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时期道教文学研究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左洪涛  页数:337  字数:306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唐、宋、元、明这四个朝代的文学研究中,金元文学一直处于比较冷落的境地,甚至称为“门前冷落车马稀”也不为过。而作为金元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支脉——金元道教文学,则更因其涉及宗教的原因,问津者就越发寥寥。但在事实上,金元道教文学却自有它特殊的存在价值和文学史意义。鲁迅先生就曾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致许寿裳》)而在《全金元词》中,道教词人所写的词竟也占了总数的将近一半。由此看来,对于金元道教文学(尤其是词)的研究乃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尤其是词史)“绕不过去”的难题,需要有志者敢于前去探求和开掘。而本书的作者左洪涛博士则就是这样一位勇于“填补空白”、“拓荒”的青年学者。左洪涛博士是河南信阳人。这是一个兼善南北之风的地方,既有北方的朴实又有南方的精致。历史上,信阳在东周时期是申国,春秋时期成为楚国的附属国。楚相孙叔敖、三国时期的魏延、明代“前七子”领袖的何景明等均是信阳人。左洪涛博士大学毕业后,曾在中学任教数年,而后于1997年考上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古典文献学专业的硕士生,师从张林川教授从事古籍整理研究及先秦两汉文学的学习研究工作。获得硕士学位以后,他又考取了浙江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专业的博士生,师从词学大师夏承焘先生的高足陆坚教授。攻博期间,他结合自已,古文献专业特点。

内容概要

本书第一章综合考察了金元时期全真教兴盛以及大批文人弃儒从道的深层原因。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及其曲折的创教经过,全真教的发展过程、主要的教义教制。第三章从总体上分析了金元时期全真教道教词,主要有金元道教词兴盛的原因;与道教神仙有密切关系的词牌;全真道教词人在词曲史上重要的贡献等。第四章介绍了王重阳的生平和重要作品,重点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对他的独特的词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五章首先考察了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各自充满传奇的人生及主要宗教活动,其次分析了每人词集的主要内容及不同的艺术风格。第六章探讨了丘处机生平及其道教词,详细介绍了他不平凡的一生、重要的著作,重点分析了他的词作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书末附有作者有关金庸小说中全真教王重阳师徒的论文,主要是对史实和小说的众多人物描写进行比较分析、评论。

作者简介

左洪涛:男,l967年10月生于河南信阳市。2003年6月获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宁波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同时在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工作,曾在《文学遗产》、《文献》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自2004年以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浙江省哲社重点项目“历史文化工程研究”、浙江省哲社科研项目、浙江省教育厅项目各一项。2007年获得宁波市首届青年科研成果二等奖、宁波大学科研成果二等奖;2004年入选省教育厅“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培养对象;2005年入选省“新世纪1 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006年入选宁波市“4321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书籍目录

序引言第一章 金元时期全真道兴盛及文人弃儒从道的文化考察  一、激烈的民族矛盾所造成的生存环境的巨变    (一)激烈的民族矛盾以及对社会所造成的破坏    (二)包括文人在内的北方人民生活环境急剧恶化  二、儒家文化的衰落及科举制度实施不利  三、文人心态发生变化及多元文化的空间出现    (一)国破家亡,心受创伤    (二)纲常伦理破坏,隐逸或入道以求心态平衡  四、文人人道的内外因素兼备    (一)不甘受辱,遁入道门    (二)全真道所采取的措施有利于文人入道    (三)蒙元统治者宽松的宗教政策第二章 金元时期的全真道  一、全真道产生之前道教的发展情况    (一)传统道教的发展陷入停滞    (二)三教合一思想成为历史潮流  二、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及其创教经过  三、金元时期全真道的发展过程    (一)初传时期及其传承体系的建立    (二)鼎盛时期及“立观度人”的盛况    (三)南北归宗以及衰落时期  四、全真道主要的教义教制    (一)三教合一的思想    (二)成仙证真的信仰    (三)先性后命的内丹学理论    (四)禁欲的教制教规第三章 金元时期全真道教词总论  一、金元时期全真道教词兴盛的原因  二、对“三教归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金元时期全真道教词人在词曲转变中的贡献    (一)词与元曲的渊源关系    (二)从词调到曲调    (三)词体俗化的几种类型及词流入曲    (四)从词境到曲境    (五)金元道教词人的贡献  四、与道教神仙有关的词牌    (一)取自于文人的某一篇诗词中富有道教意蕴的词的词牌    (二)出于神仙传记和其他相关记载    (三)本来是唐教坊曲名或乐曲名称  五、道教词中最常见的意象    (一)“姹女”、“婴儿”    (二)“青龙”、“白虎”    (三)山    (四)鹤第四章 全真教祖王重阳的词作分析  一、创教动机及重要作品    (一)创教动机    (二)重要作品介绍  二、万变不离修道传教——词作的主要内容    (一)力倡三教合一以促进本教发展    (二)宣扬“全真”主旨以吸引教徒    (三)阐述修道传教的核心内容、方法    (四)自述名字、生平事迹以增强传道的亲和力    (五)劝马钰夫妇入道的唱和词  三、承上启下——重阳词独特的艺术形式分析    (一)深受柳永词风格的影响和铺陈手法的运用    (二)全真道的“赞美诗”——重阳词的音乐性    (三)创立有仙道意蕴的新词调和更改世俗气、香艳气较浓的旧词调    (四)独特的“藏头拆字”格与同字韵    (五)浅白、口语化的风格  四、王重阳与最长词调《莺啼序》考    (一)《莺啼序》先由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吴文英所作追溯到高似孙    (二)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早于高似孙填《莺啼序》    (三)《莺啼序》应始于王重阳以及其填词的主要原因 第五章 金元全真道六子道教词的特点  一、谨遵师风的马钰    (一)生平及主要宗教活动    (二)词作的主要内容    (三)词作的形式特点  二、空灵飘逸的谭处端    (一)生平及主要宗教活动    (二)词作内容与形式特点  三、洒脱超逸的刘处玄    (一)生平及主要宗教活动    (二)词风洒脱超选  四、传道心切的王处    (一)生平及主要宗教活动    (二)词作的主要内容  五、超拔洒脱的郝大通    (一)生平及主要宗教活动    (二)词风超拔洒脱  六、全真道女道士孙不二    (一)生平及主要宗教活动    (二)词作的内容第六章   丘处机其人与其词作分析  一、生平及主要宗教活动    (一)童年及随王重阳学道时期    (二)磻溪、龙门、终南山隐居时期    (三)居故乡楼霞太虚观时期    (四)雪山论道及晚年时期  二、《磻溪集》和丘处机的其他著作    (一)有关《磻溪集》的几点问题    (二)丘处机的其他著作  三、词作的主要思想内容    (一)“争知道,庄周梦蝶,蝴蝶梦庄周”——成仙证真的信仰    (二)“日落风生古洞,夜深月照寒潭”——内修心性    (三)“坐朝垂听暇,伴赤松、谈论希夷”——外修功行    (四)“无高下,但能通般若,总证牟尼”——“三教归的思想    (五)“长更无寐,朔风穿户凄冽”——苦修  四、词作形式特点分析    (一)词调形式方面    (二)几种艺术表现方式  五、有关三教内容的词作考    (一)全真道对“三教归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援儒入道的思想及作品    (三)援佛入道的思想及作品附录一:主要参考书目附录二:作者有关金庸小说与全真教及主要人物的论文    一、从金庸小说看其对宋金时期全真教及主要人物的诠释  二、从金庸小说看其对马钰的理解  三、金庸《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与历史上的两个尹志平之比较后记

