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细金工艺与文物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杨小林  页数:192  字数:308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杨小林在国家博物馆科技中心从事金属类文物的保护工作,我们多次在考古新发现、文物保护的现场接触。后来她透露将来要写一本书,我将信将疑。所谓信,是相信她有这个实力。所谓疑,是怀疑她能否真的写出来,因为这是十分艰难的事情。两年后她果真寄来了书稿,令我吃惊而感动。我曾经写过书,深知其中甜酸苦辣,而她作为由工人转为文物保护再到著书立说恐怕更为艰难,从书中的引文可以看出阅读了大量庞杂的著作,写出这本书很不容易。  如今书很多,不少是重复劳动,有时读者面对大量书籍茫然失措,竟找不到需要的著作来读,因此一部贡献给读者的新著有恰当的定位才是必要的。古代金银器出土越来越多,引起了人们研究探讨的热情。这些金银文物是反映历史的实物材料,提供的线索有材质、制法、造型、纹样、色彩,有时还有文字刻铭,研究需要综合知识,但人们又很难具备如此广博的知识结构。对于考古学家来说,最有难度的恐怕就是对材质和制造方法的探讨,因为这不仅需要自然科学知识,还需要有实践经验。  杨小林曾在工厂亲自制作过金银器物,懂得各种工艺,目前又有保护文物的丰富经验,这一知识结构,正是考古专业出身的人望尘莫及的。有关金银工艺技术方面的著作并非没有,可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直接阅读学习这类专业书籍很困难,需要有关于金银工艺技术联系古代文物的桥梁式专著,由杨小林来写这本书不仅合适,书的定位也恰当,因此决定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在古代文物研究中金银器是比较特殊的门类,千百年来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技法,工艺以师徒相传的形式传承,古今器物在制作技术上有惊人的相似,古今对照,从今看古进行探讨是可能的途径。  该书是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介绍了金银及合金物化性能、加工方法与检测,这无疑是考古研究中应该了解的,而书中详细介绍的各种工艺技术名称,既有技术工作的术语,也有实践中的“行话”,对考古研究的帮助更为直接。古代金银器研究中经常被提到的工艺技术有锤揲、掐丝、錾刻、镂空、焊缀金珠、鎏金等,这些定名或来自于古代文献,或根据现代工艺,或自行命名,人们以约定俗成的方式理解其含义,然而具体制作方法多不知其所以然。金银工艺技术造就积累出一些术语、行话,如何与古代器物的命名对号,不仅是个学术走向规范的问题,也不光是个名称问题。

