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胞物与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朱浒  页数:279  

内容概要

  《民胞物与:中国近代义赈(1876-1912)》采取事件史和叙事史相结合的手法,以全景勾勒单次义赈活动为单元,寓结构性论述于历时性叙事之中,最终完整呈现近代义赈的整体发展过程及其演进脉络。

作者简介

  朱浒,1972年生。2002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清代灾荒史,旁及部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内容。

书籍目录

导言一、义赈源流辨正二、本书写作旨趣第一章 创千古未开之义举:“丁戊奇荒”与近代义赈之发端一、天祸晋豫二、首出江南的李金镛三、南绅与传教士的缠斗四、南绅在华北的转战五、果育堂与桃花坞六、向美国筹赈的尝试七、关于赎田的争论八、首位南绅之捐躯第二章 升级换代后的气象:光绪十三年黄河郑州决口与义赈一、郑州决口与郑工二、义赈队伍的改版三、上海的兼筹并顾四、移步换形的放赈五、筹赈彩票的滥觞六、李朝觐的身后名第二章 附从赈务到洋务:江南绅商在洋务企业中的崛起一、民用洋务企业建设从江南启动的要求及其难局二、打破瓶颈的契机:晚清义赈的兴起与江南绅商三、义赈同人兼江南绅商在洋务企业中的经营绩效第三章 外来户与地方水利:光绪中期山东小清河工程与义赈一、小清河的今生前世二、义赈与小清河的再续前缘三、作为工程局的工赈局四、桃花沟与小西口:地方社会的历史死结五、五载打造新清河六、直把工程作义赈第四章 国家向义赈的求助:世纪之交的陕西旱灾与义赈一、跨世纪的旱灾二、西安行在的期望三、江南的行动旗号四、义赈笼罩下的陕赈五、施则敬对官方的要求六、余波:中国红十字会的先驱第五章 救荒中的三方博弈:光绪丙午徐海水灾中的义赈、官赈与洋赈一、徐海大水与清江浦之围二、盛宣怀与端方:同是天涯失意人三、从“化官为义”到“官义合办”四、办赈义绅众生相五、华洋义赈会的异军突起六、南北筹赈集会潮第六章 中西合璧之新纪元:辛亥时期的江皖大水与华洋义赈会一、江皖沉灾二、每况愈下的政府赈灾三、华洋义赈会之风云再起四、中西杂糅之筹赈策五、建设救灾之蓝图六、关于赈灾的请命与请愿七、义赈会名望的利用与盗用征引文献

章节摘录

  三、义赈同人兼江南绅商在洋务企业中的经营绩效  应该说,与洋务企业建设中的官僚和广东买办群体相比,义赈同人中的江南绅商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不像官僚群体那样可以从政治上寻求特权的庇护,也不像广东买办群体那样既熟悉新生产力又拥有较为雄厚的资本。甚至与先前的朱其昂相比,他们所拥有的政治经济条件都逊色不少。然而,由于能够更加牢固地依托本土特别是江南的社会资源,他们对洋务企业的经营取得了相当显著的绩效。正是主要在他们的努力下,才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以民用洋务企业的建设为主体,形成了中国近代企业的第一个发展高潮。尤其是在1883年那场极其严重的上海金融风潮发生后,在洋务企业中包括郑观应在内的广东买办群体都受到沉重打击而纷纷出局的情况下,也主要是由于这批江南绅商作为中坚力量,才在很大程度上维持并发展了此前洋务企业建设的成果。也正是基于这些情况,江南绅商才谈得上实现了在洋务企业中的崛起,而近代工业化也在中国真正得到了初步落实。  江南绅商在洋务企业建设中的崛起,是从招股活动上打开突破口的。1880年以前,民用洋务企业的招股都出现了严重不足的情况。例如,轮船招商局虽然在唐廷枢和徐润入局后到1874年8月间共招收资金47万6千两,但是此后几年却每况愈下,从1876年到1880年,每年招到的股金都在5万两以下,始终没有招足最初预定的100万两股本。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胞物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