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文革"

出版时间:2011-11-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许子东  页数:29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卷大部分文章2000年曾在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出版,原题《叙述“文革”》,出版社改题为《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五十篇“文革”小说》。据说当时丛书学术委员会主任季羡林教授听到此书是重新解读“文革”便有些质疑,后来经过其他编委解释才知并非(至少不会全是)“新左派”重新评论“文革”。在这本书里,我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尝试借用一种现代文学理论(普洛普的结构主义方法)来解读具体复杂的中国文学及文化现象;二是尝试从文学角度讨论“文化大革命”如何成为一种被阅读乃至再读的“文本”。拙作出版后有不少批评,缺陷疏漏当然不少。本想借这次出版《讲稿》的机会,将研究范围扩大五、六十部或七十部““文革”小说”(主要包括近十年的作品),但因为生病,这个重写计划也暂时没有完成。期待日后还有再版续写的机会。
  但这一卷《重读“文革”》,还是对《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做了很大程度的修订增删。一方面是文字修订,另一方面是增加了第六章到第九章的内容……
  最近十年常越界电视,有网友观众批评我常常在讨论现实问题时提到“文革”,“为什么老是念念不忘呢?”这是他们的疑问。说实话,也是我自己的疑问。
  我想,于私,是个人记忆。至今仍会在梦中见到父亲在电子管收音机前听九评、北京女红卫兵抄家时亲切的目光:“别害怕,你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街上群众欢呼剪人裤腿、下乡火车启动时的哭声混合东方红乐曲声、下放干部告诉惊讶的村民“尼克松要来了,毛主席决定,这一次不杀他”
……
  怎么办呢?生死在这个时代,偏偏这些印象刻得最深。我很羡慕那些脑子也能和躯体及生活方式一起与时俱进的人们,可我就是不行。有次雪天住进维也纳一个城堡,做梦却在江西坐手扶拖拉机,山崖旁路很窄……

作者简介

  许子东,浙江天台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著作有《郁达夫新论》《当代文学印象》《当代小说阅读笔记》《为了忘记的集体记忆》《呐喊与流言》《香港短片小说初探》等。自2000年担任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栏目嘉宾

书籍目录

“灾难”的前因与征兆
“灾难”降临方式
考验与拯救
反思与忏悔
重读“文革”的不同方法
海外华文小说中的“文革叙述”
红卫兵——知青的历史命运:以《红色黄昏》为例
红卫兵——知青的理想主义:《金牧场》与《金草地》
对“文革”的几种抗议姿态

章节摘录

  第一章“灾难”的前因与征兆  普罗普在《民间故事形态学》(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的“前言”中,比较了四个俄国民间故事的常见情节:  甲,国王给了英雄一只鹰,这只鹰把英雄带到了另一个国度。  乙,老人给了舒申科一匹马,这匹马把舒申科带到了另一个国家。  丙,巫师给了伊凡一只小船,小船载着伊凡到了另一个国度。  丁,公主给了伊凡一个指环,从指环中出现的青年把伊凡带到了另一个国家,等等。  普罗普认为“在以上例子中,变化的是登场人物的名字(以及每个人的特征),但行动和功能却都没有变。”①这是普罗普“按照故事中的人物的功能来研究民间故事”的基本出发点。  “文革小说”中显然也有一些常见情节: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境遇、不同的道具、不同的背景,但情节模式及其叙事功能颇为相似。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如果中华民族,中国的知识分子至今仍用《芙蓉镇》式的方式来重读“文革”(然后在六十年光辉历史中无形“切割”掉“文革”),那中国真是不幸了。  ——《对“文革”的几种抗议姿态》    “因祸得福”的意义结构、善恶分明的角色功能、书生民女的拯救模式、盼望清官的民间诉求,再加上第三人称的故事文体--这就是出现得最早、读者最多、影响最广泛的一种“文革叙述”。  ——《重读“文革”的不同方法》    一方面,“文革”中批判的一切:修正主义、法权、“全民党”理论、“经济妖风”、官僚制度、学术权威、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等,今天几乎全部“复辟”了;而另一方面,“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精神”、“大字报”、单位名称、“为人民服务”、唱红歌、严打示众、世袭特权、语言暴力等等,以及更重要的“穷比富好,多比少好,民比官好”的意识形态假设,又都在现实及网络中继承乃至发扬……“文革”对中国人来说,究竟是“负债”还是“遗产”?  ——《自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重读"文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7条)

