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贞 主编  页数:388  

前言

  进入21世纪之后,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为了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有更丰富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和更强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的实际需要,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需要有新的提高和突破,更加注重实际操作技能、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计算机技术与本专业紧密结合,使计算机技术更为有效地应用于各专业领域。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入门课程的教材,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信息化社会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简称白皮书)及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际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情况,并参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的最新要求选题编写而成。  在教材结构设计、内容选择及编写过程中,认真贯彻和体现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6)》(简称蓝皮书)中提出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质上是应用教育”的指导思想,同时还应用了该成果中所提供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参考方案。  本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3、演示软件PowerPoint 2003、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rmt基础与应用(含FrontPage 2003的使用)、数据库基础及多媒体技术基础。  本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跟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平,注重实际操作和应用,同时覆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的内容,使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得到全面培养与提高。  本书内容充实,通俗易懂,可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的教材,也可作为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及各类计算机培训班教材或初学者的自学用书。

内容概要

本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跟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平,以“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质上是应用教育”为编写指导思想,注重实际操作和应用,同时覆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的内容,使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得到全面培养与提高。    本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3、演示软件PowerPoint2003、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基础与应用(含FrontPage 2003的使用)、数据库基础及多媒体技术基础。为了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本书所配电子教案及上机实验素材等相关资源,可直接向作者或责任编辑免费索取。    本书内容充实,通俗易懂,可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的教材,也可作为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以及各类计算机培训班教材或初学者的自学用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的发展  1.1.1  计算机的概念    1.1.2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1.1.3  计算机的特点    1.1.4  计算机的发展    1.1.5  计算机的分代    1.1.6  计算机的分类    1.1.7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1.8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1.9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1.1.10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1.2  计算机基础理论    1.2.1  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2.2  计算机中的数制转换及其运算    1.2.3  计算机中数据的编码  1.3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1.3.1  微型计算机概况    1.3.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3.3  微型计算机的总线和接口    1.3.4  微型计算机系统中主要硬件部分的介绍  思考题第2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2.1  操作系统概述    2.1.1  操作系统的概念    2.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2.1.3  操作系统的分类    2.1.4  典型操作系统介绍  2.2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2.2.1  Windows XP的启动和关闭    2.2.2  Windows XP的桌面和窗口    2.2.3  Windows XP的对话框    2.2.4  Windows XP的菜单    2.2.5  鼠标和键盘的操作    2.2.6  中文输入    2.2.7  Windows XP的帮助系统  2.3  Windows XP的程序管理    2.3.1  程序文件    2.3.2  程序的运行和退出    2.3.3  应用程序快捷方式    2.3.4  任务管理器    2.3.5  应用程序之间交换数据    2.3.6  安装或删除应用程序  2.4  Windows XP的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2.4.1  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2.4.2  我的电脑与Windows资源管理器    2.4.3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2.5  Windows XP的系统设置    2.5.1  控制面板的启动    2.5.2  显示属性的设置    2.5.3  键盘和鼠标的设置    2.5.4  日期和时间的设置    2.5.5  开始菜单和任务栏的设置    2.5.6  多用户管理    2.5.7  中文输入法的添加和删除    2.5.8  系统注册表  2.6  Windows XP的设备管理    2.6.1  磁盘管理与维护    2.6.2  添加硬件设备  2.7  Windows XP的实用工具    2.7.1  记事本与写字板    2.7.2  画图    2.7.3  计算器  思考题第3章  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3.1  字处理软件概述    3.1.1  字处理软件的发展    3.1.2  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3.2  Word 2003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    3.2.1  Word的启动和退出    3.2.2  Word窗口的组成与操作    3.2.3  Word命令的使用  3.3  文档的建立与编辑    3.3.1  文档的基本操作    3.3.2  文本的输入    3.3.3  文本的编辑和修改  3.4  文本的格式编排    3.4.1  设置字符格式    3.4.2  设置中文版式    3.4.3  设置段落格式    3.4.4  设置边框和底纹  3.5  表格处理    3.5.1  创建表格    3.5.2  编辑表格    3.5.3  表格的修饰    