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其不备

出版社:凱特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Lewis, Michael  页数:27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就算你聲稱不是運動迷,你仍會被這本小說背後愛的故事所吸引……  無私的愛跨越了種族、貧富界線,告訴人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其實最受益的是自己。  這是一段描寫白人夫妻收留黑人少年,並輔導他上進,最終使他成為美式足球明星的真實故事。內容講述2009年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首批被選球員麥可˙歐爾(Michael Oher)的不凡經歷。身高6呎6、體重300磅的他,雖然長個大塊頭,被外人取了綽號「大麥克(Big Mac)」,卻是個身世可憐的青少年,從小生活在不穩定的單親家庭,他擁有十二個手足,母親長期嗑藥,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真實姓氏、不認識他的父親,也不曉得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還不會讀書寫字,後來更成為了孤兒。  少年麥克?歐爾一直自食其力,直到被蓮安?杜希在街頭發現時,他幾乎無家可歸,甚至在嚴寒的冬日只穿著短褲和T恤。蓮安得知這個少年是她女兒的同學,於是堅持不讓他曝露在寒冬中,而且半晌都不猶豫地邀請他去她們家過夜。這個最初的善意表現開啟了麥克跟杜希家的親密關係,儘管他們的背景南轅北轍,他卻逐漸地成為這個家庭的一員。  蓮安將麥克從街頭帶回家扶養後,開始提供他完整的教育環境,全力支持他參加美式足球隊,至此他才喜歡上美式足球,喜歡上學。麥克因為透過富裕的白人家庭而扭轉命運,另一方面,他的質樸善良也給了白人家庭新的啟示。麥克生活在新的環境,然而他也必須面對一連串完全不同的未來挑戰。不管在足球場內或場外,杜希家都幫助麥克發揮其潛能,同時他的出現也使這一家人的生命中有了更深刻人生的領悟。  爾後,兩股巨大的力量拉扯著麥克,他在養父母的親情,以及職業足球演化成不計代價保護四分衛的球賽。書中的主人翁麥克成為集體格、速度和靈活性於一身的無價衛士,專司保衛四分衛最大的弱點,亦即他的罩門-正手側。本書深刻描寫一個黑人孩子因為白人家庭領養後的改變、一個寄養家庭的愛如何改變一個悲慘的人生,扣人心弦的故事跨越了族裔、貧富界線,告訴人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其實最得到幫助的是自己。  本書於二○○九年改編成電影在美上映,由約翰李漢考執導,珊卓布拉克、提姆麥格羅及奧斯卡金獎影后凱西貝茲主演,電影上映後深獲好評,女主角珊卓布拉克更榮獲第六十七屆金球獎戲劇類影后,更打破好萊塢女星票房紀錄,被視為是問鼎2010年奧斯卡的強片之一。

作者简介

