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史

出版时间:2002-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朱光潜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大学生必读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以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书目为依据,收录了著名作家朱光潜先生的长篇小说《西方美学史》。
本书具有很强的经典性及学术性,该书不仅是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书籍,同时也是其他专业大学生加强人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读物。可供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阅读收藏。

书籍目录

序论
第一部分 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第一章 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 柏拉图
第三章 亚理斯多德
第四章 亚历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
……
第二部分 十七八世纪和启蒙运动
第七章 法国新古典主义:笛卡儿和布瓦罗
第八章 英国经验主义:培根,霍布士,洛克,夏夫兹博里,哈奇生,休谟和博克
第九章 法国启蒙运动:伏尔太,卢骚和狄德罗
第十章 德国启蒙运动:高特雪特,鲍姆嘉通,文克尔曼和莱辛
第十一章 意大利历史哲学派:维柯
第三部分 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
甲 德国古典美学
乙 其他流派
丙 结束语
附录:简要书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方美学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0条)

 
 

  •      服装美学貌似是所有服装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必修课,而服装美学又是美学的一个附属品,自然,学习服装美学前得先有美学来打下基础。
      
       国内的美学是由朱光潜先生启蒙的,是他,把西方的美学体系带进中国来,他不愧为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这本书,正是以他在北大哲学系美学专业授课时的讲义和他的学习研究笔记为基础,反复修改而出版的。这是一本系统地阐述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专著,是一本经典的美学通史,从古希腊时期到近代的克罗齐,按照不同时期分别阐述了具有较大代表性、影响较深远、公认为经典性权威、可说明历史发展线索的主要流派,并且里面援引了一些重要的原始资料。
      
       另外,建议把这本书和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一起读。《苏菲的世界》同样是一本经典,是哲学的启蒙读物,但同时读起来又有点像在读《秘密花园》的童话般的感觉,不会觉得干巴巴的枯燥乏味。从古希腊以来,美学就附属于哲学,归为哲学门类的一个分支。美学离不开哲学,要学习西方美学史,就必须对西方哲学史也有一定的掌握。
      
       因为《西方美学史》和《苏菲的世界》都属于通史类,可以让我们能够系统地纵观哲学和美学的发展进程,能够概括性地了解不同流派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在这个分析、比较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知道自己偏向于哪个方向,更赞同哪个流派,从而激发兴趣深入地、有方向地研究那个流派那个大师的著作,并培养、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
      
       在服装上,可以通过分析、鉴赏一个季度各大师推出的作品,就能够看出那一季度的流行方向,看出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甚至能深入理解到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同样,在这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我们逐渐了解自己的方向所在,并以之来指导我们的创作。
  •     记得在上本科的时候,有一门课叫做《设计美学》,当时授课老师是我们学校的神一般的老师,每节课上课之前就是“你们知道什么是美吗?美就是女生穿超短裙,穿超超短裙,穿超超超短裙...”这实在是不堪回首的往事,于是我挂科了。
      
      
      这本书,是在古旧书店淘来的83版的,标价0.83元,上面充斥了该书曾经的主人鲜艳随意的红色水笔的标注,感觉在阅读的时候是在与三个人对话,这就是借书或是买旧书的好玩所在吧。
      
      
      序言部分,味如嚼蜡,难以下看,全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言论,实在是让我活生生的将它打入冷宫长达3个多月之久,后来也是因为突如其来的兴趣,翻了一下后面,结果内容真是不错!于是细细阅读。
      
      作者思维逻辑十分连贯,在叙述希腊美学史之前一句”美学在西方一开始就是哲学的一个部门“这样一句话点醒了我大脑的疑惑。“艺术,宗教,哲学是西方文化探索关于本质的三个进阶。”我一直阅读的这些与我本专业不相关联的书籍原来都是在冥冥之中联系着,只是本来的我愚钝过头了,以为只是闲来无聊买来打发时间的书。这也许就是美妙的每个人对于知识的直觉性。我以这样愉快的心态阅读完毕,收货颇丰,也能顺利的将作者阐述的内容用图形的形式形象的记录笔记,可见作者与其他理论研究家所不同的、卓著的逻辑思维方式。
      
