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失落的自己

出版时间:2011-6-1  出版社:李兹文化有限公司  作者:张庆祥  
Tag标签:无  

前言

  推薦序  我一直在尋找的最後一片拼圖 文◎張德芬  我當初追求靈性成長的道路,大半的原因是由於情緒的困擾。研究、尋覓多年之後,我發現了一般人對待情緒的方式可分為兩大類:  1、否認、迴避、自圓其說(這類人通常比較不會走上自省、內觀的道路,因為理智太強了,可以說服自己);2、發洩、轉移、清除(這類人通常就會走入宗教、靈修的道路,因為他們承認自己情緒的存在,但也逐漸知道以上這些方法都還不是真正的解脫之道)

内容概要

  因為張慶祥,張德芬找到心靈追尋的最後一片拼圖。在新店中嶺山上這一位「終極心靈講師」,海峽兩岸的校長、教授、律師、企業老闆以及名人都來跟他學習「黃庭禪」。很多人讀了《當下的力量》、《祕密》,以為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但一回到現實,問題卻依然是問題,原來只是因為誤會一場。你是這麼理解這些名詞嗎?無念腦袋空空的,不能有任何想法?自在很輕鬆、很舒適、沒有一點辛苦、沒有一點煩惱、沒有一點不悅等。追尋可以讓身心感到放鬆舒適的享受。活在當下「專注在目前所做的事中」,吃飯時就專心吃飯、做事時就專心做事,或走路時就專心覺知著走路等等的方法,盡量把注意力轉移到某個目標上,以此來安定自己的心靈。心想事成內心改變之後,很多事情真的會改變。外在的事物能如你所願,只要你努力的想就能達成。  你知道嗎,上面的解讀通通都是「錯」的;因為「望文生義」,所以走錯方向。這位心靈終極講師給你前所未聞的解說,有如醍醐灌頂,幫你重新認識32個重要修心的名詞──心法。然後你就知道自己失落已久的內心,原來一直是在那裡。你將能:由情緒的奴隸變成情緒的主人。由「時時勤拂拭」邁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節省數年、數十年盲目摸索或誤入歧途的寶貴時間。改善情緒、增進人緣。開啟一生的寧靜與自在。了解這一生應該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

  張慶祥,黃庭禪創辦人。民國五十一年出生於新店中嶺山上,自幼慕道。少時好遊於宗派之間叩求人生解脫真理,二十九歲拜入馬祖老師門下習道。三十歲為求諸佛安心妙諦,遂潛心研讀三教群經,將主要經典逐條歸類比對,尋找三教群聖千手共指的安心妙義。三十二歲始明三教八萬四千法門,實乃共指同一解脫心法,無二無別。 三十四歲微悟心源,「黃庭」真相若隱若現。正於蒙昧難破之時,因聞馬老師一句「心即是氣」如雷貫耳,頓開茅塞!三十九歲本著為往聖繼絕學的理念,奉馬老師之命,帶領志工們胼手胝足開山建設中嶺山禪院,創辦黃庭靜禪研修課程。並於民國九十三年依法立案為『社團法人台北縣達觀靜禪協會』,宣講源自本心清靜的解脫之道。廣渡有緣於煩惱罣礙之中,接引學子於無盡性理之上。因有感於當今宗教家守戒勸善者多,而覺悟心源性海者少。遂依三教先聖「直指人心」之真諦,怒螳臂以擋車轍,創辦「黃庭禪」研修課程,並潛心於性理心法之教學,三教經典之翻譯講述以悟群生。至今譯有《大學》、《中庸》、《心經》、《清靜經》等書;著有《心即是氣》、《發而中節》、《真修蒐證》、《淨相》系列、《修行原理》等書,及錄製《金剛經》、《心經》、《黃庭禪坐》、《飲食與健康》有聲光碟發行於世。

书籍目录

第一部 失落的內心無法解決的內心戰役撲朔迷離的三大困境內心藏在身體的何處?破解謎底的唯一方法第二部 32把鑰匙開啟一生的寧靜與自在1. 無2. 無念3. 無對待、無分別取捨4. 無物5. 無相6. 無我7. 無為8. 女子無才便是德9.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10.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11. 君子遠庖廚也12. 動、靜13. 入定14. 開悟、覺悟15. 格物16. 性17. 氣18. 法19. 萬法惟心20. 心無所不在21. 子不語怪力亂神22. 敬鬼神而遠之23. 自在24. 信我者得永生25. 當下26. 臣服27. 心想事成28. 祭壇29. 煩惱即菩提30. 功德31. 修行32. 割不正不食第三部 10個不可不想的問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找回失落的自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