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

出版时间:1957-3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  页数:66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部中国思想通史是综合了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在一起编著的,全书共分五卷。第一、二、三、五卷是就解放前写的中国思想通史和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的一部分增订修改而成;第四卷是一九五九年才编写的。第一卷属于古代,上自殷代,下至战国;第二、三卷属于中世纪的前期,上自汉代,下至南北朝;第四卷属于中世纪的后期,上自隋、唐、下至明末;第五卷属于封建解体过程中的一段,即自十七世纪以至清中叶十九世纪的四十年代,本书的出版对中国民族丰富的遗产做出了科学的总结。

书籍目录

序上篇 中国古代思想绪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社会和古代思想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及其亚细亚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诸阶段 第二章 中国古代思想总论  第一节 西周官学是怎样发生的  第二节 春秋思想的特点  第三节 战国时代思想的发展及其衰微 第三章 殷代的宗教思想  第一节 殷代世系的名号与古代思想探源  第二节 殷代的科学和宗教 第四章 西周城市国家的意识形态  第一节 “周因于殷礼”的历史路径和政治思想的发生  第二节 西周宗教思想和政治思想  第三节 西周宗教思想和道德思想  第四节 西周统治阶级的政治颂诰思想及其内容 第五章 西周末至春秋时代的思想  第一节 诗句中所表现的西周社会的矛盾  第二节 悲剧诗歌的思想性和人民性  第三节 春秋时代的唯物主义思想中篇 孔墨显学 第六章 孔墨显学和前期儒学思想  第一节 “维新”束缚下的孔墨思想  第二节 春秋末期学术下私人的社会和孔子“私学”的开创  第三节 前期儒家的政治论、道德论和天道观  第四节 前期儒家的知识论的历史意义  第五节 前期儒家的知识起源论和知识方法论 第七章 前期墨家的思想  第一节 孔学优良传统的萎缩和儒墨对立的意义   第二节 前期墨家的阶级论和天道观  第三节 墨子唯物主义的知识论  第四节 墨子的逻辑思想下篇 战国百家争鸣的学术 第八章 老子思想  …… 第九章 庄子的主观唯心主义 第十章 杨朱学派的贵生论和宋尹学派的道体观 第十一章 思孟学派及其唯心主义的儒学思想 第十二章 惠施的相对主义唯心思想 第十三章 公孙龙的绝对主义唯心思想第   第十四章 后期墨家的墨学发展及其唯物主义思想 第十五章 中国古代思想的综合者--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 第十六章 法家的悲剧历史和韩非子的思想 第十七章 中国古代思想的没落倾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8条)

 
 

