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灵魂依怙

作者:雪漠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所写的香巴噶举,是被掩埋了千年的智慧宝藏,是历史尘封的一段记忆,是从不曾显发的秘境,是最绚丽的智慧之花。
香巴噶举的核心与精要是“奶格五金法”。最早百年间,它七代单传,尘世罕闻其名。此后近千年里,虽有诸大德之智慧著述,但多以密籍形式藏之,不曾公开面世。在千年历史长河中,像本书这样宣示于世者,是第一次。
某夜,笔者于梦光明中,深入大海,在最深最幽处取出一个金光闪闪的宝匣。你可以将它看成我写作本书的象征。当你真正进入本书,你也许会认可这一说法。
近六个世纪了,香巴噶举仅仅成为符号,历史似已将它掩埋。今天,到了它露面的时候了。我感谢命运给了我这样的因缘。
这不是一个人的传记,也不是一个人的著作。这是涌动了千年的智慧暗流腾起的浪花,是向往一种精神的群体的灵魂叙写。里面凝结的是千百人的血汗——虽然它的外现,是一个作家讲述他关于灵魂的故事。
从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人类历史上曾有过的一段灵魂历程、一块令我们惊叹不已的文化瑰宝、一种能使这个时代豁然有悟的智慧、一种值得我们敬畏并向往的精神。
……
人类的灵魂是个最为神秘的所在,至今,很少有人能窥出它全部的秘密。在研讨人类灵魂的领域里,宗教也许比科学收获了更为广大的果实。
灵魂的滋养需要灵魂的养分,物质的供给只满足于肉体,那更高意义的幸福取决于心灵的明白与否。当身无分文吃草度日的密勒日巴在山洞里饱食空乐无别的大餐时,王侯将相们却懊恼得欲拔剑自尽。物质与幸福的关系很有限,当生存的问题解决之后,真正的幸福取决于心灵的光明是否显现。金钱虽能带给人欲望的暂时满足,但绝对带不来灵魂的安详。心灵的安详需要智慧的滋养,心灵的明白需要智慧的顿悟。当人类日渐陷入狭小、热恼、贪婪、嗔恨时,香巴噶举的智慧光芒,无疑能为我们带来清凉。
……
我希望你能阅读这本书。对于没有接触过佛教的人,本书会告诉他何为佛教之修炼?对于想了解藏传佛教者,他会看到香巴噶举独有的景致;对于佛门中人,本书会带他进入伟大而持久的一种信仰之核心,或可使他得到一些启发;对于学者,本书会为他提供一种全新的人文景观;对于一般读者,本书会告诉他,世上还有另外一种信仰指导生活的人类;而对于文学爱好者,本书会告诉他:作家雪漠,曾有过这样一段不为世人所知的生命历程。

作者简介

雪漠,原名陈开红,男,甘肃凉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学院专业作家,深造于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首届高级研讨班”和“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荣获“第三届冯牧文学奖”,被授予“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甘肃省拔尖创新人才”、“甘肃省优秀专家”等称号。长篇小说《大漠祭》(上海文化出版社)荣获“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奖”、“敦煌文艺奖”一等奖、“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优秀图书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第十四届华东地区(六省一市)文艺图书一等奖”、“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入围“第五届国家图书奖”,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荣登“中国小说学会2000年中国小说排行榜”,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央电视台等数百家媒体进行了评介,被誉为“真正意义上的西部小说和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已被改编拍摄为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其长篇小说《猎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多次登上人民文学出版社“专家推荐排行榜”,并曾排名第一,荣获“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此外,还出版长篇小说《西夏的岩窟》、小说集《狼祸》(中国文联出版社)等,多次荣获全国级文学奖;其小说被认为是当代西部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在《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有重点论述,成为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研究专题,被《新华文摘》、《收获》、《小说月报》、《中国作家》、《上海文学》等杂志发表或转载,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