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潮的彼岸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李欧梵  页数:299  
Tag标签:无  

前言

  我的写作生活不算长,至少比学术生活短得多。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赴美留学,在环境影响下用英文写学术论文,不觉已有半个世纪,直到最近十年,才着力用中文写作。所以我一直认为,我所有的中文作品都是习作。有人把我的中文作品称为“学者散文”,但没有解释,顾名思义,似乎指的是作为一个学者写下来的随意而松散的文章。然而散文其来有自,可以上溯至明末的小品文。在西方称之为“essay”,法文叫作“essai”(有尝试之意),这两个传统不尽相同,我的文章都配不上,只能勉强称之为“杂文”,但又缺乏鲁迅式的匕首投枪的作风。我从不用尖酸毒辣的文字去批评世界或人物——这一点“鲁迅风”我完全没有学到,虽然自己确曾研究过鲁迅。也许,对我而言,“生活”这个人文文本太丰富了,它是我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如果把前人的生活和时代加上去,更像一座宝山。我每读一本前人的著作,不论中西,都觉得如在山下掘宝,越挖越兴奋,越发感到高山仰止,灵光灿烂。个人最中意的小文都与这类读书报告有关,如《狐狸洞书话》。

内容概要

本书为作者在海外求学和任教将近四十年里谈中西文学之文章集合,既是一本“我那时真年轻”的感情记录,也不难看出作者对现代南美和东欧、特别是捷克文学的浓厚兴趣,显示了一种“直面后看”的个人化的历史记忆。    他拿了美国大学的“旅行奖学金”去欧洲闲逛,但去康桥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徐志摩。在欧洲的各大城市,他处处感受到历史的幽魂,反而在东方的香港和大陆,似乎真的觉得历史“终结”了,而他处处在学本雅明笔下的天使,逆着“进步”的时代之风前行。    这既是一本“我那时真年轻”的感情记录,更浸透了一股浪漫的情怀。但浪漫主义的英雄时代早已逝去。现实、世故和小心早已筑就许多感情的提防,以前的纯情浪漫主义者也因此变成了老小姐、怪人和愤世嫉俗者,失去了天真……然而,仍不随俗地、绝望地追求所谓的爱情。

作者简介

李欧梵,一九三九年生于河南,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哈佛大学等,现为哈佛大学东亚系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铁屋中的呐喊》、《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话话》等。

书籍目录

总序西潮的彼岸 二○○五年版序言 康桥踏寻徐志摩的踪径 徐志摩的朋友 奥国的飘零 布拉格一日 日本游记 美国的“中国城” 浪漫的圣徒 “刺猬”与“狐狸” 心路历程上的三本书 “象牙塔”内的臆想 书债 一个“闲书呆子”的自白 什么是“西化” 多年追求的恋人 写在父亲的日记发表之前 为婚姻大事上父母亲书 我对于香港中文大学的观感中西文学的徊想  初版自序 二○○五年版自序 “五四”文人的浪漫精神 浪漫之余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 “五四”文学与鲁迅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的反讽意义 一支小调谱成的文学新曲 奇幻之旅 伟大作品的条件 作家与作家 语言与沉默 “东欧政治”阴影下现代人的“宝鉴” 捷克现代民族诗人塞弗尔特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敲醒了什么? 世界文学的两个见证 技巧与视界

章节摘录

  西潮的彼岸  康桥踏寻徐志摩的踪径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  他到达康桥(Cambridge)时正是他来到英国后最炎热的一天;走出火车站,已是下午5点多钟了,仍然是骄阳炎炎。他跳上公共汽车,进得城来,一位好心的荷兰女郎指引他到“耶稣道”(Jesus Lane),靠着旅行指南,他找到了一家小旅馆,是英国人叫做B&B(Bed & Breakfast,供应住宿和早餐)的那类,就这么住下来了。  也许一般“红尘”中人不会相信,他到康桥来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徐志摩。他在中学的时候曾经熟读过《再别康桥》,他也记得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描写的“这朝来水溶溶的大道,只远处牛奶车铃声……”在“迷你裙”充斥的20世纪60年代的伦敦住了两周之后,他天真地要寻觅20年代的康桥情趣。  吃完晚餐,已经九点多钟了,暮色迷蒙之中,他信步闲逛。离餐馆不远就是大名鼎鼎的“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想当年徐志摩来英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三一学院”,做罗素的学生,结果他进了“王家学院”(King's College),做特别生,因为罗素已被“三一学院”开除了。  在“三一学院”的院子里逛了半个钟头。那儿,似乎有一个师生宴会正在举行,不少西服笔挺的教授和学生在院子里散步谈天。在一弯新月的微光中,他把旅行指南拿出来,依稀还看见书中对“三一学院”的介绍:在此毕业的名人包括拜伦、牛顿、培根、怀特海和维特根斯坦。  “王家学院”距离“三一学院”并不远,规模更大。他进门时,迎面便是一座大教堂,教堂顶上的钟刚敲过十点,夜终于降临了。偌大的草地上静悄悄的,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阵摇滚乐声,仿佛有一家人正在开舞会。院子的尽头就是“康河”(RiverCam),静极了,在整整一个小时中,只有一只船经过。小桥畔偶尔有一两对情侣在漫步,桥头附近有几头牛卧着,似乎也在酣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潮的彼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这本书写的非常好,有深度,很有可读性!
  •   诚恳平实
  •   帮同学买的不错
  •   朋友的导师写的,铁杆粉丝。
  •   李欧梵《西湖的彼岸》