      
      这是一本美学启蒙读物,书不长,且替要想读书的人,亲切的指示门径,”门径之门径,阶梯之阶梯“.....
  •     主持人(下称“主”): 今天,我们“读大家,谈学问”栏目组有幸邀请到隐居多年的朱光潜先生来到我们现场,来与大家讨论西方美学的发展。朱老您好!(朱光潜先生上,握手)
      朱光潜(下称“朱”): 大家好!主持人好!好些年没有与大家见面了,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
      ( 掌 声 )
      主: 好,下面我们进入正题。朱老,您在美学研究上颇有造诣,那么您对西方美学史这一部分来说,主要是如何来做的?有何标准?做这本书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呢?
      朱: 我们只是就每个时代中挑选几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对每个代表人物也只约略介绍他的主要观点,挂一漏万是在所难免的。
       挑选的标准是他们要确实能代表当代(小编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主要思潮而且可以说明历史发展线索。
       我们的目的不仅在灌输知识而在启发思考,不仅在罗列古董而在古为今用,所以对美学上的一些带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企图作比较深入的探讨。(P640)
      主: 我们知道,美学史一般有通史和专题史两种写法,在本书中您主要是采用了通史的写法。那么您今天能否以一种专题史的方式来帮大家梳理一下脉络呢?
      朱(笑):其实,即使在通史阶段,对美学上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仍应有一些提纲挈领的认识。我们就挑选几个这样的关键性问题作为样本,对它们进行一种初步的专题史的研究。我们所挑选的问题只有四个:1、美的本质,2、形象思维,3、典型人物性格,4、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这四个问题都是美学上的中心问题,不理解它们就不可能理解美学。(P641)
      ( 掌 声 )
      朱: 首先,我们讲(一)美的本质问题。美的本质问题不是孤立的。它牵涉到美学领域以内的一切问题、每个时期的艺术创作实践情况以及一般文化思想情况,特别是哲学思想情况,最后都要牵涉到社会基础。(P641)
       专就美的本质问题的历史发展来说,它主要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理性与感性的关系的问题。在西方很长时期之内,内容与形式,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都是割裂开来的,各个美学流派各有所偏重。到了十八九世纪,德国古典美学才企图达到这些对立面的统一。主要的看法有五种:(1)古典主义:美在物体形式(2)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在完善(3)英国经验主义:美感即快感,美即愉快(4)德国古典美学: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5)俄国现实主义:美是生活。(P642)
      1、古典主义:美在物体形式
       这一看法在西方是一个出现最早的看法。一般所举的理由是:美只关形象,而形象是由感官直接感受的,所以只有可凭感官感受的物体及其运动才说得上美。就艺术来说,古希腊人一般把美只局限于造型艺术,很少有人就诗和一般文学来谈美,因为用语文来描绘形象是间接的,不是能凭感官直接感受的,而是需通过理智的。由于此缘故,古代人就想到美只在物体形式上,,具体地说,只在整体与各部分的比例配合上,如平衡、对称、变化、整齐之类。古希腊人说“和谐”多于说“美”。和谐的概念是由毕达哥拉斯学派发展出来的。它就是后来文艺理论家所常提到的“寓变化于整齐”或“在杂多中见整一”的原则。
       亚里士多德基本上接受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他于要求文学的首先是真;不过他谈到和谐感和节奏感是人爱好文艺的原因之一,并把文艺作品须是有机整体的原则提到最高的地位。他在《诗学》第七章明确提出“美就在于体积大小和秩序”。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也还是就物体形式来谈美的。这种“美在形式”的看法一直盛行于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甚至十八世纪。
       启蒙运动时代,德国的文克尔曼认为希腊造型艺术所表现的最高的美的理想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这种最高的美的理想主要体现在形体的轮廓和线条上。他已认识到艺术美有理想或内容的一方面(如静穆、单纯、高贵、伟大),较单讲求形式的似稍前一步,但他要求的毕竟是抽象的理想表现于抽象的线条或形式,且他反对表情,故形式仍然是首要的。同时代的莱辛在确定诗画界限时,本要驳斥文克尔曼的希腊艺术不表情的看法,实际却又与文克尔曼站在同一形式主义立场上,还是以为美在物体形式。
       德国古典美学最大代表之一康德,其美学观点中也有一方面是继承这种形式主义的。他在《判断力批判》中所分析的美也只是由感官直接感觉到的美,也即物体及其运动的形式美。从对物体的感官接受的直接性出发,他做出美不涉及利害计较,欲望和目的,也不涉及概念或抽象思考的结论。美只在形式,不涉及内容意义,一涉及内容意义,美就不是“纯粹的”而是“依存的”。他是德国“形式美学”派开山祖,近代“实验美学”也是从此出发的。(P646)
      2、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即完善
       这一说的创始人是新柏拉图派。他们把柏拉图的理式说和基督教神学结合在一起,认为每类事物各有一个“原型”,而这个原型是上帝在创造世间事物时所悬的一种“目的”。一件事物如果符合它那类事物所特有的形体结构或模样而完整无缺,那就算达到它的“内在目的”,就叫做“完善”,也就叫做美。所以“美即完善”说的哲学基础是有神论和目的论。
       十七八世纪以莱布尼兹为首的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家在新柏拉图派的目的论基础上发展了这种美即完善说。他的门徒伍尔夫和鲍姆嘉通相继发挥了他的这种美学观点。鲍姆嘉通提出“美学的认识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本身就是美”,所谓感性认识的完善,正是与“理性认识的完善”相对立的凭感官认识到的完善。
       理性派所说的“完善”实际上是指同类事物的常态。这一说主要仍从物体形式着眼,强调美的感性与直接性,故理性派多采取“寓变化于整齐”那条形式原则。他们认为美的形象虽是感性的,但还是有其理性基础,美的事物符合它按本质所规定的内在目的,在这点上有内容意义了,仿佛比单纯的形式主义进了一步。但理性派所理解的理性并非我们一般的理性,而是“天意安排”的合理性,是先验的,如康德的“先验范畴”、“德行”、“完善”,因而这是一种根据目的论的美在完善说。在美学上目的论还表现为“内外相应”说,即小宇宙(人)与大宇宙相对应,人心本来有的内在的和谐或美遇到外在世界的和谐或美,同声相应产生美感。康德排除了“美即完善”那种目的论,认为美不涉及目的,但接受了“内外相应”的目的论,所以他说美虽不涉及目的却见出目的性。这里还是隐约见出“天意安排”,所以说美无目的而有目的性。(P649)
      3、英国经验主义:美感即快感,美即愉快
       英国经验主义标志着一个重大转变,这一转变不仅表现在批判理性派的先验的理性与理性观念,从而确定一切知识来自感官经验这个基本出发点上,而且也表现在把哲学和美学的对象从客观世界的性质与形式分析,转到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这个基本方向上。它一方面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巴克莱、休谟),另一方面导致机械唯物主义(柏克)。
       他们既然肯定感性经验是一切认识的最后根据,所以把美的研究重点从对象形式的分析转到对美感活动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分析。一方面建立了“观念联想”律作为创造想象的根据,另一方面又着重研究人的各种情欲和本能以及快感和痛感,想从此找到美学的生理和心理基础。这是经验派美学总的方向。休谟首先驳斥了美是对象的属性的看法,并明确把美感与快感等同起来,把美和美感等同起来。另外,休谟的同情说对近代美学思想尤其是立普斯的移情说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力打击了形式主义。柏克则从经验主义走到了机械唯物主义,他也把美感与快感等同,也强调同情在审美中所起的作用,但他不同于休谟的是,一方面肯定美就是爱,另一方面又认为美是客观事物的属性,而且这是一种纯粹生物学的观点,忽视了美与社会生活及历史发展的联系,是片面的、机械的、简单化的。(P651)
      4、德国古典美学: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
       在十七八世纪西方哲学中,英国经验主义与大陆理性主义尖锐对立,而每一派的片面立场都日渐站不住脚,寻求达到这些对立面的辩证统一成为近代美学主要课题,在此方面首推十八九世纪的德国古典美学。
       康德从这两派都抛弃了一些,也都吸收了一些。他所抛弃的是鲍姆嘉通的“美即完善”说和柏克的美感即快感说;他所吸收的是理性派的理性,先验范畴和“内外相应”的目的论和一部分形式主义观点,以及经验派的美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感觉的直接性以及美与崇高的对立。结果他做到的是拼合而非同一。在《美的分析》中他得到一个形式主义的结论:美只在形式,不涉及概念、目的和利害计较;这种形式美才是纯粹美,丝毫不涉及内容意义。但他在后来《崇高的分析》中又认为崇高根本是无形式的,崇高感主要起于崇高对象所隐含的道德观念和理性内容。康德这种对崇高的看法改变了他对美的看法,从前是美在形式,现在却是“美是道德精神的象征”了。他说从前那个形式主义的看法只适用于自然美,至于艺术美却是有内容意义的“依存美”。话是言之成理的,但问题在于他把“纯粹美”和“依存美”,“自然美”和“艺术美”都绝对对立起来,没有找到达到这两种美统一的通道,所以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都仍然是彼此割裂开来的。他的企图是失败的。
       之后的希尔特针对文克尔曼提出用个性“特征”来代替文克尔曼的“理想”,他把艺术的重点从抽象理想和抽象形式上转到个性特征即具体内容上,这就标志着近代美学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看法大转变的关键。
       这场争论引起歌德与席勒的关心。歌德主张文艺从生活出发,也强调个性特征,不过他并未完全排除文克尔曼的理想美。他提出“从一般到特殊”与“从特殊到一般”的区别,提出对特征与形式美的关系的看法:“我们应从显出特征的东西开始,以便达到美。”“古人的最高原则是意蕴,而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是美。”这里“特征”和“意蕴”指的都是艺术内容。这样,该看法一方面批判了文克尔曼的古代艺术的“静穆”排斥表情的形式主义观点,另一方面也纠正了希尔特为强调特征而排斥“客观的美”(即对象形式的美)的片面性。这就已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对德国古典美学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席勒是德国古典美学由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转到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一个重要桥梁。席勒把生活看成艺术的内容,形象看成艺术的形式,美则是这两对立面的统一体,即活的形象上面。他把艺术美看做内容与形式,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显而易见的。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美学原则正是对席勒关于“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体”的理论的发挥。他把理念看做艺术的内容,把“感性显现”看做艺术的形式,这种对形式的新理解来源于席勒。黑格尔的定义较席勒更明确:理性内容(理念)显现于感性形象(形式)。(P657)
      5、俄国现实主义:美是生活
       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是这一派别的代表,都既批判又继承了黑格尔美学的某些方面,发挥了“美是生活”的大原则,为现实主义文艺奠定了美学理论基础。别林斯基是黑格尔的信徒,但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这就决定了他思想上经常陷入矛盾。车尔尼雪夫斯基明确指出“美是生活”,但像别林斯基又是主张的一样,他认为现实生活的美只在内容本质而艺术的美则只在形式,艺术与现实的区别只在形式而不在内容。这种把内容与形式割裂开来的看法影响了他对艺术、艺术美以及艺术美与现实美关系等的全盘看法。
       以上呢,就是我今天讲的内容,感谢大家!
      主:好,感谢朱老先生的精彩讲解,也感谢所有的观众,明天同一时间,不见不散!
      ( 音 乐 , 掌 声 )
      
  •      西欧美学从十七世纪开始步入法国主导的新古典主义,此时正值法国中央集权高度发展,法国新古典主义文艺作为法国理性主义哲学的体现,不可避免地体现了美学中的理性主义,即对是非善恶美丑评判的标准始终是主观的,由此引起文艺被完全被认为是理智的、片面强调理性而忽视感性认识、忽视想象的重要性。在理性主义主导者笛卡儿看来,理性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与经验和实践毫不相干。在笛卡儿替美所下的定义中,美,也就是“文辞的纯洁”,有两层含义,一是整体与部分的和谐,二是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语言的一致。“明晰”与“纯洁”成为法国文艺的特色,这也正是理性主义的要求。
      
