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中国文学史论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孔范今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11出版)  

内容概要

近百年中国文学史论,ISBN:9787020067459,作者:孙范今 著

作者简介

孔范今,山东曲阜人,1942年生。山东大学首批“杰出人文学者”,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协会员。历任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曾被聘为第一、二届“教育部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撰著和主编有:《悖论与选择》、《走出历史的峡谷》、《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孔范今自选集》、《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全唐五代词注释》、《中国现代新人文文学书系》等。近期又与雷达、吴义勤、施战军共同主编了《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

书籍目录

面对历史的沉思历史的补偿与当代意识的追寻——新时期文学发展漫议历史价值范畴里的符号选择——鲁迅批孔新识走出历史的峡谷超越“五四文化模式”“新文学”史断代上限前延的依据和意义——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必要阐释经济变革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政治变革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化变革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历史结构的悖论性与文学的补偿式调整和发展梁启超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治史者的角色定位历史现代转型中的文学潮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回望绝对化思维无助于文学史的科学建构对视,并不是取其反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文学史重构五四启蒙运动与文学变革关系新论论中国现代人文主义视域中的文学生成与发展后记

章节摘录

我们不能同意只站在一方的立场上否定另一方的观点,事实上双方各有其作用和局限。启蒙主义的文化批判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救国论”,它虽然在颠覆历史的文化障碍方面有其独特的功效,但其空想主义的历史特征也是显而易见的。其空想主义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批判的武器确实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它无法完成只有救亡才能完成的任务;二是需要启蒙的现实并没有提供可以实现启蒙目的的历史条件,被启蒙者不具备可以接受启蒙的文化基础,对话不能实现。它所起的作用,只是在知识者范围或日在作为社会文化核心的知识者话语内改变价值取向和基本结构,从而引导历史的发展。救亡相对于启蒙来说,则是更直接有效地改变阶级或民族现实生存状况的实践性力量。如果说启蒙使用的武器是西方文化的话,那么救亡所依赖的则是社会集团的力量。但也正因如此,在其调动社会集团力量时,就必然向阶级的或民族的本位文化认同,而与启蒙主义相对立。由此可以看出,启蒙和救亡各以其历史不可缺失的一面,支撑着历史,这或者也可以看做中国历史在特殊前提下以特殊方式进入和推进近、现代化过程时,所必然呈现的唯一可能的现实性结构。历史可以评价,但不能假设。应该说,这种独特的结构,造成了独特的效应。第一,对峙双方各自向极端处的强调,强化了历史的双重需要,保证历史以补偿的方式实现总体上的综合发展。第二,对峙双方均以功利主义的现实性历史目的为行为目标,强化并突出了本世纪社会行为的历史性内涵,同时也保证了历史性目的对文化价值系统的全面笼罩。第三,由悖论性对峙所造成的紧张,使历史参与者们经常处于自觉、警醒的精神状态,强化了历史参与者主体性能力的发挥,并由此形成了本世纪历史的精神性特色。第四,对峙双方之间所产生的疏离性空间,也使一些非历史功利主义的文化和文学艺术派别有了立足之地。

后记

该书中所收的,是本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今所发表的关乎近百年中国文学史论的部分文章。在编排中,我并没有刻意重新洗牌,大体上依然按照成文先后的顺序,因为我觉得我的认识也是发展着的,不如此反而会给还愿意读一读这些文字的人平添一些理解上的麻烦。从上两个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在实质性意义上启动了其向现代转型发展的历史进程算起,迄今历时已逾百年。与悠悠数千年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相比,短短的百余年也许算不得什么,但是,就其变革的深巨与历史、资源背景的特异性,以及生成内容的丰富与驳杂而言,它使治史者所面对的却是前所未有的困难;而能否对这段最切近于我们的文学发展史做出既接近于对象真实,又符合治史原则的研究与建构,意义却又非同一般,其影响所及不仅仅事关这段文学史建构的成败,而且也关系到对我国文学通史的完整性建构。正是因为如此,近十余年来,许多学者都在努力走出历史施之于对象和研究者主体的种种规约与遮蔽,重新审视与建构这段文学发展的历史,而且已日渐形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史学研究的大势。

编辑推荐

《近百年中国文学史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近百年中国文学史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