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闹的骡子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李兆忠  页数:288  
Tag标签:无  

前言

  翻开一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面赫然写着两个字:留学。自从1847年容闳等三名学子随美国传教士布朗夫妇东渡新大陆,首开中国人留学的记录,这一百六十多年来,留学潮由小变大,奔涌不息,期间尽管出现反复(如留美幼童中途撤回,“冷战”时期中国大陆停止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总体上呈现着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中国大陆出现了蔚为壮观的“世界大串连”浪潮,至今方兴未艾。  从推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中国文化思想现代转型的角度看,留学的意义与贡献,怎么估计也不会过分。胡适将留学比作摆渡西方文明的“舟楫”,将留学生比作“舵手”与“篙师”;季羡林将留学生比作“中国的普罗米修斯”、现代化的报春花,都是可以成立的。举凡现代中国的一切,从物质文明到文化思想,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不是莘莘学子从国外引进的。据统计,1900年至1937年在日本院校注册的中国学生的人数为十三万六千人;1854年至1953年的一个世纪内,中国留美学生达二万一千人;另据1945年《联大八年》的纪念册统计:西南联大一百七十九位教授中,留学生一百五十六名,占总数的87%。因此我们可以说,没有留学,便没有现代中国。  九十年前那场史无前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从表面上看,是中国的社会政治外交危机激荡的结果,种子其实多年前早已布下,且与“留学”有直接的关联。其远因,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当时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惊破了中国人的千年迷梦,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制夷”之道,遂有后来的洋务运动及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留学生派遣;其近因,则主要由三件大事构成:以中国的惨败告终的1895年甲午战争,在宣告中日国际地位发生逆转的同时,也宣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破产、西方近代文化的胜利,第二年,清政府就向日本派出十三名留学生,以此为开端,留学的大门正式开启,有识之士纷纷东渡日本;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进一步摧毁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其情形正如孙中山先生说的那样:“从那次义和团失败之后,中国一般有思想的人,便知道要中国强盛,要中国昭雪北京城下之盟的那种大耻辱,事事便非仿效外国不可,不但是物质科学要学外国,就是一切政治社会上的事都要学外国。所以经过义和团之后,中国人的自信力便完全失去,崇拜外国的心理,便一天高过一天。”(《三民主义第五讲》,1924)在沿海地区的知识界,留学渐成一种风气;1905年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提前废除,釜底抽薪,断绝了中国学子历来的安身立命之路,是年留日狂潮勃兴,五千中国留学生一下子涌到东京,第二年激增到一万三千。至此,出洋留学之潮,已是沛然莫之能御。客观地看,在当时的条件下,中国学子想接受地道的现代教育,成就一番事业,出洋留学几乎是惟一的途径。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现代“新文化”已如开弓之箭。此后十年,正是中国文化发生结构性变化,新学取代旧学的时期,日译的西方新概念、新名词,通过留日学子之手铺天盖地涌人中国;与之同时,留学欧美的中国学子也不断地给故国输入新文法、新学理、新思想,尤其是以胡适为首的一批留美学子,在大洋彼岸酝酿了一场文学革命,不仅在理论上为新文学鸣锣开道,也在操作层面上为新文学的诞生作了示范。至此,中国的现代新文化已是呼之欲出。  缅怀前贤的留学壮举,不由令人感慨万端。莘莘学子在异域度过宝贵的青春岁月,孜孜砣砣,遨游于西方文化科学知识的海洋,含英咀华,为沉疴深重的祖国把脉,并为其设计未来。鲁迅和胡适,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留学时代写下的《摩罗诗力说》、《非留学篇》,至今依然熠熠闪光。他们都具备文化圣人的气质,一个发誓“我以我血荐轩辕”,一个立志“他日为国人导师”;他们的救国方略都抓住了根本:一个主张“立人”,从精神人手,改造国民性,建设一个“外不后于世界潮流,内不失传统血脉”的新中国;一个主张“树人”,通过滴水穿石的教育,为未来“造新因”。他们的思想基石,在留学时代就已形成,回国之后,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现代新文化的旗手。确实,没有他们的呕心沥血、唤醒国人、开启中国文化思想的现代化进程,使中国与世界及时地接轨,中国人的“球籍”恐怕真的不保。  然而,留学给我们带来的并非都是风和日丽的美景。纵观20世纪中国的文化景观,处处带有“半殖民地”的烙印,每一种流行的思潮背后,都有西方的依傍,什么中国的杜威,中国的歌德,中国的席勒,中国的卢骚,中国的左拉,中国的泰戈尔,中国的曼殊斐尔,中国的赫胥黎,中国的毕加索,不一而足,本土的文化圣祖,不是被打翻在地,就是被彻底遗忘;同样,中国思想界、文坛上无休止的争论,多半是西方已有论争的翻版,中国学子们挥舞着从西方师父那儿舶来的利器,打得不可开交,偌大的中国知识界,成了西方思想的跑马场,各种思想、学说、主义在这里冲折较量,消耗着巨大的能量。在这种处境下,中国人失去了自己的价值标准与话语方式,一切惟西方马首是瞻,陷于被言说、被解释、被界定的可悲境地。这一切无疑都是留学带来的副产品。  追本溯源,留学本是西方强势文明在全世界扩张的结果,而落实到中国这样一个具有“超稳定”精神结构的农业文明古国,事情不能不变得格外尴尬。众所周知,中国人对留学的态度曾经历过一个一百八十度的逆转:从将异域西方视若蛮夷鬼域,无人愿往,到对它顶礼膜拜,趋之若鹜,这个极具戏剧性的逆转过程,反映了自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经受过七十年的挫折和失败,中国人文化自信心失落,由“中体西用”向“全盘西化”倾斜,文化思想主权不得不拱手相让的严峻现实。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上的扭曲和伤害是无法估量的,造成了他们文化人格的分裂,精神定力的丧失。  更何况,“西方”并非铁板一块,而是一个多元的存在,有英国式的,有法国式的,有俄国式的,还有日本式的。