       布瓦罗是新古典主义真正的确立者,在《论诗艺》中,他将理性作为全书的主线,并提出了“研究宫廷,认识城市”的口号,要求一切作品应以理性为准绳,相信普遍人性(理性),相信美的绝对价值和文艺的普遍永恒标准。由此,理性主义者认为既然真理都是普遍永恒的,而美也是普遍永恒的,美也就等同于真,真,也就是“自然”。由此,布瓦罗强调诗人应研究、服从自然。
      
       朱光潜先生认为,新古典主义者之“自然”,还不是感性现实世界,而是人性。新古典主义坚信“艺术模仿自然”,把自然等同于真理,在自然与文艺的关系上,站在现实主义立场。他们强调亚里士多德的“尽情尽理”,即所谓“逼真”,并认为做到逼真的唯一途径是刻画典型,而他们对典型的理解仍局限于贺拉斯的定型与类型的看法。但他们并未真正理解“逼真”的含义。
      
       从后来康德的观点看,康德关于典型的看法相对进了一步,他提出“理想美”、“审美意象”的观点,正是“典型”。特别是有关审美意象的讨论,第一,就成因说,审美意象是由想象力形成的,但也要根据理性观念;第二,就性质说,审美意象是理性观念的最完满的感性形象显现;第三,审美意象因其具有高度概括性,因而在作用上能以有尽之言表达无穷之意,从感性到超感性,使人感觉到超越自然限制的自由。因此,康德强调审美意象尽管与逻辑概念对立,但在最具高度概括性上也“力求接近理性概念”,是一般与特殊的统一,带普遍性。总之,康德认为艺术典型在表现能力上表现为概括性与暗示性,达到可能的最高度,即根据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第二自然”,这就是“逼真”,并非单纯模仿自然,而是在一般的特殊化、个性化中,从有限见出无限,从个别见出一般,实现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这就对布瓦罗的观点进行了较有力的驳斥。
      
       然而,康德尽管看到理性派单纯强调理性的片面性,并在“天才”(艺术创造)中指出天才的独创性和自然性,反对理性派新古典主义单纯的模仿和呆板的正确性,却因其自身立足于理性主义立场来试图调和理性主义美学与经验主义美学,造成了处处看到对立,在将必然归于物质,将自由归于心灵而造成分裂后又来设法将二者重新嵌合。从这点来看,后来的歌德又进了一大步。
      
       典型实质上就是一般与特殊的统一这个大原则之下的一个特殊事例。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明确提出,诗虽是写个别事物(同于历史),却要同时见出一般或普遍性(异于历史)。贺拉斯把典型窄狭化为“类型”的看法,把典型看成同类事物的共同性或“常态”,模糊了事物本质与偶然性的区别,造成文艺抽象化与公式化,为一般而牺牲特殊。“理想与特征的对立,其实也就是文艺应从主观概念还是应从客观现实出发的问题,是典型应被理解为抽象化和普泛化,还是应理解为具体化和个性化的问题,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文艺理想的分歧也在此见出。”(P409第十三章 歌德)
      
       在早年的判断中,歌德曾把特征和有生命的整体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多少见出点特征与本质的关系,但当时仍以主观情感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对于特征和美的关系尚未明确提出。及至后来游历意大利回来后,歌德把特征与语言形式联系起来考察,触及了内容与形式的联系,表达了“类型不能表现出本质”的观点,说明了个别的东西不抛弃有意蕴的崇高的东西,就是既要显出特征,又要保持古典的理想。这作为一个矛盾只能由美来解决,因为美“使抽象的本质获得具体感性的形象,是理想不只是冷静而严峻的抽象形式,而变成有血有肉的东西”,这也就是理性与感性、一般与特殊的统一,这正是歌德心中的美的典型。
      
       歌德的观点是建立在他的创作基础上而非静思玄想上的,总的来说,他对典型的辩证统一的看法是唯物主义的。
      
       而席勒借游戏冲动,以一种文化教养的“第三种冲动”的姿态来消除强迫,恢复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自然状态的统一。不同于英国经验派把美和生活等同,亦不同于形式派把美和形式等同,他指出“活的形象”作为最广义的美,这种游戏冲动的对象,在我看,应当是美的最完满的典型了。
      
       到了黑格尔,他强调“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美学》中,认为美学应当是“艺术哲学”,直接轻视、排除自然美,认为艺术美当然的高于自然美。这一轻视是来源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认为美是显现理念即绝对精神的,当然是无限、自由、独立自在的,而自然是相对的、没有自由和独立自在性的。理念作为绝对精神,特点就在“自在自为”,也即“自由自觉”,而自然是不具备这一特点的。黑格尔以为美是“寓杂多于整一”,而自然美的缺陷在于动物只“自在”而非“自为”的,没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即还不能自觉美。由于自然美的这种缺陷,,艺术美才有必要。另外,黑格尔轻视自然美的另一重要原因与其反对崇拜自然的浪漫主义的、人本主义的倾向有关。黑格尔将美局限于艺术美固然有其理由,也起到了对萌芽的自然主义倾向的批判作用,基本符合现实主义的文艺观点。
      
       黑格尔认为应当是自在自为的人才能体现理念,因此也应当是典型的人物性格。他认为艺术理想中的性格应当具有丰富性、明确性、坚定性,反对抽象化,也反对感伤的颓废的浪漫主义倾向。
      
       纵观对于典型以及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关系,大体就是理性与感性、一般与特殊的辩证统一证实的过程。美的典型,应当是创造取于自然却又高于自然的“自由自觉”的“第二自然”。美学从康德的形式主义、感性主义到黑格尔的反形式主义、反感性主义,这一重大转变对艺术美与自然美关系的认识也起到很大影响。
        
  •     1,从思想家所处的时代和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两个维度来对其进行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的评价,把对思想的理解嵌入与它相关的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因为意义只有在历时和共时的坐标系中才存在。
      2,善于发现思想中的矛盾,找到矛盾的根源。同时应认识到作者所呈现出的这些矛盾对后人的正面影响,即引发和打开了后人的思路,甚至可能引导出两大完全对立的思想派别的论争。远见必有盲点,盲点的表现之一就是思想中的矛盾,而这却恰恰是先人的担当。承认自己思想中的矛盾,而不是忽视(毕竟让自己的思想保持和谐一致,才更有利于自圆其说,更有利于促成自己思想的系统性和完满性),恰恰是思想家严肃诚实对待学问的优良品质的表现。
      3,重视对比阅读,深入了解批判继承是如何发生的(包括历时的和共时的对比)。如对比阅读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和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
      4,对于理论自身存在的片面性,也要全面辩证看待。因为如果结合它所处的时代,也许就会获得一定的进步性。如别林斯基与俄国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盛行的消极颓废的感伤主义进行了顽强斗争,这导致他早期片面强调艺术的客观性,但这“矫枉”的意义却要远远大于“过正”带来的危害,因为它无疑打击了浪漫主义的颓风,唤醒了民主,促进了解放运动。
  •      最近又看此书,比起它当作学术著作来读,更像是把它当作先生的文章来读。
       每每读到那些政治意味浓厚的段落,就忍不住苦笑叹息。从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了老先生后来所经历的艰难可怖岁月的痕迹。一位研究美学的先生,该是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感受美的心,该过有情趣的生活,赏玩美好的事物。对他来说,鸣鹤园那个棚里的生活一定是比对别人来说更大的摧残和煎熬。
       但据另一本书中所说,先生正是因为日日看着鸣鹤园的美景,才承受住了这般屈辱和折磨,始终没有放弃生的希望。
       我看着先生所看到的那片美景,以此激励自己。
      
  •      去年暑假的时候,买了一本我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本想下决心一次读完,可是生活蹉跎,总是有什么要干的事情打断阅读,有时候甚至想,在今天这样一个什么都讲礼仪的时代读这样一部西方的美学发展史到底有没有意义,能收到什么好处。
      
       然而由于是自己花钱买的,并且一直以来都想读点关于西方哲学的东西,所以还是断断续续的坚持下来了。寒假回家的时候我就拿着它,尽管很厚,在本来就已经鼓鼓的行李当中增加了重量,我还是抱着一丝学习就要吃苦的念头将它带了回去。
      
