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粟裕与淮海决战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人民  作者:张雄文  页数:38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迄今为止第一部不重战役过程而重战略、战役谋划,完整再现毛泽东、粟裕等风云人物高超军事智慧与谋略的信史。全书以鲜为人知的翔实原始文电,正本清源,客观展现了国共双方争夺中原以致生死对决的筹划全过程,时间跨度为起源阶段到战役结束共8个月,还原了一个以毛泽东和粟裕为主角的真实的淮海战役,也还原了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第一功臣”、“主要指挥员”的本来面目。全书共37章,含序言、人物图片和地图约30余万字。

作者简介

  张雄文,作家、历史学者,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凤凰网专栏作家。长期研究开国第一将,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粟裕,在军史界引起很大反响。曾接受凤凰卫视关于粟裕与陈赓大将的专题访谈,并应邀在北师大、华东交大等高校举办粟裕的专题讲座。
  主要作品:长篇传记《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名将粟裕珍闻录》;与人合编粟裕纪念诗文集《百年墨宝》。另有粟裕研究作品发表于《名人传记》、《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看天下》、《文汇读书周报》等数十家报刊,入选《怀念粟裕诗选》、《天下阅读》等书籍的计有两百余万字。

书籍目录

序言
引子:一幕活剧的演职员表
1.遗物里的一首词
2.有一块“肥肉”叫中原
3.粟裕的苦恼
4.一份终于发出的电报
5.诗人的浪漫
6.军令状
7.再来一份军令状
8.有一个想法叫决战
9.共同完善的“施工”图
10.靠过来的兄弟野战军
11.一头“猪”的传说
12.曲折的履职之路
13.两个归来的“卧底”
14.“施工”图的最后定稿
15.“围猎”黄百韬
16.关闭陆路大门
17.“走不动”的杜聿明(上)
18.不一样的黄百韬
19.黄百韬:终于记在粟裕名下
20.“走不动”的杜聿明(下)
21.谁是下一个“猎物”?
22.“书呆子”与“老狐狸”
23.杜聿明打通“回家”的路
24.中野合围黄维
25.又一个“卧底”回归
26.“瘦狗拉硬屎”
27.粟裕又包了杜聿明的“饺子”
28.黄维最后的援兵
29.陈士榘增援中野(上)
30.陈士榘增援中野(下)
31.考虑百万人马的穿衣吃饭
32.攻心为上(上)
33.攻心为上(下)
34.杜聿明:英雄末路
35.第五军:记在粟裕名下最后的王牌
36.杜聿明被擒谈粟裕
37.一座大厦的倒塌
38.尾声:硝烟散去,老兵不死
附录:国共参战双方编制序列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2.有一块“肥肉”叫中原自古逐鹿在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千百年来,那些睥睨四方、指点江山的智者们,站在中华文明每一页新历史的开端,似乎总念叨这两句话,语重心长地告诫有志于天下的奸雄、枭雄或者英雄们:中原是最大的风水宝地,拥有它,才有美好的将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起于草根却心雄万夫,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辈如粪土的毛泽东当然也懂,而且作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中共最高统帅,他比谁都心里有本账。他说:“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谁想统一中国,谁就要控制中原。今天的中原逐鹿,就看鹿死谁手了。”说这句话的时候,国共两军第二次全面“互掐”(解放战争)、“大打出手”已经整整一年。两年前的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曾一再强调,“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但世易时移,今非昔比,那时中共力量还弱小,他的“胃口”仅仅是一个“巩固的基础”,而现在已是“统一中国”,需要“控制中原”了。与蒋介石殚精竭虑,不惜血本重点“照顾”的山东、陕北相比,还算风平浪静、波澜不惊的中原大地,因为他几个月前的一个重大“策划”而硝烟四起,也变得格外扑朔迷离起来。1947年7月21至23日,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一架寒碜的凉棚下,被胡宗南紧追慢赶的毛泽东,主持了一次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会上,他似乎忘记了不远处胡宗南的枪炮声,兴致盎然提出了一个能让老“冤家”蒋介石睡梦里心惊肉跳的计划:用五年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解决蒋介石。