  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  麥可·路易士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東南部的紐奧良長大,他一直深愛著這座城市。他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藝術史學士學位,之後在倫敦經濟學院取得經濟碩士學位。曾任所羅門兄弟公司債券交易員的他,後來為《紐約時報雜誌》撰稿,他的文章還出現在《浮華世界》、《紐約客》、美食雜誌《Gourmet》、《運動畫刊》及詩刊《Poetry》等雜誌,他同時擔任《新共和雜誌》資深編輯、英國《觀察家週刊》美國版編輯。  麥可目前已出版過九本著作,主題變化豐富,其中八本皆登上《紐約時報》排行榜的暢銷書。在《攻其不備(The Blind Side)》於二○○六年出版之前,他撰寫過《魔球:逆境中致勝的智慧(Moneyball: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雖然主題是棒球,卻受到各種領域讀者的青睞。他的其他著作包括《以新致富的矽谷文化(The New New Thing)》,講述過去矽谷的網路事業榮景;《失敗者(Losers)》,講述1996年的總統競選運動;以及讓他躋身國際暢銷作家之列的知名著作《老千騙局(Liar’s Poker)》,這本書被公認是描寫八○年代華爾街文化的經典名作,至今仍然在亞馬遜網路書店受到讀者熱烈討論,當今重要財經書籍也經常引述其中內容。  目前他是財經界最受歡迎的專欄作家之一,數以百萬計的讀者,如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的用戶,都可在網路上閱讀到他獨到見解的文章。然而,跳脫財經議題,他在因緣際會下投身撰寫一段美式足球明星的真實故事《攻其不備》,內容動人地刻畫了愛、家人與教育的正向影響,可以改變一個原本注定是不快樂且極可能結局悲慘的人生。他曾公開表示:「如果我們不述說這故事,大家可能只會把麥可?歐爾當作一名傑出的運動員,也注定他會打入職業美式足球聯盟。  不過,當你瞭解得更深入,你會明白若他沒有脫離原本的悲慘環境,他可能連高中美式足球場都進不去,更別說大學或職業美式足球聯盟,他甚至可能已經死亡或坐牢……或者只是被遺忘。」目前麥可?路易士與妻子和三個孩子定居於加州柏克萊,並擔任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新聞學院的客座研究員。他最新著作《Home Game: An Accidental Guide to Fatherhood》就是講述他養育孩子的方式。

章节摘录

  02 球員市場  有人寄給湯姆?萊明一支錄影帶。不過萊明收到成千上萬來自父母和教練的錄影帶,為的是使他們的孩子進入萊明遴選的各個全美高中明星隊。他起碼會把所有錄影帶都快速掠過一眼,但很明顯這支錄影帶不一樣,他是驚異地看完的,他一眼就知道那孩子非比尋常。那孩子住在田納西州的曼菲斯,而曼菲斯向來孕育出許多未經雕琢的高中美式足球璞玉--所以這不是那孩子的特殊之處。「那支帶子畫面粒子粗糙,無法看得很清楚,」萊明說,「但是他跑在攻防線外的時候,就好像一整面牆在移動,而那卻只是一名球員!你得看上兩遍才會相信他真的有那麼巨大。然而他能跑、能追逐,還能逮到那些速度快的小個頭線衛。看了那支帶子,我其實並不全然盡信。我看了他的動作,心裡納悶他的塊頭到底有多大--因為這麼大的塊頭不應該能動作那麼快,那是不可能的事。」  二○○四年三月,萊明開車進入曼菲斯市時,心裡想著有關麥可?歐爾的一切,包括他的姓氏都很怪異。他念的那所小型私立學校「石南峰基督學校」,從未培養出任何全國大學運動聯盟(NCAA)中第一級大學的美式足球人才,且通常也沒有黑人球員,而麥可?歐爾是黑人。但讓歐爾顯得格外特殊的是,曼菲斯無人能對這孩子的事說出個名堂。萊明「發掘」偉大球員的經驗豐富,他每年開車五、六萬英里,與一千五百至兩千名高二學生會面、拷問。在大學招募員可以跟他們握手之前,他已經進入他們的腦袋。  雖然機率不如以往,但他還是能挖到招募員沒發現的未來職業球星。比方說,在他把麥可?