       在家里的日子虽然可以和家人一起共享团圆之喜但是也很单调,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那农村地方还没有互联网,更不用说上网写东西了。除了看看电视吃吃饭意外似乎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干,所以读书就成了首选。
      
       在我的想象当中,美学应该是很晦涩很枯燥的东西,抽象的逻辑和概念的叠加应当给理解造成了不小的阻力,可是当我打开书本进入阅读时才发现,朱光潜先生的语言平实易懂,而且全书调理清晰,在有可能引起误会或者不懂得地方,老先生总是不厌其烦地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解释、诠释,这充分的显示出作为一名学者的严谨学风和平实的态度,这种简洁生动的写作方式和西方哲人们深刻丰富的思想使我一度不忍释卷,愈读愈觉得思维开阔,眼界大开。
      
       今天终于读完了,有的人可能会说,读的那么慢啊,这么长时间了才读完。是的,我得承认,确实是有点慢,现实当中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在耽误着,所以在速度上就慢了一些,可是这并不妨碍我对这部经典著作的细嚼慢咽。纵观全书,围绕着的是物质和意识那个为先,主观和客观那个更能作为艺术的本源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发展过程以及优劣之辩,而最后终于抵达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和文艺的观点: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称为对艺术的最终要求。
      
       不得不说,这本经典著作很严重的留有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性质,动不动就以马克思主义和毛主席的标准来说事,确实有点政治倾向性,这点和书中所标明的应当把这种作家的主观倾向性以一中隐蔽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观点是不符合的。但是这也丝毫不能掩盖这部美学著作的光芒和意义,书中提出的一系列观点都是符合我们关于美以及艺术的看法的。
      
  •     朱光潜先生在对柏拉图的哲学中政治色彩的部分论述很精彩 形而上学的思想影响了中世纪乃至现代的一大帮哲学先驱 包括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柏拉图对于艺术的否认虽然是片面的 但是他的思想中却有着片面的正确 他的东西虽然是带有阶级的局限性 但是 在那个时代 他是绝对的先驱 这种客观的唯心主义哲学 在某种意义上让人们告别了那个 思想青涩 晦暗的古希腊 从德谟克利特后 人类从此走上了一段 怀疑宇宙 认知自我的伟大路程.......
  •     因为考试所用,所以打算从基本的美学史开始读起,于是选择了朱光潜的这本,理由无他,因为经典和出名。
      但是还是要有几点要细说:
      一、这本书不薄,相比上海文艺那一套《西方美学通史》绝对要轻松许多许多。但是作为第一本美学(又与哲学相关)的书,以前并未接触过(甚至西方的文艺都了解甚少,毕竟平时看的都是先秦的书。。。),慢慢读下来也是种折磨,但是这种折磨又时刻是纠结的。因为会时不时的感到枯燥和难解,又时不时的感觉到获得了启迪和收获,前者是面对着有关专业术语和句意总是不能达到本质上的理解,很多时候总是觉得模糊难懂;后者则是精神上或者思维上突然间又有短暂的贯通而感到喜悦。但是真的读完了的时候,总算有个基本性的全局观和整体上的稍微了解,说得过分点简直是“豁然开朗”(当然,这只是肤浅的表面)。这时候,才感觉到不负一番苦心。
      
      二、我整个看书期间,就我个人而言,开始感觉到容易,越来越深入下去就越晦涩难解,尤其接近康德的时候,因为康德在我们老师的话里就是“康德是个半吊子,但是这个‘半’却是非常之重要的”。但是最后到俄国的时候又觉得简单了起来,原因可能是接近了马克思还有就是已经熟悉了一些术语的缘故。
      
      三、这本是通史,还是要挑选一些美学家的作品来读,诚如朱先生推荐的那样,柏拉图的,亚里士多德的,康德的,黑格尔的等等。
      
      四、这本书,带有浓厚的阶级观点,但是这却毫无影响它的价值,因为书里时刻闪现着思想火花,根本不是阶级观点所能束缚的。但是这本书还是有所偏重的,这无法否认,每本书都有作者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至于这本书,章启群的《新编西方美学史》曾做过一些评价,而章本也是很值得一看的书。毕竟时代有时代的特色。
      
      (个人之见。。。)
      
