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

出版时间:2003-7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韩东  页数:314  字数:22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扎根、下放,三结合、五一六、富农、知青、学习班、赤脚医生、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这些陌生的词今天已经消失了。韩东用干净、节制、纯粹的语言,不动声色的冷峻的叙述,将这些词和它背后的历史打捞出来。
它会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吗?
它会是“××燃烧的岁月”吗?

作者简介

韩东
1961年生,早年随父母下放苏北农村。198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1992年辞去公职。著有《我们的身体》、《西天上》、《我的柏拉图》、《交叉跑动》、《吉祥的老虎》等小说、诗文集。

书籍目录

下放园子陶陶小学动物农具厂赵宁生洁癖五一六富农扎根作家结束

章节摘录

  靳先生的家就在教室前面。园子里一共有两栋房子,一栋是教室,一栋就是靳先生的家。两栋房子都是大队花钱盖的,都是泥墙草顶的,只不过,靳先生住的那栋看上去比较整齐一些。两栋房子相距也就一二十米,教室的后窗正对着靳先生家的大门。上课时,学生经常看见靳先生的老婆坐在门前的板凳上纳鞋底、织围巾,或者忙一些别的家务。靳先生的老婆又丑又老,看上去像靳先生他妈。她从不和学生说话,也不和村上的其他人说话,只知道埋头干活。靳先生本人则很风流潇洒,面孔白白的,梳着二八开的小分头。冬天的时候总是戴一条长长的围巾,在脖子上绕上几圈,然后垂下来,一直垂到衣服下面。在县城上中学的儿子穿着和靳先生一样,也戴一条围巾,并且垂得很长。织围巾是靳先生老婆的日常工作,就像学生掼泥和捡粪一样。靳先生一家都不干农活,但自留地上的庄稼却异常茁壮,这,多亏了靳先生的学生。小陶虽然留了一级,在三余读二年级,但却是两个年级中年龄最小的。三余人读书晚,两个年级的学生平均年龄在十三岁左右,就是十四五岁来读书也不算稀奇。他们还经常留级,有的学生已经读了三四年了。虽然读书不行,但由于年龄关系,种地却很在行。谁的力气大、粪捡得多、在靳先生的自留地上干得欢,靳先生就器重谁。两个年级的班长都是干农活的好手。

媒体关注与评论

  十年前,我在《钟山》编发过王忆的《长恨歌》。毫无疑问,《长恨歌》已经成了经典。十年之后,我又读了韩东的《扎根》,它给了我同样的震撼。     ——王干  写过诗又写小说的作家,对现实和历史的态度严谨而庄重,他们有更流畅更简洁的语言,这个态度表现出来。编过阿来的《尘埃落定》,再编韩东的《扎根》,我有了如此的想法。  ——脚印

编辑推荐

  《扎根》是小说家最近推出的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坚持韩东小说中冷静、克制、朴实、干净的作风,引起文学界的一派惊奇。评论家王干称:十年前,我在《钟山》编发过王忆安的《长恨歌》。毫无疑问,《长恨歌》已经成为经典。十年之后,我又读了韩东的《扎根》,他给了我同样的震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扎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不管是这本《扎根》,还是《我和你》,还是之前的一些中短篇《在码头》,《我的柏拉图》,《美元硬过人民币》等等都是相当好读的小说。当然必须要说的还有韩东的诗,《爸爸在天上看我》这部诗集都被俺翻烂了,裨益良多。另外想说的是,后来出的一本《爱情力学》里面有些文章竟截自以前的小说章节,有糊弄读者之嫌。
  •   这本书刻划出那个特定年代的时代特点。通过作者对书中人物下放生活的深刻描写,反映出他们生活中的艰辛与磨难,苦中有乐,使人看后感觉心酸。
  •   我是文革中的下乡知识青年,在一段时间,知青是颇有影响的专用名词。这本书勾起了我不可忘记又不堪回首的往事。书中所述和当年多么相同。农民对知青到来是那么惊讶、冷漠、鄙视、又到关注。和书中多么一致!但总的认为有的话没敢说。特殊年代的深层次社会矛盾不敢触及,太可惜了。还是一本“伤痕”文学。但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谢谢作者!所提如有不当请多多包涵!多有得罪!
  •   这本书看完已有两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看此书时的心情.看似说着平淡的故事,然而,到小说末了时,说到小陶总梦到那七年的情景时,我的眼泪几乎要掉出来.太棒了.
  •   非常不错的书,韩冬的东西值得一读,《我和你》也推荐一下!
  •   断裂丛书是一套很好反映文革对后面一代人影响的书。我认为反思文革的立足点应该放在下一代身上,而不是当时经历文革在文革中受到这样或者那样对待或者礼遇的人们。很简单,他们都老了。从这一观点来看,所谓的“伤痕文学”就应该果断地丢弃。
  •   就叙事技巧而言很一般,虽然试图用多个人物视角来陈述故事,但上帝般的作者陈述无处不在。有时甚至忍不住连自己的创作谈也夹在里面了。老陶用讲故事的方式篡改经典所体现出来的创作欲望和他在文革后写的作品体现出某种矛盾和落差。或许这说明了老陶身上“扎根”的完成,这远胜过他通过建房所体现出来的扎根意图。但更可能是作者自己身上的夫子自道。小说后附小词典之类的技巧本无新意,作者似乎想呼应他前面直接说出的东西:具体的时代总是存在特殊词语之中。对这一主题的探索充分说明了韩东同志是哲学系毕业的,呵呵,但对他一直采用的叙述方式来说,显得有些格色。总之,小说的技巧还不是特别圆顺。但具体文字的节奏非常的好,很久没看到这种让人看着舒服的文字了。在中国当代的小说了,要看技巧可以看花眼,要看好的文字则少之又少了。
  •   值得一看的一本书,毕竟写知青的书还是比较少。读的时候速度故意放慢,想品尝下韩东的诗性语言,还不错。另外就是觉得此书价格比较实惠。
  •   对知青及下放的年代有种好奇的心理,所以蛮喜欢看这本书。
  •   一本有意思的书难得写那个动荡时期的故事却没有太多悲惨情绪的小说,很有意思.老爸老妈也拿去看了
  •   首先,这本书的题材是我比较爱看的一类。它让我们这一代并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对于历史有一个较真实的认识。真实的悲哀,不真实的快乐,不真实的忠实,不真实的生活,还有那不真实的热情,一切都那么无奈!
  •   让我们了解那段我们快遗忘和不知的历史,不错。
  •   这一段历史,有些沉重沉重到好多人想忘却为了历史不再重演,我们必须记得
  •   此书值得一读,感慨万千
  •   我喜欢这书很有可读性
  •   我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但看完后,有一些同感.
  •   行文如流水,可是,除了流水,还是流水,不如账本好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