因此,如何西化,以哪一国为效仿的样板,便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从客观的结果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留学国的社会制度、政治模式和历史文化传统,对于年轻的中国学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所谓“留日派”、“留俄派”、“留欧派”、“留美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当然,中国学子的家庭出身、固有的知识教养,乃至个人的性格气质,也都潜在地制约着中国学子对异域文化的选择与认同,两者一经契合,便产生各式的西方文化代理人,比如胡适之于美国,丁文江之于英国,瞿秋白之于俄国,周作人之于日本;单独地看,他们自成体系,无懈可击,合到一起,便不免扦格,发生碰撞。这种碰撞到后来,在客观的态势上,形成了以胡适为首的留欧/美派和以鲁迅、郭沫若为首的留日/俄派壁垒分明的两大阵营;在社会矛盾不断升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的背景下,冲突博弈,形同水火;而暗中操纵这一切的,是代表着人类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俄、美超级大国。  具有反讽意味的是,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屈辱地位的,是没有任何留学背景的毛泽东。这位自学成才的伟人一向瞧不起留学生,早在1920年给友人信中就这样写道:“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在《改造我们的学习》里,毛泽东对其有更严厉的批判——  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特别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近百年的经济史,近百年的政治史,近百年的军事史,近百年的文化史,简直还没有人认真地动手去研究。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东西既无知识,于是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可怜得很,从外国故纸堆中零星地检来的。  几十年来,很多留学生都犯过这种毛病。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这种毛病,也传染给了共产党。  毛泽东对留学生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然而完全的否定,却也有失公平。毛泽东固然没有留过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受留学的影响,他的思想,他的理论,包括他用的词汇(如上述的“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等)很大一部分都是留学生从国外引进的,经过他的天才头脑的整合,变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斗争哲学。广义地说,近代以降的中国知识分子,不管留没留过学,可以说没有一个人能够免受“留学”的影响。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这是西风东渐历史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的集体宿命,其是其非,都包含在其中。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传统的中国好比是驴,近代的西方好比是马,驴马杂交之后,产下现代中国这头骡;现代中国文化从此变成一种非驴非马、亦驴亦马的“骡子文化”。根据生物杂交的一般原理,第一代的杂种兼具双方的优点,品种最佳,之后逐渐退化。这个生物学原理同样符合中国现代留学史的实况。第一代留学生里多出学贯中西、通古博今的文化巨人,如严复、陈寅恪、鲁迅、丁文江、胡适、郭沫若等,他们为中国现代文化奠定了基础,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但随着时代变迁、岁月流逝,这种学贯中西、兼具马驴优点的“超级骡子”越来越少,他们的遗产也越来越难以为后人继承。然而仔细想一想,也只好释然:既然产生这种“超级骡子”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骡子文化”每况愈下也是情理中的事。到后来,“骡子”分成两大派:一派性近驴,姑且称“驴骡”,一派性近马,姑且称“马骡”;前者号称“寻根派”,后者号称“现代派”,他们争吵不息,经常上演“关公战秦琼”的大戏,表面上热闹,却少了祖先的眼光和气魄。“驴骡”个头小,势单力薄,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被打压的地位,由于血液里文化基因的作用,时时萌发返本的冲动,弄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新古董,让辉煌的古典传统回光返照一把;“马骡”个头高大,气宇轩昂,在现代的历史语境中一直占据优势,隔三差五从西方师父那儿批发些新鲜玩艺儿,各领风骚三五天,其语言是中式鸟语,深奥如天书,故只能在一个极小的行家圈子里通行。有意思的是,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国运昌盛,国粹行情日渐看涨,“马骡”们也纷纷鼓吹起中国传统文化来,用的却是他们的洋腔洋调。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应当承认,中国现代的“骡子文化”是一种不自然的、主体性欠缺的文化,它摇摆多变,缺乏定力,在外部世界的影响刺激下,每每陷于非理性的狂奔。过去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文化语境至少经历了六次剧烈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作为一种无法抗拒的历史命运,我们无法对此作简单的臧否,只能心怀忧思,静观其变。众所周知,现实中的骡子不能生殖,故而性情暴躁。那么文化学意义上的骡子又怎么样呢?这一百年来接连不断的喧哗、骚动与争斗,是否就是“骡子文化”遗传焦虑的一种表征呢?  十几年前留日归来,在反刍四年异域生活,写《暧昧的日本人》的时候,萌生了研究留学生文学的念头。当时只觉得这个题目有趣而且重要,上手之后,才发现自己掉入了一个陷阱。凭自己可怜的知识学养,要想说清楚这个涵盖古今中西的题目,简直太难了。起初真是无从措手,中间几次都想放弃。能够坚持下来,完全是出于职业道德的鞭策,那种艰难,犹如西绪弗斯推着巨石上山。由于拙于理论思辨,只好采取最笨拙的办法:一遍又一遍地细读文本和相关历史文献,发现蛛丝马迹,摸着石头过河。惨淡经营十余年,弄出这么一个东西。本书解读十余位中国现代文学/文化史上重量级的“骡子”,试图通过对他们的异域留学生涯及其结果的阐述,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原一幅真实的历史图景。如果这本书有助于大家思考和理解今天中国人的文化处境,并且作出积极的反应,我的力气就算没有白费。  2009年大暑中