  •   这部中国思想通史是综合了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在一起编著的,全书共分五卷。第一、二、三、五卷是就解放前写的中国思想通史和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的一部分增订修改而成;第四卷是一九五九年才编写的。第一卷属于古代,上自殷代,下至战国;第二、三卷属于中世纪的前期,上自汉代,下至南北朝;第四卷属于中世纪的后期,上自隋、唐、下至明末;第五卷属于封建解体过程中的一段,即自十七世纪以至清中叶十九世纪的四十年代,本书的出版对中国民族丰富的遗产做出了科学的总结。
    《中国思想通史》讲述: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一部“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创作。这是其中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的部分,经过补充修订,单独成书,改名为“中国时期启蒙思想史”。十九世纪叶以后的部分另改名“中国近代思想史”,尚待改写。中国丰富的哲学遗产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作出科学的总结。我的研究还都是在初步的阶段,因而现在这个修订本也一定存在不少的问题,深望能得到研究哲学、史学的同志们和读者们的批评。
    《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是中国思想史研究中一部里程碑式的通史著作。全书凡五卷六册,260万余言,上始自周公、孔子,下迄于孙中山、鲁迅,涉诸哲学思想、逻辑思想与包括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思想在内的社会思想,通贯上下数千年的中国思想发生与发展的全程。
    序 上编 中国古代思想绪论第一章 中国古代社会和古代思想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及其亚细亚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诸阶段第二章 中国古代思想总论 第一节 西周官学是怎样发生的 第二节 春秋思想的特点 第三节 战国时代思想的发展及其衰微第三章 殷代的宗教思想 第一节 殷代世系的名号与古代思想探源 第二节 殷代的科学和宗教第四章 西周城市国家的意识形态 第一节 “周因于殷礼”的历史路径和政治思想的发生 第二节 西周宗教思想和政治思想 第三节 西周宗教思想和道德思想 第四节 西周统治阶级的政治颂诰思想及其内容第五章 西周末至春秋时代的思想 第一节 诗句中所表现的西周社会的矛盾 第二节 悲剧诗歌的思想性和人民性 第三节 春秋时代的唯物主义思想 中编 孔墨显学第六章 孔墨显学和前期儒学思想 第一节 “维新”束缚下的孔墨思想 第二节 春秋末期学术下私人的社会和孔子“私学”的开创 第三节 前期儒家的政治论、道德论和天道观 第四节 前期儒家知识论的历史意义 第五节 前期儒家的知识起源论和知识方法论第七章 前期墨家的思想 第一节 孔学优良传统的萎缩和儒墨对立的意义 第二节 前期墨家的阶级论和天道观 第三节 墨子唯物主义的知识论 第四节 墨子的逻辑思想 下编 战国百家争鸣的学术第八章 老子思想 第一节 老子思想的产生年代及其社会根源 第二节 老子的自然哲学 第三节 老子的知识论 第四节 老子的经济思想 第五节 老子的国家学说 第六节 老子的人性论和社会思想 第七节 评黑格尔论老子第九章 庄子的主观唯心主义 第一节 庄子言行里的身世消息 第二节 庄子的先王观和自然史寓言 第三节 庄子的自然哲学及其道德论 第四节 庄子的存在与思维关系论第十章 杨朱学派的贵生论和宋尹学派的道体观 第一节 杨朱学派和墨者、道家的关系 第二节 杨朱学派贵己重生的道德论 第三节 杨朱学派道德论的历史价值 第四节 宋尹学派的调和色彩 第五节 宋尹学派的伦理化的道体观第十一章 思孟学派及其唯心主义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由孔门的曾子支派到思孟学派的发展 第二节 思孟学派儒学的唯心主义的放大 第三节 中庸的唯心主义思想 第四节 孟子的社会观、阶级论及其进贤说 第五节 孟子的政治思想 第六节 孟子的天道论、性善论及其形而上学的体系 第七节 思孟学派的“无类”逻辑第十二章 惠施的相对主义唯心思想 第一节 战国名辩思潮的源流及“名家”的派别 第二节 惠施的文献行年及其在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 第三节 惠施合同异学派的渊源 第四节 惠施的思想体系及其唯心主义的本质第十三章 公孙龙的绝对主义唯心思想 第一节 离坚白学派的源流和著作 第二节 公孙龙的世界观及其诡辩思想的由来 第三节 公孙龙学派诡辩的概念论和推理论 第四节 公孙龙诡辩思想的总评价第十四章 后期墨家的墨学发展及其唯物主义思想 第一节 墨家学派的分裂和墨经的成书年代 第二节 墨经作者的时代思潮及其对墨学的通约 第三节 后期墨家的科学思想 第四节 后期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学第十五章 中国古代思想的综合者——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 第一节 荀子的时代和荀学 第二节 荀子唯物主义的自然天道观 第三节 苟子的心术论 第四节 荀子的认识论 第五节 荀子的逻辑思想 第六节 荀子的人性论和礼乐法术论 第七节 荀子对诸子的批判第十六章 法家的悲剧历史和韩非子的思想 第一节 前期法家及其历史的觉醒(上) 第二节 前期法家及其历史的觉醒(下) 第三节 韩非子的思想传统 第四节 韩非子的人性论和社会论 第五节 韩非子的世界观、知识论和逻辑学第十七章 中国古代思想的没落倾向 第一节 纵横家思想 第二节 阴阳五行思想和易传思想 第三节 杂家言之作始者吕不韦和《吕氏春秋》。
    好书,值得细细一读。
  •   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繁体横排,很好
  •   侯外庐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今天看来虽然有些论断过于强调“阶级性”,但其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研究思想史,确实有许多真知灼见。从材料的选取和分析水平来说,令人仰止。值得品读!
  •   中国思想通史,顶了!
  •   希望早日买到第五卷。
  •   1、本书不仅仅是思想史,可以认为是文化史2、本书写的是思想史,作者本人的水平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思想家3、本文有马列或是唯物、唯心的词语,用涂改液涂去,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整体4、思想不仅仅思想“思想”本身,在中国很多的思想是受政治、社会支配或是强烈影响的,但如果将思想从政治与社会角度来阐发,却也危险丛丛,但本套数却是履险如夷,实在难得。本人是将此套书通读了两遍以后,对照葛兆光的《思想史》写出以上评论。
  •   这套用马列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著作出现得虽然很早,但却是真正的经典
  •   对上古思想给予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很有参考价值。
  •   这是一本很经典的著作,本书观点很新颖.论据充足.值得一读.
  •   挺棒的,有水平
  •   此书为开篇,写就于建国前。此系列书之方法,亦于此册阐发之。

    读者诸君,善读之可矣。必有创获。
  •   正版书籍,还不错,感觉很好
  •   非常经典的一本小册子,胜过现在所谓权威、核心期刊文
  •   精彩,准备再读一遍
  •   怎么第五卷始终都没有啊?
  •   我定了这套书三次,只有一次顺利到手。一次明明自己没有收到,订单上却显示已经收货。只好再一次下单。

    第二次很顺利,看过不错,给朋友再定一套,明明到了深圳,10天过去,没有人送来。打电话催也没有用。

    三次配送的快递公司都不同。为什么这么混乱呢?
  •   觉得还是多看几遍吧。
  •   相对侯著《思想史》,我更愿意读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观念和思想的进程是一个活泼跳动的过程,而不是僵化或教材化的过程,这可能是侯著《中国思想通史》一个最大的弊端之所在,也是葛试图从“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来揭示思想史进程的诱人之处。但是,我个人的喜好并不能真正体现这两部思想史著作的区别与价值之所在,也并不能说明特殊时代下产生的侯著《思想史》便因此而失去它存在的价值。事实上,侯著除了公认的所谓“在社会史的基础上研究思想史”的方法之外,亦有非常值得今天的思想史研究者借鉴的地方:一、他依据文献对思想家思想的剖析非常的细致而且深入。二、著者除了文献的功底之外,其小学的精深亦非常令人敬服,这能保证他对于思想家思想概括的准确性。三、用“唯物”“唯心”两条路线来区分古代思想家的思想,虽然流于简陋,但确实能令中国古代复杂纷繁的思想明晰化,这对于今天的思想史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我们是否可以在纠缠于马哲和西化的纷争中走出一条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自己的路?它既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又不是全篇的西方观点?
  •   侯老的这套书,质量和内容都没的说。
  •   非常好的書,不用多說的。絕對好書。
  •   对中国民族丰富的遗产做出了科学的总结
  •   先秦时期的诸子思想之精华
  •   书不错,内容充实,推荐购买。
  •   中国思想通史
  •   中国古代思想史代表著作
  •   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
  •   好书!经典之作
  •   民族丰富的遗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