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马克思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孙承叔  页数:446  
Tag标签:无  

前言

当真开始动笔,把我平时研究马克思的一些心得体会写出来的时候,我内心依然会激涌起某种使命感。20多年前,我是通过哲学教科书接触马克思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的思想也越来越困惑,因为传统的哲学教科书难以回答为什么中国必须改革开放,为什么中国必须走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直到1981年进入复旦,在胡曲园教授的指导和影响下,我才开始系统地研读马克思的著作。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正是在这三年里,我几乎研读了马克思的所有哲学著作,并一发不可收拾,马克思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欲罢不能。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学术路向和理论兴趣正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1986年我和王东合作发表了我们研究的第一部著作《改革之路的哲学沉思》,1988年在责任编辑陈达凯的支持下,我们发表了当时自感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研究著作《对(资本论)历史观的沉思》,这一研究虽然充满了“锐”气和“稚”气,然而却受到了黄楠森教授和老一辈学者的肯定,这对于坚持我们以后的学术道路起了鞭策作用。1988年以后我们是在反思中学研的,因为1988年以后是中国和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最剧烈变动时期,苏东剧变、邓小平1992年南方讲话、中国改革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崛起。

内容概要

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是我们国家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教科书虽然受到了学界各方面的批评,不少学者也作了很多修订,试图尽可能地反映时代的要求,但是总体框架没有变,理论视角没有变,这是远远落后于时代的。    传统的哲学教科书由二部分构成,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研究的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中的共同本质和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应用,由于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强调的重心是人以外的自然,是与人无关的自然规律,因而用自然规律解释历史必然走向唯心主义,这是近代知性形而上学表现,它虽然也坚持唯物主义,但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用马克思的话说是一种“排除历史过程的、抽象的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每当它的代表越出自己的专业范围时,就在他们的抽象的和唯心主义的观念中立刻显露出来。”虽然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但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人类的现实自然界,正像马克思所说:“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而“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也就是说,哲学关注的不是与人无关的纯粹自然,而是与人密切相关的现实自然,因此,作为一种理论,哲学不是关于纯粹自然的学问,而是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学问,它是为历史服务的。哲学也研究自然,但是是在与人相关的那一点上才研究自然,把自然看作人的活动的前提、要素、结果,看作人的无机的身体,也就是说,现实的自然界或“人类学的自然界”是以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实践为前提的,它具有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马克思不是抽象地研究自然,而是以实践为前提,实践的观点既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个基本观点,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第一个基本观点。在这个意义上,不是历史科学从属于自然科学,而是自然科学从属于历史科学,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从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而是辩证唯物主义从属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统一的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方法论的,因此把辩证唯物主义看作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是背离历史科学原则的。