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シンプルな経済学

出版时间:2010-6-28  出版社:日経BP社  作者:[美] Henry Hazlitt  译者:村井章子  

内容概要

ハイエク、フリードマンが絶賛したリバタリアン(自由主義)の古典。
英米圏で読み継がれてきた経済学啓蒙書の本邦初訳。
第1部 講義編(基本の一課)
第2部 応用編(割れた窓ガラス;戦争は経済にとって有益か;公共事業は税金である;税金は生産意欲を喪失させる;公的融資は生産を阻害する;機械化は失業を増やすか;非効率は雇用を増やすか;動員解除と官僚の削減は失業を増やすか;完全雇用神話;関税で「保護」されるのは誰か;なぜ輸出は好まれるのか;農産物の価格支持政策;X産業を救え;価格メカニズムの働き;政府による価格「安定」策;政府による価格抑制策;家賃統制の結末;最低賃金法の結末;労働組合に賃金水準は上げられるか;「生産物を買い戻せる」賃金水準とは;利益の役割;インフレ幻想;貯蓄に対する攻撃;まとめの一課)
第3部 再び講義編(三〇年後の再講義)

作者简介

ハズリット,ヘンリー[ハズリット,ヘンリー][Hazlitt,Henry]
1894~1993。リバタリアン(自由主義)のエコノミスト兼ジャーナリスト。ウォールストリート・ジャーナル記者や、ニューヨーク・タイムズの金融・経済学担当の編集者などを務め、1945年から69年まで、ニューヨーク大学客員教授。ミーゼスらオーストリア学派の米国での紹介者。生涯に25冊の本を執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界一シンプルな経済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9条)

 
 

  •     现在的我见识还很鄙薄,目前的眼界还达不到见微知著、由政策寻找机会的高度,所以目前把这书归为有理却无用的书。
      
      说有理,那是得不考虑政治等各项影响因素,单纯的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问题。电视期刊上,经济学家说白了,就相当于古时候的幕僚,服务的还是他所归属的主子。从国家手里弄来课题需要的资金,研究的结果总是要服务于金钱的来源,至少你不能去动摇其根本。有些政策说真的,就连有些常识的人都觉得可笑,可偏偏还会推行,至于为什么,根本就不用去问,古往今来你见过多少和平年代下民官互斗,最后民胜了的呢?暴力机关保证国家强制力的实施,这话真的没错。
      说到可笑,不得不说特喜欢这作者以及译者的语调,中途看笑了好多次。一本带丝学术性的书硬生生被我看成了小说,边看还边臆想着作者写这句那句时脸上什么表情,是咬牙切齿还是嗤之以鼻痛心疾首?顺便看着自己还跟着在笔记上跟着批,看完岂是一个爽字了得!
      
      但,爽归爽,看了合上书,再一想。其实,我就算知道了又能怎样?左右不了政府,依旧得面临着当权者各种借口拿你的税做各项面子工程、养体制内托关系走各种门进来的废人,或是建被房姐弄几套的廉租房,或是拆了建建了拆昨天挖坑今天埋坑增加GDP,或是追求“full employment”,再或者自己利益被忽视侵害,或是增发纸币洗劫你手里的钱,给你画个大饼拆东墙补西墙……
      四十年代的美国和如今的中国是如此的相似,以至于在看到廉租房什么的时候还特意地翻了翻封面,看到底是“译者著”还是“译者编”。是不是从这就可以看出中美到底差距有多少年?
      经济本来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国内经济服务国内秩序,国际贸易服务国际关系。国内通胀洗劫自家民众,美国增发化国债为泡沫。国家洗劫自家民众跟玩似的,强国洗劫弱国也跟玩似的。一个棒子一个甜枣,到底哄得你妥妥地在“强制力”下乖乖交税给钱,偶尔人家开心了给你几毛钱买块糖,你还得感激涕零感谢这个感谢那个,派个代表出来在镜头前balabala感谢再生之恩。
      最喜欢文中的这句话:经济推理中最常见的谬误常源于将“国家”当成抽象的集合名词来思考,而忘记忽视组成它、并赋予他意义的个人。
      
      PS:五个半番茄
  •     在研究任何经济政策提案的效果时,不仅要考察提案带来的即期结果,也要探究长期结果;不仅要探讨其主要后果,也要探讨次要后果;不仅要看其对某些特殊群体的影响,还要看其对所有人的影响。也就是说,把注意力只集中在特别的某一点的做法不过是自欺欺人...
  •     一本写于1946年的书,一版再版成为经典流行,恰恰说明几十年过去了,它与它试图反驳的谬论依然“互相监督、长期共存”。正是由于本书的宣传,巴斯夏的“破窗理论”闻名世界。
      
      作者围绕着一个简单而直白的经济思想,从与现实密切相关的经济政策实例中反驳了22个不同的谬论。里面既有鼻祖搬的破窗理论,也有耳熟能详的多难兴邦、机器害人失业、最低工资法令、工会提高工资等理论,还有一些诸如出口狂热、崇拜全面就业等搞错主要经济目标的理论。虽然这种一个观点反复论说的写法容易让人阅读疲劳,但对于经济学的初学者来说不失为一种依样画瓢的捷径。统计学里面也有一本类似的书叫做 "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 同样地没有从正面系统地教授该学科体系,而是采用反面教材做出“警示牌”。从教学的角度,这对理解概念的边界非常有帮助。例如数学里面的几乎每一个反例,都会成为定理的一个必要条件,界定出定理成立的范围。
      
      作者的中心论点就是,“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法案或者政策的即期效果,更要考察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给某一群体带来的后果,更要追踪给所有群体造成的后果。” 作者侧重于经济政策,所以本书其实应该叫做《一课经济政策学》。作者仅仅是反对片面地分析经济政策的成果而做出的好与坏的价值判断,并没有提出如何权衡的方法,尤其是实际决策中量化甚至比较准确的估计都很困难的时候。
      
      单说这个中心论点,原则上我是十分同意的,书中很多典型的案例和想法也非常符合其适用范围。对于凯恩斯主义,作者的看法简而言之是:做不做另说,但你说公共建设提振经济的论调是片面的。作者并不反对政府进行一定数额的公共开支以应付其基本职能,但显然是非常质疑政府为了提高就业主动花钱来做项目。虽然这解决了项目工人的就业,但还有另外的可能性被忽略:一是政府征税用来做别的项目;二是政府不征税,那部分钱被市场分配到其他地方。很多情况下,例如修桥、政府补贴和贷款等等,政府开支都不如市场有效,为了提高就业而修桥则又容易小错上加大错。
      
      
      
      
  •     内容:★★★★★
      翻译:★★★☆☆
      排印:★★★☆☆
      装帧:★★★☆☆
      
      《一课经济学》出版于1946年(这一年,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敌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逝世了),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今天世界各国的读者们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仍然觉得是在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
      
      只要继续“少数人”管理“多数人”,凯恩斯主义就会继续支配这个世界;自由主义经济学派也只能继续在墙角里发出自己微弱的声音。凯恩斯主义者懒于对此作出回应,相比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能够更好地赋予支持者们合法、合理,以及看起来合情的权力,以最大化地谋取自己的利益。
      
      当自由主义者抨击凯恩斯主义者目光短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时,凯恩斯主义者并非不了解其政策的后果和弊端。短期和反复,是凯恩斯主义者所刻意追求的——即使不考虑公共政策的倾斜,对凯恩斯主义者的直接利益;每一个公共政策的出台和执行,都伴随着财政支出,这正是凯恩斯主义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一课经济学》中,作者通过不同的经济领域,分别阐述了凯恩斯主义标榜的“公平”,对整体经济来说,不仅仅是做了将左口袋的东西,放到了右口袋这样的无用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耗损,事实上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系的价值产出。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怎样解决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对部分社会群体形成的伤害呢?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看,这可能是一个假定的问题。宏观上,当社会整体创造的价值增加了,会带动个体福利随之增加。可能会出现一些,看起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如同整体福利,与社会整体价值创造成正比一样;微观上,每个人获得的分配,也与自己创造的价值,直接相关。
      
      试图从宏观层面上改善自己获得的分配,可能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对很多人来说,个人力量对于宏观层面而言,如蜉蝣于天地,沧海之一粟。同时,宏观层面的运动周期,相比个人的生命周期和生活节奏,也相对缓慢。
      
      提高自己创造的价值,以期改善自己获得的分配,对个人来说,可能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了解凯恩斯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主张,及其短期和长期结果,有益于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建立一个接近事实的认识和预期,不再受权威、媒体,或社会主流观点的左右。同时,治大国若烹小鲜,反之亦然。经济学思想,对指导我们个人的决策,也具有极为实用的意义。
      
      最后,我们谈论一下经济学思想对交易的启示。
      
      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短期、局部、反复的特征,如同一个青睐短线思维的,非系统化交易者。无论是否获利,大量的交易佣金(公共政策成本)提高了交易成本,降低了潜在的收益。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长期、整体的观念,如同一个有长期规划,和整体预期的系统化交易者。系统化交易者也会有“亏损”交易,账户净值也会回调(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短时间内对局部社会群体的伤害)。系统化交易者知道,“亏损”交易是系统化交易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关注交易系统整体表现。
      
      凯恩斯主义者,是券商,总是鼓励人们进行短线、频繁的交易,以获取佣金。自由主义者,是交易者,应当有一套基于市场的原则,不应仅仅为了交易而交易。
  •     四个小时,细读完本书。
      
