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创新

出版时间:2007-1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立明[等]著  页数:444  字数:367000  

前言

  本书作者基于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内涵的正确理解,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探索以信息化手段来推动和支撑公共事务的创新,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本人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怀有浓厚的兴趣,近年来一直关注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进展。创新之路向来不会平坦,若非亲身经历则往往无法真正品味其中的甘苦,即使以事后的目光回顾这几年来以信息化为手段的公务创新所经历的种种艰辛与喜悦,依然会令人不禁感慨,不禁被推动此事的人们的坚韧与执著所深深感动。所谓公务就是公共事务,就是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而电子公务就是以信息化为手段支撑的公共事务或公共管理与服务。2001年本人曾经两次参与第一作者单位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北京“数字市政”的方案评审,均受益匪浅。据我所知,当时的“数字市政”在全国都属于较早提出并准备实施的以信息化推动管理创新的概念之一,通过几次接触,让人预感到一次城市管理的深层次革命正在悄然酝酿。政府、企业、公众在城市管理活动中各自功能的重新定位和各自角色的理性回归与和谐互动必定会成为发展趋势。当我们重新审视当时的研究与探索,尽管其在目标与手段上还不够明确,内容也不尽完善,然而,正是这样的探索与尝试,恰为今天变为现实的和谐城市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乃至电子公务创新奠定了基础。  让人欣喜的是,2006年有关单位与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联合成立了电子公务研究中心。

内容概要

公务创新就是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创新,是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以创新精神和方法提高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的有益探索,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    本书以“科学、和谐、创新”为宗旨,以构建“政府监督协调、企业规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的城市管理新模式为主线,总结了“公务创新实验室”、“东城模式”、“石景山模式”及城市管理应用创新园等案例,论述了城市管理服务新理念、新经验、新手段和新模式。    本书论述电子公务理论,从GBCP四要素出发,提出和谐三角模型,阐述了电子公务的内涵——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调动政府、企业、公众三要素,围绕公共产品,实现多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和谐化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    本书可供党政机关、政府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公务创新概论  第一节 撰写本书的目的    一、写给处于公务创新前沿的各级党政领导    二、激励一般政府公务员要敢于创新    三、为非政府组织创新提供启示  第二节 公务创新简介    一、公务创新    二、公务创新的划分    三、公务创新的开展第二章 公共管理与服务创新  第一节 公务创新的涵义    一、创新就是科学    二、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内容    三、政府创新    四、公务创新——公共事务管理与公共服务创新    五、党政部门的思想观念创新      六、管理与服务区别——法的作用    七、党政组织的管理与服务体制、模式、手段创新  第二节 我国公务创新的主体    一、公共管理与服务的统筹主体——党和政府      二、公共管理与服务产品的生产主体——公共企业    三、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对象与参与主体——市民 第三节 公务创新的核心    一、优化工作流程    二、提高党政机关管理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三、提供高质量公共产品 第四节 我国公务创新的原则    一、党领导下的公务创新——党的领导是政府创新的前提    二、公务创新——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观念    三、公务创新需要结合科学发展观 第五节 公共治理模式创新    一、公共治理    二、公共治理的模式    三、为什么要进行模式创新——公共治理创新的背景和条件    四、怎样进行公共治理模式的创新 第六节 公务创新作用    一、提高部门工作效率    二、使公共机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实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第七节 监督创新——绩效审计创新    一、关于公共绩效审计    二、我国开展公共绩效审计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三、公共绩效审计内容问题 第八节 公务创新理论    一、公共制度创新    二、公共管理与服务体制创新      三、地方公务创新系统    四、公务创新与个人创新第三章 全国第一个政府创新实验室第四章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办事处公务创新模式第五章 北京市怀柔全程办事代理制第六章 北京市东城区“万米单元风网格城市管理创新模式”第七章 北京市市级公务信息化创新实践第八章 北京石景山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第九章 电子公务概述第十章 国家公务创新第十一章 结论附录 我在七年“公务创新”活动的日子里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众所周知,某些中国政府公务员长期以来形成了办事拖拉、相互扯皮、工作懒散的不良习惯,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科技处也存在这种情况,这种问题的解决是需要多方面努力的。其中关键的步骤是:将工作成绩、工作考核加以量化,将工作成绩和考核标准数量形式挂钩,严格计算工作量和工作成绩。在科技处进行创新之前,这种做法是不存在的。  (3)由于基础工作、重点工作、长期工作不分,导致作为政府职能之一的服务职能明显弱化,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非常差,不能很好的体现科技处应有的功能和“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精神。这种局面的实质是,内部功能的弱化导致对外部工作效率低下,不能很好的完成各部门的分工合作。  (4)由于所需要处理的事情划分混乱,内部组织结构不清晰,导致长期以来的工作不能做长期比较而找出长处和缺点,使前期和后期的工作缺乏继承性和对比性。  (5)科技工作中不能很好的利用现代化的成果,对信息化渗透不敏感,造成了服务的速度与效率比较低,不能很好的适应公民对多样化、高质量公共产品与服务的需求。  (6)长期以来忽视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致使诸多非政府组织和企业能够完成的工作由政府承担,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政府“越权”、“越位”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科技处的创新是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的,不但体现了对内部组织结构的创新——工作流程的再造,同时有内部考核与外部监督的创新,另外还有工作手段与工作方式的创新,在此过程中还渗透着服务方式、方法、手段的创新,所以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科技处的创新是全面的。在以后的部分中,我们还会了解到,组织创新,仅有一个方面的创新,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编辑推荐

  《公务创新:城市公共事务理论创新与实践(第2版)》论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城市管理服务的理念、经验、手段和模式等领域。 “和谐城市管理”是目的而非手段,实现“和谐城市管理”绝不能忽视城市管理服务手段,在《公务创新:城市公共事务理论创新与实践(第2版)》中回答了如何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和谐城市管理”的手段问题。  《公务创新:城市公共事务理论创新与实践(第2版)》中所提到的诸如“东城模式”、“石景山模式”和“GBC平台”等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分散的城市管理信息化系统创新为“和谐城市管理”系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公务创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