  •     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的第一个版本于196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随后一年中随即重印。虽然已经无法还原当时的出版境况,但“1963”和“重印”的搭配多少有些耐人寻味,至少可以一窥那个时代刚经历过三年饥饿灾荒的人们对一种精神和美的渴求是多么强烈,自然也能反映出当时那个虚妄的年代中单一意识形态对知识和文艺的高压和钳制。但让人感觉颇为吊诡的是,经历将近五十年后,这本著作仍然能突破那个荒谬年代的局限性一再重版和翻印。迄今为止,金城出版社重新整理、核对内文,并配以精美插图的彩色典藏版,这个中间不知道有多少版本层出不穷。
      拿到这个据说“史上最权威、最完备、最精美”的彩色典藏版之前,我一直有一个疑虑,不知道书中原来的几个序言能否完整保留下来。对我们现在的读者而言,原来书中的序言太过于拘谨和荒谬,三两句话中就言必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唯物主义史观等等,味同嚼蜡。但这是那个时代能维持下来的写作的最高指示和护身符,就连心高气傲的钱钟书先生也不能免俗,手头正好有个现成的例子,1958年《宋诗选注》第一版的序言中,他不得不引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的话以表明自己接纳了马列主义毛思想的改造。但对钱钟书而言,他心知肚明,那几句话只不过是一种出版策略。这也是钱钟书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毛泽东的话,我现在可以理解为“为引而引”的一种知识分子艰难写作和生存的方式。(可参见谢泳撰写的《<宋诗选注•序>修改之谜》一文)
      回到我们的主题继续说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在这个新版本中我注意到了一些变化,在最初的几个版本中撰写的几篇序言,都以附录的形式收录其后,其中主要有附录一:《1963年初版<编写凡例>》、附录二:《1963年初版<序论>》以及附录三:《1979年再版<序论>》。我非常赞同这个新版本的处理方式,对一些过往年代中局限性很大的文字,不能因为已经落后于我们的思想观念而一删了之,更应该注意和保留一份史实的证据,以备查证。比如从这三份附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年代的许多宝贵的信息。尤其在附录三中的首段文字颇为值得我们留意:“解放后,1950年代在党领导之下持续数年之久的全国范围的美学批判讨论,引起了广大文艺理论工作者和一般读者对美学的浓厚兴趣和深入研究的要求。参加这场批判讨论对我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我从此开始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来对自己过去所接受的西方资产阶级美学思想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批判。196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为了适应当时的需要,曾特设美学专业来训练预备开每学科的教师,我参加了该专业的教学工作,开始编写西方美学史讲义。1962年,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门举行文科教材会议,决定把西方美学史列入教材编写规划,编者接受了这项任务,根据已编的讲义、学习笔记和资料译稿,编出了这部两卷本的《西方美学史》,196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次年重印一次。”
      千万不要以为这段开篇的序言中只是一些假大空的套话,其中可以反映出很多那个年代的历史事实。据北大哲学系叶朗教授的介绍,1962年国务院指派周扬主持大学文科教材的编写工作,当时列入编写计划的美学教材共有三部,一部是《美学概论》,由王朝闻主编。另一部是《西方美学史》,由朱光潜先生一人独撰。还有一部就是《中国美学史》,宗白华主编。《西方美学史》在60年代顺利出版,《美学概论》也在1981年正式出版,唯独《中国美学史》夭折,最后以于民和叶朗负责编写出上下两册的《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交差了事。这就是当时的基本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这三部美学教材,当年的《美学概论》现在估计已经湮没无闻没有什么读者了。而《中国美学史》虽然在当年夭折也算是一大幸事吧,因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文化热和美学热的复兴,另一位中国哲学家和美学家李泽厚与另一位作者刘纲纪合作撰写了《中国美学史》的第一卷和第二卷,并分别于1984年和1987年出版,也算弥补了那个过往敏感年代的缺憾。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个事例反而证明了由朱光潜先生独立完成的《西方美学史》的超前的时代性,能够突破一代又一代人的阅读观念的限制,成为每个时代中生命力最为长久的经典之作。
      上文引言中值得注意的还有一点,就是五十年代开始的美学批判讨论。因为这个在这场讨论中,年轻的李泽厚声名大振,成为新一代的美学家。李泽厚登上美学舞台之初,正是以朱光潜为主要批判目标的。但50—60年代的大环境决定了朱光潜不批自倒的地位,因此,真正成为李泽厚新理论确立之障碍的,反而主要是蔡仪的唯物主义美学。1955年,不到三十岁的李泽厚发表了《关于中国古代抒情诗中的人民性问题》,这篇文章和此后关于美学的论战让他迅速成名,并于1958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学术著作《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研究》。某种程度上说,当年的美学讨论中,李泽厚所重点批评的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是虚晃一枪,没有击中目标。对于朱光潜这样一位1925年出国留学,拥有多个学位,熟练掌握英法德语,翻译过黑格尔110万字的巨著《美学》、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莱辛的《拉奥孔》以及克罗齐的《美学原理》等众多西方美学名著的老理论家而言,他对美学的浸润之深,已经不是当年的愣头青李泽厚所能比拟。但是借用那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俗语来讲,上个世纪五六十年的政治环境对一些老作家和美学家而言十分不利,他们的思想改造正处在一种如火如荼的阶段,在所谓的西方资产阶级美学和马克思唯物主义美学之间正在进行一场惨烈的拉锯战,这种世界观的改造致使他们放弃多年来积累的人生和审美诉求,转而全心全意信服一种他们丝毫不了解的新思想。而当时的年轻人却被誉为早晨八九点中的太阳,他们的思想基础中从小接触的就是一种生搬硬套的灌输式的唯物史观,对他们而言,美学毫无疑问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这点根本不能质疑。所以李泽厚当年的一些作品虽然注入了年轻人的激情和好敏锐思,但也只能是对唯物史观的拓展,这种拓展所能表现出的新意就是从一种僵硬的、教条的、说教的、唯物主义变成一种更为新颖的具有吸引力的唯物主义。这种对唯物主义思想的还原是当时的李泽厚等人所能做到的唯一“拨乱反正”和“正本清源”的工作。这种思想仍然摆脱不了那个时代正统思想的窠臼,也贯穿到了他在1979年出版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当中。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随着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各种文化热兴起,美学热也随即升温。在各种新思潮和新观念层出不穷的时代,我们再去看李泽厚在当年的美学讨论中大红大紫受人追捧的思想观念反而不如朱光潜一部不瘟不火的《西方美学史》。再举一个明显的例子,1988年,同样是美学专业毕业的刘小枫《拯救与逍遥》出版,在序言中,他谈到了这本书的缘起时,提到这样一个印象:“李泽厚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七九年行世,我在书店随手翻了翻:还是辩证-历史唯物主义,一边去罢。八十年代初,《美的历程》猛然改变了我对国人哲学的成见:这不就是我在欧洲古典小说中感受到的那种哲学吗?激动、兴奋在我身上变成了‘美学热’,热爱上了‘美学专业’。‘美学’对于我来说,就是李泽厚的主体性哲学、张志扬的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类学、赵宋光的审美教育学。当‘美学’研究生的头一年,除了对电影和人本心理学的热情,发展从德国古典哲学背景中出现的人类学美学成了我的哲学理想。”八十年代李泽厚迎来了又一个学术的高峰期,但是这个前提是撇开了以往的哲学根基,重新建构自己的哲学思路,恢复“人”作为主体性哲学内核,注重“实践”所体现的人所特有的自动、自觉、自为的特性美学的结果。这种新哲学路径反应到美学思想中,就是恢复到一种以美为美,以人为美,看重人的审美能力诉求,看重审美的自主性。他的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还有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和《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在出版后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了当时的畅销书,在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中,发行量之巨大令现在的这些没有品位畅销书作者羞赧无地,几乎达到了人手一册的境遇。刘小枫的那种激动和幸福之语可以代表当时普通读者读到一种新的美学样式的共同心态。从朱光潜到李泽厚,从李泽厚到刘小枫,可谓是老中青三代美学家的在各个不同时代中,各自以一种不同的曲折的方式发展出的具有各自时代性特征的自我意识觉醒的美学。
      当然,这其中,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因为年代最为久远,思想观念的伸展更为曲折和隐晦,时代的政治诱因更为强烈,原本以为会随着新时代观念的淘洗逐渐被人遗忘,没想到在新世纪中,仍然能够屹立不倒,成为一本真正跨世纪的经典之作,这恐怕是当年撰写之时作者本人也未能想象到的吧。
      思郁
      2011-3-9书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金城出版社2010难12月第一版,定价:148.00元
      
      
  •      康德在哲学上的基本立场是以主观唯心主义为主要方面的二元论、不可知论以及理性化的有神论。但是他也受到当时自然科学的影响,关于天体形成的星云说是他的重要贡献。他的思想中的―些积极因素,违背了他本人的意旨,终于促进了启蒙运动而使他成为浪漫运动在哲学方面的奠基人。这些因素主要地是他关于天才、自由、主观创造、人性尊严的见解。 这些见解符合当时资产阶级个性发展的要求,所以起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
      
       康德处在近代西方哲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转折点。此前西方哲学思想分为两大派:理性主义派和经验主义派。近代西方哲学史可以说主要是这两派的斗争史。这个基本分歧表现于认识论方面,则为经验派认为一切知识都以感性经验为基础,而理性派却认为没有先验的理性基础,知识就不可能;表现于方法论方面则为经验派只用因果律来解释世界,而因果(如休谟所主张的)只是在经验中所发现的先后承续的一致性,而理性派则把原因概念列在先天的理性范畴而且在解释世界中还须加上另一个理性概念,即目的论,世界以及其中一切事物仿佛都是经过设计的(天意安排的),在研究它们时就不但要追问它们的原因,还要追问它们的目的。这两派不无互相影响之处,但就总的趋势来说,对立仍是鲜明的。
      
       康德把人的心理功能分为知、情、意三方面。在他的三大批判中,第一部《纯粹理性批判》,实际上就是一般所谓哲学或形而上学,专研究知的功能,推求人类知识在什么条件之下才是可能的;第二部《实践理性批判》,实际上就是一般所谓伦理学,专研究意志的功能,研究人凭什么最高原则去指导道德行为;第三部《判断力批判》前半实际上就是一般所谓美学,后半是目的论,专研究情感(快感或不快感)的功能,寻求人心在什么条件之下才感觉事物美(美学)和完善(目的论)。这三大批判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其中《判断力批判》在三部批判中起桥梁作用。
      
       康德对“判断力”一词所了解的意义是“反思判断”,就是审美和审目的的两种判断力。从情感上感觉到事物形式符合我们认识功能,这就是审美判断;从概念上认识到事物形式符合它们自己的目的,因而显得是“完善”的,这就是审目的判断。这两种判断都不同于逻辑判断,而在对象是美的或完善的时侯,这感觉都是愉快的。
      
       审美判断不是一种理智的判断,而是一种情感的判断。从审美判断中我们所得到的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感觉。从审美判断中我们所得到的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感觉。一般快感都要涉及利害计较,都只是欲念的满足,主体对满足欲念的东西只关心到它的存在而不关心到它的形式。单纯的快感,作为欲念的满足,还是实践方面的事,审美活动却不能涉及利害计较,不是欲念的满足,对象只以它的形式而不是以它的存在来产生美感。审美只对对象的形式起观照活动而不起实践活动。美感即起于对形式的观照而不起于欲念的满足。所以美感不等于一般的快感,美在性质上也不等于愉快。
      
       美也不等于善,因为善事意志所向往的目的,要涉及利害计较的实践活动,和愉快的东西还是类似的。
      
       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地使人愉快的。
      
       就是从关系方面看审美判断,康德提出了他的著名的“纯粹美”与“依存美”的分别。只有这种不涉及概念和利害计较,有符合目的性而无目的的纯然形式的美,才算是“纯粹的美”或“自由的美”,如果涉及概念、利害计较和目的之类内容意义,这种美就只能叫做“依存的美”,即依存于概念、利害计较和目的之类内容意义。典型的纯粹美只有花卉、自由的图案画,以及没有目的地交织在一起的线条。从分析的角度看,纯粹美是只关形式的,有独立性的;但从综合的角度看,美毕竟要涉及整个的对象和整个的人(主体)。理想美要以理性为基础,所以只有依存美才能是理想美。
      