章节摘录

(一)词与元曲的渊源关系元曲直接起源于什么?有的认为曲源于汉乐府,源于《诗经》三百篇,甚至源于原始社会古歌谣。明代沈宠绥《弦索辨讹》云:“《三百篇》后变而为诗,诗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宋代词学家早就运用过这种思考方式来为宋词追根寻源。王灼《碧鸡漫志》说:“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子,其本一也。”曲源于古乐的观点不过是模仿和发挥前人的说法。作为对艺术史、歌曲史整体的宏观把握,这种分析和认识模式有其用处。它能够从纷繁杂乱、千变万化的现象中看到深层结构的稳定性,发现不同事物间的联系性和共同性,对于认识和把握散曲作为音乐文学、作为诗歌的种属性质是有益的。但是,这里是在追问曲的直接渊源,而不是在问曲属于什么种类。因此这种笼统的类比法就似乎显得有点迂阔。属于同类的东西即使在时间先后上存在递嬗关系,也并不表明就具有血缘关系。如当代流行歌曲中也有不少唐诗的篇目,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甚至还有有关《诗经·国风·蒹葭》的《在水一方》,如果以此断定当代流行歌曲发源于唐诗甚至《诗经》,笔者认为会有不少人反对的。事实上,曲的渊源,当然是多方面的,它对于民间广泛流传的俗谣俚歌,对于当时已很发达的诸宫调等说唱艺术,均有所吸收融会。由词而演变为曲,仍然是一条主要的渠道。率先明确提倡此说的是元末人陶宗仪。他认为:“金季国初,乐府犹宋词之流,传奇犹宋戏曲之变。”①这里的传奇指元杂剧,金元人的“乐府”就是元散曲。陶氏即认为散曲为宋词之流,其源头自然就在宋词中。明清曲论家对此说多持相同观点,甚或还为散曲发明了“词余”的别名。所谓“词为诗之余,曲为词之余”②,王国维首先用统计法,发现北曲330余调牌出于大曲ll调,出于唐宋词75调。

后记

这本小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金元时期道教文学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修改完成的。经过3年来的博士后站的学习、思考,笔者同时对同名博士论文所论“王重阳与全真七子”部分的思考相对成熟一些,所以准备先行出版。而原论文的最后一部分进一步增补后,准备进一步做成博士后出站报告的一部分。经过进一步的资料查证与思考,笔者认为原论文的后半部分有更大增改的必要,特别是这两年在苏州大学跟随著名词学家杨海明先生读博士后之后,使我对元代中后期的道教文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内容有所增多,博士后出站报告就是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正在修改之中。这几年除了做博士后出站报告、大量的教学任务外,我还同时在做“浙江省历史文化工程”的课题工作,自己能力时间有限,常有顾此失彼之感,把《金元时期道教文学研究》先行出版,一定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真诚希望专家与普通读者教正。回想起2003年6月,本书作为博士论文在完成初稿提交几位海内外著名词学专家评审后,诸先生给予笔者以相当的肯定。这几位尊敬的先生是苏州大学文学院的杨海明先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钟振振先生、武汉大学文学院的王兆鹏先生、复旦大学人文学院的骆玉明先生、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沈松勤先生、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陈铭先生。如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海明教授指出:“金元文学一向是古代义学研究的薄弱环节,而从文献、历史与宗教的角度系统地研究道教文学更属'冷门'。

编辑推荐

《金元时期道教文学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金元时期道教文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金元文学中的道教文学尤其是全真教徒的文学创作,确实是一个相当突出的特点,对此的研究,的确是有相当的意义的。此书比以往的一些专著更集中而系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