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的诗学探寻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杨松冀  页数:335  字数:330000  

内容概要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被誉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苏轼为宋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乃百代罕见全才。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黄庭坚《跋子瞻和陶》)陶、苏二人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皆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陶诗”是苏轼开拓的一片诗歌花园的新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种特殊的现象。
  把苏轼的“和陶诗”与陶诗进行比较研究,即通过诗源、诗艺、诗思、诗格、诗道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揭示出两位诗人诗歌特质及其异同,探究这两位诗人的心灵奥府,彰显他们伟大的人格与崇高的生命境界,试图以此为正在遭受精神无所止泊、灵魂无所皈依的现代人,提供二方宁静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

杨松冀,湖南城步人,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曾在中学任教十余年,吉首大学任教数年,现为玉溪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大学任教期间,先后承担对“中国文学史”、
“大学语文”、 “文献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精读”、
“诗歌朗诵”等课程的教学。先后在核心期刊《文学遗产》、《中国韵文学刊》、《理论月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苏轼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诗源篇
 第一节 体式承袭——源远流长
  一、拟陶:缘题取意
  二、效陶:专意仿效
  三、和陶:精神寄托
 第二节 东坡和陶——开创新体
  一、和陶之始:非始于东坡
  二、和陶版本:“黄州本”最善
  三、和陶题数:旧说皆非
第二章 诗艺篇
 第一节 语词——常言与珠玉
  一、炼字:炼神与炼意
  二、选词:古朴与自由
  三、造语:常言与活语
  四、用典:融典与化典
 ……
第三章 诗思篇
第四章 诗格篇
第五章 诗道篇
结语
附录:苏轼和陶诗编年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章 诗源篇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纵观一部中国文学史,像陶渊明那样影响持久深远的诗人,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的。诚如王国维所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许多著名诗人似乎都只能于某一时段得到推崇而不能长盛于身后的各个历史朝代,或只能得到少数人的认可而不能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承认,陶渊明则不然,上至帝王将相(如乾隆、萧统、李纲、吴芾、辛弃疾等),下至普通士子文人乃至僧人道士,历朝历代都不乏仰慕者、效法者。郭沫若先生曾有言,“中国文学的一太半是在庄子的影响下形成的”,这话似乎可套用到陶渊明身上,即使不能说“一太半”,“一小半”当不为过誉。其实,庄子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还在于其道家逍遥避世的思想及其汪洋恣肆的文风,而陶渊明则以其急流勇退躬耕垄亩的生命实践,践行了道家的隐世精神,并创作了大量经典的田园诗歌垂范后世,故其对文学的影响不惟在思想而且在实践,不惟在生活而且在创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本身就隐含了这两个方面的启示意义。 对陶渊明的接受,也经历了一个先思想后创作的过程。颜延之的《陶征士诔))中虽极称道其人品,但于其诗文仅只是说“学非称师,文取旨达”而已;沈约《宋书•隐逸传•陶渊明本传》亦只是称其“少有高趣”,而无一语赞及其诗文;自萧统始,对陶渊明诗文的赏识才有所改观。“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荡昭章,独起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者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萧统《陶渊明集序》)可见,萧统对陶渊明文品人品的称赏。然而,萧统虽然如此赏识陶渊明人品并爱嗜其文,但他在编《文选》时,却只选录了九篇(诗八赋一)陶渊明作品1,与入选诗52首的陆机、40首的谢灵运、31首的江淹、20首的颜延之比起来,皆远远不及,可见当时诗风所尚。钟嵘的《诗品》似乎正好揭示了其中的原因,虽然钟称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赏其“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典婉惬”,“风华清靡”,但终因为陶之作“为田家语”之故而仅列其为中品,列陶渊明于阮籍、陆机、潘岳、张协、谢灵运诸人之下。必须强调的是:“质直自然”、“直为田家语”的诗歌,能够在“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的齐梁时代,得到认可已经见出萧统眼光的不凡了。

编辑推荐

《精神家园的诗学探寻: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讲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被誉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苏轼为宋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乃百代罕见全才。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陶、苏二人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皆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精神家园的诗学探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基本完好 是研究性的书籍 要不是写论文应该没有多大用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