      主要思想:对于经济政策和手段,考虑要全面,一要从更广的时间角度,二要对更全面的群体角度。
      用作者的话说: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法案或政策的即期效果,更要考察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给某一群体带来的后果,更要追踪给所有群体造成的后果。
      
      按照主流的经济学思想,本书比较离经叛道。
      作者亨利.黒兹利特全面批判了兴建公共设施促进就业,社会保障救助,全面就业,关税制度,通货膨胀促进经济。。。这些所有当今地球的主要经济政策。
      
      看问题的角度很好,但是,求全责备用来分析问题可以,至于解决问题,真没法那么长远和全面,完美是不存在!
      因为,人类——作为这个星球的癌细胞,人性的残暴和贪婪,经济学只能解决目前的问题(经济问题是政治问题的一种),无限的透支未来,人类社会的演变必然趋近崩溃的。
  •     这是我读过的经济学书中最值得反复读的一本,最终一切将回归常识。我强烈推荐其中通货膨胀,储蓄和消费,最低工资和房租管控的章节,我们的政府官员如果能读一下就更好了。所谓的经济学家们从根本上都错了。
  •     
       知识型的书籍有个特点,就是信息量很大,读完就像看了一本教科书,当然,比教科书有意思的多。刚看到目录的时候,还以为是专门讲中国经济的书,满篇的价格管制、通货膨胀、房租管制、社保基金、信贷储蓄,在作者的新版序言里才知道,那是几十年前的美国经验。只是,书中的很多观点与我们平时所见的媒体宣传的经济政策和理由是截然相反的,经过对比和思考,就会发现后者的理由是不充分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是谬误的。
       几十年来,我们所接触到的这些谬误始终没有人点破,甚至有些是在教育体系中传播开来的,导致民众普遍缺乏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有些认知的缺乏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价格管制,全面的价格管制必然会形成完全专制性的经济,结果最终形成僵化的极权经济,最后,“我们将放弃掉曾经拥有的全部传统意义的自由”(欧洲)。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在实现了驯服统治者之后,怎样防止社会滑向专制,防止好意铺成通往奴役之路,就需要绝大多数的公民掌握最基本的常识,尤其是经济学常识。很明显,这本书就起到了这样的积极作用,不仅美国人需要它,中国人更需要它。
      那么,我们开始吧。
      
      
      附录:
      本书强调的几个基本要点:
      1. 购买力总量是有限的。
      2. 政府并不创造财富,只是进行了转移财富。
      3. 资本主义促进经济发展,福利政策是反资本主义的。
      
      经过论证的一些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摘要:
      1.价格管制必然导致短缺。
      2.政府支出的幻想,无非是通过牺牲其他的机会,把特定的财富创造出来而已。
      3.所谓私人资本建造不出来的伟大建设,实际上正是用私人资本建造的,即利用从民间征来的税来筹集建造工程的资本。
      4.效率高的机器并不会导致总体就业下降,有可能导致眼前部分人失业问题。
      熊彼特:创造性破坏,即科技创新能把劳动力从过时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进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5.摊享工作机会是无用的。
      6.留用公务员的理由,是因为他们提供的服务有其效用,而不是因为他们靠支配纳税人的钱所拥有的“购买力”。
      7.中国和印度远比美国贫穷,但它们的主要问题也不是失业问题,而是生产方式太落后,这既是资本短缺的原因,也是资本短缺的结果。
      8.拥有生产最大化,同时光明正大的救济一部分失业人口。让国家变得日益服务,才能去禁止童工。
      9.出口补贴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给外国人,补贴部分等于白送。
      10.平民百姓的生活水平,随着他们的自由的缩减而每况愈下。
      11.控制一个人生计的权力,就是控制一个人意志的权力。——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
      12.政府管制造成了短缺,管制的目的是防止短缺。政府管制酿成的一些大错,有一部分被黑市所化解。
      13.实质工资来源于产值,而不是来源于政府的法令。
      14.上半世纪中实际工资大幅增长的真正原因,是资本积累以及由此才有可能出现的巨大的科技进步。
      15.储蓄是支出的另一种形式,区别在于货币被转交给了其他的人,并被用于扩大生产。
      
      从意识形态与发展层面进行探讨的经济学著作:
      《“新经济学”的失败:分析凯恩斯的谬论》亨利•黑兹利特
      《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
      《自由秩序原理》哈耶克
      《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分析》米塞斯
      
      从现代经典到久远经典的经济学书目:
      《政治经济学常识》威克斯第德
      《财富分配》约翰•克拉克
      《资本实证论》尤金•庞巴维克
      《经济学原理》卡尔•门格
      《政治经济论》斯坦利•杰文斯
      《政治经济原理》穆勒
      《政治经济与财税原理》大卫•李嘉图
      《国富论》亚当•斯密
      
  •     记得上学时,第一节微观课时,上课的老师不经意地说起,聊到同系的经济学老师说起中国经济时,内心焦虑、对未来充满担忧。
      那几年的光景,我隐约是记得的,从美国次贷危机始,中国经济向好的方向开始有了反复。
      一石千层浪。底层的小屁民们对此个影响最是感同深受,脆弱敏感。
      身边的亲人、朋友、熟人,甚多人自己捣鼓个小工厂,经营点小贸易,其中也不乏身价过亿之人。
      在股市的泡沫幻灭后,实业的危机便尾随而来了。
      
      我是个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学生,常常记个开头,忘了过程,即便是我学的最好的经济。
      毕业后,怀揣着为祖国制造业鞠躬尽瘁的梦想,听从了内心神圣的召唤,毅然决然地涉足了制造业。
      几年的职场摸爬滚打,我这才略有小得,从由理论上升到实践层面地感受到了国内人们的水深火热。
      
      一度,我是不排斥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的,我是不反对国家对外使用武力的。
      对那个四万亿是观望态度的,对劳动法是赞成的,对三驾马车之一的对外出口是欢喜的。
      对政府对农民的补贴是支持的,对维稳的物价是赞扬的,对超前消费是热衷的,对温和的通胀是忽视的。
      然后,这个不求甚解的学生在踏入社会后,在这些表面优越的政策背后,尝到了当C的感觉。
      
      C,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William Graham Sumner)讲的“被遗忘的人”(Forgotten Man)。
      “一旦A发现某件事在他看来是错误的,害得X因此遭受苦难,便与B谈论此事,并且建议通过一项补救措施并向X提供帮助的法律。他们通过的法律,总是规定C应该为X做些什么,更好的情况则是A、B和C都应该为X做些什么……我想做的是挖掘一下C……我把他称作“被遗忘的人”……人们从来没有想到过他。他是改革家、社会投机家和慈善家的牺牲品。而我则想向你们指出,他的品格和人们加在他身上的各种负担值得大家去关注。”
      
      工资年年涨,但永远赶不上物价;政府制定了越多有利的法规,日子反而越发艰难;艰难的不只是我这样的打工仔,企业也不步履维艰。
      经济在一个恶性循环里苟延残喘,政府的干预越发有饮鸩止渴之势,竭泽而渔之态—越调控越哀伤。
      我那性子里带来的愤青,在日子里渐渐消磨殆尽,无力,无可为。
      
      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法案或政策的即期效果,更要考察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给某一群体带来的后果,更要追踪给所有群体造成的后果。
      尽管每个群体都有某些经济利益和所有群体的完全一致,但各自又都存在着与其他不同群体的利益相抵触的利益关系。
      尽管有一些公共政策从长远来看对所有人都有利,但其它的政策却是以牺牲其他群体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某些群体的利益。
      能够从那些政策直接获利的群体,会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遗余力地主张积极实施相关政策。他们会雇来花钱所能雇到的最好的专家来全力宣扬有利于他们的学说。
      
      以上一段,可称为本书的中心。
      在每一个家庭的管理中是精明的举措,用于一个大国的管理中,很少会是错的。
      倘若一个大国的管理,一错再错呢?闭着眼睛,想想,这应该是最糟糕的情况。兴许,永不会发生。
      
      悬崖壁上尚且能开出美丽的小花。
      即便失望无奈,也必要心存希望。
      推荐阅读《一课经济学》。
      
  •     这本书的几个主要观点:每个人都是生产者,消费者,纳税者;对于一个政策,要分析对三者的影响,分析对短期、长期影响;特定的政策只是会对特定的群体以巨大的利益(通货膨胀),任何政策都是有其本身的机会成本的,而评判政策的最终标准是社会总生产量及效率的是否得到提高。
      
      书中对很多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总的结论倾向是政府干预一般弊大于利。逻辑上讲,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复杂系统有很多不可确定性,简单的人为政策常常不讨好。当然这个论断只限于经济上,现行政府之所以会有如此之多的政策,是因为政府常常把政治利益或特殊群体的利益凌驾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之上了。政客们需要选票与名声,支持政客们的财团需要更大的利益。正如经济学家们所提倡的那样,我们要全面的看问题,如果他们能看跳出经济学的圈子,想想政治家们的利益,一切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难怪各位经济学家们都像愤青,每天批评各项政策,原来他们真的很无奈
      
      书中所批评的各种政策,公共工程,限阶政策,廉租房,通货膨胀等等, 在我国都是耳熟能详的各项“惠民政策”。对廉租房,由于政府一般都会给一定的补贴,廉租房的租用成本就会低于实际市场价格,所以众人便会争夺,这里便又成了腐败的根源。最后的结果便是在北京一百多元的廉租房里住的是公务员。对于通货膨胀,是政府补贴特殊群体的一种办法罢了,受苦的便是底层人民。
      
  •      更像是老子的“无为”经济学!!无为而治,呵呵。反对政府过多干预,这本没有错。但是任何事情都要看情况,在战争时候,经济大萧条的时候,人为的干预是绝对没错的。如果不是罗斯福的新政,美国经济大萧条很难得到控制。前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经济也是正确的,当然,这些都是特别的时候。更多的时候,多一些无为,不干预可能更好。不过这一套不适合中国人。中国是一个自古就被“高压”管理惯了的民族,没有高压中国人不成气候。就乱了。
  •     a. ...but no one will ever properly understand any of these specialized fields unless he has first of all acquired a firm grasp of basic economic principles and the complex interrelationship of all economic factors and forces. When he has done this by his reading in general economics, he call be trusted to find the right books in his special field of interest.
      奥派确实inspiring. 对于我这种对经济学没啥概念,认为计划经济可以理解,高税收带来高福利,社会保障render people dignity,保护性关税mixed with 沙文主义,水果贱卖伤害果农所以政府要掌控价格杠杆,技术革新增加失业率——的小白来说,economics in one lesson is essential.
      