内容概要

本书以现代金银细金工艺技术为基础,对国内考古出土的文物进行分析,是将工艺与文物相结合论述的一部著作。全书在概述了中国金银器的发展史和金银开采提取的历史之后,分别论述了现代金银开采与提纯,贵金属及合金物化性能、加工方法与检测,以及花丝、实镶、錾刻、焊接、鎏金、烧蓝、镶嵌宝石等工艺在出土文物上所见的痕迹,最后介绍了一些国外金银器的代表作品。  本书适合于从事金银器研究、工艺分析以及文物考古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序 齐东方绪言第一章 中国金银器发展史简论 1.1 夏 1.2 商 1.3 西周 1.4 春秋战国 1.5 秦汉时期 1.6 三国两晋南北朝 1.7 隋、唐、五代 1.8 两宋时期 1.9 元 1.10 明 1.11 清 1.12 现代第二章 我国金银的开采与提取 2.1 古人对金、银矿藏的认知 2.2 古代采金技术与提炼 2.3 现代采金与提纯第三章 细金工艺常用贵金属及合金物化性能、加工方法与检测 3.1 概述 3.2 细金工艺常用贵金属及合金物化性能 3.3 金银铂钯化学性能 3.4 细金工艺中的贵金属合金 3.5 细金工艺中常用贵金属及合金的加工工艺 3.6 金银提纯 3.7 金、银片材条材的加工 3.8 细金工艺中常用贵金属及合金检测第四章 花丝工艺与文物 4.1 概述 4.2 花丝工艺所用材料与工具 4.3 花丝的制作与基本技法 4.4 出土文物中透露的传统花丝工艺制作信息 4.5 出土金银器中花丝工艺制作技法简介第五章 实镶工艺与文物 5.1 概述 5.2 实镶工具与材料 5.3 镶嵌工艺 5.4 镶嵌宝玉石石碗的制作 5.5 钻石镶嵌 5.6 镶宝石与嵌金银的文物介绍第六章 錾刻工艺与文物 6.1 概述 6.2 錾刻工具的制作及应用 6.3 錾刻的基本技法 6.4 出土金银器文物中的錾刻工艺信息第七章 打胎工艺与金银器皿 7.1 锤打制胎工艺 7.2 材料与工具 7.3 打胎工艺基本技法 7.4 出土的以胎型制作而成的金银器皿第八章 金银器制作中的焊接工艺 8.1 概述 8.2 贵金属焊药简介 8.3 金银器中的焊接工艺 8.4 古代金银器焊药分析 8.5 对不同时期金银器焊药的认知 8.6 焊接处腐蚀产物的分析 8.7 大焊与小焊第九章 鎏金工艺 9.1 概述 9.2 鎏金工艺 9.3 古代鎏金器分析第十章 烧蓝工艺 10.1 烧蓝工艺简述 10.2 烧蓝工艺 10.3 清代和现代金银器中的烧蓝工艺第十一章 镶嵌在金银器上的宝玉石 11.1 概述 11.2 宝玉石的分类 11.3 宝玉石的鉴定第十二章 金银器表面处理工艺 12.1 金银饰件镀前表面处理 12.2 贵金属饰品电镀方法 12.3 贵金属电镀的应用 12.4 贵金属电镀后处理 12.5 金银表面镀层质量的检测第十三章 国外金银器赏析 13.1 国外金银器工艺对中国的影响 13.2 秘鲁 13.3 希腊 13.4 古罗马 13.5 俄罗斯 13.6 近代国外金银器制作工艺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金银器发展史简论  1.6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东汉瓦解后,进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黄金产量有所下降,但是黄金的加工技术却不断提高。此时期的金银器以饰物为主,容器较少,其制作有机地结合了细金工艺的不同表现手法,充分运用了花丝工艺的掐丝、制大边、填丝、炸珠、焊接和錾刻工艺中的平脱及镶嵌工艺中的圈石碗、嵌宝石技术。  1991年湖北省安乡县黄山头林场南禅湾刘弘墓出土的金带扣,1988年陕西省西安咸阳机场出土的荷花鹦鹉纹金梳背、嵌绿松石金耳坠,以及1981年山西省太原北齐娄睿墓出土的金饰和江苏省苏州市张镇墓出土的东晋羽人驮龙金饰,其掐丝技术分别体现在金梳背上的荷花纹与鹦鹉纹,金带扣上的花纹和金饰叶脉的制作中。上述金器的外部轮廓均是用金丝或金片制成大边状,将掐制成形的各种纹样以花丝平填的形式填人规定的大边中。而金带扣和驮龙金饰的镂空部分则是用锋利的脱錾刀将多余的金片脱出而成的。宝石镶嵌处包边石碗的制作则是用拍扁的金丝或金片按照宝石的形状围成圆形对头焊接后再黏结或焊接在底托之上。  1984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西伯花鲜卑墓出土的北魏金奔马和金瑞兽均为铸造成型,器物风格简约,线条流畅。金奔马头、尾部铸造的两孔洞处系有一条金丝编织的鱼骨刺纹链。金瑞兽上的宝石已脱落,铸造预留的嵌石部位清晰可见。  1964年河北省定县华塔墓出土的北魏金耳坠与2004年山西省大同出土的北魏金耳坠★,无论在形制还是制作工艺上都如出一辙。大同出土的北魏金耳坠由琥珀、银环、金环、花丝柱、镂空金珠、麦穗花等多部分组成,全长1Oem,耳坠最上方是一颗水滴琥珀,与其相连的是活圈银环和金环,金环下是由三根两股花丝柱组成的耳坠主身,与其衔接的是一镂空金球,金球的实体部位焊接有小金珠,下半部的三根花丝上分别系有编织的麦穗花丝。编织丝为金、银合金,直径最细的0.29ram,最粗1.32ram。耳坠在制作过程中主要以多种不同粗细的金花丝编织为主,并配有焊接、锤打、拔丝等技术。花丝的种类有麦穗丝,单股素金、银丝,两股、三股花丝,金珠等。

编辑推荐

  本书从工艺的角度介绍了中国金银器的发展史,以及各时代金银工艺的特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细金工艺与文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