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運動聖經

出版时间:2004/10/01  出版社: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作者:Hoffer, Eric  页数:261  译者:梁永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群眾運動聖經:新世紀叢書·文化141》探討的是群眾運動共有的一些特徵,不管那是宗教運動、社會運動,還是民族主義運動。我並不是要主張這些運動都一模一樣,而只是想指出,它們所共有的一些特徵讓它們長得像一家人。  所有群眾運動都會激發起其追隨者赴死的決心和團結行動的意願;不管它們宣揚的主張或制定的綱領為何,所有群眾運動都會助長狂熱、激情、熱望、仇恨和不寬容;所有群眾運動都能夠從生活的某些部門釋放出強大的動能;它們全都要求信徒盲從和一心三思效忠。  不管彼此的主張與目標有多麼南轅北轍,所有群眾運動都是從同一類人中間吸收最早的追隨者,而它們能吸引到的,也是同一類型的心靈。  儘管在狂熱的基督徒、狂熱的穆斯林、狂熱的民族主義者、狂熱的共產主義者和狂熱的納粹份子之間有顯著不同,但鼓動他們的那股狂熱,卻可以視為同樣的東西。驅策他們去擴張和控制世界的那股力量也是相同的。在各種類型的獻身、信仰、權力追求、團結與自我犧牲中,存有著某種程度的一致性。不管兩件神聖事業的內容和教義有多麼歧義,會讓它們發生效力的因素仍有某種程度的一致性。讓巴斯卡(Pascal)這一類深諳基督宗教教義何以能發揮效力的人,一定也會明白共產主義、納粹主義或民族主義的效力何在。儘管人們會為千差萬別的神聖事業赴死,他們說不定都是為同一件事情而死。  《群眾運動聖經:新世紀叢書·文化141》探討的主要是群眾運動中的一個階段:積極階段(active phase)。

作者简介

  賀佛爾(Eric Hoffer),1902年生於紐約市,7歲時突然雙眼失明,因此從未入學就讀。15歲時又奇蹟式地恢復視力,因為害怕再度失明,每天花8至10個小時拚命讀書。20歲時遷到洛杉磯的貧民區,一住十年。他在餐廳打過工,當過流動農場的散工和淘金者,但仍一有空就跑到圖書館看書。珍珠港事變爆發後,他到舊金由當碼頭搬運工人,一做就是25年。由於深入底層社會的生活,他的許多觀念都是在工作中形成的,餘暇時飽覽群籍,深思方興未艾的社會主義運動與納粹風暴,以及自身參與街頭運動的經驗,分析群眾運動的心理因素和發展形態。  生平著作超過十本,《狂熱分子》(The True Believer)是他第一本和最著名的作品,其他著作有《激情心靈狀態》(The Passionate State of Mind),《變遷的磨難》(The Ordeal of Change),《我們時代的脾性》(The Temper of Our Time)等,會多次獲美國國家圖書獎。1982年雷根總統頒贈總統自由獎章,翌年逝世,享年81歲。    梁永安,台灣大學文化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會譯有《孤獨》、《四種愛》、《Rumi:在春天走進果園》、《永恆的哲學》、《耶穌行蹤成謎的歲月》、《隱士》、《英雄的旅程》、《在智慧的暗處》、《下一個基督王國》、《史尼茨勒的世紀》、《文化與抵抗》(皆立緒文化出版)。

书籍目录

〈序言〉狂熱份子的心靈碼頭工人哲學家——賀佛爾其人及其書1 一群眾運動的吸引力對改變的渴望宗教運動、革命運動和民族主義運動是熱情的發電廠當希望和夢想在街頭洶湧澎湃的時候膽怯的人最好閂起門扉懷有大希望者的力量來自最荒謬的來源一個口號,一句話或一枚徽章對替代品的渴望群眾運動最有力的吸引力之是它可以成為個人希望的替代品無私者的虛榮心是無邊無際的失業者寧願追隨販賣希望的人而不願追隨施予救濟的人群眾運動間的可代換性每一個積極吸收追隨者的群眾運動都把敵對運動的成員視為其潛在信徒鐵鎚、鐮刀和卐字,其性質與十字架相當每一個群眾運動某種意義下都是一場移民2 潛在的皈依者不受歡迎者在人類事務扮演的角色一個群體的性格和命運往往由其最低劣的成員決定窮人今日西方世界的工人視失業為一種墮落……3 團結行動與自我犧牲4 一始與終

