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伟人朱德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人民  作者:侯树栋 编  页数:671  

前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深切缅怀朱德同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历史功勋,追思和学习朱德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鞠躬尽瘁的崇高风范,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开拓前进。  朱德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  同志们!  朱德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30年了。可以告慰朱德同志的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遗志,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面对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努力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和合作,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最好纪念。  同志们!  中国自20世纪初以来的历程,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历程,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历程。这一伟大历程,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巨大威力,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显著优越性,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景。本世纪头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继续艰苦奋斗,继续加倍努力。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开拓进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这是胡锦涛同志于2006年12月1日,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内容概要

由解放军国防大学原副校长侯树栋教授担任主编编写的《一代伟人朱德》一书以文学传记的形式,选取了朱德元帅人生经历的不同侧面和重要阶段,从探索他心灵和情感的轨迹入手,艺术地再现了朱德元帅的独特形象,重新抒写了我军的光辉史册。《一代伟人朱德》熟练运用了叙述语言、描述语言以及人物的生活化语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书籍目录

代序人民的光荣第一篇  峥嵘岁月  第一章  人民军队红司令    时代呼唤创建人民军队的指挥员    红军初创年代的总指挥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总司令    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  第二章  革命到底的共产党员    脱胎换骨走新路    疾风劲草,百折不挠    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根植于群众之中,永做人民公仆第二篇  军事功勋  第三章  创立人民军队养兵、带兵、练兵、用兵之道    “精神营养”与“物质营养”    带兵原则十二条    练智力、练体力、练技术    随机应变,变化无穷  第四章  科学管理军队的理论与实践    学习用革命的办法管理部队,是第一等重要的事情    大公无私是人民军队搞好管理的根本原则    尊重和爱护士兵是管理部队的根本方法    干部以身作则是无声的命令    培养自觉的革命战士是部队管理教育的根本目的  第五章  群众战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实践    群众战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斗争中形成    群众战思想在抗日游击战争中得到极大发展    群众战思想在贯彻党的七大路线的实践中继续发展和完善  第六章  运用军事辩证法的典范    学与用的结合    强与弱的转化    变与不变的统一    勇敢与技术的互补    参战各方的协同    战与和的依存  第七章  积极倡导军队政治工作    保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灵魂    军事干部也要做政治工作  第八章  认真关注军队后勤工作    适应发展形势,确立新的后勤观    想方设法建立和管好军队家务    重视后勤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第三篇  治国方略  第九章  求真务实的经济思想    战争经济思想    根据地经济建设思想    国民经济建设思想  第十章  积极发展国防工业    争取时机,使我国的国防工业得以建立起来    民用工业和国防工业应该互相结合    按客观规律办事,促进新时期国防工业科学发展  第十一章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之路    “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    “要发展生产,否则还叫什么社会主义”    “保留一点私有制”第四篇  建党实践  第十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对党建问题的论述    “无条件地在共产党领导之下”    “我们要大量培养干部”    “共产党员是一个最光荣最先进的称号”    “党的团结是党领导革命走向胜利的基本保证”    “建设党的新的风格”  第十三章  创建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历史贡献    受命创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深刻阐明执政党加强纪律检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正确规定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任务和方针原则    自觉摆正纪检机关与党委会及相关部门的关系    亲自处理重大典型案件    积极参与中共中央对高岗、饶漱石反党分裂活动的斗争    认真做好向中央监察委员会的交接工作  第十四章  实践党的统一战线政策    统一战线是我们事业的法宝    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    灵活把握统一战线原则    实行全面统战策略    密切团结宗教界、民族界人士    外国友人也是我们统战的对象    做好起义人员和俘虏的统战工作第五篇  领袖情谊  第十五章  朱毛亲密合作48年    志同道合:朱毛长期相处的思想基础    并肩战斗:朱毛亲密合作的实践条件    文化传统:朱毛友谊长存的道德制衡  第十六章  朱德与周恩来的革命情谊    寻求救国理,同走革命路    南征又北战,朝夕共甘苦    学习毛泽东,齐唱正气歌    相处如手足,情谊深似海第六篇  亲友恋念  第十七章  平凡而伟大的朱德母亲    延安为一位没有名字的母亲开追悼会    “没有尽到孝心,让母亲受了苦”    母亲留给朱德的宝贵财富  第十八章  朱德和康克清的婚恋    “一对夫妻司令,都能打仗嘛!”    