維克列入他的訊息報之前,除了維吉尼亞州新港紐斯市本地人之外,無人聽說過維克--後來維克不僅是整個國家聯會的選秀第一名,還是亞特蘭大獵鷹隊的四分衛。但即使是麥可?維克,親近他的人還是知道他有才華,他在新港紐斯市並不是什麼神秘人物,而麥可?歐爾卻是即使在曼菲斯仍如同隱形人。萊明四處打聽,當地高中教練不是不知道他是誰,就是不認為他有什麼了不得。他連全市明星隊的三軍都上不了,他的名字或照片也沒上過任何報紙,上網搜尋「歐爾」也沒有他的資料,他存在的唯一證據就是這支畫面不太清楚的錄影帶。  單憑那支錄影帶,萊明看不出麥可?歐爾對他的球隊有多大幫助,只看得出他塊頭大、速度快、爆發力極佳。「要登上我的名單,他們幾乎必須有產值,」萊明說。所謂「產值」,他指的是榮譽和成績--不光僅有潛力。「歐爾與我挑選進入高中全美明星隊的其他孩子不同之處,在於他毫無產值。」但假如歐爾本人跟錄影帶中的麥可?歐爾有一絲類似之處,萊明就得對他破例。萊明得保護自己的名聲,因為一個孩子若沒列入他的名單,四年後卻登上國家聯會第一輪選秀,對他而言可是再難堪不過的事。而上一次他見到有這般體能天賦的球員是在一九九三年,他去俄亥俄州聖達斯基市的「時時樂」餐廳,與在櫃台打工的一個高二孩子面談,那孩子名叫奧蘭多?佩斯。  「麥可?歐爾的運動才能和他的體格,只能拿奧蘭多?佩斯來比擬,」萊明說。「他甚至連外表都像佩斯。雖然他沒有佩斯那麼優雅,但後來的奧蘭多?佩斯當然不能與高中時期相提並論。」佩斯從萊明的全美明星球隊進入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打左絆鋒,贏得了頒給全國最優秀進攻線員的「奧特蘭獎」。一九九七年,他又奪下國家聯會有史以來最高額的菜鳥合約,替聖路易公羊隊打左絆鋒,後來又簽下一紙更大的合約,七年共五千兩百八十萬美元入帳。佩斯成為該隊最高薪的球員,高於明星四分衛馬克?包格、明星跑鋒馬歇爾?佛克、明星外接員艾薩克?布魯斯。他是進攻線員,但可不是一般進攻線員,他奉命保護四分衛的盲邊。  湯姆?萊明走進曼菲斯大學美式足球隊會議室尋找麥可?歐爾時,等在那兒的是勞倫斯?泰勒的「魅影」。受泰勒的影響,導致國家聯會攻防線上的財務分配備受爭議。位置在右撇子四分衛盲邊的球員,平均薪資大漲,遠高於位置在明邊的球員--進攻與防守皆然。這是很奇怪情況,左右哨鋒的薪資並沒有差別;在攻防線外的右線衛與左線衛平均薪資依舊相同;距離更遠的右角衛與左角衛薪資也一樣;唯有爭奪介於攻防線與右撇子四分衛背後那塊草皮的控制權的兩名絆鋒,薪水高於右撇子四分衛面對的那一邊的兩名絆鋒,而且高出許多。自二○○四年,國家聯會最高薪的五名左絆鋒年薪將近三百萬美元,高於薪資前五名的右絆鋒,也高於薪資前五名的跑鋒和外接員。  一九九三年,球員有了自由選擇權,整體薪資開始普遍提升,遮掩了相對薪資上更驚人的變化。所有球員的年薪都大漲,沒有幾個人去關注大趨勢中的小趨勢。但小趨勢不只一個,而左絆鋒薪資的激增最為明顯。一九八○年代初期,單一線員的薪資會高於任何其他線員,也高於明星跑鋒、外接員,甚至四分衛--這個想法若非本身太荒謬,否則一定會被視為異端邪說。起碼在公開場合,進攻隊伍從不揚棄球場上那具傳統、隱約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意識形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也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就必須相互合作,所以沒有一個人是特別重要的。  但是到了一九九○年代中葉,足球員市場提出了異議,宣布進攻隊伍中的這一名成員是超級巨星。他可不是什麼可以互換位置的球員,也不是低技能的勞工,而是罕見的人才。