      To dissect your common sense, to point out the granted fallacy, and things used to be familiar to your remain no longer the same.
      
      b. Government's main economic function is to encourage and preserve a free market. When Alexander the Great visited the philosopher Diogenes and asked whether he could do anything for him, Diogenes is said to have replied: ' yes, stand a little less between me and the sun.' It is what every citizen is entitled to ask of his government.
      
      'stand a little less between me and the sun', alas, 犬儒何其壮哉。
      
      
  •     抛开对经济学的真知灼见不谈,本书里面的英文用法是我学习的重点之一,这里做一个简单回顾。Hazlitt的这本书在西方久盛不衰,离不开他语言的凝练和精彩。方便起见,我直接摘录了部分语句而没有提供上下文,如果看过此书的英文版可能大概明白出处在哪,没有的话希望你能原谅我的懒惰,试试单纯从这些例句中能不能学到些东西。对我自己而言,或许我会在下次写论文的时候参照一下,看看有没有能用上的短语或句法。我自己的一些理解放在的括号里面。
      
      1 精彩的语句,核心论点
      
      It was simply one more illustration of Santayana's aphorism that those who can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
      这也再次印证了作家桑塔亚纳的格言:忘记历史,意味着重蹈覆辙。
      
      Theories as false as this are never held with logical consistency, but they do great harm because they are held at all.
      类似这样的错误理论,在逻辑上从来站不住脚,但所有人都执迷不悟,可见这些谬论危害之大。
      (never held with logical consistency, 逻辑上不可行, held at all,被所有人支持)
      
      "The proposition is so very manifest", Adam Smith continued, "that it seems ridiculous to take any pain to prove it."
      “这些提议如此不言自明”,亚当斯密说,“以至于费心思证明它们倒是一件滑稽的事。”
      (manifest和self-evident是两个很有意思的词。在逻辑上很强,但是用起来需要小心,不是所有的道理都可以用这两个词。self-evident最有名气的一处应该是在独立宣言里,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生而平等,这不言自明。多么让人振奋啊。)
      
      These questions and conclusions stem from the fallacy of looking at one industry in isolation, of looking at the tree and ignoring the forest.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It would be idiotic to go on pilling up mountains of surplus shoes, simply because we can do it, while hundreds of more urgent needs went unfilled.
      仅仅是因为我们可以做这事,就不停的制造成堆的鞋子,这种做法很愚蠢,尚且不提我们有更多急切的事情需要完成。
      
      A premium is put on dishonesty.
      这是对不诚实的奖励。
      
      Yet profits are the form of income toward which there is most hostility.
      利润是最让人憎恶的一种所得。
      
      If the money was raised by taxation, we saw, then for every dollar that the government spent on public works on less dollar was spent by the taxpayers to meet their own wants, and for every public job created on private job was destroyed.
      (奥巴马和罗姆尼争论的热点之一,public sector, private sector, 也是凯恩斯和哈耶克经济学理论的一大区别,是强调自由竞争还是国家干预。Hazlitt显然是支持自由竞争的,正如文中他所说,每一个政府职位的设立,都伴随着一个私营经济工作的毁灭。)
      
      The whole argument of this book may be summed up in the statement that in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any given economic proposal we must trace not merely the immediate results but the results in the long run, not merely the primary consequences but the secondary consequences, and not merely the effects on some specially group but the effects on everyone.
      本书的主旨可以概括为:在研究任何经济政策的影响时,不仅要考察提案的短期结果,也要看到长期影响;不仅要探讨最重要的后果,也要考虑次要的后果;不仅要看对特定人群的影响,也要看对所有人的影响。
      (发改委,计生委,石油、电力、房地产部门,几乎中国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把这几条列为政策制定的大原则。)
      
      2. 起承转合
      
      语言讲究起承转合,起承转合很多时候来自于设身处地来看问题。Hazlitt很多时候会先从读者的角度出发阐述问题可能看起来的样子(往往是失真或者干脆是错误的),但是他的语气让人觉得亲切,他的态度让人舒服,你会说,对,就是这样,不过你也在想,是不是真的这样呢?简简单单一句话,可以起到很多作用,Hazlitt常用的句法有:
      
      At first glance the case for this type of loan may seem a strong one.
      乍看起来,这种贷款有些道理。
      
      Their spokesmen preset a plan in their favor; and it seems at first so absurd that disinterested winters do not trouble to expose it.
      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会提出对自己有利的计划,那些计划一开始显得如此荒唐,以至于没什么利益关系的人都会懒的去戳穿它。
      (这里我省略了一部分下文。荒谬的计划出台之后,下一步是利益集团的游说,买通各类专家,大说特说,同时对每一个说真话的人都猛烈抨击,而且万一持反对意见的人犯了任何小错误都会被抓出来游街。空气风声鹤唳,没有人在说其他言论。听来是是不是似曾相识?中国很多政策是不是也是这个策略?)
      
      It may be thought that we can escape these consequences by offering "work relief" instead of "home relief"; but we merely change the nature of consequences.
      也许有人会认为,我们可以提供“工作救济”而不是“家庭救济”来避免上述结果;但这只是换汤不换药。
      
      在进入主题之后,他会接下来说明为什么第一种是不实的描述,真实的境况是,或者真正的原因是XXX。在这个时候,读者或许已经欣然接受了他的想法。在这时,他一针见血式的论述往往伴随着对之前错误理论的回顾。这类转折性的语言,Hazlitt常用的有:
      
      ... but, it turns out, ...
      ...但是,结果却是....
      
      All credit is debt. ... They would seem considerably less inviting if they were referred to by the second name instead of by the first.
      所有的信贷都是债务。如果我们直接用第二个名字而不是第一个,那么那些提案就不会这么受欢迎。
      (改头换面是这些人的常用伎俩。国内也有诸多此类事情)
      
      They encourage people to "buy" houses that they cannot really afford.
      他们鼓励人们去“购买”他们根本买不起的房子。
      (中国房地产的现状)
      
      Nonetheless, the argument we have just quoted will not stand examination.
      然而,我们刚刚引用的论断经不起检验。
      
      The belief that machines cause unemployment, when held with any logical consistency, leads to preposterous conclusions.
      
      The real result of the machine is to increase production, to raise the standard of living, to increase economic welfare.
      
      The spread-the-work schemes, in brief, rest on the same sort of illusion that we have been considering.
      
      ... the central fallacy with which this book is concerned. It was that of considering merely the immediate effects of a tariff on special groups, and neglecting to consider its long run effects on the whole community.
      
      3. 漂亮的开头
      
      ..., for the sake of simplicity, ...
      
      Allied to this fallacy is that the belief that ...
      
      These loans are of two main types. One is ..., the other is ...
      
      But the matter does not and cannot rest at this stage.
      
      Another evidence is that ...
      
      It is obvious ....
      
      It should be equally clear that, as a consequence, other industries must lose what the X industry gains.
      
      To simplify this as much as possible, let us consider the problem that ....
      
      The housing situation will deteriorate in other ways.
      
      ... but we shall view the subject from a different angle.
      
      Now let us look at the matter the other way round, and see the effect of imposing a tariff in the first place.
      
      But it would do no good unless we understood clearly why they were wrong.
      
      4. 常用的短语
      
      at bottom
      
      at best
      
      consist of XXX, of XXX and of XXX.
      
      acts of shortsightedness
      
      ..., moreover, ...
      
      ... are rigidly selected by a process of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In other words, ...
      
      In brief, ...
      
      ..., and therefore, ...
      
      ... as we began by pointing out, ...
      
      From another point of view, ...
      
      ..., out of which ...
      
      ... did immense harm.
      
      Not only should we have to regard all further technical progress as a calamity; we should have to regard all past technical progress with equal horror.
      
