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研究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彭小舟  页数:388  
Tag标签:无  

前言

  在近一个半世纪的社会变革中,教育无疑都处于基础地位。这是因为教育变革就意味着知识更新,而知识来源和获取知识方式的改变就必然要使思想观念发生变易,日积月累,价值评判标准和行为方式就随之变化,社会的转型就不可逆转了。有鉴于此,近现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但是,“教育救国”必须在民主的法治社会中才能变为现实。在军阀混战、武力至上的靠武装解决政权问题的历史时期,只能是美好的幻想。不过,即使在社会动乱的年代,任何政治势力或任何党派要取得胜利,都需要人才,人才当然主要靠教育去培养。所以,无论何时,教育的基础地位都是无法动摇的。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曲折而复杂的嬗变过程中,教育的变革从来没有停止。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个别洋学堂的设立,透出了教育变革的信息,而洋务运动中20多所新式学堂的建立,则是对传统教育的严重挑战;戊戌维新运动提出的废除八股考试,敲响了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的丧钟,仅仅过了7年,就在1905年废除了科举;随着辛亥革命的暴发和中华民国的创立,具有现代意义的新教育逐步确立。

内容概要

  在近一个半世纪的社会变革中,教育无疑都处于基础地位。这是因为教育变革就意味着知识更新,而知识来源和获取知识方式的改变就必然要使思想观念发生变易,日积月累,价值评判标准和行为方式就随之变化,社会的转型就不可逆转了。有鉴于此,近现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但是,“教育救国”必须在民主的法治社会中才能变为现实。在军阀混战、武力至上的靠武装解决政权问题的历史时期,只能是美好的幻想。不过,即使在社会动乱的年代,任何政治势力或任何党派要取得胜利,都需要人才,人才当然主要靠教育去培养。所以,无论何时,教育的基础地位都是无法动摇的。

作者简介

  彭小舟,1972年生,湖南宁乡人,获南开大学史学博士,现任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教育文化史的研究,曾在《学术月刊》、《贵州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省厅级项目多项。

书籍目录

序绪论一、研究缘起二、学术史回顾三、写作思路第一章 沟通中美的在读留美学生第一节 在读留美学生概览一、留美日益成为一种浪潮二、在读留美学生的学习情况三、在读留美学生的社会活动第二节 高素质的在读留美学生一、发达教育的熏陶二、特殊集群的加入三、各方对在读留美学生的高度评价第三节 高水平的教育学博士论文一、在读留美学生博士论文概览二、开阔的研究视野三、可喜的面世情况第二章 崭露头角的归国留美学生第一节 壮观的归国队伍一、留美学生归国的规模与比率二、活动繁多的社团组织三、值得注意的两个群体第二节 在教育界的优势地位一、振兴祖国教育的职志二、清末民初的高校校长群体三、国民政府时期的领导地位第三节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毕业生一、毕业于哥大师院的中国博士二、国内教育界的主导地位三、真金不怕火炼的教育工作者第三章 留美学生与美国教育思想的传播第一节 掀起传播美国教育思想的浪潮一、一以贯之的传播自觉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三、平民教育思潮四、科学教育思潮五、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第二节 译介、编著美式教材一、日益健全的教材观二、整体译编情况三、孟宪承与罗廷光第三节 实践美式办学思想一、学科综合二、男女同校三、教研综合四、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综合第四章 留美学生与美国教育界的自由交往第一节 胡适与美国大学的密切交往一、胡适与母校的交谊二、胡适在美国大学的讲座与演讲三、胡适同美国学界的交往四、美国大学对胡适的推崇第二节 留美学生与费正清的友好往来一、蒋廷黻对青年博士生费正清的扶助二、费正清与留美学生的哈佛校内合作三、留美学生与费正清的私人情谊第三节 晏阳初、平教会与美国友人一、韦尔伯的赞扬与支持二、中美合作宣传与劝募三、赛珍珠及其《告语人民》第五章 留美学生与有组织的中美教育交流第一节 有组织的民间中美教育交流一、图书馆学方面的双边交流二、世界教育会联合会上的互动三、太平洋关系学会上的合作第二节 有组织的官方中美教育交流一、容闳与官费留美二、庚款退还与中美教育交流三、郭秉文率团考察美国教育四、图书、师资的官方交换第三节 中美交流的重镇——华美协进社一、郭秉文与华美协进社的创设二、郭秉文与华美协进社的辉煌起点三、孟治与华美协进社的赓续发展第六章 留美学生与新教大学第一节 留美学生与新教大学的共同成长一、新教学校与留美学生队伍的形成二、参与新教大学的创办三、主持新教大学的立案第二节 留美学生与新教大学的国际化一、建设中西合璧的校园文化二、沟通中美教育的陈裕光校长三、新教大学中的中美图书馆学交流第三节 留美学生与哈佛一燕京学社的研究生培养一、共同推动汉学基金的创建二、共同创造交换培养的神话三、实际主持人洪业余论一、颇富特色的文教交流二、理性检讨得失及其责任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一方面,具体研究有待扩展。第一,应开辟渠道查找外文资料,使国内外材料得到印证和利用,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带动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第二,应加强中外特别是中美之间的资料与学术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促使学术繁荣,共同进步。第三,点面结合,加强对典型留美学生的典型言行的论述,如重视对郭秉文、赵元任、晏阳初、胡适等在美国的推进中美教育交流方面各自成就的分析。  另一方面,宏观理论上亟待提高。第一,不能将留美学生从事的中美教育交流再定义在像以前那样的单方的向美国教育思想学习与宣传的层次,要多注意文化交流双向互动的一般特征;应彰显留美学生在汉学、现代中国学等学术文化层面对美国教育文化的能动性反馈,如实揭示中国教育文化的时代生命力;必须看到留美学生既是传播美国教育的主体又是接受美国教育的客体的同一性,应以此为突破口明晰留美学生之所以能高品位推进中美教育交流的原因。第二,要避免仅重个案研究而乏整体分析的研究状况,要解读成千上万的留美学生组织状况与集体力量,不应再把中美教育交流当成零落的教育现象,而应揭示留美学生沟通中美教育时的组织性,爬梳出官方、民间有组织交流的史实。  总之,以往研究虽然各有价值,但有关近代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的专项研究尚存不少遗憾,不够完整、系统、细致、深入,这是本书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近代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