内容概要

本书解读十余位中国现代文学/文化史上重量级的“骡子”,试图通过对他们的异域留学生涯及其结果的阐述,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原一幅真实的历史图景。本书有助于大家思考和理解今天中国人的文化处境,并且作出积极的反应。

作者简介

李兆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著名的日本文化研究专家、艺术评论家。曾长期游学日本,其亲身经历与理性剖析形成了他观察日本的独特视角,所持论点独树一帜、新意迭出,发人所未发,笔触直指日本人文化心理的底层。近年来致力于近现代留学生文学研究。著有《暧昧的日本人》等书。

书籍目录

孤独的摩罗诗人  ——寻访“原鲁迅”从东洋到西洋  ——丁文江的留学生涯“大中华”与“小日本”的恶性互动  ——《留东外史》解读设计中国现代文学  ——胡适文学革命的异域文化背景纵情的极限  ——郭沫若的诞生天堂中的地狱  ——郁达夫的东瀛之怨沉重的失态  ——解读成仿吾移根的代价与收获  ——陶晶孙的世界东亚启示录  ——丰子恺与日本想象的中华白马王子  ——张闻天与他的《旅途》错位的东方“康桥”  ——徐志摩与日本寂寞中的诞生  ——老舍与英国塞纳河畔的洗礼  ——傅雷与法国早熟的世界公民  ——巴金的异域题材写作眼泪引发的笔墨官司  ——郭沫若与徐志摩的一次碰撞自卑与超越  ——留学生写作中的“弱国子民”心态东风与西风  ——留日派与留欧/美派之争“假洋鬼子”的沉浮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