這個論斷並非一夕之間冒出來的;它是一長篇故事的結尾,故事的梗概是教練和經理們經過篩選、判斷、反覆盱衡,最後決定球場上相對重要的位置,並尋找最適合打那個位置的球員。而這故事的開端就是湯姆?萊明。  早在一九七八年,時年二十三歲的萊明就有一個構想,他要踏遍美國,會見國內頂尖的高中美式足球員,來決定哪些才是最優秀的。當年沒有錄影帶,所以他必須一一親自造訪每所高中,要求看球員的十六釐米影片。他要與球員面談,大致了解他們的個性,並從他們口中取得他們對大學的偏好、學業成績,以及所有相關資訊。然後他會出版一本書冊,將他們一一做評等。「我超興奮的,因為知道自己在做一件沒有任何人在做的事,」後來他說。「從來沒有人走遍全國跟所有球員見面。」  他從家鄉芝加哥開車出發時,曾思量過到底誰要掏腰包負擔他這古怪的創舉。起初沒人肯掏錢,早期他每隔一夜睡在「綠洲」貨車休息站,拿自己的汽車當旅館。(「可是後來『綠洲』開始發生槍擊事件,我不得不另尋地方泊車。」)頭一年,他的預算夠他與密西西比河東岸所有知名高中的球員面談。第二年,他越過密西西比河,直抵落磯山下。「錢夠讓我走多遠,我就走多遠,」他說。「我就有點像路易斯與克拉克 ,只不過我等待的不是補給,而是足夠的廣播節目來促銷我的書。」一九八三年,他越過落磯山,直抵西岸。  花了七年工夫,萊明才轉虧為盈,但這時大學球隊已蜂擁追蹤他的訊息報。原本似乎只是個瘋狂的構想--誰會在乎一個才二十三歲毫無經驗的小伙子對高中美式足球員的看法?有哪個高中明星球員會浪費時間回答一個陌生人的問題,還填寫一些私密表格?--然而,後來這卻成了蓬勃興旺的事業。貝爾?布萊恩、丹?狄文、波?斯金貝勒,這些名震一方的美式足球教練全都對萊明的工作起了興趣。事實上,他是美國唯一的全國性美式足球球探。棒球有上千位球探,他們全年無休走遍全國,評估青少年棒球員的發展性。  當然,嚴格來說,比起十六歲的棒球員,十六歲的美式足球員不算是商品。一個高中棒球員可能直接被延攬去打職棒,一個高中美式足球員卻不可能。簡單說,高中美式足球員之所以受到的讚美遠甚於棒球員,部分原因在於大學可以大量濫用他們飆漲的市場價值。萊明每年發出八封訊息報,在一百一十七間第一級大學的美式足球球團當中,只有七間沒有訂閱他的訊息報。這些大學教練在閱讀後會打電話給萊明,索取那些孩子的地址、電話及所有他可能有的資訊。全國各地高中美式足球員在父母和教練的協助下,將他們的球技錄影帶、新聞剪報和推薦函塞滿了萊明位於芝加哥的小辦公室,希望的就是萊明能使他們成名。  萊明做的事的確沒有其他任何人在做。一夕之間,他變身成美國高中美式足球員的首席獨立權威。高中美式足球員是個蓬勃的市場,然而這中間卻有明顯的鴻溝:鴻溝一側的大學對另一側的球員一無所知。即使在吸收新血毫無規範的年代,知名美式足球院校的招募員也多半在自家附近尋獵人才,直至一九八○年代末期全國大學運動聯盟才開始大刀闊斧整治。教練貝爾?布萊恩在阿拉巴馬州立大學的獵才團隊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南方球員身上;波?斯金貝勒在密西根大學的獵才團隊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中西部球員身上。一九八○年代末期,全國大學運動聯盟逐步通過並執行精密的規章,管理大學美式足球教練與高中球員的互動,市場的鴻溝則更加擴大。高中球員升上高三之前,大學教練跟他連眨個眼睛都禁止。而到球員升上高三時,萊明已經研究過他的打法、個性和他的平均學業成績,而且大致清楚那孩子會想念哪一所大學。  資訊的流通改善了,錄影帶、手機、網路等在在讓萊明的日子輕鬆許多,而他的研判能力也大為增進。他覺得自己剛開始做球探時,太欣賞單純的體型人才,不夠尊重球場上的實際表現。比方說,他曾認為後來在國家聯會的偉大跑鋒巴利?