 
 

  •   在《重读“文革”:许子东讲稿(第1卷)》里,作者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尝试借用一种现代文学理论(普洛普的结构主义方法)来解读具体复杂的中国文学及文化现象;二是尝试从文学角度讨论“文化大革命”如何成为一种被阅读乃至再读的“文本”。
  •   借鉴普罗普结构主义理论对众多“文革故事”情节的归纳,对诸如“男主人公有身体苦难,为民间女子所救”等叙事模式的剖析,对“知识分子—干部”、“红卫兵—知青” 等不同视角的“文革叙述”的挖掘,对“我不忏悔”等话语的解读,皆独辟蹊径,鞭辟入里。
  •   重读"文革"--许子东讲稿第1卷读懂历史
  •   文革,对于8090后是多么的陌生,许子东老师的这本书和锵锵三人行一样好看
  •   许子东对文革有一种难以忘怀的情怀,他对文革的见解对我们年轻人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在如今浮躁的社会,我们已经失去了对历史的反省,失去了过去是我们的悲哀。让我们一起来重读文革。
  •   其他的书都做促销,许子东的书也不减价,这买不起啊。
    有人说这本文革书只是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探讨了文革,广度不足。
    问题是,现在允许出的文革书很少啊。
  •   这是一本文学方面的学术专著,通过对50本写了文革的著名的小说进行结构主义的分析,来试图发现人们对文革这件事的阅读习惯,很有意思
  •   了解许老师是从镪镪三人行,他对当下很多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看法是有道理的。这本书通过文革作品解读文革。有助于我们对那段时期做更进一步的理解。
  •   许君从文学角度反思文革,归纳各种文革文学的各种模式。所举五十种文本,虽大多看过,经其提纲挈领,脉络顿清。
  •   文革,现在的孩子没有切身感受,许子东的文字能从另一侧面让我们感受文革之痛。
  •   帮领导买的书,文革那段历史很鲜明,重读后,思想又有新的认识
  •   只是一部有关研究“文革”文学的书籍。对于我们理解、研究当代小说书写“文革”的历史很有帮助。
  •   一本研究反映文革期间文学作品的评论书,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文革。
  •   关于文革小说的论文,读起来有点重,偏理论
  •   以文革小说状况来研究文革那时那境的状态,此角度亦可深思
  •   作为一个不是出生在那一代的人,这是从另一个视觉角度了解文革的一本好书。
  •   文革是一个中国人都想说又不敢说的话题