3.5.4  表格的计算和排序    3.5.5  创建图表——由表格数据生成统计图表    3.5.6  文本与表格的相互转换  3.6  图形处理    3.6.1  图片的插入与处理    3.6.2  绘制图形    3.6.3  艺术字    3.6.4  插入公式    3.6.5  文本框  3.7  文档版式设置    3.7.1  分页和分节    3.7.2  页眉和页脚    3.7.3  脚注、尾注、修订和批注    3.7.4  页面设置    3.7.5  插入页码  3.8  文档打印    3.8.1  打印预览    3.8.2  打印文档  3.9  高效排版    3.9.1  使用样式    3,9.2  模板和向导的应用    3.9.3  制作目录    3.9.4  长文档的编辑技巧    3.9.5  邮件合并    3.9.6  运用宏  3.10  其他功能    3.10.1  自动更正    3.10.2  字数统计    3.10.3  并排比较文档    3.10.4  阅读版式视图    3.10.5  比较并合并文档  思考题第4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3  4.1  Excel概述    4.1.1  电子表格的发展    4.1.2  Excel的界面和基本概念  4.2  Exccl 2003的基本操作    4.2.1  创建工作簿    4.2.2  数据的输入    4.2.3  保存工作簿    4.2.4  保护工作簿    4.2.5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4.2.6  区域选取与命名  4.3  工作表中数据的编辑    4.3.1  单元格的编辑    4.3.2  数据的移动或复制    4.3.3  数据填充    4.3.4  数据的查找与替换  4.4  工作表的格式化    4.4.1  数据格式化    4.4.2  工作表的列宽与行高的设置    4.4.3  设置对齐方式    4.4.4  设置边框和底纹    4.4.5  格式复制与删除    4.4.6  自动套用格式  4.5  公式与函数    4.5.1  公式的创建    4.5.2  认识函数    4.5.3  公式的移动复制    4.5.4  常用函数  4.6  图表功能    4.6.1  创建图表    4.6.2  图表修改    4.6.3  设置图表格式  4.7  工作表和图表的打印    4.7.1  设置打印位置    4.7.2  进行打印  4.8  数据库管理    4.8.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4.8.2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4.8.3  数据排序    4.8.4  数据筛选    4.8.5  分类汇总    4.8.6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  思考题第5章  演示软件PowerPoint 2003  5.1  PowerPoint 2003概述    5.1.1  PowerPoint的启动与退出    5.1.2  PowerPoint界面介绍    5.1.3  PowerPoint视图  5.2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5.2.1  建立演示文稿    5.2.2  演示文稿的编辑  5.3 演示文稿的外观设置    5.3.1  演示文稿外观的统一    5.3.2  使用幻灯片母版    5.3.3  设置标题幻灯片    5.3.4  设置幻灯片背景    5.3.5  设置页眉页脚    5.3.6  使用讲义母版    5.3.7  使用备注母版  5.4  设置幻灯片放映    5.4.1  设置幻灯片间的切换效果    5.4.2  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    5.4.3  设置幻灯片的放映方式    5.4.4  控制幻灯片放映    5.4.5  在幻灯片放映时记录旁白或声音  5.5  演示文稿的输出    5.5.1  演示文稿的保存    5.5.2  演示文稿的打印    5.5.3  演示文稿的打包  思考题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6.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展望    6.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    6.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6.1.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6.1.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6.1.6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6.2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6.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6.2.2  数据的传输方式  6.3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6.3.1  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定义    6.3.2  OSI/RM参考模型    6.3.3  TCP/IP参考模型  6.4  广域网技术    6.4.1  分组交换技术    6.4.2  几种典型的广域网络  6.5  局域网技术    6.5.1  局域网的定义与特点    6.5.2  局域网的主要技术    6.5.3  IEEE802局域网标准    6.5.4  以太网    6.5.5  无线局域网    6.5.6  高速局域网    6.5.7  网络操作系统    6.5.8  以太网的组网技术  6.6  网络互连技术    6.6.1  网络互连的类型    6.6.2  网络互连设备  6.7  局域网的设置与使用    6.7.1  家庭网络的安装    6.7.2  局域网用户管理    6.7.3  网络设置    6.7.4  设置网络共享资源    6.7.5  映射网络驱动器    6.7.6  使用网上资源    6.7.7  使用远程桌面    6.7.8  常用网络测试命令  思考题第7章  Internet基础与应用第8章  数据库基础第9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4.智能化  智能化是指让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智能计算机具有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的功能、知识处理和知识库管理的功能等。人与计算机的联系是通过智能接口,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与计算机进行自然对话。目前,已研制出各种“机器人”,有的能代替人劳动,有的能与人下棋等。智能化使计算机突破了“计算”这一初级的含意,从本质上扩充了计算机的能力,可以越来越多地代替人类的脑力劳动。  1.1.9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1.纳米计算机  惠普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应用纳米技术研制计算机内存芯片,其体积不过数百个原子的大小,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一旦研究获得成功,将为其他微型计算机元器件(包括像今天的酷睿系列芯片一样的微处理器)的研制和生产铺平道路。  2.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利用一种链状分子聚合物的特性来表示开与关的状态,利用激光脉冲来改变分子的状态,使信息沿着聚合物移动,从而进行运算。量子计算机有四大优点:一是加快了解题速度(它的运算速度可能比目前个人计算机的Pentium III芯片快上10亿倍);二是大大提高了存储能力;三是可以对任意物理系统进行高效率的模拟;四是能使计算机的发热量极小。  3.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即全光数字计算机,以光子代替电子、光互联代替导线互联、光硬件代替计算机中的电子硬件、光运算代替电运算。光子计算机系统的互联数和每秒互联数,远远高于电子计算机,接近人脑;光子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强,具有超高速运算速度;光子计算机的信息存储量大,抗干扰能力强,将具有与人脑相似的容错性。  4.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的运算过程就是蛋白质分子与周围物理化学介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计算机的转换开关由酶来充当,而程序则在酶合成系统本身和蛋白质的结构中极其明显地表示出来。生物计算机的信息储存量大,模拟人脑思维,既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又可以直接与生物活体相联。  5.人工智能计算机  预计在2035年可能出现的人工智能计算机不仅能模仿人的左脑进行逻辑思维,而且能模仿人的右脑进行形象思维,程序设计人员可以成功地把计算机设计得像人,模拟人的思维、人的说话及人的感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