桑德斯個頭太小,即使桑德斯在高中已跑了千萬碼。現在萊明還是會出錯,但是比較少了。自一九九○年代,他已建立起龐大的資訊網絡,有無數他信賴的線人--主要是高中美式足球教練和球迷--他們讓萊明可以從三百萬名高中球員篩選到數千名,待看過錄影帶後再淘汰至一千五百名左右,然後進行面談。  從這些人當中他選出四百名,登載在他的全國頂尖未來球星年度清冊中,從中他再挑出全國前百名球員。最後,由他遴選出他的寶貴團隊,約二十五名高中球員,並冠上「全美明星隊」的稱號。他正中紅心的機率甚高。比方說,一九九五年他遴選的二十五名球員當中,有十四名後來成為國家聯會球隊選秀第一名。九○年代中期,ESPN開始推出一支全美明星隊,就由萊明遴選。《今日美國》則推出了另一支球隊,也要由萊明遴選。二○○○年全國電視轉播的「美軍高中美式足球全美明星賽」,參賽的八十名球員均由萊明選出。瑞吉?布希、文斯?楊、艾崔恩?彼得森、德溫?賈瑞特、克里斯?李克、蘭戴爾?懷特、布萊迪?昆恩--這個大賽成為了未來晉升大學運動聯盟海斯曼盃候選人和國家聯會選秀的跳板。  名氣愈來愈大,錢愈賺愈多,交際政策也愈顯骯髒,像是教練和球員死纏著萊明,想要列入他的書冊、他的名單,以便參與大賽。有一陣子,萊明簡直不再相信任何人給他的高中球員資訊。「我一年當中有半年時間四處奔波是有原因的,」他說,「我絕不仰賴別人告訴我的資訊,我必須親自會見球員。」到了二○○四年春天,他發現自己面談的對象居然是二十五年前已面談過的球員之子。他的事業和影響力甚鉅,但萊明依然做他一貫做的事。他仍舊每年開車五、六萬英里,親自面談一千五百名到兩千名高中美式足球員,他就像一部單人篩選機。  萊明在球員市場上的角色有許多附加利益,其中之一就是對趨勢能見微知著。當初開創事業時,他認為只要辨認誰會是未來大學美式足球明星,並沒有多想他們的職業前景。比方說,大學美式足球的重點在跑,而國家聯會的職業球賽卻日益著重傳球。大學美式足球喜歡的各種球員在職業球賽中派不上用場,像是可跑可傳的雙料四分衛、速度慢的全衛、矮小的線衛。但隨著大學美式足球隊變成國家聯會的訓練營之後,情況改變了。為了吸引最優秀的高中球員,就必須說服那些孩子提供他們通往國家聯會最順暢的途徑。  這麼一來,如果他們採用職業的進攻與防守,就會更有助於說服。也因為國家聯會的教練持續轉任大學教練,而使大學美式足球變得與職業美式足球同質性愈來愈高,差別愈來愈小。一九八○年代後期,萊明開始注意到兩者之間的差異逐漸模糊;到了九○年代中期,他發覺辨認未來最優秀的大學美式足球球員,就是在辨認未來最優秀的職業球員。  另一個相關的趨勢是,國家聯會的楷模會慢慢滲入高中。國家聯會開始熱愛強壯的(亦即黑人)四分衛,或是速度快的突擊四分衛球員,而先是大學,接著高中,會開始供應這樣的球員。當然,其中會有一點時間耽延。比方說,假設勞倫斯?泰勒憑他的身材於一九八一年在國家聯會創造了極度暴力兼快速的突擊四分衛球員之風尚,或許到了一九八六年萊明才會在高中遇到一波類似體型的暴力兼快速突擊四分衛球員的新浪潮。但是浪潮一波接一波,凡是國家聯會稱許的商品,高中就會供應原材,大學就會進行加工處理。「五年風水輪流轉。」萊明說。風尚來了又去,前十年流行個子小、速度快的接球員,後十年要的是個子高而精瘦的接球員。不過,泰勒型的風尚來了卻始終未退去。二○○四年萊明動身上路時,他知道會找到大塊頭線衛和小個子防守邊鋒,他們未來的主要功用就是擾亂四分衛的身心。他還知道會找到在攻防線另一側崛起的對應型球員,一個可以攔阻泰勒型的傢伙,如左絆鋒型。  萊明在挑選左絆鋒時,就會想到他遴選出的全美明星隊,後來成為國家聯會球星的那些人:強納森?奧格登、奧蘭多?佩斯、華特?瓊斯、威利?羅夫。這些人完全不像大多數人類,甚至不像萊明在一九七○、八○年代面談的球員。