      It forces investors to place their money where the returns seem less promising o them than in the X industry.
  •      关于《一课经济学》,国内中信译本的顶端是这么写的:“如果你只想看一本经济学的书,那应该就是这一本”,随书封首封底附赠诸如哈耶克等人的众多溢美之词。但是如果你真想从这本书里有什么收获的话,大约是要失望的。
       作者说是“一课经济学”,的确是非常精到的描述。如果你指望一本书读到经济的各个方面,看看简介和目录吧,“公共建设工程、税收、政府信贷、就业与失业、关税、最低工资、进出口、价格体系、房租管制、工会、最低工资、利润、储蓄、通货膨胀等”方方面面谈的相当不少;但是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一课更像是学期大课的“前言”。实际上作者所做的一切,就是从“The art of economics consists in looking not merely at the immediate but at the longer effects of any act or policy; it consists in tracing the consequences of that policy not merely for one group but for all groups”这一句话出发,用最简单的话语“辟谣”。与其说这本作者一生中知名度最高的的小册子是为了给大众上一课基础的经济学,不如说是从群众基础上挖凯恩斯主义的墙角。辟各种非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谣,革凯恩斯主义的命。
       虽然说是要考虑各方面的影响,但是这种忽视一切政治、人文、历史影响分析经济的方法对不对,这还真不好说。Coase近期在《哈佛商业周刊》的一个小短篇里说“ It is suicidal for the field to slide into a hard science of choice, ignoring the influences of society, history, culture, and politics on the working of the economy.”诚然,单纯按照书中的论述,政府哪怕是对市场经济进行一点儿干预都该剁手(更不用说有XX特色的市场经济乃至计划经济),但是哪怕带路党也不能否认,如果说挂着马克思经济学仰头的国家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两个的话,敢说自己实践完全自由经济的国家,一个也没有。即使是对哈耶克推崇备至的撒切尔夫人,也从来不曾考虑把政府的手从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系里彻底挪开过。
       耐着性子看了个双语对照的txt版本,认不认同且不好说,但从写作风格来说,老先生这种絮絮叨叨宛如我党高级干部开会只讲三点的论述风格,实在难称典范。起码作为一个“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专栏作家”,无论是写专栏还是大忽悠,只怕都要被狼叫兽之流甩上几条街。
      
  •     一课经济学,花了将近两周看完了。最深的感触不过在于,现行的太多的经济政策本质上是对经济生活的倒置。先看政府援助性借贷的荒缪之处。看到流浪汉A没钱,就以为能够借钱给他做生意而促进经济发展,而忽略了本应该有良好的信誉的B。这些本应该借给B的钱借给了A。倒置坏账大幅增加。好心做坏事。并且这部分坏账都是要拿纳税人的钱来偿还的。等于变相的增加了个人负担。这些在经济政策中比比皆是。这本书里面用一个个简单易懂的实例讲述了一个个宏观政策对于个人的影响。
      这本书全部的观点似乎就在于此,我们仅仅关注到受到困境的A,没有看到这个的援助对于B的影响。进而变成了整个经济的影响。
      我们再看这本书对于经济危机的解释。萧条的真正原因是工资-成本-价格结构失调:工资与价格失调、原材料价格与产成品价格失调、价格之间彼此失调、工资之间彼此失调。在达到一定程度后,这些失调消除了生产的动机,甚至使得生产无法继续;并通过交易经济的有机关联,使这种不景气向外扩散。生产链断裂才是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
      不过这本书里面也有些我不赞同的地方,那就是对于最低工资发的看法。是,执行最低工资发会使部分人不能获得工作,但本质上还是对工人有利的,相对公司而言,工人永远处于一个弱势地位。没有最低工资法的保护,淘汰掉那些完全不能产生利润,只能靠压榨员工的行业,社会整体自然进步了。工资的确是由生产效率决定的,但在工资上的立法永远都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的。
      这本书是完全的市场导向的经济理论,一切皆以市场的自我调节为主,政府不能随意的干预市场。虽说凯恩斯主义早就被批的一无是处,继承了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奥地利学派”正在崛起,但对于政府这个组织而言,凯恩斯主义永远不会消失。加强是种趋势。就在国内,政府直接主导经济,就是这种极端的形式了。
  •     在学术的版图中,经济学是实至名归的帝国,然而对于这个帝国的边界却是模糊而不清楚的,尤其是随着政府更多介入经济生活,和经济学家介入政策决定,这种政经不分家的格局在某种程度上促使我们不仅仅需要讨论在面对稀缺时人们的选择。比如我们下面讨论的“破窗问题”。
      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曾经举出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顽童礽起石头,砸破了面包店的橱窗,虽然面包店主受到了损失,但对面的玻璃店又有生意了,而玻璃店多了250美元(买玻璃的钱),又会去别的商家那里消费。小小一片破橱窗,连环带动了整个社区的经济发展。
      然而在《一课经济学》一书中,美国经济学专栏作家亨利·黑兹利特指出:如果这块玻璃没有坏,面包店主完全可以把这250美元拿去买衣服、买皮鞋,照样可以繁荣经济。当然,任何答案都不会得到所有人的满意,因为有人会说,那如果店主是一个葛朗台,他可能永远不会拿出250美元。是的,不过这显然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又或者说掀开了经济学的基石。
      亨利·黑兹利特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专栏作家,也是奥地利学派的拥趸,而《一课经济学》更是得到米塞斯的亲自校阅。因此此书也可以作为大众了解奥地利学派的入门书籍。奥地利学派所强调的经济学基础之一就是产权的明晰。在米塞斯这个激进自由主义者看来,如果国家不能有效地保护私有财产,那么个人有选择脱离国家的权利。很显然,如果允许通过损坏一个人的利益已实现更多人的利益,无疑这个国家的基本职能将受到挑衅,这个经济社会也无法正常的运转。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当然,国家的隐蔽手段远比扔石子的顽童要聪明的多。其中之一就是通过纳税人的钱来进行基础建设。上世纪大萧条时期以后,美国开始罗斯福新政,苏联的计划经济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战后的欧洲也开始依照凯恩斯理论往下延续。不过很显然,奥地利学派并不认同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奥利地学派认为,经济周期是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的自然现象。而黑兹利特在书中也说明,所谓战争有利于发展就如同破窗理论一样,没有意识到财产的总体损失,至于公路等基础项目不过是用纳税人的钱在制造就业机会。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被神化的蒋经国的经济政策之一,“前瞻性”地修建贯穿台湾南北的高速公路,建成当年鲜有车辆来往,“道”可罗雀,被人讥为停机跑道。
      近年来,奥地利学派由于其自由主义色彩在中国已然成为显学,不过亦有人诟病其不利用数学模型说话——从奥地利学派的发展来看,这恰好是其故意为之且引以为豪的地方——因此门槛较低,很容易被“臭公知”吸收利用,成为先验的判断。比如臭公知们只需要列举政府部门的缺点,就可以道德优越地站在了人们这边。其实,米塞斯在《官僚体制》中已经明确指出了由于官僚体制更关注非利润目标,因此很难实现选择的优化。看看那些世界五百强的央企我们就不难认同这一观点,央企的目的在于迎合国家关于做大做强企业的目标,而非如何更好地迎合消费者以赢得市场。可惜市场已经没有其他竞争者了。
      当然,黑兹利特所发对的不是央企,而是美国的民意。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有时候你所对抗的不仅仅是强势的政府,也包括大众。黑兹利特在书中列举了以下几种常见的认识,并一一加以驳斥:比如“军人退伍后影响就业”,实际上在和平时期供养大规模的部队本身就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平准价格’保障了农民利益”,中间商在收购时已经考虑了市场的变化,并承担了农民的部分风险,不需要政府再来抢生意了;“关税保护了行业发展”,貌似保护了部分行业,实际上整个国家的相对优势得到了削弱。等等。
      其实,从这些具体的讨论中,我们不难发现黑兹利特对于经济的理解,政府以民生为名对经济社会的介入,无疑在破坏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而那些得利者不过是依靠游说政府、绑架政府的具体的一部分的人。而黑兹利特也相信,那些由于经济、技术等原因失业的人也并非被判死刑,因为只要努力变成社会需要的人,在社会整体发展的情况下是不难再次焕发青春的。这使我不由地想起了2011年的电影《艺术家》,一个默片电影的明星最终在踢踏舞上重新找回了自我。
      跳脱开经济学范畴,我有时也会去猜想,奥地利学派是会更赞同康德的绝对主义,还是边沁的功利主义。在我看来,奥地利学派首要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不被侵犯,这自由的基础便是私产的确定与保护,而当每个人的自由都得到释放后,他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都依循着“迎合他人获利”的原则以实现社会的共同进步。
  •     作为经济学的通识书籍,这本书还是很好的介绍了奥地利古典经济学派的主题思想。如果你有以下的疑问,这本书可能会给你很好的答案。
      
      战争能够刺激经济发展,实现生产奇迹,带动生产力提高吗?
      政府大力建设公共工程能够解决私营行业不景气,拉动产业经济解决就业问题吗?
      政府增加对农民的信用贷款,扶持中小企业真的对经济有利吗?
      政府真的应该承担起“私营产业承担不起的”去做那些大风险的投资吗?
      大规模机器的应用是造成失业的罪魁祸首吗?
      政府大规模遣散军队裁撤公务员重回劳动市场,会导致大量失业非常危险吗?
      关税壁垒真的能保护国内的产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吗?
      国家大力扩大出口能够维持国内繁荣和就业吗?
      政府是否应该保护农民的利益,限定农产品最低价格呢?
      政府是否应该靠关税,限制价格,补贴来拯救某个产业来避免经济衰退呢?
      利用政治力量稳定物价,打击投机商人真的是正确的吗?
      政府用公用资金大量新建廉租房,实施房租管制能够创造就业,解决普通人住房问题吗?
      政府规定最低工资可以保护劳工利益提高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平吗?
      通货膨胀是政治经济萧条,让产业复苏,达到充分就业的必经之路吗?
      通货膨胀能给哪些群体带来利益,又会损害那些人的利益呢?
      储蓄导致经济衰退,刺激消费才能带动经济发展吗?
      
