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抗爭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圓桌精英  作者:許煜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們用書來理解世界,也用書來與現實抗爭。馬克思說「所有哲學家都是從不同角度理解世界,但最重要的是要改變世界。」就如柏拉圖說書是危險的,但也唯有書容許我們探索世界該怎樣走下去。36篇閱讀筆記書寫了作者在這五年來在異國閱讀和反思現實生活和工作的不合理性,再思量著抗爭和革命在創造自治社區的消費意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閱讀抗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以下為洪磬在香港《明報》所登的《閱讀抗爭》書評
      
      意識形態保守的我,一向對所謂抗爭愛彼為難。思路的開創性和對世界的洞見固然是人的自省所必須,敢想敢做更值得欣賞,但又總覺得其立場先行,凌駕現實而佔道德高地,玄之又玄,唯恐天下不亂。世界多元當然更好,但人需要根,所以政治上支持,個人則敬而遠之。
      問題是,近代最耀眼的知識分子多數左傾。大右派缺乏穿透現實的尖銳、獨立思考的靈光、激揚文字的神采,老是勸人認命──難道思想性總是與現實過不去?
      
      以根源和未來抗抵現在
      
      懷着這樣矛盾的心情我收到許煜的新書。三十多篇讀書筆記,記錄了作者留學英國期間的點滴思索,分為To Work、To Live、To Resist三部分,直接提到政治鬥爭的不多,更多的是對主流視作當然的東西重新思考,而往往沒有明確的攻擊目標。
      
      工作寫的是在香港(以至廣義的現代社會)謀生的不合理性,生活則擴大而叩問人生在世的存在狀態。如果前者的控訴有一個對象,勉強可說是時下流行的反派:地產霸權、新自由主義、港男港女心態(很可惜沒有小農DNA),但都是作為概念遠多於具體的人或組織。後者則在形而上的層面審視當前的問題,如對時間、愛,以至認知的僵化——即經不起哲學(不只是邏輯)推敲。
      
      《道德經》說「大道廢,有仁義」,大概可以反過來理解為仗義抗議與荒謬的事,兩者是兔死狐悲的關係。忠奸分明的格局,打開了出聲的人與靜默的狀况,舉目所見只有抗爭者,於是成了方便目標,予人「搞亂檔」、「不和諧」的口實,和政治劇本的封閉結構;置身對抗之中,性情中人自然比消極的人高尚,但其投入的同時支持這種形而上的立場對抗,效果成疑,對理想者而言也不可持續。
      
      許煜有時走得很前,但書中並不循例唱高調,對讀者提出烏托邦的道義要求,那只會觸動名為「務實」的犬儒式自我保護機制。當他提出抗爭,重點並不在某些大道理下的挺身而出、站在雞蛋一邊的表態,而是所有人同仇敵愾面對現狀,意氣之爭減弱,思想性增強。他口中的抗爭政治,與其說是「人vs 建制/現實」,不如說是「集體vs 集體的現實」。
      
      即是時下香港社會統稱為「左翼」潮流視作公理的概念如自由、民主、社區、激情、浪漫的體現,作者都重新思辨,起其形而上的底,揭示不合理。以理性重新思考一切,返回基本、根源——正是radical 的字義之一——書中作者不斷追溯現存狀况和觀念的源頭,幾至西方文明初開。他不說別人違反某些道理(即是教條)或邏輯,也不用特定的理論框架去將之拆得支離破碎,他批評別人的盲點、扭曲——這都必需相對一種完整,即是他心中仍有一個理想的坐標,或許「Commons」,就是黃靜的序所言許煜的主旋律。
      
      偏見的飽和
      
      就是這樣,許煜帶我們走出時下對「批判」、「左翼」、抗爭等字眼與概念的偏狹理解,也減輕了條件反射式過敏反應。更妙的是,這並非以溫和包裝達成,而恰恰相反是進深,以理論的實質感應不合理狀况下仍然存在的人性。
      
      一般以為「左仔」痛恨精英,而抗爭的最大敵人卻是大事化小的所謂中庸。甚至無政府主義這個在香港迹近恐怖的字眼,在形而上而言是自主、自我組織等形容詞之意,在作家而言根本未必需要與政權正面衝突,帝力與我何有哉足矣。因此他所寫的抗爭,即是一種獨立思辨之實踐,不拘一格。不必上街、搞對抗、不斷否定,甚至不必與世相違,只是忠於自己以作為世界一分子的思想而已。批判也不是常識理解攻擊、否定事物的意思,挑戰性思維的對象是紛亂的現象原材料,即是搞清楚認識,當會發現視為當然的世界、生活、欲望等,一經省察、比較,即虛浮不已。在西學中critique 是置之於洪爐火,令其內涵得以彰顯,沒有貶低、挑釁的意思。當然同樣作法去到中國人心中勾起的意氣,則是文化的局限了。
      
      這同時顯示了一件重要的事:感受世界、穿透現象不必脫離現實,靈光不必與習慣割裂,思想時也可以同時行動。原因是:作者一次又一次的示範,那些習以為常的偏好如實際、穩定、實幹等,並不獨立於實時實地的生活之外,而是其總結,現實就是由未知的不斷開展,無論否定或接受之,都將構成下一刻的現實,分別是有否經過開放的思考,能否體現自己的本色。揭穿理所當然的虛妄後,所有積極的反應皆為抗爭,人生即廣闊得多。
      
      這種作者所言的suspended 狀態, 往往緣於無可選擇的「不正常」。這位與李後主同名的年輕學者,自然有憂鬱善感的一面,不同的是他好讀康德和海德格爾,而且出身電腦工程,以飽和突破沉溺,能夠忠於自己而超越自己。
      
      許煜不一次說自己的媒體文章少人明白,眉宇間自負無奈兼而有之。本書也常常是難讀的,除了思路的廣闊、脫俗,其「立意」也不易捉摸,興、比、賦、抽水四不象,不符合媒體消費的期望。而行文理論橫飛,概念跳躍,語不驚人死不休,近乎拋浪頭,不怕別人一頭霧水,如作者所言是讀書筆記。
      
      這些原材料涉獵範圍驚人:哲學、文化研究、社會學、政治經濟、科技、帶點心理學實證,甚至對文學音樂的心得,即使是行內專家也未必對得上話,因為作者意不在專科,而是從中折射出來的世界;本書最具啟發之處,也正是其處世的手法及心法。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