章节摘录

  《呐喊》、《彷徨》无疑是《摩罗诗力说》的延伸与形象的演绎,将两者互文地阅读,人们在发出会心微笑的同时,定会沉重地叹息,《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无疑都是作者自己的化身,这些中国的摩罗诗人们,处境是如此地惨淡,他们不是疯掉,就是惨死,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立锥之地;洋溢在《摩罗诗力说》里的那份自信与豪情,此时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绝望,正如作者在《呐喊·自序》中沉痛表白的那样:“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这番话实际上宣告了“摩罗诗力救国论”的破产,但这丝毫也无损这些小说的艺术价值,而且它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场伟大的破坏。  鲁迅在东瀛度过了整整七年青春岁月,留下了洋洋大观的文字。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些文字中,七年的留学生涯几乎是空白,作者目光所及是西方,思虑所在是中国,对眼皮底下的东瀛仿佛视而不见,甚至连“日本”两个字都看不到。归国之后,鲁迅也很少回忆那段生活,除了在少数几篇文章里略有涉及;写留日生活的只有《藤野先生》一篇,那也是在时隔二十年之后,并且有特殊的背景(当时鲁迅在厦门大学,正受“现代评论”派人士的压挤,心情郁闷,作了一系列怀旧文章,名为《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是其中之一,结尾还特意点出:藤野先生是作者抨击“正人君子”的自勉力量)。一个人不怀旧,无非两种理由:一是往事不堪回首,另一是往事懒得回首,都证明着那段生活并不愉快。  确实,对于留日时代的鲁迅来说,日本只能是一个冷漠的、令人感到屈辱的存在,其中虽有藤野先生那样的有正义感的日本教授的亲切关怀,但这只不过像漫漫暗夜里的一支微烛,反而将黑暗衬托得更加清楚。关于这一点,“幻灯事件”已有形象的说明,然而比起“幻灯事件”来,“泄题事件”更具杀伤力。鲁迅的学医成绩并不出色,第一学年考试分数平均为65.5分,一百四十二人中排名第68,结果还是引起日本同学的疑心,以为藤野先生事先给他泄了考题,使他解剖学得了高分,于是又是写匿名信,逼他忏悔,又是查他的课堂笔记,使他饱受屈辱。关于这件事,二十年之后鲁迅这样写道:“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的疑惑。”(《藤野先生》)鲁迅在仙台医专读了一年半,就不辞而别,连退学手续都是委托他人经办的。  然而,对于鲁迅这样的精神强者,小日本的歧视并不足以构成真正的伤害。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文化英雄,鲁迅不会为这类事耿耿于怀,事实上,对日本的岛国根性,鲁迅从未给过以牙还牙的抨击,这一点他与郭沫若很不一样;相反,他对日本的观察总是着眼于正面,结合鲁迅后来有关日本的零散的论述,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日本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发户”,虽然没有卓越的伟人与独创的文明,却比僵化的破落户的中国更有生存的希望,在一篇文章中,鲁迅借厨川白村对日本国民性的批判这样写道:“著者呵责他本国没有独创的文明,没有卓越的人物,这是的确的。他们的文化先取法于中国,后来便学了欧洲,人物不但没有孔,墨,连做和尚的也谁都比不过玄奘。兰学盛行之后,又不见有齐名林那,奈端,达尔文学等辈的学者;但是,在植物学,地震学,医学上,他们是已经著了相当的功绩的,也许是著者因为正在针砭‘自大病’之故,都故意抹杀了。