       美更多地涉及质,而崇高却更多地涉及量。美感是单纯的快感,崇高却是由痛感转化成的快感。美可以说是在对象,而崇高则只能在主体的心灵。
      
       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一种是数量的崇高,特点在于对象体积的无限大;另一种是力量的崇高,特点在于对象既可以引起恐惧又引起崇敬的那种巨大的力量或气魄。
      
       康德继承了笛卡儿的心物对立的二元论,把必然(规律)归于自然界(物质),把自由归于精神界(心灵),这样把自然界的必然(“纯粹理性批判”的对象)绝对地对立起来以后,又设法在审美和艺术创造活动(“审美判断力批判”的对象)的基础上把这两对立面重新嵌合起来。
      
      
      
      
  •      德国古典哲学本身就是哲学领域里的浪漫运动,它成为文艺领域里的浪漫运动的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的基调是唯心主义,其中主观唯心主义(康德和席勒都有这一方面,费希特是典型的代表),把人的心灵提到客观世界的创造主的地位,强调天才、灵感和主观能动性;客观唯心主义(谢林、黑格尔)则把客观精神提到派生物质世界的地位,并且把人提到精神发展的顶峰,阐明人不仅是自在的,而且是自为的(自觉的),在自在自为这个意义上,人才是绝对的,自由的,无限的。这些哲学观点反映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日益发展的个人主义。
      
       从历史事实上看,作为流派运动的浪漫主义具有下列三种显著的特征:
       第一,浪漫主义最突出的而且也是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法国文学批评家们有时把浪漫主义叫做抒情主义。
       其次,浪漫主义有一个“回到中世纪”的口号,这说明浪漫主义在接受传统方面,特别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第三,浪漫运动中还有一个“回到自然”的口号。这个口号是卢骚早已提出的。卢骚的“回到自然”有回到原始社会“自然状态”的含义,也有回到大自然的含义。浪漫主义派继承了这个口号,主要由于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厌恶。
      
       不过到了一八三〇年以后,它的鼎盛时期便已过去。资产阶级已取得了统治权,浪漫主义就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让位给现实主义了。
       作为流派,现实主义在西欧是静悄悄地走上历史舞台的,不象浪漫主义那样经历过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和它的敌对派别(新古典主义)进行过长期的激烈的斗争。它的最大成就是在小说方面。
      
       现实主义的最大贡献在于它扩大了文艺题材的范围。由于它在十九世纪主要是批判性或揭露性的,它抛弃了过去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都遵守的避免丑恶的戒律。现实主义派所描绘的无宁说绝大部分都是社会丑恶现象。
       其次,由于反映当时广大人民的民主力量的兴起,现实主义派也抛弃过去专写伟大人物和伟大事迹的习尚,有意识地描写社会下层人物。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分起于对客观现实与主观理想各有所侧重,侧重并不是对另一方面就完全排斥。
      
       只有消极的浪漫主义才坚持自我中心,蔑视客观现实,完全陶醉于主观情感和幻想而落到主观主义。只有流于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才坚持对现实中浮面现象作依样画葫芦似的抄袭,蔑视主观理想,完全沉埋到琐屑细节里而落到客观主义。
      
      
  •     这是一本可以启迪智慧的书,读起来非常舒服,这种舒服得力于诗人干净的笔触,甚至有一种字字不肯放过的感觉。理论使人明鉴,诗人是被马克思主义洗脑的,但这种清洗给了他严密而清晰的逻辑性和穿透历史的眼光。这不愧是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科书,但却绝非教条。
      
      大概六、七年前在某些章节中划过一些道道,还是觉得无趣,现在可以节节激赏,看来是终于达到启蒙的程度了。
  •     何谓经典?经典就是后人不断继续它的工作,但始终无法超越。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就是中国美学界研究西方美学的一部经典。这部成书于文革时期、1978年修订的著作,虽然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在选择代表美学家和美学观点上存在作者个人和时代的局限之外,对于西方美学的关键问题的分析和结论上,后来的著作和论述并没有超越朱光潜先生。历经50多年,这本《西方美学史》依然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和精辟的观点,称之为经典毫无异义。
      
       朱光潜先生对古希腊美学、德国古典主义美学有精湛的研究,尤其是对“高对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情有独钟。这正是引发30年代朱光潜和鲁迅的争论。因祸得福,由于朱光潜先生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观点和理论,是其原有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因此其美学观点更加辩证和科学。
      
       由于朱光潜先生精通外语,在美学原著的引用和翻译上比较准确,也方便他美学研究。
      
  •     朱光潜先生认为,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上,柏拉图的思想存在矛盾,证据是在《理想国》卷十里,他认为“理式”是感性世界的根源,却不受到感性客观世界的影响;而在《会饮》篇中,他却认为要认识理式世界的最高的美,就必须从感性客观世界中个别事物的美出发。
      在上述证据基础上,先生将柏拉图思想的矛盾归结为两句话:一,矛:艺术只能摹仿幻相,见不到真理(理式);二,盾:美的境界是理式世界的最高境界,真正的诗人可以见到最高的真理,而这最高的真理也就是美。
      
      柏拉图认为,事物比如床有三种,第一种是先验的客观理式,第二种是工匠根据第一种客观理式制造出的具体实物,第三种是艺术家根据第二种具体实物创作的艺术作品。
      朱光潜先生分析,柏拉图采取了希腊的模仿说,即文艺是摹仿现实世界的,但是柏拉图将摹仿说放在了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
      在德谟克利特作为希腊哲学代表的时代里,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故摹仿说以艺术摹仿的客观对象为真理。在柏拉图思想中,此客观对象不是真理,而同样是摹仿理式而存在的。柏拉图认为艺术只能摹仿幻相,故工匠摹仿理式的幻相,艺术家摹仿工匠作品的幻相,艺术品和理式便“隔了三层”。
      
      设问:柏拉图为什么要采取所谓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理式先验?
      柏拉图处在工商业奴隶主渐渐取代地主贵族阶级,民主力量逐渐上升的民主运动时代,这一阶级内部的斗争,使得自然科学日渐发达,带动哲学发展,配合多元外来文化思想,使希腊逐渐从文艺时代过渡到哲学时代,人民从单纯地受到文艺教育慢慢变得喜欢批评辩论,敢于瓦解经典,剧作家不再重视戏剧的教育作用,戏剧成为了希腊公民的一种消遣方式。柏拉图认为正是这样一种改变造成了人们不再正视艺术,渐渐艺术如柏拉图所言,“一、不再传达真理;二、迎合群众低级趣味,伤风败俗。”人民思想的转变使得人民不再仰仗艺术的教化,不再把艺术看得神圣,剧作家和观众都在拿艺术取乐,而柏拉图对此时的艺术失望透顶。
      柏拉图文艺的理论动机是:“按照自己的理想,纠正当时他厌恶的社会风气,在新的基础上来建立足以维持贵族统治的政教制度和思想基础。”
      朱光潜先生的总结,我们注意前半句:纠正当时他厌恶的社会风气。因对当时的艺术家(诗人)失望,所以在《理想国》中,他认为理想国的统治者应该是哲学家而不是诗人。朱光潜先生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否定了一些“资产阶级学者”认为的不了两天站在哲学立场和诗争夺统治权的观点,朱老的观点是正确的。
      我假说:因对当时艺术现状的不满和哲学可以取代艺术的思想,柏拉图将诗人请出理想国并预言艺术衰亡。
      因对当时艺术的观察和失望,柏拉图认为艺术家不可能接近真理。
      