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因此不应该孤立研究自然或社会,而应该看作一门科学,这门科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前提、根据和出发点 1. 哲学的开端 2. 哲学主题的历史争论 3. 出发点:现实的人 4. 自然前提与历史前提 5. 当代哲学前沿第二章 能动性根源 1. 需要与生产 2. 需要和历史 3. 需要的社会性、历史性 4. 需要和利益 5. 需要与行为规律 6. 需要和价值追求 7. 需要和人的全面生产第三章 社会有机体 1. 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 2. 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思想主线 3. 把握社会有机体的基本原则 4. 贯通一切原理、范畴的中心线索第四章 物质生产 1. 重新解读物质生产 2. 生产与劳动 3. 生产力 4. 社会生产力 5. 生产关系 6. 劳动方式 7. 广义生产关系 8. 社会科学与生产力第五章 人类自身再生产 1. 关于一元论 2. 与消费同一的生产 3. 唯物史观的基础 4. 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本质 5. 自由时间 6. 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动因 7. 几点结论 8. 一点延伸第六章 精神生产 1. 马克思论精神生产 2. 精神生产结构 3. 社会意识各形式 4. 上层建筑意识形式 5. 非上层建筑意识形式 6. 精神生产与社会有机体的全面生产 7. 精神生产与历史 8. 精神生产的本质和特征第七章 社会关系再生产 1. 社会关系的含义 2. 个人与社会 3. 有机性原则 4. 协调与共生 5. 外化与内化 6. 自决能力标志 7. 一点思考第八章 社会结构 1. 生活世界 2. 生产与生活 3. 生活与生产 4. 生活世界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5. 生活结构 6. 经济结构 7. 国家与国家职能第九章 第六种生产方式 1. 问题的提出 2.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提出 3.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确切含义 4. 原生形态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5. 次生形态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6. 亚细亚生产方式次生阶段的三种不同类型 7.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马克思的历史过程理论 8. 打开中国社会秘密的钥匙 9. 一个遗留问题第十章 三大社会形态 1. 新的视角 2. 市场经济 3. 以交换为基础的社会 4. 最大的交换 5. 几点结论第十一章 货币 1. 货币的产生 2. 货币的历史作用 3. 货币与资本 4. 货币的内在矛盾第十二章 资本 1. 资本的本质和起源 2. 资本的文明面 3. 资本的生产性 4. 资本的趋势 5. 资本与资本权力第十三章 三大历史阶段 1. 前两大历史阶段 2. 历史过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3. 交往方式 4. 现实社会主义的正确定位 5. 重建个体所有制结束语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前提、根据和出发点研究马克思思想体系,首先必须研究马克思思想大厦的前提、根据、出发点,也就是它的逻辑起点,因为一切思想体系的分歧归根结蒂是出发点的分歧,出发点不同,整个思想体系也就不同。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从物质出发,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部分,其中,辩证唯物主义是基础,而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应用,因而它是从自然出发,从物质出发建构整个思想体系,由于它将历史原则归结为自然原则,将历史规律归结为自然规律,忽视了人和人类历史的特殊性,因而受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激烈批评,尤其是南斯拉夫实践派的批判,我国学术界对此也展开过激烈的争论,一部分学者赞成,而相当一部分学者不赞成这种构架,要求建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是从生产方式出发建立思想体系的,它认为地理环境不重要,人口也不重要,因而直接从物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出发展开整个思想体系,这一构架虽然直接和明快地指出了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基础,但是却忽视了对人和人的生活世界的研究,忽视了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基础研究,忽视对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研究,忽视了对精神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的研究,忽视了对历史过程能动性研究,因而同样受到了学界的批评。