「以前高中線衛體重兩百五十磅就算是巨人了,」他說。「現在非要有三百磅重,否則沒有人會瞧你一眼。」即使在這個巨人國度裡,左絆鋒型依然鶴立雞群。就是「天生怪物」,每當萊明發現這種稀有動物,他腦海裡就會冒出這個字眼。當萊明把高二的強納森?奧格登放在他的《年度前置報告》封面上時,奧格登身高六呎九,體重三百二十磅(上了大學後,他長得更巨大)。  而他把奧蘭多?佩斯放在封面上時,當時佩斯身高六呎六,體重三百一十磅(之後也並未停止長大)。理想的左絆鋒要塊頭大,但許多球員都是大塊頭,他們與一般大塊頭不同之處在於細部的尺寸,像是臀部寬、大腿粗,寬厚的下半身可降低被勞倫斯?泰勒或其後繼者直接撞倒的可能性。他們也要手臂長,因為突擊四分衛球員都想直接撞進阻擋者的身體,然後跑開,而長手臂有助於壓制他們。他們還要有一雙巨掌,一旦他抓住你,就會起了阻擋功效。但是光靠身材無法應付來自四分衛盲邊的威脅,因為威脅者也速度快。理想的左絆鋒也要有一雙無比敏捷而快速的腳,快到讓跑鋒想到要跟他比賽五碼衝刺就會忐忑不安。還有他們的肢體控制要像芭蕾女伶,靈活性要像籃球員,但這樣的組合少之又少,所以價碼非常昂貴。  保護四分衛的價碼與其他類型的保險價碼一樣,都是隨著要保資產的價碼,以及資產會遭遇的風險而水漲船高。四分衛的價碼已經貴翻天了,連菜鳥四分衛的合約現在都納入了巨額保障。舊金山四九人隊給艾力克斯?史密斯七年五千六百萬美元,而且假如他的球員生涯明天就結束,球團還是要支付他兩千四百萬美元。紐約巨人隊給了球隊中年輕四分衛艾利?曼寧頭七年五千四百萬美元,如果因傷而結束球員生涯,他們還是要支付給兩千萬美元。  國家聯會最高薪的四分衛是艾利的哥哥--印城小馬隊的培頓?曼寧,七年合約高達九千九百二十萬美元。還有幾位年薪也將近千萬美元的球員,但薪資不是全額保障,因為一個終結職涯的傷勢會讓國家聯會的球團付出數百、甚至上千萬美元--假如培頓?曼寧受傷而必須終結球員生涯,小馬隊得掏出二○○五年全年薪資的一半。而且金錢損失事小,嚴重的是球賽少了明星四分衛。若是明星跑鋒或是接球員受了傷,教練會擔心他們的球賽計畫。若是明星四分衛受了傷,教練要擔心的是他們的飯碗。  他們的焦慮反映在左絆鋒的薪水上。自二○○四年球季,國家聯會的左絆鋒平均年薪是五百五十萬美元,成為薪資第二高的位置,僅次於四分衛。二○○六年二月的超級盃,場上最高薪的球員是西雅圖海鷹隊的四分衛麥特?哈索貝克,他剛簽下一紙六年新合約,年薪八百二十萬美元。薪資亞軍是保護哈索貝克的盲邊的那位仁兄--左絆鋒華特?瓊斯,年薪七百五十萬美元。  四分衛的保費水漲船高的另一個肇因是,地球上沒有多少人擁有華特?瓊斯這樣的身材、速度、靈活性、手腳和手臂的組合,在國家聯會也寥寥可數。強納森?奧格登、奧蘭多?佩斯,大概還可以加上紅人隊的克里斯?山繆斯,他們是左絆鋒的楷模。二○○四年三月,湯姆?萊明抵達曼菲斯去找麥可?歐爾時,他想到的就是這些人--華特?瓊斯和少數有他那種本錢的左絆鋒。  萊明極需見到這個孩子,但就是感覺這件事有什麼蹊蹺:在二○○四年,一個有這般天賦的高中美式足球員,不可能如此神秘。影片偶爾會騙人,說不定他不像影片中那麼大塊頭;說不定他的個性有要命的缺陷。美式足球是團隊競賽,它能容忍的病態行為是有限度的,尤其是對高中球員。「棒球可以容忍一個邦茲 ,」萊明說,「但是在美式足球,球員絕不可以單獨行動。就算你是喬?蒙大拿,要想有表現,你還是需要傑瑞?萊斯和另外九名進攻伙伴。所以泰羅?歐文斯(國家聯會接球員)才會惹上那麼多麻煩,因為他以為他比球賽還偉大,可是沒有一個球員比球賽還偉大。」  萊明見過成百上千個具有上國家聯盟本錢的高中球員,因為社會人際問題,下場極不光采。一九九五年,萊明從路易斯安那州挑選出一名很棒的防守邊鋒進入高中全美明星隊的一軍,他名叫艾瑞克?傑佛遜。傑佛遜簽約進了伊利諾大學打球,而萊明和許多人都認為他未來會是國家聯會的球星。