长征路上的互帮互助    两颗心贴得紧紧的    最后10年的相依为命  第十九章  我和爹爹朱德    我第一次看见爹爹    在纳粹德国集中营的日子里    毛岸英带我找到了家    走进女儿生活中的爹爹    爹爹留给儿女的财富  第二十章  永远的爷爷    学名缘自“三八线”,意寄“和平”寓心声    父亲生母萧菊芳,爷爷称她为“仙妹”    虽道家境多艰涩,国外舶回“小马车”    书信教诲学家务,躬亲实践长本领    支持我们学科学,红墙飞出电波声    爷爷遭辱“文革”初,沉默应对“造反派”    举家被逐中南海,学蒸馒头慰亲人    为圆儿时从军梦,缠着爷爷要当兵    官兵送菜到我家,爷爷送钱承传统    战争依靠高科技,牢记嘱托当专家  第二十一章  岁月不改爷爷在我心中的思念    爷爷把迟到的爱全都给了我们这代人    爷爷鼓励我上山下乡当“猪倌”    做真正的革命军人,不要做“兵油子”    89岁的爷爷为家人写下“革命到底”4个大字  第二十二章  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第二十三章  留在官兵心中的丰碑第七篇  人品魅力  第二十四章  国际友人心目中的朱德    国际友人称颂“红色的品德”    人品魅力凝聚万众一心    国际友人眼中的士兵本色    渴望与朱德一起并肩战斗  第二十五章  元帅心系老百姓    时刻想着群众    屯田军垦,开发南泥湾    中南海“开荒”渡难关    办农村公共食堂要自愿    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  第二十六章  人格典范,为人师表    德高望重,人格高尚    伟人人格,独具特色    实践养成,内涵丰富    人格升华,时代结晶  第二十七章  一身正气,坚持原则    政治原则: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矢志不移    是非原则:坚持真理,求真、求实、求是    治军原则:党指挥枪,勇敢加技术    党性原则:善于团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第八篇  诗词风采  第二十八章  革命史诗,艺术丰碑    “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    “雄飞志在五洲外,烈战功存四海陂”    “水深火热民望救,安危度外不思量”    “红军领导提高后,五破围攻固战场”    “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铁道将通葱岭下,弟兄携手建神州”    “高树红旗惊海内,星星之火已燎原”  第二十九章  兰草情怀,伟人风范    读之“兰草”,走近伟人    品之“兰草”,人格魅力    咏之“兰草”,风范永存跋语后记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佃农的家庭是多灾多难的。租种地主的田地,要年年交纳租粮。朱德在《自传》中说:“一年除去五十担纳租以外,余下的将将够吃”,如果遇到灾年,日子就更加难过。1895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方加租子”。朱德家里没能力交加租,地主的管家在农历除夕那天突然闯来,逼着朱家退佃搬家。没办法,朱家只得向别人借了200多吊钱,加上家里仅有的100多吊,才赎回了原已典当出去的大垮老屋和祖业田。这给年幼的朱德心灵上撒下了仇恨的种子,他感到人世间的不平。正如朱德后来所说,这就“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迁居后第二年,朱德师从席聘三读私塾。这年正值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第二年。中国面临被世界列强瓜分的严重威胁。席聘三对历史十分熟悉,是个很有骨气而又思想开明的人,喜欢纵论古今、抨击时弊,常说:“人不做事业,没什么作用”,“要能做事,才能救世界。不能救世界便没有路”。朱德受他的影响很大。席聘三那种痛恨恶势力和追求救国救民的精神,以及他那强烈的民族感情,深深感染着朱德,使其思想“慢慢开展了”。朱德后来回忆说:“在当时充溢着的思想,就是'富国强兵'。我们晓得做'富国强兵'的事,没知识不行。”1905年,19岁的朱德追求进步、寻求新学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一心想到外面去看看。次年春天,他先考入南充官立两等小学堂;一个学期后,考人顺庆府官立中学堂。这两所学堂的老师中,有一部分人思想比较进步。曾留学日本的老师张澜对学生们说,中国现在要亡国灭种了,要牺牲身家性命去救国。这一年既是朱德从学习旧学到新学的转变,也是他接受“读书不忘救国”进步思想的开端。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说:“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开始了反对封建主义的真正斗争”。他觉得“教书不是一条生路”,毅然辞去了教师职务,决心到云南。因为“那时候,云南靠近边疆,是一个很重要的国防地带”,清朝政府决定在云南设立陆军讲武堂。朱德后来说:“我的志愿老想做个军人,而这个讲武堂恐怕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了。”“那时我还是一个农民,因为受不住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压迫,就和一些有知识的、前进的人参加了新军学校,进了云南讲武堂。我们曾利用了这个新军学校的力量,参加了推翻封建社会的斗争。”当时的朱德,质朴地、直观地感觉到,要推翻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单靠教育是不行的,便决然地投笔从戎了,开始了他漫长的军旅生涯,也为创建一支人民军队做好了思想准备。朱德进入云南讲武堂后,就如饥似渴地拼命学习军事。云南讲武堂的军事教育和训练是近代化的,而且要求非常严格。朱德在这里过着紧张而兴奋的生活。他说:这是他“一个特别专心学的时期”。当时,讲武堂教职员中不少人是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许多人在日本加人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秘密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他们受孙中山之托筹办《云南》杂志,并在《发刊词》中沉痛描述了云南在英、法激烈争夺下所处的危殆局面:“哀哀同胞,行作白人奴隶。彼苍者天,谁实为之,而使我至此极也”,并号召民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万死不懈,以抗强敌”。这在民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云南的民族危机也正日益激化。特别是法国修建滇越铁路,更被人们看做云南行将沦为殖民地的直接信号。朱德说:“亡国的刺激澎湃着,一般宣传刺激都很深刻的印在脑子里。”不久,在讲武堂就建立起同盟会的秘密组织。

编辑推荐

《一代伟人朱德》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代伟人朱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很有人情味的朱德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