      作者将奥地利经济学思想归结为一句话: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法案或政策的即期效果,要考察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给某一群体更 带来的后果,更要追踪给所有群体造成的后果。
      
      那些给当今世界带来严重危害的经济学谬误,十有八九是忽视这常识的一课的结果。那些谬误全都植根于两个中心谬误之一,或者兼而有之:一是只注意经济法案或提案的短期后果,二是只关注其对于某一特殊群体的影响而忽略了其他群体。亚当·斯密用极其普通的常识,回应当时的诡辩家说:“在每一个家庭的管理中是精明的举措,用于一个大国的管理,很少会是错的。”但很少有人在处理复杂的状况时意识到这句话。即使他们得出来的结论非常荒唐,他们也不会重新检查自己的推导过程。哲学家培根说:“稍微懂点哲学的人会倾向于无神论,而深究哲理则会使人的思想更接近宗教。懂得一点点经济学很容易引导人们得出自相矛盾的十分荒谬的结论,而真正理解经济学则会使人的思想重新回到常识。当我们专注于某个单一经济群体时,看起来可能是千真万确的许多事情,在转而考虑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每一个人的利益时,却有可能是一串错觉。认识问题的整体而不是片面,这就是经济科学的目标。
      但是正如奥地利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之间争论从未结束。现实中政府政策给经济带来后果却与人们预想的远远不一样。严苛的税赋并没有带来足够的财政收入,去满足重分配型政府诸多开支、以及诸多计划中的开支。 结果是世界各国的政府都陷入长期的预算赤字和通货膨胀,并越陷越深。
      作为经济学的门外还,当然想仅仅通过一本书就了解经济学是远远不够的,但作为古典经济学的启蒙读物还是给我很多启迪,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角度。
      至于自由经济真的是未来的答案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      一开始读这本书,很容易给这个书名误导。如果单单就英文书名“Economics in One Lesson”来理解的话,应该是一堂课的经济学。出版社译为《一课经济学》,而且还列为经济学入门读物,给人造成一种看完这本书就了解了经济学,就入经济学门的假象。其实,这仅仅是经济学中的一堂课,甚至仅仅是作者的一些观点罢了。
      
       我很佩服能够把某些观点写成一本书的作者,足可见他非有深厚的研究功力不可。该书不但旁证博引,而且将深刻的理论娓娓道来。从这点上讲,我是非常钦佩作者的。而且当我从第1章开始读起时,我也深深地被作者的观点所折服。他告诉我们,“经济政策中的谬误正是由于人们天生短视的倾向所造成的,人们只关注某项政策的即时影响,或者只关注政策对某个特殊群体产生的影响,而不去探究那项政策对所有群体造成的长远影响。”这一观点始终贯穿全书。
      
       以我的愚见,这一观点和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在做决定时,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或为了做某件事,而必须放弃另一些东西或做另一些事。其实,如果放到我们身边的经济生活中来讲,机会成本就是我买A商品而放弃了除A商品以外能获得最大效用的商品的价值。同理放到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决策中来讲,就是采取某中政策而放弃采取除该种政策外能获得最大利益的成本。作者在很多案例中都阐明了这个道理。比如廉租房政策、比如公共建设项目、再比如政府扶持企业政策等等。这些政策为作者所诟病的就是这些政策所放弃的机会成本恰恰非常巨大,应而对整个经济带来长期的负面效应。
      
       但是,越是深入阅读,越是会产生对作者论证的疑问。就例如在阅读第8章摊享工作机会时,我就会想减少工作时间真的会使经济下滑吗?现在我们都呼吁减少工作时间,有人认为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工作时间是为了使员工获得更充分的休息时间,并且使员工在更充裕的闲暇中促进消费需求。但是,作者却强调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工作时间,势必增加单位工资率,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反而不利于企业尤其是竞争力较弱的小企业生存,也就容易造成失业。这两方的博弈到底是谁增谁减呢?还有在书中述及企业补贴时也强调对企业的补贴不利于经济发展,这让我又联想到由于国内部分产业的企业竞争力不如国外领先企业,尤其是资金方面短缺导致无法开展研究和营销,那是否有必要对这类企业进行选择性补贴呢?,还是放任自由任其自生自灭?。可见,作者提出的某些谬误会引导人们走向另一个极端——绝对自由主义。
      
       在随后的一些章节中,作者反复强调了政府政策干预经济的种种谬误,有些说的在理,但也有些观点我不太赞同。比如,对行业或产业的补贴并不能一概而论都是不好的,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辩证思考。有时候并不是产业本身的竞争力不足,而是产业的性质决定了它可能需要较高的投入和较大的风险承担。因而政府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给与适当补贴,增强产业竞争力,把蛋糕做大好让更多的人来分享,而不是任由自由市场来宰割和瓜分。又如在第19章最低工资法令中对最低工资法的极力反对,也是我所不能苟同的,借用作者之前的观点来说明:最低工资法使一部分工人拥有了比往常更多的收入,也就有了购买其他商品的能力,从而增加了在其他行业的消费,使得其他行业的供给增加,就需要雇用更多工人生产,间接提高了其他行业的就业率,使得在低工资法下失业的工人又有了再就业的机会。而且,作者在论证工会对提高工资的谬误时,同样也没考虑信息不对称下的雇主与雇员间的利益不平等。
      
       肯定会有持自由主义观点的人来批驳我,他们总认为自由经济是最好的。我不知道这样的最好是怎样产生的,是事实还是仅靠臆断?如果要说事实的话,金融危机的产生是证明自由经济弊病最好的例子了。而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中国经济,却在金融危机中屹立不倒,是否也能说明政府的干预或许也在起一定作用呢?再拿小一点的例子来说,如实体书店的扶持,如物价的稳定,是不是都还是最终要依靠政府出面来解决呢?其实,作者在这里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也是他钻到了自己的谬误里,他也没有全面地考察决策过程中的所有问题。更进一步说,作者认为不要孤立的考虑问题而不顾其他,而他自己也正是忽视了政府在经济运作过程中起到的正面影响力。不过,话再反过来说,在经济学中如果要全面地考虑所有的问题,往往最终得不出任何结果。
      
       固然作者的眼光是长远的,言辞也是犀利的,观点也很创新。但是,毕竟作者也只是身在当时经济背景下,从自由主义者的思考角度来看待政府决策问题,未免也不能考虑周全。如果以当下的全球化趋势来衡量作者的观点,那么现在的世界经济已经没有作者想的那么简单了。
      
       综上,《一课经济学》并不是一本能用一堂课来学完经济学的书(虽然这堂课也有够长,如果按照这本书严格的架构来上课的话,老师也不得不拖堂),而是要将这本书作为契机,去扎实地看一些大部头,如萨缪尔逊的《经济学》或者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对于作者在书中给出的他独到的观点,有些我们可以认同接受,有些就会存疑,有些还要小小批判一下。可能这些存疑和批判是不成熟的,但至少在存疑和批判中求得理解上的进步,向自我成长迈进。
  •     封面的宣传语是“如果你只想看一本经济学的书,那应该就是这一本!”自己看完这一本之后,觉得如果真的对经济学一点不了解,还真不能只看这一本;如果真的只想看一本,恐怕如果选了这本未免有失偏颇。
  
  
      
      应该说,在众多经济类书籍中,本书还是非常出色的,语言并不深奥,揭示了许多经济的基本规律,例子生动,通俗易懂。初看的时候对写作背景不甚了解,看着看着发现作者对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深不以为然,且言语间还是极力推崇斯密市场可以自行调节供需的经典理论的。果然此书已经问世六十多年,正是战后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的时候,全书最末作者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政府干预经济理论的不屑,并推荐了《国富论》等一系列市场经济作用的著作。
  
  
      
      作者确实指出了政府多种手段介入经济运行的诟病,从理论到过程到结果论证了“谬论”的错误所在,读后大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确实厘清了很多概念性的错误。作者强调政府的政策不能只从受惠者的角度出发,要考虑对整个社会和民众的影响,一部分人的受益必然是无形中牺牲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另一部人所受的隐形损失常常忽略不计了。
  
  
      
      但是,作者的观点其实也是建立在一个前提条件下的,即完全竞争状态下(如果不是完全竞争市场,则恰恰政府应该发挥打破垄断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职能,这也是作者坚持政府真正的功能所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是一切基础,是非常理想条件下的理论叙述。同时,作者在这样的条件下也承认在市场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中,势必有一些人的利益是要受损失的,这些人可能是落后生产方式、低效率生产能力或较低边际收益的代表,这是不可避免的结果。而实际情况是经济不可能完全孤立在政治之外单独存在的,即便是任由经济规律自行调整,最后都会理性回归到正常状况,但这一过程太过漫长,且其中利益受到损失的人,特别是当这些人是有权势对政治有话语权的或社会最底层对稳定有重要影响的群体时,执政者不可能听之任之,势必要采取措施维护统治的稳定,哪怕波及的人对统治阶层没有直接的损害,政府也很少选择不作为,都乐得去为弱势群体争取权利以博得更好听的名声赚取更大的政治资本。谁会傻到提出取消社会保障或最低工资制度呢?国际贸易也是相同,虽然完全无障碍的市场是人心所向的,可是由于涉及到国内的产业、就业,国家间即使已经互相渗透的非常厉害,但谁都不敢以贸易作威胁轻举妄动,不可能先走险棋的同时也都在随时提防别人会先出招,谁都不会主动把自己放到被动的位置上。说到底,经济是政治的基础,但经济还是为政治服务的。只要还有国家、地区,有各种各样的划分,有执政的人和阶层,就不可能达到作者倡导的完全自由的资本主义经济。这也是为什么此书出版了几十年之后,书中所批判的政府干预经济管制价格等现象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的原因。作者会说,信贷规模扩大、超前消费、通货膨胀等等措施太多太烂,才导致了现在的全球金融海啸,可这却可能是很久之前就已经写下的必然结果,这里不出问题,那里也会出问题,最终牵一发而动全身。
  
