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贺仲明  页数:23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研究》是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贺仲明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了这个话题,作者将自己的全部激情投入于五四时期至二十世纪末。如此大规模的或深或浅的论述,等于在写一部中国农民文学发展史,所费的力气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促使作者深情缠绵于此的深刻动机,应该是缘于人性中的善的自我更新的力量。

书籍目录

绪论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总论第一章 农民运动与乡村书写第一节 责任与偏向——论20世纪30年代农村灾难题材文学第二节 重与轻:历史的两面——论中国新文学中的土地改革运动第三节 20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文学书写及真实性辨析第四节 新文学世界中的“文革”后乡村改革第二章 农民形象与乡村精神第一节 新文学农民形象类型及嬗变第二节 新文学乡土小说中的乡村民间宗教第三节 新文学世界中的农民土地意识第四节 独特的农民文化历史观——以刘震云“新历史小说”与陈忠实《白鹿原》为例第五节 文学世界与乡村生态——以“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为中心第三章 农民文化与作家心灵第一节 赵树理:农民生活的忠实代言者第二节 孙犁:乡村心灵的无声浸润第三节 张炜:尴尬的农民文化守护者第四节 莫言:乡村孤独的自语者第四章 农民文学与中国新文学的形式变迁第一节 论农民文学与中国新诗的复杂关系——以新诗史上三次民歌潮流为中心第二节 农民文学与政治文化的联姻——论20世纪40年代的“新章 回体小说”创作第三节 农民语言与新文学语言的本土化——以“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为例第四节 乡土小说形态与农民文化的历史变迁第五章 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困境之探讨第一节 论中国乡土小说的现代性悖论第二节 中国乡土小说叙述的二重困境第三节 “大众化”问题与农民对新文学的接受——兼以《平凡的世界》为个案结论 新文学与农民——不尽的话题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至于改革对乡村文化的触动和变化,对于农民来说其实很难简单地说是优还是劣。  但作家们普遍将关注点放在文化上,比他们对现实的关注要多得多,这显然缘于他们自己的文化感受而不是农民的现实状况。比如在30年代,沈从文就表示过:“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那点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素朴人性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经被常识所摧毁,然而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灭了。‘现代’二字到了湘西,可是具体的东西,不过是点缀都市文明的奢侈品大量输入,上等纸烟和各样罐头,在各阶层间作广泛的消费。”①但这与其说是农民们的心声,不如说是作家内心文化世界的折射。同样,90年代贾平凹、张炜等作家的创作也存在着类似的文化错位,他们以农民文化卫护者的姿态自居,却并不一定能得到现实中农民的理解和拥护,农民和他们在精神上是相隔膜的。  再如90年代以来的农民工文学,作家们的关注点都在农民出路、城乡冲突这方面。这确实是很现实的问题,但他们也许忽略了一个更本质的乡村观念问题。在作家们看来,农民们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往往是一种对更高文明的追求和向往,其隐含的前提是城市化应该是农村的出路。但其实,这里存在着比较大的思索空间,就是农村的发展方向是否一定要像美国一样,走都市化的道路?乡村世界自身能否自足地发展?像上世纪40年代晏阳初、梁漱溟等人进行过“乡村建设运动”,像80年代的苏南模式,他们设想的是另一种乡村改革和发展模式。他们的“乡村建设”、“离土不离乡”是否完全没有其可行性?农民是否一定要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生活才是现代化的标志?②在这一前提上思考,也许我们许多作家在出发点上就存在着许多可商榷的地方。  当然,我这里不是要求作家们都去当社会学家,去为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向把脉,我们所提出的是,作为中国关注农民和农村的作家,如何立足于乡村和农民文化本身来看问题,是最重要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前提上,他们才能走出思想的困惑,突破现有创作的瓶颈。这是考察一个作家思想深度的重要方面,但就目前来看,中国乡土文学领域的作家似乎大都没有实现这一突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以“农民”视角阐述乡土文学
      
      整个二十世纪,“乡土文学”作为一个概念,一直未有一个明确的指涉。鲁迅、周作人、茅盾均有涉及,但每个人立足点不同,各自乡土文学的内涵也不尽一致。也正因为概念的模糊,对这一概念、这一领域的写作实践与研究一直没有停歇。非要为这一概念划定一个明确的圆圈,这大可不必,也不可能。多元化的研究更能充分反映这一学术区域的复杂性,也更有利于全面系统的朝纵深开拓。
      这一领域的著作与文章已不少,研究视角与方法也多样不一。就目前而言,在乡土文学研究领域,丁帆先生是绝对的领军人物,范家进、贺仲明、陈继会、罗关德、张丽军、姜峰……我们还可以把名单列很长。在众多乡土文学研究者中,贺仲明先生也许不是最受人关注的,但他对自己学术研究的执着是令人敬佩的,他在这一领域不懈地耕耘,为学术界奉献了众多的杰作。如果说丁帆的《中国乡土小说史》在横的方向全景描画了中国二十世纪的乡土小说,
      这本《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则在纵的方向有了深入的开拓。
      这本书凝结了作者多年的思考结晶,紧扣论题,不偏不倚,从内部做细致分析,阐述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乡土文学概念的不明确,作者在绪论中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混乱概念背后折射的是新文学与乡村和农民之间的疏离,也内在寓含着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我以为,真正能够密切体现新文学与农民关系的,是‘农民文学’概念”。作者在此很明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论述母题在于新文学与农民的关系。尔后的论述紧紧围绕这一论题阐述,集中笔墨深入开掘。我们从书的目录中可以窥测一番,每一章都不离“农民”二字。
      发一下书的目录:
      
