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帶著走

出版时间:20040528  出版社:橡樹林  作者:佛朗茲·梅蓋弗 著  页数:240  

内容概要

  進入青春期,定會有許多初體驗:發覺孩提時的老道理不再管用,開始思索生命意義。不管有沒有經驗,開始意識到美妙的親密關係與肉體歡愉,而面臨生命中最大的誘惑。不管是生理或心理的,所有生命中的變化都讓青春期對周遭事物更為敏感,而因為和那所感受到的經驗非常切近,因此「靈性」非常強烈。   無論青少年再如何隱藏自己的經驗,再如何用書本、電視、電玩、乃至毒品來麻醉自己,這些試圖自我隔絕的作為,都只是再再顯示青少年的經驗多麼強而有力。但對青春期的這些徬徨少年來說,佛法和他們有何干呢?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佛陀的一生,看他長大成人,心中開始浮現自己是誰、自己要成為什麼樣人的疑問。他違抗父母的期望,拒絕走他們要他走的路,而離家出去(希望你們與父母的關係要比佛陀來得好),展開痛苦的自我追求。這故事聽來是否有些熟悉?你們從這故事裡一定會覺得心有戚戚焉。   佛陀的道路與你們的道路相隔並不遠,他的疑問就是你們的疑問。但所有的佛教經典的說法對象又似乎不是青少年,因此,這是一本寫給青少年的佛教指南(大人更該看,這樣他們才可以走出自己的侷限認知,給孩子更寬廣的空間,而不要造成傷害或陰影,年少時的一切會影響一個人一輩子,這大概是身為父母的人常常忘記的),指引青少年處理人生裡那深奧的、重要的、靈性的,同時又似乎是普通的、日常的、乃至鄙瑣的事物。   你或許會認為《佛法帶著走》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靈性層面,因為在佛教裡只有心靈的才是真實的。事實上聖與俗沒有隔閡,沒有差別。幸福與圓滿都存在於當下的生活,而這本書將幫你擁有它們。

作者简介

  佛朗茲·梅蓋弗,芝加哥大學博士,論文題目為「美國人為何要習禪?」目前和促進心靈與社會變遷組織合作;擔任美國宗教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的法人、文化和宗教團體指導委員會的共同主席;任教於洛杉磯社區大學;為全球佛教期刊(Journal of Global Buddhism)的編審。  著作:《佛陀會怎麼做?》(What Would Buddha do?)和《佛陀在工作上會怎麼做?》(What Would Buddha do at work?)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佛法帶著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