  
      
      书中有几句话看了之后很受启发:
  
      
      “一个国家需要出口的真正理由,是赚钱来支付其进口。”
  
      
      “它(通货膨胀)往往使投机比生产更有利可图。它撕裂了稳定的经济关系。”
  
      
      “(弗朗西斯.培根)只知哲学的一些皮毛的人,思想会倒向无神论;但是,深入了解哲学,会把人带回宗教。”
      
      
  •      这是一本主张自由经济的书籍。面向的读者是非专业人士。作者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描述了一部分人(可能是很大一部分人)对经济学中的一些错误认识。
       主要的批判方法是:人们只看到了某种行为造成的结果,而没有看到它背后发生的事情,或者没有看到哪些原本可能发生却没有发生的事情。
      
  •     书的介绍很牛X,以为可以学到很多。
      看到第N章就看不下去了,翻来覆去讲一个事,就是政府不应该干预,从各个方面来讲。
      开头几章还觉得有些不一样的东西,看到后面觉得考虑得太理论化,实际上政府的只能不只是让资产最大化,最有效率化吧?
      再多看几章甚至有点生气,整本书没有讲过其他原理了。
      不推荐看,浪费时间!
  •     作者在全书都坚持了一个观点,那就是自由主义,反对政府插手经济。
      
      其实本身来说,作者说明了自由经济在经历了短期阵痛之后,从长期来看,无论是从社会生产效率,或者是社会公平来看,都是有益无害的。但是我认为作者对于公平的理解与中国大部分对于公平理解有所出入。对于作者,公平是说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而在中国大多数人来说,公平其实就是大锅饭或者一锅端的代名词。所以,对于作者的资本主义思维来说,生产效率以及产权应该是最重要的两个问题。而对于经典的马克思社会主义来讲,共产社会注重的绝对公平却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思想的桎梏。 要全面发展生产力,就要打破中国意义的公平。
      
      同时,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最终达到终极的生产力水平,从而达到共产主义,即便那是很遥远的事情。
  •     虽然本科时候学过高鸿渐的微观宏观教材,而且在闭卷考获得93分的不可思议成绩,但那种把弹性啊微笑曲线啊边际成本之类的图都硬生生背下来然后腾写到考卷上再忘光光的经济学,基本没在我日后理解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以及前阶段手忙脚乱的各种银行考试中显现学过的痕迹。
      
      基于此,只能从最浅显的入门读物看起。所以我评论这本书的基线,不是西方经济学知识,不是这个那个流派的观点,就只是我的常识。我只是记下我感兴趣的地方,记下我的疑惑,相信随着经济学类书刊阅读量的增长,我会有能力慢慢解答自己的疑惑的。
      
      -----------------------------------------------------------------------
      
      第2章 破橱窗
      <原文摘录>
       话说一个顽童抡起砖头,砸破了面包店的橱窗。当店主怒气冲冲追出来时,小捣蛋早已逃之夭夭,只剩下一群看闹热的围观者。大家盯着橱窗的破洞以及四下散落的玻璃碎片,若有所思。不一会儿,跟通常的情形一样,有些人开始互相议论,宽慰店主和众人的心:玻璃破了很是可惜,可是这也有好的一面。这不,对面的玻璃店又有生意了。他们越琢磨越来劲:一面新的橱窗需要多少钱?要250美元。这笔钱可不算少。不过,这没什么好埋怨的,事情本来就这样,要是玻璃永远都不破,那装玻璃的人吃啥。玻璃店多了250美元,会去别的商家那里消费,那些个商家的口袋里多了几个钱,又会向更多的商家买东西。经这么一说,小小一片破橱窗,竟能够连环不断提供资金给很多商家,使很多人获得就业机会。要是照这个逻辑推下去,结论便是:扔砖头的那个小捣蛋,不但不是社区的祸害,反而是造福社区的善人。
      
        且慢!让我们来分析其中的谬误。至少围观者所作的第一个结论没错,这件小小的破坏行为,的确会给某家玻璃店带来生意。玻璃店主对这起捣蛋事件除了略表同情之外,更多的应该是高兴。但是,面包店主损失掉的250美元,原本是打算拿去做一套西装的。如今,这钱被迫挪去补破窗,出门就穿不成新西装(或者少了同等价钱的其他日用品或奢侈品)。他原来有一面橱窗再加250美元,现在只剩下一面橱窗。或者说,在准备去做西装的那个下午,他本来可以心满意足同时拥有橱窗和西装,结果却只能面对有了橱窗就没了西装的糟糕现实。如果我们把他当作社区的一员,那么这个社区就损失了一套原本会有的新西装,于是变得比以前更穷了。
      
        简单来说,玻璃店主的这桩生意,不过是从做西装的缝纫店主那里转移来的。整个过程并没有新增“就业机会”。那些围观的人只想到了交易双方——面包店主和玻璃店主——的情况,却忘掉了可能涉及的第三方——缝纫店主——的窘迫。围观者完全忘了他,恰恰是因为现在玻璃碎了,他也就失掉了亮相的机会。人们过两天就会看到崭新的橱窗,但绝不会看到多出那套被牺牲掉的西装。人们总是只看到眼前所见的东西。
      
      <感>
      这个理论对我来说很新鲜。因为按照常识是比较容易想到玻璃店老板的盈利的。这个例子让我第一次意识到“预算总量是恒定的”这个事实。
      不过有个疑问,如果这个故事里,玻璃店老板挣了250美元以后去裁缝店买250元的西装,那裁缝店老板最终也赚到这笔钱了啊虽然会比直接从面包店老板那里赚到的要晚一点。那么:
      A.橱窗没破,则面包店老板有新西服+好橱窗,裁缝店老板有250元,玻璃店老板什么也没有;
      B.橱窗破了,则面包店老板有好橱窗,裁缝店老板有250元,玻璃店老板有新西服。
      
      这样比较的话,其实橱窗破不破的区别就在于新西服是穿在面包店老板身上还是穿在玻璃店老板身上,而裁缝店老板是稳赚250元啊。
      
      由此可不可以认为,橱窗破与不破,都有部分群体的利润是不受影响的呢?
      
      --------------------------------------------------------
      
      第3章 战祸之福
      <原文摘录>
        有些人不屑于谈小小的破坏行为带来的蝇头小利,却醉心于巨大的破坏行为能让人们受益无穷。他们吹嘘战争对经济是如何如何的有利,非和平时期能比,并向我们展示通过战争才能实现的“生产奇迹”。他们认为,战争时期庞大的需求“累积”或“堵塞”,会给战后的世界带来繁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们兴致勃勃地清点那些在欧洲被战火夷为平地、必须重建的房子和城市。在美国,他们清点出战争期间无力兴建的房子、短缺的尼龙袜、破旧的汽车和轮胎、过时的收音机和电冰箱。这些人汇总出来的数额之大,令人震惊。
      
        这种“需求堵塞”谬论只不过是我们所熟悉的老朋友——破窗谬论——换上一件臃肿的马甲之后的形象而已。不过这一次,有更多相关的谬误绞缠在一起,需要我们逐一驳斥。
      
       首先,它把需要(need)和需求(demand)混为一谈。战火摧毁的东西越多,人民生活越贫困,战后需要的东西也就越多,这点毋庸置疑。但是,需要并不等于需求。有效的经济需求,光有需要还不算,还必须要有相当的购买力才行。当今印度对产品的实际需要远高于美国,但是它的购买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创造商机的能力却远低于美国。
      
        不过,就算绕过了上一个谬误,接下来还有可能陷入另一种谬误。发表破窗谬论的人通常只从金钱的角度去思考“购买力”。其实,只要让印钞机开足马力,不愁没有钞票。要是以金钱来衡量“产品”价值的话,那么以钞票为产品的印钞业,无疑是当今世上规模最大的产业。但是用这种方式去解决购买力问题,所印制的钞票数量越多,单位货币的价值就越贬值,货币贬值的程度可以用物价上涨的幅度来衡量。可是,人们只习惯于用金钱来衡量自己的财富和收入,所以只要手头多了几张钞票,便以为自己过得更好,尽管拿这些钱能买到的东西比从前少,自己实际拥有的东西可能不如从前。人们所认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经济“收益”,其实大多是战时通货膨胀造成的幻象。哪怕在和平年代,同等规模的通货膨胀也能带来这样的结果,并且的确产生过这些结果。
      
       战争也许会带来一些补偿性的因素。比方说,战争期间的科技进步,可以在某个局部提高个人或国家的生产力,也可能由此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另外,战后的社会需求形态绝对不会和战前完全相同。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错综复杂的情形而忽视最基本的真理:大肆破坏具有价值的任何东西,都会造成净损失、不幸和灾难。个别特殊情况下或许有这样那样的补偿性利益,但从总体上看,战争的破坏对社会绝不是恩赐或福音。
      