但总而言之,毕竟并无固有的文明和伟大的世界人物……然而我以为惟其如此,正所以使日本能有今日,因为旧物很少,执著也就不深,时势一移,蜕变极易,在任何时候,都能适合于生存。不象幸存的古国,恃着固有而陈旧的文明,害得一切硬化,终于要到灭亡的路。中国倘不彻底地改革,运命总还是日本长久,这是我所相信的;并以为为旧家子弟而衰落,灭亡,并不比为新发户而生存,发达者更光彩。”(《出了象牙塔·后记》)第二,日本人有种打破沙锅问(璺)到底的、做事认真的气质,这种气质可以医治中国人的毛病。据日本友人回忆,鲁迅有一次同内山完造谈话时这样说:“中国的四亿人于今都害着病。这病叫作‘马马虎虎病’。这病如果治不好,中国是很难得救的,想找一找医这种病的药,却发现在日本人那里有,这就是日本人的‘认真’。我们不妨排斥日本人,但必须买到这种药。”(内山完造《我所认识的鲁迅先生》)临终前,鲁迅还留下这样的话:“我怀念日本。那些日本人有种打破沙锅问(璺)到底的气质。我是羡慕日本人这一点的。中国人没有这种气质。不管什么,总是用怎么都可以来对付过去。不改掉这‘怎么都可以’,是无论如何不能革新中国的。”(岛崎藤村《鲁迅的话》)必须指出的是,鲁迅总结的这两点有特殊的语境,他对日本的肯定赞美并不是出于特别的喜爱,就像乃弟周作人那样,而是另有一个令人绝望的参照——中国的存在。由此可见,日本在鲁迅笔下的空白,既不是出于通常的“大中华”对“小日本”的文化优越感,也不是由于狭隘的民族情感,而是鲁迅特殊的思维方式所然。确实,相对于鲁迅那样的博大深邃的胸怀,日本毕竟小了一点,也浅了一点,无法从根本上给中国提供充足的精神资源,这个国度里既不出尼采、叔本华这样的文化超人,也没有拜伦、雪莱那样的摩罗诗人,闻名于世的,只有那种接近“兽性爱国主义”的武士道、泯灭个性的集团性和礼仪繁琐的“人情美”,那些都是鲁迅不喜欢或者不感兴趣的东西。  日本鲁迅研究大家竹内好认为:鲁迅留学时代的文学运动与日本文学并无干系,这一点与后来的创造社形成鲜明的对照。周作人的叙述证实了这一点,据周作人介绍,留日时代的鲁迅对于日本文学殊不注意,对森鸥外、上田敏、长谷川二叶亭诸人,只重其批评或译文,只有夏目漱石的讽刺小说《我是猫》、《虞美人草》他比较爱读,岛崎藤村的作品从不问津,自然主义文学盛行时只取田山花袋的《棉被》,佐藤红绿的《鸭》一读,但并不感兴趣。(《关于鲁迅之二》)这透露了两个重要信息:一、鲁迅感兴趣的日本作家(前四位)都有留学西方的背景,关注的是他们的翻译评论而不是创作;二、鲁迅对那些本土趣味浓郁的日本作家没有什么兴趣;这证明鲁迅读日本文学,为的是了解西方文学,日本文学对于鲁迅充其量只有媒介的作用。  然而,这决不意味日本文化对鲁迅无足轻重,事实恰好相反,七年的留日生涯对鲁迅精神世界的影响至深,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日本为鲁迅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和窗口,鲁迅了解了世界,发现了自我,形成了“立人”与“摩罗文学救国”的思路;第二,东瀛岛国的文化风土——那种非理性的悲情,对鲁迅的精神气质也有某种潜移默化之力。鲁迅本是一个理性丰沛的人,家道中落后饱尝世态炎凉所带来的心理创伤,给他的性格蒙上一层阴影,加上留日后受“弱国子民”的屈辱与岛国悲情的双重刺激,使精神天平倾向于非理性,形成了他特有的冷峻、深邃与虚无的思想风格;在此基础上鲁迅创造了自己的文学世界,遥遥领先于当时的中国文坛。然而,相对于鲁迅博大的胸怀与深邃的气质,东瀛岛国毕竟小了些,假如有机会到欧美留学,亲炙原汤原汁的西方文化,鲁迅定当有更大的收获。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为一种无法抗拒的历史命运,我们无法对此作简单的臧否,只能心怀忧思,静观其变。众所周知,现实中的骡子不能生殖,故而性情暴躁。那么文化学意义上的骡子又怎么样呢?这一百年来接连不断的喧哗、骚动与争斗,是否就是“骡子文化”遗传焦虑的一种表征呢?    ——李兆忠

