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控制权与效率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涛  页数:210  

内容概要

  《契约、控制权与效率》建立了一个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分析框架,从控制权的角度分析国际合资企业所包含的契约关系,通过对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独资倾向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对外商投资独资化趋势的形成机理、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究,为揭示跨国公司投资经营的行为趋势,提供_种新的分析思路。

作者简介

  王涛,籍贯河北省,1967年8月出生于西安,经济学博士,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级会计师,陕西省商务厅高级顾问专家组成员,陕西省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理论、公司金融与公司理财、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理论。

书籍目录

1 导论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1.1 问题的提出1.1.2 研究意义1.2 基本概念界定1.2.1 外商投资企业1.2.2 跨国公司1.2.3 契约1.2.4 控制权1.2.5 效率1.3 研究工具与方法1.3.1 研究前提1.3.2 研究工具1.3.3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1.3.4 研究方法1.4 本书的结构与可能的创新1.4.1 本书结构1.4.2 本书可能的创新2 相关理论回顾与综述2.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FDI理论)的回顾2.1.1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对外投资2.1.2 市场的不完全性——垄断优势理论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1.4 比较优势理论2.1.5 内部化理论2.1.6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0IL理论)2.1.7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简要评述2.2 关于契约和控制权理论的回顾和综述2.2.1 契约分析的视角2.2.2 不确定性与控制权2.2.3 新古典契约理论中的控制权因素2.2.4 不完美信息与控制权:完全契约理论中的控制权2.2.5 不完全契约与控制权2.2.6 对不同契约理论观点的比较和评述2.2.7 本书关于控制权的观点2.3 关于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独资倾向与趋势的研究回顾3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契约分析3.1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3.2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进入新兴市场3.3 东道国政府吸引跨国公司进入3.4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的契约关系3.4.1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关系的不同理论分析3.4.2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的不完全契约分析3.4.3 东道国对于外国直接投资的激励与控制3.5 国际合资企业的契约关系3.5.1 不同理论对于合资企业的研究3.5.2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合资契约的分析3.5.3 外国母公司和当地母公司与合资企业的双重契约关系3.6 独资企业的母子契约关系3.7 独资企业与合资企业的比较4 跨国公司对于进入模式的选择4.1 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特点4.2 对于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不同研究4.3 基于不完全契约和控制权视角的进入模式分析4.3.1 控制权与风险的均衡4.3.2 基于所有权的进入模式4.3.3 对于进入模式选择的分析4.4 影响进入模式股权安排的因素4.5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独资化倾向的分析4.5.1 外国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市场模式的控股、独资化趋势4.5.2 形成跨国公司控股、独资倾向的内部因素4.5.3 形成跨国公司控股、独资倾向的外部因素5 外商投资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5.1 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关系5.2 董事会与控制权5.3 合资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5.4 跨国公司对于合资企业的股权控制5.5 跨国公司对于合资企业关键资源的控制5.6 中外合资企业的治理结构5.6.1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含义5.6.2 中外合资企业的董事会5.6.3 中外合资企业的治理结构特点6 中外合资企业的独资化倾向6.1 在华合资企业的独资化现象6.2 中外合资企业外资增资扩股的方式6.3 合资企业的内部冲突6.4 对于合资企业外资独资倾向的理论分析6.4.1 合资契约的不完全性6.4.2 合资企业契约的事后再谈判6.4.3 合资企业的产权结构与企业效率6.4.4 对合资企业独资倾向的分析6.5 跨国公司在华合资企业控股、独资倾向的成因6.5.1 形成在华合资企业独资倾向的环境因素6.5.2 形成合资企业独资倾向的内部矛盾因素6.5.3 形成合资企业独资倾向的跨国公司战略的因素6.5.4 形成合资企业独资倾向的基于知识与技术保护的因素7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7.1 本章中股权与控制权的关系7.2 合资企业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7.3 企业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文献综述7.4 外商投资企业外资股权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7.4.1 假设提出7.4.2 样本数据说明7.4.3 变量选择7.4.4 计量模型的构造7.4.5 数据的预处理和描述性分析7.4.6 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结果与检验7.4.7 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7.4.8 回归结果分析7.4.9 对于在陕大型外资企业的进一步探索研究7.5 实证研究结论8 外商投资企业独资化倾向的效应和对策8.1 外资控股、独资化倾向所带来的积极效应8.2 外资控股、独资化倾向所带来的负面效应8.3 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独资倾向应采取的对策9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9.1 结论9.2 本书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搜寻成本、签约成本和监督与履约成本。由于市场存在着不完全性,交易成本会因此而加大。当交易成本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市场失效,为使交易成本最小化,企业的科层制度就会取代市场机制,使市场交易内部化,从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上来看,内部化理论就是交易成本理论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是不同于市场的科层制组织,它具有市场调节机制所不具备的权威控制功能,能够削弱交易者破坏契约整体利益的机会主义倾向,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具有处理契约不完全所造成的争端和冲突的功能,通过企业内部科层的控制,能够建立可靠的、有组织的制度秩序,从而减少交易成本。在交易成本理论看来,市场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会因为交易双方的一体化而消失,因此,关于合资企业,如果单就企业的性质来看,其内部并不会存在矛盾和冲突,内部的机会主义也是不存在的。然而,在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框架中,合资企业内部通常存在着机会主义和高于独资企业而又低于市场的交易成本,在此,交易成本理论出现了解释上的矛盾。  通常关于独资企业与合资企业的区别,内部化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的解释是他们之间的内部化程度不同,在以利润为导向而不是政策为导向的环境中,独资和合资形式互有优势,从而适应不同的情况。由于机会主义的存在,使得市场交易方式很难约束交易双方的行为,并导致高的交易成本,而采取独资形式可以通过内部化活动来限制机会主义行为,但通常会导致过高的内部组织成本。合资经营方式通过股权安排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克服机会主义,并且也能获得内部化利益,因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这里,合资形式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问的一种中间品形式。但是,在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选择方面,同是属于科层组织的合资企业模式与独资企业模式之间,两种企业的差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经营方式?在这里运用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编辑推荐

  《契约、控制权与效率》利用不完全契约的分析框架,通过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倾向这一新时期的特有现象,试图阐述自己关于契约理论和国际合资企业的一些观点,能够给大家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视角。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契约、控制权与效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