很多人都唱“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但他到底还不是卜定阴阳、能掐会算的真神,不敢也不能拍拍胸脯打包票,肯定这位“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的蒋委员长,五年后会像幼儿园的小孩一样乖乖听话,真的如期完蛋。何况,实力比他大得多的蒋委员长,还在一门心思琢磨着“解决”他呢。因此,他又谨慎地补充说:“现在不公开讲出来,还是要准备长期斗争,五年到十年甚至十五年。”为此,他以中原为圆心,主持决定:北边的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即刘邓大军(刘伯承、邓小平统率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挺进中原,千里跃进,直插大别山;刘邓麾下的陈谢兵团(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4纵、9纵)由原计划西进增援陕北,改为渡黄河南下,挺进中原的豫西。西边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原计划南下关中,改为独立坚持陕北内线作战,牵制胡宗南集团。这一决策,与稍后不久毛泽东又将东边的华东野战军一分为二之举,构成了一个后来耳熟能详的军事专业术语——“三军配合,两翼牵制”。华东野战军一分为二的情形是:陈毅、粟裕统率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及主力(即通俗所称的西兵团)在鲁西南掩护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然后开进中原的豫皖苏;留在山东的东兵团(约占华野全军四分之一)则由谭震林、许世友指挥,牵制山东国民党军。这一招,外行人或许一脸茫然看看热闹,内行人才比比画画不免惊叹。毛泽东的目标只有一个:中原,中原!这无疑是经略中原的大手笔。一年后的8月23日,他的主要军事助手朱德还在解释他的意图,说:“自古以来谁在中原取得胜利,最后胜利属于谁的问题就能解决。”就在小河会议结束的当天,毛泽东似乎意犹未尽,还要趁热打铁。他电令远方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这一战略“策划”,毛泽东由衷地偏爱,却并非心血来潮,偶然兴起。它如同一坛泸州老酒,酝酿的时间颇长。从5月到8月,毛泽东反复权衡修正,断断续续达四个月之久。刘伯承、邓小平一武一文两位方面大员,也早已按照他的指令,开始跳跃的“预备动作”,6月30日就率部一举跨过浊流滚滚的黄河,抵达鲁西南(菏泽、济宁一带),迈出了南下的第一步。小河会议两周后的8月7日,他们又奉毛泽东之令,一马当先,将统率的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兵分三路,形成三股蔚为壮观的“红流”,如离弦之箭、脱笼之鹄,流向千里之外的大别山。那位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打仗水平进步不快升官最快的胡宗南,率23万之众进攻陕北、一心“捉拿毛泽东”以建盖世“奇功”之初,毛泽东的选择是艰难的。没有任何“保险公司”敢于签署“保单”,也无任何一处可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但他不顾“万乘之躯”的金贵而独排众议,豪迈地坚持留在了陕北的穷山沟。他还曾忙里偷闲,似乎有意“耍耍”胡宗南,潇洒地在自己枣园窑洞的桌屉里留下便条:“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退不得。奈何!奈何!”胡宗南见了便条后脸色的确难看,但毛泽东在这里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张雄文以其深谙太史公司马迁真谛之功力,表现出敢说真话的勇气、妙笔生花的才气和高瞻远瞩的豪迈之气。  ——吕韧敏,华东野战军老战士、《粟裕战争回忆录》整理者之一张雄文对军史战史的博学,对粟裕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论点的入理剖析.令人叹服。  ——朱楹,粟裕研究专家、中央军委《粟裕传》编写组组长你(张雄文)使我感动!感谢你对粟总的崇敬之情!  ——楚青(粟裕夫人)你(张雄文)很不简单!你在为好人说话!  ——谢伟才,著名表演艺术家、粟裕特型演员文如其名。张雄文老师以其英雄情结写下了纪念真实粟裕、英雄粟裕的每一个文字。不经意问,我饰演了《粟裕大将》。不经意间,张雄文带我走进了一个真实的粟裕世界!  ——郭广平。著名演员、20集电视连续剧《粟裕大将》粟裕扮演者

编辑推荐

《毛泽东粟裕与淮海决战》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毛泽东粟裕与淮海决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7条)

 
 

