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数:308  

前言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丛书,是教育部重大课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研究”的最终成果。  丛书的基本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当代社会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为基础,以我国民族文化为背景,以发达国家相关学科知识为借鉴,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旨在探索、形成有中国特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体系,实现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与科学化,培育大学生良好德性与非智力因素,与智育紧密结合开发人才资源。  丛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并根据大学生的这一根本需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和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能实现。成长成才是大学生发展的主线,也是辅导员工作的根本任务与目标。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既是个体不断学习、选择、提高的自主性过程,也是个体不断认识、适应、推进社会发展的社会化过程。在当代社会条件下,一切领域都呈现学科化与科学化的发展趋势,所有群体都有开展竞争与自主创新的诉求。这样的时代背景,既需要大学生不断调节、改变政治文明、知识学习、实践锻炼、自主创新、人际交往、环境适应、择业创业、心理状态、网络生活、恋爱婚姻等实际生活的自发性、经验性状况。

内容概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系统阐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理论,界定了社会实践的内涵与属性,归纳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崭新类型和功能,深刻分析了创新态势与社会化难点,对国外经验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借鉴。《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材料丰富,理论深刻,观点新颖,方法实用,行文流畅,对高校的学生辅导员、专兼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教师、干部、职工和广大青年学生定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胡树祥,男,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武汉大学校党委副书记、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现任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1990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系进修访问。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研究。曾参与全国高校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的编写,担任全国高校重点推荐教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副主编、湖北高校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主编,在《中国高等教育》、《青年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书籍目录

总序导言第一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一、社会实践教育的指导理论(一)社会实践教育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基础(二)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实现的条件(三)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四)青年在实践中成长的理论二、社会实践教育的思想传承(一)知行观:社会实践教育最重要的文化渊源(二)践行:社会实践教育的文化源头(三)环境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源(四)读书与行路:社会实践教育的具体途径三、社会实践教育的思想借鉴(一)实践和实践环境:道德教育和德行修养的根本途径(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功能(三)社会环境:影响人成长的重要因素(四)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基本方式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内涵、功能与历史考察一、社会实践教育的基本内涵(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含义(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基本形式二、社会实践教育的基本功能(一)掌握、应用和创新知识的功能(二)促进全面成长成才的功能(三)推动大学生社会服务的功能三、社会实践教育的历史考察与启示(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历史启迪第三章 大学生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教育一、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教育的基本内容(一)大学生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教育的含义(二)大学生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教育的多维理解(三)大学生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二、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教育的主要方式(一)课堂实践教育(二)专业实践教育(三)综合实践教育三、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教育设计、实施、评估与强化(一)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教育的设计与实施(二)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教育的效果评估(三)大学生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教育效果强化第四章 大学生校园社会实践教育一、校园社会实践教育的发展与特征(一)校园社会实践的含义与特征(二)校园社会实践的地位与作用(三)校园社会实践教育的时代诉求二、校园社会实践教育的基本方式(一)文明修身类活动(二)学术科技类活动(三)文体艺术类活动(四)社会工作和社团类活动(五)勤工助学和志愿服务类活动(六)创新创业类活动三、校园社会实践教育的设计、实施、评估与强化(一)校园活动中的社会实践教育的设计与实施(二)校园社会实践教育效果的总结与评估(三)校园社会实践教育效果强化第五章 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教育一、校外社会实践教育概述(一)校外社会实践教育的基本含义(二)校外社会实践教育的特点二、校外社会实践教育的基本类型(一)社会调查(二)志愿者服务(三)校外勤工助学(四)生产实习三、校外社会实践教育的管理(一)校外社会实践教育的决策(二)校外社会实践教育的组织(三)校外社会实践教育的实施(四)校外社会实践教育的总结与评估第六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一、社会实践教育的发展创新态势(一)社会实践教育的领域拓展(二)社会实践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拓展(三)社会实践教育功能的拓展二、社会实践教育的社会化探索(一)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化问题的提出(二)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化的含义和特征(三)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化的理论构想和实践探索三、虚拟社会实践教育探索(一)虚拟社会实践教育的含义和方式(二)虚拟实践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虚拟社会实践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应用设计第七章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相关理论与实践一、国外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念(一)美国的实用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观念(二)英国的能力教育观念(三)德国的双元制观念(四)日本的体验式就业观念二、国外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途径(一)国外大学生实践教学(二)大学生参加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三、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机制(一)合作教育与体验式就业管理体制(二)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三)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四)动员社会各方面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强调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江泽民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②所以,“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⑧“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工人农民是怎样辛勤创造社会财富的,不培养劳动人民的感情,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江泽民的论述阐明了只有在实践中青少年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全面的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非常重视社会实践教育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人才和可靠接班人的问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