      <感>
      这一章让我反复想到《货币战争》中大发战争财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
      
      第4章 公共工程来自缴税
      <原文摘录>
       当今世上,没有哪种信仰能比民众对政府支出抱有的信仰更持久、更具影响力。各国民众都在仰仗政府支出这剂灵丹妙药,坚信它能包治所有的经济弊病。民间产业不景气吗?我们就靠政府支出去拉动产业经济。出现失业问题了吗?这显然也是“私人购买力不足”造成的。开出的药方明摆着还是政府支出。总之,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政府花掉足够多的钱去补齐“不足”。
      
       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这样一种基本观点,那就是:“政府即将或者最终要支出的每一块钱,都必须通过征税来补偿”。一旦我们用这种方式来看问题,所谓政府支出造就的“丰功伟绩”,就不再那么风光了。 一定数额的公共开支对执行基本的政府职能是必要的。一定数量的公共设施建设,如街道、桥梁、隧道、军营、海军基地、议会大厦、警察局和消防队,是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所必需的。社会对这些公共建设本身有需要,需要就是其存在的理由。我要讨论的不是这方面的实际建设,而是将公共建设当做一种手段,用以“提供就业”,或者创造出民间无法创造的新财富这类公共工程。
       假设要建一座桥,如果它能满足民众的实际需要,缓解难以克服的交通或运输问题,民众不会闹意见。换句话说,如果对纳税人觉得把钱投在这里,比不收税而让他们自己消费更有价值,那么兴建这样的桥梁就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是为了“提高就业机会”而建桥,那就成另外一回事了。当提供就业机会成了目的之后,有无兴建桥梁的实际需要就会成为次要问题。这时,政府必须无中生有,发明各种“公共建设计划”。他们不再只考虑哪里必须建桥,而是开始自问自答:桥可以建在哪里。政府能够找到诸多借口来自圆其说,说为什么需要再建一座桥,把浦东和浦西连接起来。并且,工程很快就会上马,那些对建桥的必要性提出质疑的人,则会被认为是碍手碍脚和不识时务。
       关于建桥,一般有两个论调。其一主要发生在造桥之前,另一个主要流传于完工之后。第一个论调指出,造桥能够提供就业机会,比如说,一年可以提供500个工作机会。这其中的暗示是,不建这座桥,就不会有这些工作机会。
       这仅是眼前的结果而已。如果我们学会进一步去看背后的结果,也就是说,不只是关注那些政府工程的直接受益者,还要同时考虑那些间接受到影响的人,我们的认识就会迥然不同。没错,造桥工人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然而造桥的钱却必须从税收中支出,造桥每花一块钱,就得向纳税人征一块钱的税。要是建造这座桥得花1 000万美元,纳税人就得贡献出1 000万美元。他们本来可以用这笔钱去购买他们各自急需的东西。
       不难发现,造桥工程不过是使就业机会发生了转移而已。造桥工程每制造一个用于公共建设上的工作机会,就必定会破坏掉一个用于私人领域的工作机会。我们看得见桥梁工地上建设者们夜以继日,于是,政府支出能够创造就业机会的论调变得活灵活现,令大多数人深信不疑。但有些东西我们是看不到的,为了建桥它们就无法产生。这些看不到的东西,是从纳税人的口袋拿走1 000万美元之后而破坏掉的工作机会,一方面造桥工人在增加,另一方面汽车工人、电视机工人、制衣工人、农民在越少。
       桥终于建好了,不妨假定那是一座漂亮的大桥。第二个论调会说,这都得归功于政府支出的神奇魔法。要是当初那些反对者得遂所愿,还会有这座跨江大桥吗?若少了这座桥,这个城市当然不如现在发达。
       主张政府支出的人靠这样的障眼法,轻而易举地说服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人。这两类人的眼睛里都只有那座桥。如果他们能学会既看直接的结果又看间接的影响的话,那些原本可能产生而没有产生的东西便会呈现在他们的想象之中。他们将看到没能盖起来的房子、没能生产出来的汽车和洗衣机、没能做出来的礼服和外套、没能种出来和卖出去的粮食。要看到这些没有被创造出来的东西,得靠某种想象力,可惜这正是许多人所缺乏的。我们也许意识到过这些不存在的东西,但当我们每天上下班路过的桥梁时,我们的意识里便只有了桥梁。政府支出的幻象,无非是通过牺牲其他的机会,把特定的财富创造出来而已。
      
      <感>
      这又是一个很震撼我常识的理论。高中时候学历史学到罗斯福新政,当时超级佩服罗斯福能想到兴建公共工程来解决国内就业问题的同时也改善国内基础建设。当时觉得啊,罗斯福怎么这么聪明,能想到这种一石二鸟稳赔不赚的妙计!可今儿看了这书,才明白还真不是那么回事儿。
      
      但我也有个疑惑,就比如说罗斯福新政那会儿,假设国家建新的大桥需要从每个美国人那里征税10美元,按照上述原文摘录,这10美元如果美国人不交税,就能拿来花在别的地方,比如说,买一件T-SHIRT,所以建桥创造的就业机会实际上损害了制衣厂的就业机会。但其实还有一种情况,如果那个美国人不用上交这10美元时候没有用这10美元去买T-SHIRT或者任何别的东西,也没有把钱存起来(罗斯福新政钱当时银行的信用很烂的吧),就那么放在家里,那么,这10美元没有用来创造建桥工作机会的同时,也没有创造制衣厂工作机会。
      
      我的意思是,国家征税兴建公共工程,是否真的会损害其他行业的就业机会呢?兴许只是将本来没有创造其他行业就业机会的钱(没花也没存的10美元)集中起来创造建桥就业机会也说不定啊!
      
      ---------------------------------------
      
      第6章 政府信贷扭曲生产
      <原文摘录>
       有时,政府拿钱出来“扶持”企业,这其实和政府征敛民财一样可怕。扶持的形式通常表现为政府直接贷款,以及政府担保的民间贷款等。国会中最常见的政府信贷提案是增加对农民的贷款。大多数国会议员对农民取得的贷款永远都嫌少,在他们眼中,私营抵押贷款公司、保险公司或乡村银行提供的贷款从来谈不上“充足”。不管人们已经替农民找到了多少贷款,国会总是能不断挖掘出现有的贷款机构还没有填补的新缺口。农民获得的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已经够多了,而议员们又发现,“中期”贷款还不够多。他们要么指责利率太高,要么抱怨私人贷款只贷给了家道殷实的农民。国会通过立法给农民安排的新的贷款机构和新的贷款类别因此越来越多。
      
        不难发现,有两类短视行为导致人们还在指望这些政策。一类是只从借钱的农民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另一类则是只关心交易的前半部分。
      
        我们不必在这里讨论私营机构提供给农民的常规贷款,其中包括抵押贷款,让农民用于购买汽车、电冰箱、电视机、拖拉机和其他农用机械的分期付款贷款,以及供农民在收获和销售谷物前用于资金周转的银行贷款。我们这里要讨论的只是政府机构提供给农民的直接贷款,以及由政府担保的贷款。
      
        这些政府贷款往往有两类用途。一类用以帮助农民把谷物囤积下来,暂不上市销售。这是一类特别有害的贷款,让我们留待后面讨论政府实施商品管制问题时再做具体分析。另一类贷款是为农民立业提供资金——让他们买得起农场、骡子或拖拉机。
      
        乍一看,这类政府贷款似乎很有必要。有人会站出来说,这里有个贫困家庭,缺乏谋生手段。让他们靠领取救济金生活是一种冷酷和浪费的解决办法。如果政府帮扶他们买座农场,使他们靠劳动成为自食其力的公民,他们就能反过来为国家的GDP尽一分力,并用自己的产出来偿还贷款。或者有的人会说,那里有位农民,买不起拖拉机,还在使用原始落后的方式耕种土地。政府借钱给他买部拖拉机吧,帮助他提高生产力,他能够靠增产所赚来的钱还本付息。这样一来,既能让他靠劳动致富,又能增加产出,使整个社会更加富有。况且,这类贷款是“自偿性”的贷款,根本不需要政府和纳税人来负担成本。
      
        实际上,这正是私营信贷机构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倘若某人想买农场,手头的积蓄只够农场售价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储蓄银行或邻居们会以抵押贷款的方式借钱给他凑够买价。倘若某人想买拖拉机,农机公司或融资公司可以允许他首付三分之一的货款,其余的尾款分期偿还即可。
      
        但是,私人提供贷款与政府提供贷款这二者有根本的不同。每个私营放贷者都是在用自己的资金承担风险。银行家虽然是利用别人委托给他的钱去冒险,但一旦有损失,也必须拿自己的钱去赔付,否则只有破产出局。当人们拿自己的钱去冒险时,通常会严格审查借款人是否有足够的资产做抵押,审查其经营能力和诚信如何。
      
        倘若政府依照同样严格的标准去办理贷款业务,那政府根本没有必要涉足这一行,去做私营机构已经在做的事。不过,政府一向是以不同的标准行事。政府之所以涉足贷款业,就是要向那些从私营机构借不到钱的人提供资金。换句话说,私营放贷者不肯拿自己的钱去冒的风险,政府却愿意拿纳税人的钱去冒险。这种措施的支持者也承认政府放贷的坏帐率高于民间放贷,但他们坚持认为,那些有借有还的人所增加的产出,加上大部分有借无还的人所增加的产出,在抵消坏账损失后仍有剩余。
      
        这样的辩护正是基于我们在前面指出的第一类短视行为。只有当我们将关注点锁定在政府资金的借款人,而忽视那些被政府的计划剥夺的人的时候,那些狡辩才貌似成立。政府真正借出的不是钱,而是实体资本,钱不过是交易的媒介(前面已经提醒过,我们稍候再谈信用扩张引发的通货膨胀效果)。政府真正借出去的是农场或拖拉机本身。农场的数目有限,拖拉机的产量也有限(只要不是牺牲其他产品去生产过剩的拖拉机),那么政府把农场或拖拉机借给某乙,就没办法再借给某甲。因此,真正的问题在于:到底是某甲,还是某乙,应该得到农场?
      