章节摘录

  群眾運動雖然往往打著自由的旗號對抗高壓秩序,但它們開始全速啟動以後,卻不會讓個人自由有實現的餘地。這是因為,當一個群眾運動在與既有秩序作生死鬥爭,或是抵抗內外敵人以求自存時,它的首要之務是建立團結性和自我犧牲精神,而這兩樣東西都需要個人放棄其意志、判斷與利益。羅伯斯比爾(Robespierre)說過,革命政府是“反抗暴政的專制政體”。  值得強調的是,雖然一個群眾運動在其積極階段會打壓個人自由,但此舉並未拂逆其追隨者的意願。法國歷史學家雷南(Renan)說過,狂熱者對自由的恐懼尤甚於迫害。一個群眾運動興起時,其追隨者儘管活在一種得嚴格遵守信條和命令的緊迫氣氛中+仍然會有一種強烈的自由感。這種自由感來自他們逃離了他們厭憎、害怕的那個“自我”。這種逃離讓他們感覺得到釋放與救贖。另外,造就了一場驚天動地的變遷也帶給他們自由之感,儘管這變遷是他們在嚴格紀律下執行的。只有當運動過了它的積極階段,固結為一些穩定的制度模式以後,個人自由才有抬頭的機會。一個群眾運動的積極階段愈短,人們會愈覺得造就個人自由是運動本身而不是運動的終結。另外,積極階段愈短,被群眾運動推翻和取代的那個極權體制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愈暴虐。  28 最大聲呼籲自由的人,往往是最不樂於住在自由社會裡的人  那些覺得自己生命敗壞了和荒廢掉的人,會渴望平等與博愛多於渴望自由。如果他們為追求自由奔走呼號,他們想要的只是一種建立平等與博愛的自由。對平等的激情是一種對匿名(anonymity)的激情:想要成為構成一件外衣的眾多絲線之一,一根無別於其他絲線的絲線。這樣,就沒有人會把他指出來,與別人比較,讓其低劣無所遁形。  ……

编辑推荐

  要說《群眾運動聖經:新世紀叢書·文化141》是探討群眾之書,還不如說它是一本探討人性之書。例如:“無私者的虛榮心是無邊無際的”“愈作不好一般事情的人,就愈膽大妄為”。  《群眾運動聖經:新世紀叢書·文化141》於1951年出版即被譽為是社會科學領域的經典之作,書中充滿冶雋機智一針見血的譬喻,風格猶如16世紀散文家蒙田。至今,其名雷傣句仍不斷被引用、輯錄。在初版的短期內即行銷50萬冊以上,被譯成十餘種語雷。是當時許多大學政治系必讀之書,艾森豪總統還大量買來送人(不過作者賀佛爾對此舉卻說:“這表示每個小孩都唸得懂這本書”)。  賀佛爾的一生也十分傳奇,他終身從事碼頭工人搬運工作,直至退休。7歲失明,15歲復明,父母早逝,靠自學成就學問,1964年成為加州柏克萊大學政治科學高級研究員。但他仍喜歡碼頭搬運工作,他的許多思惟,都是在那個環境中獲得啟發。  賀佛爾對群眾運動的思考,大都是從生活中觀察而來,他與柏克萊那些大學生們的接觸,使他了解“今天願意創造歷史的只有那些年輕人”。1964年柏克萊校園學生爭取言論自由,學生喊出:“我們不要研究歷史,我們要創造歷史”。  賀佛爾的創見在本書中比比皆是,再舉一例證之,他說:每一個群眾運動在某一種意義下都是一場移民,追隨者會覺得他們正向一片應許之地邁進。那些在一個群眾運動初起時會急急投入的人,往往也是樂於得到移民機會的人。  狂熱者對自由的恐懼尤甚於迫害。社會低等成員之所以能對社會發生重大影響,是因為他們對“現在”完全不尊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群眾運動聖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