    这是一本李欧梵七十年代作品《西湖的彼岸》的再版,里面还加入了另一本书《浪漫之余》,即便是两本书合在一起,也只有薄薄的一册,不像现在不写个十万字好像都不好意思出书。知道李欧梵还是十几年前九十年代,他的一本《铁屋中的呐喊》让人印象很深刻,那是一本写鲁迅的书。李欧梵是河南人,解放的时候才十岁,跟着家人到了台湾,在台湾接受的教育,和白先勇是同学,也是一个大才子,台大毕业以后,到哈佛读博士,然后就在国际各大知名院校任教,是国际知名的学者。

    这本书是他的一部散文集,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去欧洲旅行,第二部分写关于书的故事,第三部分大致写的是人。首篇写的是寻访徐志摩的足迹,他拿了美国的“旅行奖学金”去欧洲闲逛,去康桥的看看徐志摩的诗文中所描述的地方。然后还写了奥地利布拉格,还有日本和美国的中国城。

    西湖的彼岸是什么地方?西湖是一个湖,西湖的彼岸还是西湖,但是西湖又是一个象征,一个中国文化的符号,这样看西湖的彼岸那就是西方,就是地中海,就是地中海边的希腊和雅典。作者从小介绍的就是西式教育,长大以后也一直生活中国外,所以是一个很西化的中国人,可是他无论到哪个国家,人家还是会把他当作中国人,问他的问题也都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这样在时时刻刻的提醒他,无论你怎么西方化,但是你的骨子里,你的血肉,你的根都在中国,都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所以,他是在了解了西方文化以后,才开始了解中国文化的,这样的视角和普通的大陆学者就有了很大的不同。

    读过一遍,并没有感觉到这本书有多大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就是一个学者的游记和读书还有生活中的感受,买这本书完全是冲着李欧梵这个名字,不过我想要是真读他的理论,也未必能够读懂。上网一查没想到李教授竟然出版了这么多本书,而且多数都是散文和随笔,和自己的专业并不搭界,又不是以写作闻名,写这么多闲书作什么?也许是名人效应吧,就好象现在的名人出书。是名人的书总有人喜欢去读读。不过很多名人的书读过了也就罢了。
  •     李欧梵《西湖的彼岸》
      
       这是一本李欧梵七十年代作品《西湖的彼岸》的再版,里面还加入了另一本书《浪漫之余》,即便是两本书合在一起,也只有薄薄的一册,不像现在不写个十万字好像都不好意思出书。知道李欧梵还是十几年前九十年代,他的一本《铁屋中的呐喊》让人印象很深刻,那是一本写鲁迅的书。李欧梵是河南人,解放的时候才十岁,跟着家人到了台湾,在台湾接受的教育,和白先勇是同学,也是一个大才子,台大毕业以后,到哈佛读博士,然后就在国际各大知名院校任教,是国际知名的学者。
      
       这本书是他的一部散文集,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去欧洲旅行,第二部分写关于书的故事,第三部分大致写的是人。首篇写的是寻访徐志摩的足迹,他拿了美国的“旅行奖学金”去欧洲闲逛,去康桥的看看徐志摩的诗文中所描述的地方。然后还写了奥地利布拉格,还有日本和美国的中国城。
      
       西湖的彼岸是什么地方?西湖是一个湖,西湖的彼岸还是西湖,但是西湖又是一个象征,一个中国文化的符号,这样看西湖的彼岸那就是西方,就是地中海,就是地中海边的希腊和雅典。作者从小介绍的就是西式教育,长大以后也一直生活中国外,所以是一个很西化的中国人,可是他无论到哪个国家,人家还是会把他当作中国人,问他的问题也都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这样在时时刻刻的提醒他,无论你怎么西方化,但是你的骨子里,你的血肉,你的根都在中国,都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所以,他是在了解了西方文化以后,才开始了解中国文化的,这样的视角和普通的大陆学者就有了很大的不同。
      
       读过一遍,并没有感觉到这本书有多大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就是一个学者的游记和读书还有生活中的感受,买这本书完全是冲着李欧梵这个名字,不过我想要是真读他的理论,也未必能够读懂。上网一查没想到李教授竟然出版了这么多本书,而且多数都是散文和随笔,和自己的专业并不搭界,又不是以写作闻名,写这么多闲书作什么?也许是名人效应吧,就好象现在的名人出书。是名人的书总有人喜欢去读读。不过很多名人的书读过了也就罢了。
      