    可以了解到很多事情~
  •   不管你愿不愿意,文革都是中国的遗产,只是不是用来贴金,而是用于反思
  •   用了俄国学者的模型,分析中国文革,很有创新
  •   值得一看。文革是很多人不以为然的话题,但照秦晖或许纪霖或徐友渔(忘了是哪一位)的说法,对于文革有四种态度,颇有意味。很多造反派已上台了。。。还是要了解文革,批判文革。
  •   这本书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写文革,没有牢骚,但观察很独到!
  •   写文革的数不多,这是其中之最!
  •   文革历史 正视他 于后人意义重大
  •   许子东的文章总有一定的深度和新的角度
  •   是一本好书,用解构的方法重新审视描写那个混乱时代的小说,可惜阅读量不够
  •   给力讲稿,推荐阅读
  •   其实这本书读起来有点难度了,因为理论性太强了,而且好多书没有读过,理解起来有困难,不过还是坚持看完了。估计学文学专业的会更好理解一些
  •   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次书不可不读
  •   是我文学基础不好吗,有些看不懂
  •   那个我们没有经历过的年代,要想了解,要从多个角度入手,这本书帮助很大
  •   这本书是替老父亲买的,所以不太清楚内容怎样,应该还可以吧,因为没有听到老父亲的反面意见。
  •   内容丰富,很好的书,值得一看
  •   读过她的几本书,不是很对胃口但感觉不错,
  •   另一个视角,很有启发
  •   书的包装很好,值得阅读
  •   做为资料参考可以一看
  •   此书相当不错!很喜欢。
  •   装帧和质感不错,3册全买了~
  •   我不是讀文學的,但是都可以很快把方法理解。
  •   徐子东老师的书,我认为是非常有深度的,有智慧
  •   喜欢许老师的书!
  •   从上海发货,两天就到,神速!书的质量不错!
  •   难得看到的一本文革的书
  •   内容还没有看,不清楚
  •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基本上一口气看完
  •   还可以 确实不错 包装都好可以
  •   比较专业,比较文人气。
  •   趁当当搞优惠买了。
  •   许老师文笔很好!
  •   精深
  •   对历史的追索
  •   有真知灼见,毋忘历史。
  •   我觉得很值得一看呢````
  •   看过第一版的,第二版的必须买
  •   纸质不错 感觉挺好 最起码不觉得亏
  •   看不懂,太学术性了
  •   此书为通过反应文革时期的小说作品分析“重读”文革。可借此回顾那一时期的文学和文革。可读。
  •   很有深度,受益匪浅,本来是想买有关文革的历史类书的,没想到···o(︶︿︶)o 唉 不过还是满好的。但是学术类的书,读起来有点枯燥的
  •   以为会再现文革的真实面貌,结果是对文革电影的理论性评判,没读到真相,遗憾
  •   里面还说了很多有关文革的书籍,相当于开了一个书单给我们。
  •   还没见过有其他专门讲这方面文学的专著,内容很新颖不错。喜欢许子东,以前听他讲过张爱玲和郁达夫。
  •   听了杨老师的课想看此书,刚拿到手,还没有来得及看,感觉不错。
  •   某东似乎过于朝着上海小资学院派发展了,想说的蜻蜓点水一下,其余的分析又不彻底。
  •   听说不错,闲来无事,看看无妨。
  •   是以前的旧书,三联书店出过。
  •   还没看完,越界言论看完了,感觉没想象中好
  •   印刷质量还可以,内容也不错
  •   回顾历史,正确对待,认清形式
  •   还没看完,专业性有点强
  •   值得支持。
  •   书写的还不错 很有逻辑性
  •   被题目忽悠了,是本书评,不过其中列出了有关文革的一些书籍,倒是可以去看看
  •   初次看许子东的文章,还有待细细品味。
  •   向来不喜欢文学评论,这类的作品也不喜欢,写作的人都没有想到的东西,一经有了评论,就什么都有了。所以,不喜欢
  •   沉重的话题,深刻的思想,上了些年纪的人更容易读懂。不错的书。
  •   内容太学术了,还没有办法静下心来,慢慢阅读。
  •   内容一般,讲的都是综述,谈文革中的事件很浅。
  •   好书······················
  •   换购的新年鸿运贺岁超值套装(A6)被压坏了,能重寄
  •   买了才发现“重读文革”原来是另外一本书,这本书其实是徐教授对“重读文革”这本书的读后感而已,实话说,我不不太看得懂,原来我是想买“重读文革”的这本书才对啊,请各位读友注意!
  •   喜欢许子东的书
  •   正版书籍。快递很快。书好便宜。
  •   作者的论文
  •   是专业的评论书籍
  •   难得严谨
  •   许子东的书
  •   读后的一点感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