      设问:《会饮》篇中柏拉图为什么要讲通过美感教育,从个别事物的美可以升华到认识理式世界最高的美?
      在新兴民主党奴隶主和旧地主奴隶主阶级的斗争中,柏拉图是坚定站在旧地主奴隶主阶级这边的。民主党政权杀害了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这是他坚定立场的一个佐证。因为柏拉图心中仍然存有对文艺时代城邦的单纯人民的留恋,他是有着欲图恢复那个时代的意识的,同时他看到了民主和工商业的繁荣是大势所趋,所以他并不单纯盲目地欲图复辟,而是要“在新的基础上来建立足以维持贵族统治的政教制度和思想基础”,这是他欲图建立“理想国”的动力和方法基础。柏拉图毫不怀疑地认为,过去的文艺雅典是最好的,艺术纯正,人民淳朴,教育正统。他认为那样的文艺是最好的文艺,如果社会风气没有变坏,哲学家也就没有必要粉墨登场充当救世主。他因对过去时代的爱恋,所以宁愿相信总有一种文艺是好的,理式是存在的,尽管当前的艺术家不可能达到,将来也未必能达到,但是最伟大的诗人一定可以通过个别的美触及德谟克利特的所谓灵感,从而达到理式。
      《会饮》写在《理想国》之前,《会饮》中柏拉图是怀着文艺回归黄金时代的希望的。但是到了写《理想国》的时候,不知柏拉图是否依然相信这种希望的存在。柏拉图愤怒而悲哀地认为艺术家和理式隔了三层,在写《理想国》的时候,由于社会的发展,也许他更悲哀地发现,艺术再没有和理式靠近的可能了。所以《会饮》和《理想国》之间柏拉图思想的矛盾是可以理解的。柏拉图认为理式先验,是因为他根本不同意当时艺术的状态,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好到不能再好,直达理式的。
      
      P.S
      
      从公元前四世纪到如今,理式一直就没有被再次达到过,而当时文艺的两大罪状——“不传达真理”和“迎合低级趣味,伤风败俗”则依旧如此。
      本来就是一个小论点,以为两百字就写完了,论证起来没想到还挺长。自认为文章前半部分很周密,后半部分不严谨。
  •     美学是哲学的一部分,它必然涉及认识与伦理,因此通过此书可以从另一个方向梳理西方哲学的流脉;殊属难得的是,这是国人用自己的语言,融会贯通后写就的西方美学史,至于作者据以批判的思想方法是否合乎目前的认识,并不重要,谬误自然会被历史和实践所批判,重要的是作品出于认真与热忱;如果需要反思的话,倒是斗争观念的倡导者总不属于占更大比例的金字塔基层,或许因为站的更高,看得更远,人间三六九等的差异在高位者眼里才会异乎寻常的历历分明。
  •     去年生日时一个师兄送的,今年有空终于读了。虽然自己是个门外汉,没有能力读完,只读了大半部分,但还是挺有收获的。至少多了解了一点西方大家和历史~
  •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部分,它必然涉及认识与伦理,因此通过此书可以从另一个面向梳理西方哲学的流脉;殊属难得的是,这是用我们自己的语言,融会贯通后写就的西方美学史,至于作者据以批判的思想方法是否合乎目前的认识,觉得并不重要,谬误自然会被历史和实践所批判,重要的是作品是否出于认真与热忱;如果需要反思的话,倒是斗争观念的倡导者总不属于占更大比例的金字塔基层,或许因为站的更高,看得更远,人间三六九等的差异在高位者眼里才会异乎寻常的历历分明。
      
