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中国文化

出版时间:2000-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欧阳中石  页数:619  字数:444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书法是建立在书写汉字基础上的一门艺术,离开中国字便无书法可言,因而对书法艺术本质的探讨或对其发展脉络的梳理,都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对中国字及中国文化的研究。《书法与中国文化》根据已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将汉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致作一简单勾画,并在可能言及的程度上探讨了书法的审美意识与中国其他文化,如国画、印章、陶瓷、宗教等的关系。    书法这个地地道道的国粹,千年以来在中国文化中都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直至今日,依然有人在强调“字如其人”,也就是说通过一个人的书写笔迹,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与学养。于是魏晋以后,书法竟成了士大夫们品德、修养的评判依据,一张纸、几个字也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先秦时代的书法与文化  一、概述  二、混沌初生:汉字的起源  三、占卜之风与甲骨刻辞  四、礼仪制度与青铜翰采  五、文教事业及典籍整理  六、朴素的书写工具  七、器用与文字第二章  秦汉时代的书法与文化  一、概述  二、科技之光  三、统一帝国的文教勃兴  四、宏渊的思想基础  五、祭祀、丧葬、礼仪  六、方寸之间的艺术:货币与信玺  七、羽檄传书  八、秦砖汉瓦与刊石纪功  九、篆隶辉煌  诸体并行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书法与文化  一、概述  二、多种文化的碰撞与融会  三、丹青传神与笔阵寄兴  四、栋宇风规与林泉高致  五、乱世文教  六、文房四宝  七、符印与碑铭  八、行草逸韵  石刻异采第四章  隋唐五代的书法与文化  一、概述  二、粉饰治具:帝王与书法  三、殊途同归:儒、道、佛的初步融合  四、惊神泣鬼:隋唐文学艺术  五、张官置吏:隋唐职官选举与书法  六、科举取士:唐代文化教育与书法  七、文房四宝  ……第五章  宋元时代的书法与文化第六章  明代的书法与文化第七章  清代的书法与文化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书法与中国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从传统文化的大视角阐述书法的深层意蕴,资料翔实,论说精当,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   《书法与中国文化》是以“大书法”视野写就的一部书。欧阳中石先生在是书的序中说:“研究书法艺术,必须对她所能涉及到的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对她所能涉及到的文字形式有相应的创作能力才成。…我们必须把书法艺术的各种作品与她所处的文化背景统一起来认识,才能真正地深刻认识到她的意义和价值。”我认为是书基本完成了这一目标。是书既是一部文化史,又是一部风俗史,更是一部书法史,值得认真阅读。在阅读是书的过程中,我模模糊糊的有这样一个感觉,自己好像在慢慢地升高,视野慢慢地变得开阔。是的,把书法放在中国文化这个大背境中来认识,不但没有减弱对书法的认知,反而从中得到了强化。欧阳中石先生在是书的“后记”中所说:“…从宏观入手,再作微观摸索,以使所研究的对象确定其坐标位置。”把书法放在中国文化这个大背景之下来认识,这与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和许倬云先生在世界这个大背景中来看中国的思路暗合。确实的,经过“宏观入手、微观摸索”这样一个过程,更易把握书法“坐标位置”。是书述及到书论、技法、鉴赏等方面,但宽泛而不深入。这一点我很能理解,对“书法与中国文化”这样一个大课题,很难在某一点上深入下去。若此,是书势必会成为鸿篇巨制——那是中国文化史和书法史的任务。是书是本人第一次在网上订购的书籍,既方便又快捷,原来购书是可以这样轻松自如的。有了这第一次的购书体验,以后在网上的购书会慢慢地多起来。
  •   书法是国粹,陶冶的是情趣,值得一看
  •   很可惜不是欧阳中石先生自己主笔之作!不过内容还算全面!
  •   父亲小时由于家庭成分不好,没有上过大学。但可能是受祖父影响的缘故,对书法有着特别的兴趣。所以买来送给父亲,期望能帮助他提高些对书法的了解和理解。他刚收到书,好像挺满意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