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读本理论批评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永清,马元龙 编  页数:32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的十六篇文章,严格地讲,没有一篇与传统意义上的“哲学”有关。启蒙时代以降的西方经典哲学传统建立起了极为坚强的话语阵地,相当长一段时间,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也有赖于在固定的阵型队列中使用同样的斗争武器一一同样的概念范畴一一而进行战斗,
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的使用,列宁对经验批判主义的批判,葛兰西对克罗齐哲学的研究,
等等。甚至可以说,从卢卡奇开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真正的“哲学”特点。但翻开“后马克思主义”
的诸著作, 印象却截然不同,好像一下子从运动战转移到了游击战,论题千差万别,论点游移不定,论证随物赋形,
唯一表面上的共通点是反复对马克思义经典作家观念的引用和阐释,哲学的标准崇高形式烟消云散了。应该说本文集特别强化了这种知识景观,但这只是表面现象。

书籍目录

编选前言
译 序
葛兰西批评的现代性
马克思、自然以及非同一性伦理
作为历史之终结和开端的全球化:一种新范式中所隐含的矛盾意义
身体的医学知识:殖民遭遇
论《帝国》
迈克。哈特和安东尼奥。奈格里为21世纪重写了《共产党宣言》吗?
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初探:格拉斯和列维纳斯
自然、进步与史提芬.杰。古尔德的生物政治学
马克思关于道德、正义和权利的思考
唯物/酷儿理论:表现性,主体性,以及晚期资本主义文化中基于相似性的斗争
还原封建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与反种族主义:对差异政治的反思
……

章节摘录

版权页:这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新阐述为我们的论文带来启发。以近代西方经验而言进行论证,我们在“封建”这一概念中回应历史主义、欧洲中心论的偏见,它将欧洲的过去看做唯一的参考标准。我们通过提及美国内战后南方的佃农关系来展开对封建主体性的分析,避免了对于“他者”文化的“传统”现代性的西方现代主义想象,这些想象通常标志着将封建主义的概念应用于中世纪欧洲之外的空间的传统做法。上文提及的重新修正中仍然存在的一个空白是封建主体性的现代主义理解,传统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思考方法中都存在。传统思考方法将封建剥削的主体理解为被动加入“传统”文化秩序。能动性不明显地变成被认为是“打破”传统以及跃入现代性的过程。我们的目的是提供另一种封建主体性分析,使得封建主体性构成中意义/认识的丰富的细微差别得以彰显,这些细微差别可以在一个非现代主义文化秩序中形成能动性的基础。在此,我们通过重新理论化封建主体性来探讨对主体性的思考方式。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非预定论重新理论化的一部分,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将阶级与文化间的关系理解为一种过度决定关系。但是,关于阶级与文化间关系的绝大多数探讨都聚焦于在资本主义整体性下的现代主义主体的形成问题。这一现代主义对于资本主义不仅是参考标准,而且是一种认识论秩序,与一些认知地图相联系,主体通过这些认知地图为世界赋予意义并投身其中。①这一遗产的一个结果是,使指向现代主义主体形成的空白、局限与分歧(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亦同)的探讨都以现代主义作为参考标准。

编辑推荐

《后马克思主义读本:理论批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后马克思主义读本理论批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