20世纪80年代反思哲学时期,许多学者从人和人的实践出发,对传统哲学教科书提出了反思,但是在具体出发点问题上却存在很大分歧,一些学者主张从劳动出发,因为人是劳动创造的,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历史;另一些学者主张从生产出发,因为生产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也有的学者主张从实践出发,因为实践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还有一些学者主张从社会关系出发,因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离开了社会关系,就没有现实的人,如此等等。为什么在出发点问题上会形成如此大的分歧?因为出发点是整个思想体系的前提、根据、基础,出发点不同,整个思想体系也就不同,它是蕴涵着未来一切分歧的最核心范畴,出发点的分歧反映了整个思想体系的分歧。出发点也就是整个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即从什么出发展开他的思想体系。由于逻辑起点在某种意义上将决定整个思想体系的展开,因而任何思想大师都非常重视逻辑起点的确立。作为表述起点,它与研究起点不同,研究的过程往往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人们从丰富的具体出发,经过分析、比较和抽象,得到对事物最本质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抽象的概念范畴,而表述过程则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它是从最根本的概念、范畴出发,通过综合,上升为思维具体,因而逻辑起点往往是最根本、最核心的概念、范畴。由于逻辑起点在某种意义上将决定整个思想体系的展开,因而以什么为开端就成为任何思想大师认真思考的问题。黑格尔《逻辑学》第一篇第一部分的题目就是“必须用什么作科学的开端。”并认为“要找出哲学中的开端,是一桩困难的事。”1. 哲学的开端为什么“要找出哲学中的开端,是一桩困难的事”呢?黑格尔认为哲学的开端是哲学自己保持的基础,也是一切后继者的基础,因而是整个思想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哲学的开端,在一切后继的发展中,都是当前现在的,自己保持的基础,是完全长留在以后规定的内部的东西。”“所以开端的东西仍然是一切后继者的基础,并不因后继者而消失。”因此它的作用不仅是基础,而且对未来具有恒久的影响力。黑格尔认为开端的东西不仅是基础,同时它也是根据,即未来一切发展的根据。在他看来,历史本质上是精神的展开过程,“‘精神’在最初迹象中已经含有‘历史’的全体。”因此逻辑起点“如像一粒萌芽中已经含有树木的全部性质和果实的滋味色相。”整个世界历史就如同种子发芽、开花、结果一样表现为精神的发展过程,“世界历史是‘精神’在各种最高形态里的、神圣的、绝对的过程的表现。”因此世界历史本质上是首尾相接的,“最初的东西又同样是根据,而最后的东西又同样是演绎出来的东西,因为从最初的东西出发,经过正确的推论,而到最后的东西,即根据。”由于发展是基础之上的发展,并包含基础于其中,因而“前进就是回溯到根据,回溯到原始的和真正的东西,并用作开端的东西,就是依靠这种根据,并且实际上将是由根据产生的。”因此开端的东西实际上构成了以后一切发展的根据,而以后的一切发展也不过是改变了的根据,所以“最后的东西,即根据,也是最初的东西所从而发生的那个东西,它首先作为直接的东西出现。”由于在黑格尔那里开端的东西与最后的东西首尾相接,并且以内在的精神为主线,因而他并不重视具体物作为开端,而在乎科学内在的整体性:“对于科学来说,重要的东西倒并不很在乎有一个直接物作为开端,而在乎科学的整体本身是一个圆圈,在这个圆圈中,最初的也将是最后的东西,最后的也将是最初的东西。”也就是说,实体即主体,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的发展,黑格尔从精神出发,最后又复归于精神,从这方面讲,黑格尔逻辑起点的形成是由绝对精神整个思想体系决定的,并且作为前提、根据恒久地影响着体系的发展。作为历史哲学的思想大师,马克思也非常重视对起点、前提和根据的考察。与费尔巴哈一样,马克思不赞成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原则,针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路,马克思赞成恩格斯的提法:“真正的道路恰恰相反。我们必须从‘我’出发,从经验的、肉体的个人出发,……从那里上升到‘人’。”把“有血有肉的个人作为我们的‘人’的真正基础,真正的出发点。”“‘人’如果在经验中没有自己的基础,便总是一个幽灵的形态。总之,要我们的思想,特别是要我们的‘人’成为某种真实的东西时,我们必须从经验论和唯物论出发。”但是他也不同意费尔巴哈对人的直观解释,“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因而如何唯物、能动地说明人类历史的基础、前提、出发点,就成为马克思思考的焦点。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开创性的著作中,以浓重的笔墨写下了自己对起点、前提的看法,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并认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事实的搜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显然这里既包含着对黑格尔的批判,也已经包含着对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超越。历史是“现实的人”自身的创造过程,而“现实的人”的地位确立,本质上是由人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正像马克思所说:“一旦人已经存在,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在这里,马克思体现了与黑格尔相同的哲学原则,即“实体即主体”原则,这个“实体即主体”在黑格尔那里是绝对精神,而在马克思那里则是“现实的人”,二者都具有能动性,二者都反对在主体之外去寻找别的历史发展动力,然而它们却代表着两种绝然不同的世界观。