但是他在大學連一球都沒打到,就因持械搶劫在法庭上認罪,現在還在加州州立監獄服刑。一九九六年,一個名叫麥可?波頓的芝加哥小孩,原本可以輕易成為全國最有前途的後衛(毫無疑問是未來的國家聯會球星),卻被控強暴罪嫌。  俄亥俄州立大學還是接納了他,他甚至還打了一年球,但結果又在學校闖禍,從此消失無蹤。一九九七年,一個名叫波波?威廉斯的防守線員,原本極可能登上國家聯會。「他是下一個瑞吉?懷特,」萊明指的是綠灣包裝工隊的名人堂球星。波波高二時身高六呎五,體重兩百五十磅,四十碼跑四點七秒,從未舉重過,但扛鈴挺舉達三百七十五磅。他不僅贏得全州重量級摔角冠軍,他還把亞軍--一位兩百二十磅重的明星跑鋒,抓起來高高舉起再摔到地上。波波?威廉斯那一屆的畢業班有各類未來職業球星,而他是前途最看好的球員。但是他的學業成績太差,差到大學讓他坐了兩年冷板凳,之後他也消失無蹤了。  美式足球就是這樣。它所吸引的正是最可能在球場外惹禍的那些人,那些有侵略性的人。萊明非常留心成績差、有前科,或是任何顯示他們可能上不了大學,遑論念完大學的習性。要進國家聯會賺大錢,幾乎必須要在大學白白打三年球。誠如萊明所說,「有些大學連殺人魔王查爾斯?曼森都肯收,只要他能四十碼跑四點四秒,而且在獄中拿得到白天外出工作許可。」  看了麥可?歐爾的錄影帶,萊明曾試過電話聯絡這孩子。他發現他的姓氏唸作歐爾,而非歐赫,但他得到的資訊僅此而已。他熟知高中美式足球明星球員的社交生活圈,不外乎和訓練員、女友群、非正式的諮商師和教練混在一塊。萊明要面會的那些孩子通常都不難找,但就這孩子非但沒有訓練員,甚至出了學校就像不存在似的。他沒有家,也沒有電話號碼。  總之,萊明打電話到石南峰基督學校找麥可?歐爾時,校方是這麼說的。校方困惑不解萊明為何對他們的學生感興趣,但校方態度非常客氣,最後同意找人開車把麥可?歐爾送到菲斯曼大學美式足球隊辦公室,接受面對面訪談。「我永遠不會忘記他走進辦公室的情景,」萊明說。「他就像一棟屋子移入另一棟更大的屋子,他走進房門時幾乎塞不進門框。」他不僅身材龐大,而且大得恰到好處。「有些體重三百磅的人全身軟趴趴的,但也有這種結實型的,」萊明說。「還有些又高又大的傢伙,體重很重,但腿細細的,他們打高中美式足球賽沒問題,但是上了大學就會被推來推去。但歐爾是結實型的,渾身上下都很巨大。」  接下來發生的情況是萊明二十七年球探生涯中最奇特的遭遇。麥可?歐爾坐下來,與他隔桌對坐……然後拒絕開口。「他跟我握了手,然後就一聲不吭,」萊明只感覺到他的手好巨大,接著問了他一些例常的問題:  「你對哪些大學感興趣?」  「你想主修哪一門?」  「你認為十年後你會在哪?」  這些問題全都遭到沉默以對。萊明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麼,於是把他的問卷遞給這孩子。麥可?歐爾看了一眼問卷,把它擱到一邊。萊明接著又遞給他終極大賞--參加美軍全美明星大賽的表格。麥可?歐爾還是看了一眼,也把它擱到一邊。這時萊明注意到他的手臂真的很長。「你要不要填寫?」萊明終於問道。麥可?歐爾只是聳聳肩。為了引出些許回應,萊明問了一個他認為很簡單的問題「那麼,你要不要參加美軍大賽?」這等同於問一個四歲娃兒要不要一輩子都有冰淇淋可吃。但是麥可?歐爾沒說要或不要。「他發出了一個全然不在乎的聲音,」萊明說。「頭一個這麼回答的人,算是曠古絕今了吧。」  萊明決定再問下去也無意義,就讓麥可?歐爾離去,留下空白的表格和未回答的問題。過去二十六年來,萊明面談過四、五萬名高中美式足球員,從來沒有球員拒絕跟他談,或不肯填寫他的表格,一個也沒有。他們央求回答萊明的問題,填寫他的表格。有一次,一名球員大膽地要教練代表他填寫表格,令萊明心裡頗不愉快。