编辑推荐

  传统的中国好比是驴,近代的西方好比是马,驴马杂交之后,产下现代中国这头骡;现代中国文化从此变成一种非驴非马、亦驴亦马的“骡子文化”。中国现代的“骡子文化”是一种不自然的、主体性欠缺的文化,它摇摆多变,缺乏定力,在外部世界的影响刺激下,每每陷于非理性的狂奔。过去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文化语境至少经历了六次剧烈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喧闹的骡子:留学与中国现代文化》解读十余位中国现代文学/文化史上重量级的“骡子”,试图通过对他们的异域留学生涯及其结果的阐述,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原一幅真实的历史图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喧闹的骡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现在出国留学很容易,无论公费还是自费都一拥去了国外,我也要卷入这个大潮中了,总觉得在临行前该仔细看看先人们的留学经历。尽管时过境迁,中国早已不是曾经那个频临亡国的清朝,我们不需要抱着多大的责任出去,一切只是为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但不愿做“垃圾”的我更愿意相信今天的我们只要仍旧有先人那种摆正的心态,非物质的情感,去到国外将不只是挥霍钱财和饱览风景,年轻的中国学子要学的也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先进知识,回国做了“假洋鬼子”,我们应该在认清自己文化的同时深入他国文化,这不是金钱堆积的物质文化,而是既批判又欣赏地真正体验留学的成果,创新才是最终的梦想,而这一点,却又如此难做到。。
    这是一本好书,没有通过任何介绍就买了,一点儿不后悔,希望接下来出国的朋友们都看看!
  •   深入浅出,有中学语文的文学知识就可以读进去,但是出来发现已经能从教科书的知识中走到当下来。对这些大师的解读能博采众家有新颖的角度和令人耳目一新。尤其对郭沫若、丰子恺的评价,赞叹作者的深厚比较文学的功底。而后面的专题可以对专业研究研究指导!
  •   选取的人物和剖析都很经典,是的,那代人太不容易了,但是也反映了中国人从自我感觉良好到现实的过程。
  •   作者的分析很有深度,可信度高。
  •   当当换货太麻烦,应该像**一样把新书拿给客户换,不应该让读者邮寄!!!
  •   买了一本看了,就是几个留学生的留学故事,但是故事性不强。有骗取稿费的嫌疑。
  •   书名有些哗众取宠,但内容做得很细致,很好
  •   质量好,发货快。有需要的书
  •   题目起得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