费尔巴哈虽然也提出“现实的人”的问题,但是费尔巴哈离开了人的实践以及由实践引起的人自身的变化,因而没有真正解决人的能动性问题。80年代关于出发点的争论,许多学者虽然超越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直观性,但是却没有超越黑格尔的能动性原则。如果结合整个人类哲学发展史,我们会发现,马克思“现实的人”这一出发点的确立,不仅是哲学发展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而且是对以往全部哲学的本质超越。因此有必要结合哲学发展史重新认识马克思出发点理论的当代意义。2. 哲学主题的历史争论一部哲学史的争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关于出发点的争论。哲学史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哲学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惊诧”,我认为,这一观点没有在哲学起源问题上抓住问题的本质,因为从人们需要哲学的角度去思考,哲学起源于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怀,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类的生活世界。因此,一开始哲学就是一种对人类处境和命运的追问。从这种意义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本质上就是关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沉思,哲学的智慧,就是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慧,他对自然现象“惊诧”本质上起源于对自身命运的关怀。哲学发展三形态在人类历史初期,人类哲学的第一形态表现为自然哲学,这是因为早期人类在自然面前力量很小,不仅不能征服自然,相反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的摆布,因此对什么力量是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力量的思考,导致人类把思维首先聚焦于自然,并形成最初的哲学形态——自然哲学。例如泰勒斯关于水是万物本源的学说,阿那克西美尼关于气是万物本源的学说,赫拉克利特关于火是万物本源的学说,德谟克利特关于原子是万物本源的学说,等等。在那时,人们注视的焦点是自然,思维的形式是一因,即试图从本源上寻找一种决定人类和世界万物的终极力量,这就形成早期希腊哲学的特点。中、后期希腊哲学虽然开始注意到要加强对人本身的研究,例如苏格拉底寻求道德的普遍定义,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但是从总体上讲,依然是自然哲学,是一因哲学,无论这一因是外部自然,还是外部的精神(理念),也就是说,在人类历史的初期,人们还没有把自己从大自然中分离出来,人类还仅仅是大自然中渺小的一部分,他们的命运还完全受外在力量的支配,因此哲学研究的主题主要不是人,而是外在的力量——自然或理念。人类哲学的第二形态是中世纪的神本哲学。这是因为在中世纪,人们虽然取得了对自然的一定胜利,但是面对无穷的战乱和罪恶,人们却无法说明人世间灾难的根源,正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怀,导致了中世纪神本哲学。它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也无法说明自己的命运,因而人们把一切根源归因于自然之外的神秘力量,认为一切都在神的掌握之中;另一方面,人们又不甘于自己的命运,试图超越命运,用一种超世俗原则重新组织社会,宗教神学就产生了,宗教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借助于神性而达到传播的人类共同生活原则,只有遵循这种原则,人们才能摆脱苦难,进入天国。由此人们把世界分成两个部分,“爱自己并进而藐视上帝者组成地上之城,爱上帝并进而藐视自己者组成天上之城”“天上的城与地上的城在世间始终交织在一起,……两者享受同样的世间利益,或被世间邪恶所折磨,但伴随着不同的信、望、爱。”由于信、望、爱不同,因而“一部分人命定与上帝在一起进行永恒统治,另一部分人与魔鬼在一起永遭劫难。”是哲学主题转换的第二阶段,即神本哲学阶段。从自然哲学向神本哲学转换,表明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崛起,人们不再把自己看作自然界的~部分,而是看作某种独立的力量,然而却不能说明主宰它的原因。文艺复兴以后。哲学主题发生了第三次转换,即从神本哲学转向人本哲学。因为正是在这~时期,人类不仅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人类找到了以交换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发展方式,第一次发现了自身在创造历史中的主体地位。维科独具慧眼,站在世界历史高度,第一次向世人宣告“历史是人自己创造的”,从此这一思潮汹涌澎湃,构成了当今哲学的主旋律。

编辑推荐

《真正的马克思》:《资本论》三大手稿的当代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真正的马克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现实存在、现实需要,真正开发出人的本质力量。
  •   很见功力的一本书。虽然并不同意作者的全部观点。
  •   研究女性主义的,有一定参考价值
  •   听说不错,不过我还没看
  •   从新华书店里看到了,回来拍的,一如即往的快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