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理学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曾大兴,夏汉宁 主编  页数:436  字数:36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曾大兴和夏汉宁主编的《文学地理学》这本书,除“学术档案”这一部分之外,均为“中国首届文学地理学暨宋代文学地理研讨会”所收到的论文。本书根据这些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将其分为“文学地理学科学建设”、“文学家的地理分布”、“文学与地理环境之关系”与“作家作品的文学地理学研究”等四个部分。

作者简介

曾大兴,现为广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筹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词学、文学地理学与岭南文化研究,代表作有《柳永和他的词》《20世纪词学名家研究》《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文学地理学研究》等。 夏汉宁,研究员,现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部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江西省文艺学会常务副会长、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古代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筹委会副主任委员等。研究方向为宋代文学。主要著作有《一代文宗欧阳修))《曾巩》《欧阳先生文粹》(校勘)《宋代江西文学家考录》等。

书籍目录

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
文学地理学有着无穷魅力
文学地理学的研究理路
谈宋代文学地理研究
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
——文学地理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意义
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必要性
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文学史研究
关于文化(文学)地理研究的若干理论思考)
文学家之地理分布
中国历代文学家族的地理分布及其特点
宋代江西文学家的地理分布
宋代江西文学家族的地理考察与分析
广西历代词人的地理分布及文学影响
文学与地理环境之关系
中国的内陆型与濒海型神话
关于秦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北朝文学的地域民族特性述略
从文学地理视阈试析西曲繁荣之原因
“陇头”文学元素解析
唐宋文人笔下的“干越”图像
花间、南唐词叙事视角选择的差异与地域审美心理
江西山水名胜与宋代诗文
《庐山历代诗词全集》的文学地理学意义
——以宋明庐山诗的文学地理学检视为中心
从宋遗民对《道德经》的阐释看宋代江西文学之繁盛
明清地域性文学社团考察
蜀道文学初探
作家作品的文学地理学研究
试论文莹《湘山野录》的地理书写的南方印痕
文学地理视阈中的欧阳修词及其影响
——以洛阳、开封、颍州、滁州、扬州词为例
苏轼签判凤翔的文学地理学意义
论《夷坚志》体现的江西地理文化特征
虞集与江右文人交游述考
《岭南逸史》:岭南明代瑶汉冲突、融合与文化认同
在地理空间与时间序列之间
——《华林义门书堂诗集》考述
学术档案
文学地理学论著目录索引
“中国文学地理学学会”筹备委员会成员名单
文学地理学开拓研究新思路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三首诗都是写农历八月的地理景观。东经84°的轮台(今属新疆)是北风凌厉,白草尽折,飞雪漫天,纯然一幅冬天的景象;东经109°的长安(今西安)是天高气爽,野草碧绿而滋润,纯然一幅秋天的景象;东经119°的江宁(今南京)则是草长蝶飞,纯然一幅夏天的景象。虽然三地都处在北纬32°—42°之间,即南、北距离只相差10个纬度,但是东、西距离却相差35个经度,即东、西差异大过南、北差异。表现在物候上,便一个是冬天,一个是秋天,一个是夏天。 历来关注文学地理的学者,从唐代的魏征到明代的王世贞、王骥德,再到近代的刘师培、王国维、况周颐,再到当代的部分学者,往往只注意到文学的南、北差异而忽视其东、西差异,所以他们的有关言论往往只涉及南、北而不涉及东、西,这是由于他们在地理认知上只注意到了纬度的差异,而没有注意到经度的差异,没有注意到地形和季风的差异。其实东、西之间的地形和季风的差异是很惊人的。地形和季风的差异导致气候的差异,气候的差异导致物候的差异,气候和物候的差异导致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最终导致文学作品的地域差异。 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辩证的关系。一方面,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会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包括生活经验、文化积累、生命意识、价值观念、个人气质、思维方式、审美追求等)造成影响,进而对文学家的创作(包括作品的主题、题材、人物、意象、景观、体裁、形式、语言等)造成影响,这些影响的表现形态或者载体,便是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另一方面,这种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久而久之就会融进当地的地域文化,成为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人文地理环境又反过来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构成影响。一个地方的文学家愈多,文学作品的质量愈高,对一个地方的文化贡献就愈大,这个地方的文化土壤就愈厚实,它对新一代的文学家的成长就愈有利。 事实上,我国古代学者对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都是比较关注的。刘勰《文心雕龙》云: “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然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者,抑亦江山之助乎?”这是讲前一个方面的影响。杜佑《通典》云: “闽越遐阻,僻在一隅,凭山负海,难以德抚。永嘉之后,帝室东迁,衣冠避难,多所萃止,艺文儒术,斯之为盛。今虽闾阎贱品,处力役之际,吟咏不辍,盖因颜、谢、徐、庾之风扇焉。”这是讲后一个方面的影响。 一个文学家迁徙流动到一个新的地方,他的感受、体验、生命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倾向等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其作品的主题、题材、人物、意象、景观、体裁、形式、语言等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他的作品的本籍文化色彩会有所减弱,会融进客籍文化的某些成分(当然,这个问题也是因人而异)。另一方面,一个文学家迁徙流动到一个新的地方,除了有选择地吸收、消化当地的人文养料,他在当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也会对当地人文环境的总体构成给予或多或少的影响,即反哺于当地文化。

编辑推荐

《文学地理学》为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改善了文学的生态,刷新了人们对文学的认识。它的前景是诱人的,也是无限广阔的。让我们为了这个学科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学地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这是一本关于运用文学地理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文学的论文集,论文集收集了从各个角度的运用地理学研究文学的论文,角度新颖,方法新颖,思路新颖,是一本很不错的论文集。
  •   对我很有用,准备做这方面的研究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