      除了亚里斯多德,康德,黑格尔这样的重镇,上卷中值得关注的是博克和维科,下卷中值得关注的是席勒和克罗齐,他们虽然被批判,较之四平八稳者却更令人愿意去亲近。
  •     美学的定义:
      (维基百科)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isthetiko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直到19世纪,美学在传统古典艺术的概念中通常被被定义为研究“美”(Schönheit)的学说。现代哲学将美学定义为认识艺术,科学,设计和哲学中认知感觉的理论和哲学。一个客体的美学价值并不是简单的被定义为“美”和“醜”,而是去认识客体的类型和本质。
      西方美学简史思路梳理:
      古典时期:
      西方美学肇兴于希腊罗马时期,最初是自然哲学的一部分。关注点在于自然界。苏格拉底将注意力由自然界转向社会,由此,美学成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主要解决的早期希腊思想家留下的两大问题是:文艺的现实基础和文艺的社会功用。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从雅典明珠实力上升时代竭力维护贵族统治的基本立场出发,对这两大问题提出了明确的答案。1、肯定了文艺模仿现实世界,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否定了文艺的真实性。因而是反现实的。2、肯定了文艺要为现实服务,但是抹煞了艺术标准,压抑情感。
      亚里士多德处于希腊文化的总结时代,他的《诗学》和《修辞学》是西方最早的具有科学系统的关于美学的著作。总结了成就,建立了规范理论。
      他在文艺与现实关系问题上的看法基本是唯物和现实的,他肯定了文艺的客观真实性,建立了艺术有机体的概念。就文艺的社会功用来说,他认为文艺标准不同于政治标准,但是文艺能发生深刻的教育作用,评判文艺不能只靠文艺标准。
      亚历山大和罗马时代:
      历史的更迭:马其顿帝国的建立和分裂,西方政治中心向罗马转移。个人从社会分离出来(原为个人与城邦集体统一),进行独立和分散的活动,单纯的书斋生活,视野较狭窄,研究重点集中在修辞和文艺理论上。其代表人物有贺拉斯(拉丁古典理想的奠定者)、郎吉弩斯(《论崇高》,表现文艺的情感效果,流露出浪漫主义倾向)和普洛丁(自有的哲学系统,是古代与中世纪美学思想的桥梁)。
      中世纪:
      从四世纪到十三世纪,欧洲的文艺和美学思想实际上处于停滞状态。仅有的活动是将新柏拉图主义附会到基督教的神学上去。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但丁的出现。
      此间重要文化史实:1、奴隶制的解体和封建制度的奠定;2、基督教的传播和基督教会对欧洲的封建统治;3、中世纪文化的落后:教会对文艺的仇视;4、圣奥古斯丁和圣托马斯的美学思想(把美当作是上帝的一种属性,上帝是最高的美,是一切感性事务的美的最后根源);5、中世纪民间文艺对封建制度与教会统治的反抗(建筑、世俗文学,揭示出文艺复兴的曙光);6、但丁的文艺思想(诗为寓言说,论俗语)
      文艺复兴时代:
      欧洲迈入近代化,封建主义的上升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消亡,自然科学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伴随着精神解放。“人道主义”的理想被提出。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原因1、资本主义最早登上历史舞台;2、欧洲的文艺最发达)。
      最初,意大利的文艺理论家只是在宗教的旗帜下进行反宗教的斗争,后渐渐从文艺反映现实和文艺的教育娱乐功用来为文艺辩护,并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问题主要有:
      古典的批判与继承:当时学界分为新旧两派进行论争,保守派崇尚古典权威,而新派却认为意大利文学同样伟大。这场古今之争对活跃文艺思想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们结合创作实践,对古典加以批判吸收。(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17c法国古今之争和18c古典浪漫之争是其延续)
      文艺与现实的关系:当时的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大半一方面要求艺术模仿自然,另一方面也见到艺术要对自然加工,要求理想化和典型化。
      对艺术技巧的追求:古典时代轻视技巧,但由于文艺复兴时期不少艺术家同时是科学家和手工业劳动者的缘故,他们意识到技巧的可贵。其中以达芬奇和薄伽丘为代表。尽管他们对技巧的追求有形式主义的一面,并且和当时关于想象和创造的理论有些矛盾,但是把劳动的成功和美感联系起来的思想对美学也是一种可宝贵的新贡献。
      文艺的社会功用:美与善的关系问题被提出来(文艺与道德),辩证的观点尚未出现,总倾向是重视文艺文艺的教育作用,对象是人民大众。
      美德想对性欲绝对性:在柏拉图绝对理式依然有市场的时代,绝对美概念占优。但有人徘徊两者之间(如德国画家杜勒),康帕涅拉是持相对论的少有例子。
      法国新古典主义:
      16、7世纪之交,文化中心由意大利转移到了法国。法国经历了百年战争,逐渐建立起了集权统治。新古典主义是于中央集权妥协的产物,是法国理性主义哲学的体现,迪卡尔的《论方法》是其代表。他承认了二元论,却没有意识到精神对物质的依存。片面强调理性,忽视了感性的重要性。
      布瓦洛的《论诗艺》则是新古典主义的法典。新古典主义者相信:1普遍人性论,2文艺具有普遍绝对的标准,3希腊罗马文化久经考验,值得我们学习。
      这个时期,新古典主义和新兴资产阶级进行了一场古今之争。圣厄福若蒙具有发展的观点,是今派中的杰出者。
      英国经验主义:
      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经济、自然科学都有了迅猛发展。哲学在自然科学影响之下建立起一套经验主义的思想体系。经验主义哲学强调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否认有所谓先天的理性观念。在文艺实践上,莎士比亚,密尔顿,市民文学和浪漫主义萌芽相继出现。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建立在此二者之上,代表人物有培根、霍布士、洛克、夏夫兹博理、哈奇生、休谟、伯克等。他们一直着重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观点,把想象、情感和美感的研究放在首位。缺点在于缺乏历史发展的辩证观点,过分重视生理和心理基础,把人质看作动物性的人而非社会性的人,忽略了理性的因素。
      法国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
  •     朱先生的哪个时代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蓬勃发展的时代!
      朱先生的哪个时代是官腔非常严重的时代!
      我读了老半天总是愤怨不断!
      官腔让我无法继续深入下去!
      读古人的偏见由那所谓的马克思经典思想而掩饰为正确的见解!
      此书尚不可作为美学专业性的教材,只能做为学者交流观点探讨使用方可!
  •   美就是女生穿超短裙,穿超超短裙,穿超超超短裙...
    ===========================================
    这段笑死。。。。
  •   赞成,特别是序言那,认真读来,颇感心酸
  •   片面的正确着 就很美了吧
  •   对头 哈哈
  •   大爱的书~
  •   当年的考试书。这本书读过很多遍,整体上说,的确写得很好,国人的西方美学史至今无人超越。但不明白为何要再版。是之前的版本有问题了吗?而且,这个“史上最。。。”任何读过的人都不会认可的。
  •   考试书也是经典的回忆哈
  •   唯一一本前言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的书。真心不敢读,怕误人子弟,书里意识形态观太强烈了。
  •   前言实在看不下去,耐着性子往下读,正文内容真是別有洞天。这个老头子真心有学问,我反正是服了。
  •   还是喜欢朱光潜1949年以前的文章,谈美,谈趣味……
  •   是呀,那时更本色一些。不过我相信即使在60年代出版的书中,也算是难能可贵了。
  •   他妈当年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在考马克思,居然没及格
  •   还好。顶顶。
  •   怎么没写完?继续哈~支持
  •   当然没有写完了,启蒙之后德国狂飙等等 我只是把这本书当做工具书翻阅。并没有通读之后去研究、。
  •   欧洲迈入近代化,封建主义的上升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消亡,自然科学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伴随着精神解放。“人道主义”的理想被提出。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原因1、资本主义最早登上历史舞台;2、欧洲的文艺最发达)。
    第一句有个错误···弱弱地提醒一下“封建主义的上升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消亡”
  •   期待更新啊
  •   怎么没有更了呢
  •   那是研一写的,后来找工作工作一团浆糊,书早还给图书馆了。。。有机会再写吧。。。
  •   哦,不过好巧,我也刚好看到法国启蒙运动
  •   我也不喜欢意识形态的话语,虽然艺术史和哲学史有紧密的关系。
  •   其实他的表面上的靠近意识形态的东西,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但,书中真正贯穿的往往不是靠政治太近的,前面看着,主动把意识形态的东西自己过滤掉,是本非常好的美学史。
  •   非常同意AODEN的观点,我初看也觉得无法忍受,可是往后看就觉得好了很多,还有点佩服他年纪轻轻写美学史写到这个程度,很好很清晰
  •   艺术美学方面的研究还是喜欢看国外学者的。
  •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先生写一些“马”,也是被逼的。大家只要稍微注意一下那个时代的文艺评论和文艺著作,都得上“马”。做个比喻,你想开一商店,就得弄个经营执照,你的货再好,没执照人工商局不让你开啊。
  •   再读一遍,你会有新的发现~
  •   一直到现在,不还是考研的参考书目吗?必有它的原因。
  •   是哦,都有这个特点,晕了
  •   比起馮友蘭來,“馬”得算很輕微了吧~~
  •   朱光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分析方法吃的很透,对美学历史也吃的很透,这本书不论从历史角度,还是马克思美学角度都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如果你不喜欢,说明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析方法没有掌握好,也可能是你对此不感兴趣。
    个人认为,其中的分析是使用马克思哲学分析方法的典范,而且很难找出做作附会的地方。
    个人突然悟出来一个道理,这是一个中国传统,任何事情都是政治。
  •   连尼采、叔本华的名字都不敢提及。。。
    多年以后,朱老先生在垂暮之年为自己当初的“顾虑、胆怯,不诚实”而羞愧。
  •   主动把意识形态的东西自己过滤掉,是本非常好的美学史。
  •   这样可是苦了读者了。有些意识形态的话语,实在是难以忍受。一部完整的艺术史,至少应该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观察历史。而不是用一种理论的分析方法去解释历史。我不知道是该同情还是该愤慨。
  •      主动把意识形态的东西自己过滤掉,是本非常好的美学史。
      ——作为一个刚接触美学的学生,我过滤不掉。这个过滤的程度就耗费了我读这书的大部分精力!不能确定什么是未被意识形态化的!
      
      这书让我挺愤怒。朱光潜作为一个美学家,就这么被马哲荼毒了。
      艺术是不应被意识形态所评判的啊!
      朱这本书,是犯了大忌!
  •   ls别激动……刚开始我也和你一样感到愤怒。慢慢往后看就好了……其实朱光潜写的很直接。你很容易就看的出来哪里是意识形态作祟。
    这本书写的思路很清晰。……
  •   lz大可不必这么义愤填膺,想一想那个年代,如果不穿上马列的外衣,这样一部以西方思想、唯心主义等等题材贯穿的作品如何得以存活?仔细品味相信你也能读到作者的本意。不可多得的经典,不读是你的遗憾。
  •   暂时同意楼主的观点,因为是刚刚开始看,没什么发言权。看完后会加上更为完整与客观的评价。
  •   现在西方不少马列研究者,改称为唯物学派,也只是看待问题的一个角度,一种研究方向,大可不必如此愤概。
  •   只看他对于美学史和流派观点的客观描述嘛 他的主观评价和避忌仅仅作为参考就可以了啊 总之还是逻辑性较强调理较清晰的书啊 对于理解美学发展历程是个不错的学习资料吧 觉得他不充分有偏见可以阅读其他的相关书籍补充嘛~~~哪有绝对意义上的完美
  •   越往下看,越能发现它的价值。除去开篇处较浓厚的意识形态气息,这是一本十分值得推荐再推荐的美学归纳论著。
    就内容来看,作者愿意将其归入本书的美学史案例,都称得上条理明晰、论述中肯。
  •   书就在那儿了,看我们怎样去读了。
    存在即有其合理之处吧。
  •   呵呵,楼主只是看了开篇而已吧,以概偏全不是治学之道,朱先生在那个时代已经不容易了,在重压下完成这部美学史,当然有些辛酸,你看到的,就是辛酸的证据。
  •   他早年在文革吃过很多苦的,所以要理解,而且经典就是经典,现在中国很难再出现这么伟大的美学家了吧
  •   太多政治的内容了,失望~真不愧是天朝大学生必读书目
  •   赞同“深的打井,浅的养鱼”
  •   深的打井,浅的养鱼
  •   今天在下班的车上读朱老的《文艺心理学》。对中国的美学大家们深表崇敬,喜爱美学的人都拥有极致独特的美。
  •   这是褒,还是贬?我不喜欢元宵夜热闹的鞭炮声的说。
  •   现在我也怀着同样的冲动开始读这本书了,go go加油!
  •   我也是最早从粗览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开始接触美学的,现在正在阅读他的《西方美学史》,但个人认为还是应该先读原典,从古希腊读起,把历史上有代表性的、重要的美学著作尽量能过一遍,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黑格尔的《美学》,然后再去读“史”,这样可能效果更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