        接下来我们就要比较某甲和某乙的优势所在,以及他们各自对生产有哪些贡献,或者有能力做什么贡献。如果政府不干预,某甲会得到农场。当地的银行家和邻居都了解他,知道他的过去。毕竟这些有钱人也在为自己手上的资金找出路。他们知道某甲是诚实守信的人,言出必行,值得在他身上冒险。也许因为某甲实干、节俭、有远见,攒下的钱已经足够支付农场四分之一的价款。其余四分之三的价款由人们贷款给他,某甲就得到农场。
      
        但凡认为用钱就能解决问题的人,都有个奇怪的想法,以为信用是银行赋予某个人的。事实恰恰相反,信用是人已经拥有的东西。一个人有信用,或许是因为他拥有资产的现金价值大于他想取得的贷款。或许是因为良好的个人品行让他获得了信用。而是一个人本身具备信用,银行才愿意借钱给他。银行家绝不会随随便便地借钱给别人,他需要得到偿还的保证。银行只是把借款人的资产或信用从流动性较低的形式转换成流动性较高的形式而已。有时银行也难免失误,这样一来,不但银行家自己受损失,整个社会也会受损失,因为借款人没能创造出应有的价值,资源被浪费了。
      
        可以看出,具备信用的某甲是银行愿意借钱的对象。但抱着施舍心态的政府更关怀某乙的处境。缺乏信用的某乙没办法从私营放贷者那里取得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他没有储蓄,一无是处,靠领救济金生活。提倡扩大政府信用的人争辩说,为什么不借给他足够的钱,帮助他买农场、买骡子、买拖拉机,帮助他立业,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生产者呢?
      
        这样的争辩正是基于我们在前面指出的第二类短视行为,把钱借给某乙们的结果,是更多的资源会被他们浪费掉。上述争辩就个别的案例来说或许行得通,但整体而言,按政府的标准选定的信贷对象,风险显然高于按私营放贷标准选定的信贷对象,因为某乙们的坏账率更高,而生产率更低。可是,获得政府贷款的人将买到农场和拖拉机,本来可望获得私人贷款的人就反而得不到。政府信贷导致利率上升,农场的价格上涨,甚至导致邻近地区也没有剩余的农场可买,某甲的处境会更加艰难。结果是,某乙有了农场,某甲却被剥夺了拥有农场的机会。这样一来,政府信贷所造成的净效果是减少而不是增加了当地所能创造财富,因为可用的实体资本(由实际的农场、拖拉机等构成)没有交给效率更高的、值得信赖的人,而是落到了低效率的借款人手里。
      
      <感>
      这一章也很冲击我的常识。“政府出面担保贷款给弱势群体”在我从小受社会主义熏陶的知识体系中,是很天经地义的事情,弱势群体,政府都不管了,难道任凭他们饿死吗?
      
      我在这一章里,强烈的感到作者对政府的不信任,对宏观调控的不信任。按照作者的观点,那国家就不要实施任何救助政策就好了,完全的市场经济,完全的优胜劣汰,完全的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
      
      直白说,我还是不很接受这一章的观点。我觉得作者的观点很没有建设性,提出国家不该贷款给信用不足的农民,却没有提出办法解决这些贫农的生活——这和作者宣称自己“不把国家当成整体 而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的观点相背离。既然那么关注个体,那怎么能忽略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呢?
      
      
      
      
  •     作者对只关注当前或片面经济效应而忽略长远或全局效应的理论及政策进行了分析和辩驳。在民主的社会,公民的智慧与权力能够使这些情况扭转,但非民主的社会,上层的政绩追求会使他们主动抛弃不利面愚弄并煽动朴素的下层人民。。。
      
      本书抽象出最简单的情景来分析说明,清晰易懂,但现实如此的错综复杂,看的时候难免心生疑惑。
      
      ================摘抄分界线================
      
      本书主旨在于分析经济生活中盛行的一些谬论。
      
      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行为或政策的即时影响,更要考察其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追踪其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
      
      需求和供给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其实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同一样东西。供给会创造需求,因为归根结底供给就是需求。
      
      当A觉察到,那种做法是错误的,害的X因此遭受苦难时,就立即和B讨论这件事,两人接着提议立法,矫正那种错误的做法,以此来帮助X。有他们所提议而制定的法律,总是规定C应该为X做什么事,或者最好是A、B和C应该为X做什么事……我想要做的,是探望一下C……我称他为“被遗忘的人”……他是从来不被考虑的人。我希望将他的特征和加在他身上的各种重负展示给你们,以引起你们的关注。(萨姆纳)
      
  •     其实,看完本书,我只有一种感觉,就是看待经济问题的时候也是需要全面的视角,正如亨利所说的,不仅要看该政策对于一部分人的影响,还要看其对其他人的影响,对农产品有个最低价格保护了农民,同时对其他行业也产生间接的影响,农民的购买力增强,城市劳动力购买力减弱,农机市场更红火,城市的百货商店就更冷清,一个行业得到补贴,那其他行业必然受到影响,凡是能想到的影响都会出现,觉得有点像是蝴蝶效应了。
      上面这个农民这个只是我大概说了一下他在书中举得例子,还有很多其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货膨胀,储蓄,关税,利润等,都是他提到的一些点,总之,把握全面这个要点就好了,换个视角看问题,短期,长远,部分人,其他人,等等,没有完美的政策,只有说出来完美的政策。
  •   又见花飘君!
  •   在这个context下,犬儒何其壮哉!
  •   in this context, 第欧根尼的话可以是任何反抗运动slogan.
  •   所以Hazlitt在这本书里饮用Diogenes的这句话,也算是给奥地利学派加上了一个明确的定位了吧。
  •   具体定位……就是经济层面上政府尽量不要管闲事,每管必坏事,每管必把好端端的经济问题变成政治浆糊。只读了这么一本。所以应该会继续看进阶版的书,或者听听凯恩斯主义怎么说。支持自由市场,反对任何政府干预的奥派,一直有种怀才不遇的失望倒是真的。我看的这本是70年代的版本,最后增加了一章就是在讲各国政府在初版之后的40年怎么把问题严重化了。我们所说的倒退的资本主义经济在hazlitt的定义下,反倒是社会主义极权主义化下的经济模式。奥派的乌托邦。
  •   嗯……凯恩斯确立自身地位的那本书据说没几个人能看得懂。我想了想,奥派肯定是不可能受到重用的,因为政治上的原因。前两天撒切尔夫人去世,很多奥派的纷纷表示追悼,说她时资本主义的救星,挽救了资本主义云云。看了进阶书籍也记得分享啊。
  •   对啊。自由市场当然很好,在经济学角度人的selfness和altrunism的整体结果或许没什么不同,或许自私社会的production和生活水准会更高。蛋柿政府不会放任不管啊。Hazlitt虽然说我们不能只看到短期的,特定集体的利益,眼光要放长远,要看到secondary consequences,可是长期利益就一定绝对优于短期利益吗?不一定啊。所以政府对经济的监管和操控也并不是毫无用处的吧。可能free market 只能是乌托邦啦。
    嗯我只记得凯恩斯说过丧心病狂的一句话:反正咱都要死嘛。。。他看起来不是个冷静的辩手。
    我会好好看书分享心得的!!!!!o(`ω´ )o
  •   凯恩斯不是一个冷静的辩手,哈哈。
    考虑到“反正咱们都要死”这件事情,很多事情的感受就不一样了……
  •   金融危机的产生是证明自由经济弊病最好的例子了。。。这跟自由经济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   看一下历史:就是因而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才让自由主义经济丧失了统治地位,使得凯恩斯主义占据了主流。我想这也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的原因了。但是之后的凯恩斯主义也导致了经济的滞胀,给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机会。再后来的金融危机同样使得人们对新自由主义产生了疑问。不管是自由主义还是凯恩斯主义,都有其弊病,我们还是要客观公正的看待他们。我是因为现在很多"新右派"的盲目热衷自由经济,所以才说这段话的。
  •   “新右派”默默躺枪...
  •   廉价货币政策使得原本亏损的企业能赢利,这个错误信号使得企业家继续将有限资源投到错误的地方。而自由市场上的利率波动会给企业家更为真实的信号。
    认清这点很关键
  •   平等不是均贫富,而是指权利的平等,即消除法令性垄断等一切法令性干预,因为,所谓政府干预就是制造不平等,而不是其它。
  •   平等和公平有着不同的意义,国外的公平和国内的公平也是有不同含义的。现在国内宣传的公平以及促进公平的措施表面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能够基本生活,而这对于国外来说是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也就是国外的不公平。
    平等如果指的是权利的平等,那么它就应该包含在公平之中,因为权利是社会人的固有属性。
    政府的干预是一种对于公平的不负责任的行为,表面上是为了维护公平,其实却是阻碍公平的最大障碍。
  •   蘇老師讀書很認真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