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理论与方法

出版时间:2007-3  出版社:人民出版  作者:朱本源  页数:479  字数:561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学理论、方法论和西方历史思维模式的演进历程。作者探讨了“历史”的基本概念,对历史学理论与方法论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精彩的回答和阐述,回顾了百年来不同学术流派在历史编纂学方法上所采取的不同模式,尤其是追溯并分析了西方史学史中各重要时段历史思维模式的发展演进历程。
《历史学理论与方法》论述纵横捭阖,精彩纷呈,展现了作者渊博的学识和启人深思的洞察力。何兆武先生在序一中称“……本书之体大思精、庞征博引,于中国古代、西方现代以及苏联的有关著作均有精辟的论断,其体例与阐述之允当是值得每一个读者细细咀嚼的。”

作者简介

朱本源,(1916——2006),史学理论专家、中国民盟会员、陕西省文史馆馆员、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1916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政治学系,1942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研究生院文科研究所哲学部学习,师从方东美、陈康两位名师研究西方哲学,获得文学硕士。1947年初,到南京国立编译馆任副编审。1947年底,考取公费赴美留学,在纽约大学学习政治学。1949年夏,毅然决定中断在美国的学习,返回祖国,投身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事业。1950年初,在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班学习。1951年学习期满,留校任马列主义研究室研究员。1953年春,到西安师范学院(后改称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今历史文化学院)任教授,直到1989年离休。1991年获得国家人事部“早期回国定居专家”待涡。
朱本源先生长期在高等学校工作,主要从事中西方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是我国西方思想和史学、理论方面的著名专家,成果卓著,重要者结集为《朱本源史学文集》。

书籍目录

序一 对历史学的反思
序二 为了寻求真谛
第一编 绪论:历史,它的理论和方法
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和“历史”术语的语义学的演变
第一节 历史是什么
一、历史定义集锦
二、西方“历史”一词的共同来源及其双重含义
三、中国古代的“史”与西方的“历史”两个概念的比较
第二节 为什么要研究历史理论一方法论
第二章 历史方法论及其研究对象
第一节 20世纪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发展趋向
第二节 历史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从近百年来欧洲历史编纂学的“范型”来看历史方法论的“学科模式”
第四节 实证主义历史编纂学的方法论模式
一、实证主义的历史编纂学范型
一、西方历史方法论的古典模式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编纂学的方法论模式
第六节 年鉴派历史编纂学的方法论模式
一、年鉴派历史编纂学的范型
二、年鉴派的历史方法论模式发凡
第七节 结论:取长补短、集思广益的尝试
一、三个历史方法论模式的趋同
二、托波尔斯基全面的历史方法论体系评述
第三章 历史理论及其研究对象
第一节 一般的科学理论:对象理论和元理论的区分
第二节 历史学是否需要理论
一、历史是否只需要观察的陈述而不需要理论的陈述
二、历史是只需要“理解”而不需要解释吗
第三节 历史科学的对象理论
一、目的论的解释及其理论(举例说明)
二、因果的解释及其理论(举例说明)
三、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因果解释理论和目的论解释理论
第四节 历史科学的元理论
一、作为历史元理论的历史哲学
二、作为历史元理论的世界观
第二编 西方史学史中主要的历史思维模式
第一章 什么是历史思维和怎样研究它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历史思维史
第二节 什么是历史思维?为什么研究历史思维史要以当代西方历史思维模式为参照
第二章 近代西方历史思维的四个主要取向
第一节 历史思维取向于史学的科学化
第二节 历史思维取向于人道主义
第三节 历史思维的理性主义取向
第四节 历史思维取向于历史进步观
一、西方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观的形成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步观
三、对历史进步观(非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四、应战: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步观
第五节 历史思维的四个特征及其统一性;历史进步观是我们时代的思维模式
……
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把历史方法论与历史认识论看成一回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观,历史科学的基本职能是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的认识论,历史研究的规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反映。因此,历史方法论的职能是制定历史的研究规律,而这种研究规律必须按自己的方式再现历史本身的规律。所以该条目认为:作为历史认识论的历史方法论只有从揭示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才能认识历史实际——“一种合乎规律的、被其内部固有的矛盾所推动的、通过人们的社会所体现的过程。因此,[经济]决定论的、因果解释的原则具有符合于人类历史本性的形式”。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历史方法论在重视历史运动规律的认识以及重视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的认识方面,与实证主义(孔德派)的历史方法论有相似之处,但是马克思主义者完全不像实证主义者那样,把历史规律看成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规律一样的规律。所以该条目又说:“马克思主义是把对改造世界和人本身的客观条件——这些条件是从新兴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境遇、斗争和历史作用中产生而具有约束力的分析,同人类在命定的历史规律面前的软弱无力的思想对立起来。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发现了辩证法,就其‘合理的形式’而言,它既是认识的方法又是革命实践活动的方法,而只有在革命实践的活动中才能显示并了解整个社会现象和过程在其总的发展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此,还要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方法论与实证主义史学的兰克派也有所不同:兰克派把历史看成是“事件的历史”(即重视历史事件的叙述);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方法论则把历史看成是“过程的历史”(即重视历史发展过程)。恩格斯在谈到黑格尔的辩证法时,肯定他的如下观点:“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恩格斯又说,辩证唯物主义“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不用说,这是就整个世界或一个社会机体而言,如马克思所说:“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历史方法论(历史认识论)不承认世界上或历史上有个别的事实(如可以充饥的三四个马铃薯,或如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在元老院会议上被刺死),而是不同意兰克式的经验主义的和实证主义的史学观点。这一观点把历史事件看成是由经验所提供的,独立地“如其所曾是的”;并有其内在的结构和仅属于它自己的价值和意义的实体(entity),而对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则用纯粹的偶然观点来解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条目》中所说,[在阶级社会中]“应当看成是不同阶级力量之间具体地形成的相互关系和对比关系的总和”;它还包括了“意志、意识、热情和幻想”这些心理因素,而这些心理因素“不仅是历史上的活动家的,而且属于整个民族、阶级、广大群众的”。其结果,如恩格斯所说的:“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编辑推荐

《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修订本)》是朱本源教授1985年接受国家教委的研究课题,经用了8年的时间潜心研究完成的一部史学理论专著。朱本源先生早年系中央大学哲学硕士毕业,解放前就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由于朱先生已近90高龄,一直未找出版单位。业内专家评判说《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修订本)》是目前国内有关史学理论与方法写的最好的一部专著。《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修订本)》再版修订由其弟子王成军教授完成。《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修订本)》贯通中西,分析了从孔子、司马迁、刘知已、章学诚等中国史学大家的历史观和方法论,而且还系统地分析了西方思想大家有关史学理论的发展变化过程,简明地介绍了各种史学理论学说和学派。 全书50余万字。 何兆武和张守智先生亲自为《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修订本)》写了序,非常高地评价《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修订本)》说:这正是多年来我所期待的我国史学界第一部完整的、全面的有关史学理论的著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历史学理论与方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