那樁事件就是在曼菲斯這間辦公室發生的,而那個球員名叫亞伯特?敏斯。後來,全國大學運動聯盟發現阿拉巴馬大學一名說客支付給敏斯的高中教練們十五萬美金,以引導他念阿拉巴馬大學,於是敏斯原本篤定的職業生涯就此成了泡影。  萊明並沒有真的把麥可?歐爾從他的名單剔除,但是心裡卻在他的名字旁邊加了個星號。「我覺得他是個麻煩人物,」他說。「美式足球要求的不光是身材、體力、速度和運動才能。美式足球是一項熱情的比賽,它要的是侵略性、韌性和一顆熱烈的心。而我完全不知道他的心裡有什麼,我對他一無所知。」假設萊明挑選出二十名全美高中明星球員,他預期其中十名未來會發揮潛力。另外十名會因為受傷、或犯罪、或成績差、或嗑藥而終止球員生涯。  美軍全美明星大賽的主辦者非常關心他們的聲譽,他們每年總會拒絕一、兩名球員參賽,因為他們不希望菜鳥有嗑藥問題或前科,甚至行為粗野沒教養。萊明認為麥可?歐爾屬於後者,個性上有風險。「我心裡沒有芥蒂,」萊明說。「他對我並不無禮,我也盡量適應及配合最優秀的球員。我認為歐爾可能是近五年來從南方產生的最佳進攻線員,他隨時可以上全美明星隊。我認為他會是國家聯會選秀第一名,打左絆鋒的位置。」但是他決不可能邀請麥可?歐爾參加美軍全美明星大賽。  湯姆?萊明壓根沒想到,被他評為全國第一名進攻線員的歐爾,或許還是自奧蘭多?佩斯以來最優秀左絆鋒的年輕人,他完全不知道萊明是何許人,不曉得萊明為什麼問這些問題。事實上,這個年輕人甚至不認為自己是美式足球員,而且他這輩子從未打過左絆鋒。

媒体关注与评论

路易士說故事的才華橫溢……他頭腦清醒,既是寫給美式足球迷看的,也寫給那些另有理由讀他書的讀者看。內容對話犀利,軼事秘辛精心擇取,圓滿達成既扣人心弦又風趣詼諧的目標。」  --《紐約時報》/珍奈特·麥斯琳  「路易士對美式足球國家聯盟策略演化的概述……不僅正確,而且比諸多見樹不見林的所謂美式足球行家更敏銳。」  --《華盛頓郵報》/艾倫·巴拉  「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痛苦卻引人入勝,既新奇又救贖。」  --《商業周刊》/馬克·海曼  「娛樂性與啟發性兼具……談的卻是種族區分、運動策略和財經套利,堪稱一絕。」  --《財經時報》/約翰·蓋波  「這是我所讀過針對美國的階級不平等最有見地而動人的省思,儘管如此形容會使這本書聽起來乏味無趣,但相信我,它毫不枯燥。」  --《引爆趨勢》與《決斷2秒間》作者/麥鏗·葛拉威爾  「就算對美式足球現況只有一點興趣的讀者,也不該錯過這本書。」  --《波士頓環球報》/比爾·利托菲  「一部引人入勝的好書……它解說了這項巧妙又殘暴的運動,隨著有才華的球員與精明認真的教練之間權力平衡的移轉而改變。」  --《經濟學人》  「路易士懂得如何讓讀者有臨場感……本書充分展現他的寫作長處:鋪陳故事的能力、宏觀的視野與入微的觀察,以及對社會複雜性令人咋舌的辨察力……你會讀著讀著忍不住起立喝采。」  --《紐奧良銅幣時報》/蘇珊·拉森  「閱讀麥可·路易士的這本傑作,我哭了無數次,這故事就是這麼感人。」  --《晨報》/羅伯·奔彭  「本書有三大成就:一是精明地分析了美式足球國家聯盟,二是揭露大學名校招攬美式足球員的瘋狂,三是動人地刻畫了愛、家人與教育的正向影響,可以改變一個原本注定是不快樂且極可能結局悲慘的人生。」  --《書目》重點評論/衛斯?陸考斯基

编辑推荐

  本書特色  就算你聲稱不是運動迷,你仍會被這本小說背後愛的故事所吸引……  無私的愛跨越了種族、貧富界線,告訴人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其實最受益的是自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