      绪论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总论
      第一章 农民运动与乡村书写
      第一节 责任与偏向——论20世纪30年代农村灾难题材文学
      第二节 重与轻:历史的两面——论中国新文学中的土地改革运动
      第三节 20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文学书写及真实性辨析
      第四节 新文学世界中的“文革”后乡村改革
      第二章 农民形象与乡村精神
      第一节 新文学农民形象类型及嬗变
      第二节 新文学乡土小说中的乡村民间宗教
      第三节 新文学世界中的农民土地意识
      第四节 独特的农民文化历史观——以刘震云“新历史小说”与陈忠实《白鹿原》为例
      第五节 文学世界与乡村生态——以“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为中心
      第三章 农民文化与作家心灵
      第一节 赵树理:农民生活的忠实代言者
      第二节 孙犁:乡村心灵的无声浸润
      第三节 张炜:尴尬的农民文化守护者
      第四节 莫言:乡村孤独的自语者
      第四章 农民文学与中国新文学的形式变迁
      第一节 论农民文学与中国新诗的复杂关系——以新诗史上三次民歌潮流为中心
      第二节 农民文学与政治文化的联姻——论20世纪40年代的“新章 回体小说”创作
      第三节 农民语言与新文学语言的本土化——以“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为例
      第四节 乡土小说形态与农民文化的历史变迁
      第五章 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困境之探讨
      第一节 论中国乡土小说的现代性悖论
      第二节 中国乡土小说叙述的二重困境
      第三节 “大众化”问题与农民对新文学的接受——兼以《平凡的世界》为个案
      结论 新文学与农民——不尽的话题
      
      从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农民”立场贯彻全篇,每一章都选取一个与之相关的论点,分章设节,以点带面,每章里的各个章节,将论点引向纵深。
      作者在绪论中提出自己思考的两个问题,引出全书的叙述。一个是“究竟应该以什么态度来看待和书写乡村?”另一个问题是“如何评价新文学乡土题材文学的成就?”作者始终以客观的态度来分析作家的创作,不褒不贬,完全按照事实说话。如对第一个问题,作者认为“乡村和农民意识在20世纪中国文化中始终处于低等的位置,这使作家们很少愿意自命为农民立场来进行创作,他们的姿态始终是高于农村之上的,或者说,他们可能在情感上亲近乡村,但在精神距离上却是俯视乡村的。”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了20年代作家立场的居高临下,但是作者并不“要求作家回归农民文学,完全作为农民来写作”。可以看出,作者指出了缺点,但并没有抓住缺点不放,在缺点上面大做文章,而是很冷静地表达自己并不偏执的态度,仅只是客观地讨论问题。随后即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应该要求作家既深入乡村,同时又具有现代意识,从现代角度出发来看待和理解乡村和农民。”作者这种务求客观的论述笔调贯穿全书,也使得本书不带个人的偏见,对作家的评价较为客观公正,对问题的分析让人信服。
      作者的文笔是不施粉黛,简洁质朴型。没有令人费解的长句,没有意义不明的生词怪语,行文简洁明晰,论述条分缕析,让人看得明明白白。随便翻一页,摘抄如下: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国家的知识分子,中国新文学作家受到农民文化的影响是自然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农村里出生、长大,接受初步教育,在乡村中,他们有父母兄弟,有凝聚着情感和幻想的童年记忆,也有那些难忘的乡村娱乐、节日欢庆。他们虽然后来走出了乡村,来到了城市,思想和生活都进入现代化的节奏中来,但那种情感,那份记忆,是永远都无法忘却的。
      
      很明晰的语言,既没有某些学术语言的枯燥无味,也不像某些抒情式学术语言的滥情,始终保持一种温和的笔调,给人一种质朴的乡土气息。
      此书不是作者一时兴起之后的一蹴而就,而是多年学术思考的结晶。作者写作此书,并非当作一项任务,而是当作自己理想的坚守。在后记中,作者写道:“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与其说是对一客观问题的研究,不如说同时也是对自己灵魂的拷问,是对自己过去记忆和情感的追寻,其中也寄寓着我的文学理想和社会理想。”作者生在乡村,“血缘之根也深扎在乡村”,行文之间,难掩自己心中对深深的眷恋与热情。在此意义上,此书也别具一番情感,可谓情与理的完美融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