  •   粟裕的丰功伟绩通过此书得到了真实的体现。此书对于企业中搞经营战略的管理人员也有帮助,粟裕对淮海的理解其实是超过了毛泽东,好在老毛从善如流,能够接纳粟的不同意见。在当时这可是十分之凶险的!特别是老毛放弃自己提出的南渡为刘邓解围的错误思路,接受粟裕的就地集中兵力打大战的战略调整,太重要了,值得读者反复琢磨。
  •   实事求是的展现历史。由衷的敬佩粟裕大将的军事艺术和高尚的人格。值得热爱中国、热爱人民的人去仔细研读
  •   书非常好,可以更深层次了解粟裕与华东战场,可读性很强,两天读完了全本书。
  •   雄文真乃民间研究粟裕第一人,佩服~
  •   佩服!
    此书正好顶了《粟裕回忆录》中没有淮海战役的缺!
  •   粟裕的书都喜欢
  •   对淮海战役战役指挥方面写的最好的一本。
  •   对淮海战役谁立了第一功做出了解释
  •   高亨《水调歌头》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唤醒蛰龙飞起,扫灭魔炎魅火,挥剑斩长鲸。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
    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天章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

    古今中外最伟大的军事家,经典。
  •   可以肯定。
    但是实在将,要是更加客观一些会更好
    要是脉络更加清晰一些,读起来就会更加顺畅
    看得出,作者是在努力。
    但是,恰恰名家与作者的距离正是在于,名家是随笔而来。
    普通的作者是勉力而为
  •   很好的书籍,说法有跟有据,很值得一读
  •   很好很好的书籍,方便又快捷,还是正版
  •   我看到的解放战争书籍内容还没有这么详实精细的,好!
  •   老公正在研读中。稍后再作评论。
  •   向粟总致敬!当世兵圣!
  •   领导买的,他说很好。
  •   一本值得一看且很有价值的书。
  •   与很早读的红流记事差不多。大卫铁拳这本是很早就想找的一本
  •   这样的书,如果不是帮同事买,我想我是不会看的。看了之后觉得很长见识,弥补了这部分的知识空缺
  •   好书,期待很久了
  •   给领导订购的,领导说很好!
  •   谁比天高,
  •   你知道解放战争的序幕,从这里开始引领的吗?
    你知道解放战争的重点,在这里有多少的部队参战吗??
    你知道解放战争的辉煌,让蒋家军是如何从中原战场消失的吗???
  •   给家人买的,质量很好
  •   看质量不错,内容没读
  •   还好吧。我老公要我买的他说还不错的。
  •   我是作者的忠实读者,博客文章每篇必看,每本书和粟裕相关的书,都买。可是确实从第一本无冕元帅开始,书的性价比开始降低了,和很多歌手一样都是成名作,让人惊艳,后来的作品乏善可陈。我建议要购买的话,作品内容非常不错,但是性价比不高,建议购买的时候三思。
  •   作者是粟裕三部曲我都买了,感觉还是无冕元帅写得最好,后两本明显有一蟹不如一蟹的感觉,不过总体来说,性价比还是可以的
  •   什么诗人的浪漫,黄口小儿评点历史时还需要照照镜子的。
    这么多年,不读作者的书,我们也知道淮海战役是粟裕第一功,没有粟裕,就没有淮海战役。但用得着黄口小儿把其他人贬的一文不值吗?
  •   恐怕比较贴合实际情况,粟裕确实很厉害。
  •   因为看过其他网友的评价说这本书写淮海战役写得不错,所以买来想了解一下,有几点:首先这本书写得较为通俗,但不是很好懂,多是直接引用当时的电报文稿,有点像历史文献,理解上有一些困难,当然这也可能是我个人知识水平欠缺。建议可以边读边看《凤凰大视野:生死决战-淮海战役》,这部纪录片不错,配合这本书有助于更加形象的了解淮海战役的大概;另外,这本书的作者写作风格不能说得上严谨,这个我个人的一个感觉,有点吹捧之意,反而使得对当时的真实历史情景发疑。窃以为,这不是一种好的历史写作态度,需要改正。
  •   书还是不错的...送同学的!!
  •   懒得写
  •   给别人代买.以信件作史,值得一读.
  •   由新的角度来看待淮海战役,可一读。
  •   书印装质量不错.内容还算是可以.虽然我个从比较推崇粟裕,但对作者极力贬低刘伯承的军事指挥能力还是不敢苟同,作者还在有意无意地渲染中野有意保存实力,大家都知道中野是全力配合华野打的淮海,不知道作者这么写是什么道理.
  •   史料详尽,研究粟裕必备之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