺工廠--圖像誕生的關鍵故事》(邊城)、《自慰--恐懼的歷史》(邊城)、《從科學到想像》(果實,合譯)、《神諭之謎》(高寶)等書。

编辑推荐

媒體好評——★扭曲的動作場面,情緒的微妙轉折和栩栩如生、廢墟般巴格達的可怕場景,賦予這本小說生命……——《獨立報》★醉人,極為驚心動魄的作品……卡黛哈記錄了伊拉克的去勢,透過談話揭示每一個可感知的阿拉伯觀點。它不是為恐怖主義辯解,卻是挑釁性的解釋:為西方的床頭讀物帶來可怕的伊拉克經驗細節。——《新政治家》雜誌★《巴格達警報》令人震驚,同時也是真正的啟發。它為了一個國家如何在可怕的環境下求生存、以及一個常人如何在目睹無可想像的恐怖中崩潰,提供了難得的見解。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巴格達警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