      
  •      最近读完了李欧梵的《西潮的彼岸》,据李欧梵先生自述,这本书和《浪漫之余》是他最早出版的杂文集。就此本书而言,从对徐志摩、卡夫卡、鲁聂达、昆德拉等人的寻幽觅胜的人文之旅,从中生发出的对欧陆风情与文思的发散,读罢之后,意犹未尽,令人慕其娴熟的文法和悠远的文学境界,思之惟恐易尽……
      
       “康桥踏寻徐志摩”这篇随感旅行札记,用的是第三人称叙事,从一个对浪漫文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者身上,我们跟随着他的足迹也宛如身临其境,探访了“三一学院”、“王家学院”、康桥等剑桥学府的“名胜”。从中亦可略略探得徐志摩的踪迹,读之文采斐然、熠熠生辉。“奥国的飘零”、“日本游记”、“美国的‘中国城’”则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奥、日、美的风情和文化背景,以及在此背景下中文语境下的“异乡人”在他乡异国的生存迷惑与激情抗争的一些吉光片羽,还有由于文化差异与隔阂带来的日中两国民间的偏见与误解,更兼谈及美国“唐人街”新老中国移民的美国文化的冲突与乡愁……篇幅有限,不复赘述。这部分杂文随感多是在细致的游记观感中得出的理性判断,加之具有强烈的文学意境,读之令人犹如亲临,给人以一种同游异域的真切感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布拉格一日——欧游心影”的细致入微的描写,显然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苏东剧变前布拉格的一番景象,以及作者心目中的捷克欧游心路历程。在这里,作者从看到人骨雕塑的钟楼,联想到海明威的名作《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的书名,进而联想到塞弗尔特的几行诗句……从游行之中被人盯梢,甚至夜游都会当作“间谍”的不同寻常的体验,以及作者为避免带给捷克学者的麻烦甚至于拨通前挂断电话的心理活动,都让人感受到那个年代的虚妄与荒谬。而从卡夫卡、塞尔弗特、聂鲁达、昆德拉等人故居或行踪之地的“落寞”,更深深从中感受到了李欧梵先生对人生胜地与文学前贤的景仰之情。
      
       此外,还有对《老残游记》的文本分析,以及西潮的危机和认同困境,都有不俗的见解。特别是作者虽受西潮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对西潮的理性接收而并不一味崇洋的态度,以及对西潮的彼岸之认知,深切认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接纳,这都是我钦慕李欧梵先生见解的地方。
      
       更令人感佩的是,李欧梵父亲李永刚先生珍藏的自述日记《虎口余生录》的出版感言,以及对这本日记中记叙的日寇侵华举家逃亡虎口余生的惨痛回忆,让人潸然泪下,掬一把同情之泪。而这本日记的可贵之处在于实录了当时的情境,而李永刚先生并没有刻意掩藏他的恐惧感和求生本能,这也是李永刚先生勇于自剖的理性。“我如今仍行在生死的边缘上,来追忆今天这场噩梦般的遭遇,手仍在颤,心仍在跳。”这般平实而质朴的语境,以及真情实感的真切流露,都令人动容!也为当年虎口余生的李永刚先生一家而感到庆幸,不然我们今天也看不到这本好书,运命之跌宕诡谲,那双看不见的命运之手,令人敬畏和喟叹……
      
       我也通过这本书,得出了我自己对于西潮的体悟,以飨诸君:西潮经历了工业革命的洗礼和民主的孕育阵痛,在现代工业文明时期的浮躁功利之中,已经显出了隐隐的忧虑。而这种忧患,更是西方文明的“物极必反”之原理和工业文明带来的精神困境,人类文明之物质享受滥殇的反思。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西方学者对东方文明的融合与研究的努力,亦是很下苦功的。虽然文化上的认同感有异,但对于人类文明的终极追求,二者并没有根本上的不同,只是人类文明需要整合融入多元化东西并存的文化体系之中,自由而无所拘束的发展。而东方文明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古典传统音乐,跌宕起伏、抑扬顿挫之余,那种清泉流韵、寻幽觅胜的文化情境,自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这恰恰是现代中国人特别是大陆同胞所缺少的精神底蕴。不过,藉由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这些都可以保存和共同相互影响,直至最终形成多元化文化自由影响的东西方文化体系,当然,这是一种良好的愿景和希冀,更期盼这一天,我辈有幸躬逢其盛!
      
       书不尽意,言尽于此。有识者可以尽心阅读,必能从中觅得其中三味。文化的激荡,文学的韵致,有克制的文化批评与国家、族群偏见的分歧与消解,都可以从中有所感悟!惟愿东西方文明能够有一天融合,而东方文明也必能从中获益,西方文明也不至于陷入物质的渊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