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解释学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赵乐静  页数:237  
Tag标签:无  

前言

怎样认识、理解和分析当代科学哲学的现状,是我们把握当代科学哲学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推进它在可能发展趋势上获得进步的重大课题,有必要将其澄清。如何理解当代科学哲学的现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明尼苏达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于2000年出了一部书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书中有作者明确地讲:“科学哲学不是当代学术界的领导领域,甚至不是一个在成长的领域。在整体的文化范围内,科学哲学现时甚至不是最宽广地反映科学的令人尊敬的领域。其他科学研究的分支,诸如科学社会学、科学社会史及科学文化的研究等,成了作为人类实践的科学研究中更为有意义的问题、更为广泛地被人们阅读和论争的对象。那么,也许这导源于那种不景气的前景,即某些科学哲学家正在向外探求新的论题、方法、工具和技巧,并且探求那些在哲学中关爱科学的历史人物。”①从这里,我们可以感觉到科学哲学在某种程度上或某种视角上地位的衰落。而且关键的是,科学哲学家们无论是研究历史人物,还是探求现实的科学哲学的出路,都被看做是一种不景气的、无奈的表现。尽管这是一种极端的看法。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科学哲学在近30年的发展中,失去了能够影响自己同时也能够影响相关研究领域发展的研究范式。因为,一个学科一旦缺少了范式,就缺少了纲领;而没有了范式和纲领,当然也就失去了凝聚自身学科,同时能够带动相关学科发展的能力,所以它的示范作用和地位就必然地要降低。因而,努力地构建一种新的范式去发展科学哲学,在这个范式的基底上去重建科学哲学的大厦,去总结历史和重塑它的未来,就是相当重要的了。换句话说,当今科学哲学是在总体上处于一种“非突破”的时期,即没有重大的突破性的理论出现。目前我们看到最多的是,欧洲大陆哲学与大西洋哲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自然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哲学之间的彼此借鉴与交融;常规科学的进展与一般哲学解释之间的碰撞与分析。这是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必然地要出现的一种现象,其原因就在于:第一,从20世纪的后历史主义出现以来,科学哲学在元理论的研究方面没有重大的突破,缺乏创造性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内容概要

本书从本体论解释学视角,探索了解释学在何种意义与程度上适用于技术的问题。在强调意会理解的前提下,考察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在解释学基础上统一的可能,认为兼具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的技术有着显著的人文科学特征。本书以家族相似谈论和描述技术研究了技术知识、技术活动和技术人造物的解释学,对工具的“上手”、“在手”状态以及技术理解的“前结构”与解释学循环进行了讨论。在肯定当前正在发生的“技术认识论转向”积极意义的同时,强调了技术知识与技术理解意会的重要性;在将社会行为视做本文的条件下,对技术建构论进行了解释学阐释;从广义对称原则出发,以技术人造物的功能意向性为依据,形成将技术人造物看做本文的理论与分析方法。    本书可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参考,适用于工程技术、设计人员阅读,对有兴趣思考、探索人文与科学“视界融合”的大学生、研究生和其他思想者也有一定的启发性和价值。

书籍目录

总序导言: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第一章  解释学在何种意义上适用于技术  第一节  技术哲学的兴起与发展    一、技术哲学的兴起    二、当代技术哲学中的经验转向    三、技术的价值负荷与工具论  第二节  技术哲学的本质追问    一、本质主义及其技术理论    二、非本质、反本质与后本质主义    三、技术的含义与家族相似  第三节  技术的解释学意蕴    一、解释学的源流    二、科学解释学的兴起    三、技术理解的“前结构”  第四节  技术解释学的探求    一、工具的“上手”与“在手”    二、知觉与技术解释    三、“人一机”解释学关系第二章  技术知识的解释学  第一节  作为知识的技术    一、技术并非应用科学    二、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    三、技术知识的独特地位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    一、理解地方性知识    二、地方性知识的哲学意蕴    三、实践中的地方性技术知识  第三节  意会知识的解释学反思    一、不可言说的知识    二、技术理解的意会性    三、技术知识的意会性  第四节  意会知识与技术传播    一、意会知识与明言知识    二、意会知识与技术扩散    三、不可失而复得的知识第三章  技术活动的解释学  第一节  技术建构的解释学向度    一、从科学知识社会学到技术的社会形成    二、技术建构论的解释学策略    三、技术风格    四、行动者网络  第二节  技术设计的解释学    一、两种技术设计模型    二、技术设计与解释学循环    三、技术设计的“问答逻辑”  第三节  技术代码的解释学意义    一、作为前见的技术代码    二、技术的“社会意义”    三、技术的“文化视域”第四章  技术人造物的解释学  第一节  作为本文的技术人造物    一、广义对称原则    二、技术调控    三、技术“正本”    四、技术创新与“多重正本”  第二节  技术人造物的功能意向性    一、技术的道德“授权”    二、技术的政治“场景”    三、技术的“可用性”  第三节  性别化技术正本    一、技术女性主义    二、技术的“性别正本”    三、技术的“驯化”结语  可选择的技术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4)社会批判理论的经验转向:主要指从事批判理论的学者由以往对技术的激进批判转向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关联中把握问题。美国学者如伯格曼、芬伯格、温纳等的思想发展路径比较典型地反映出这一转向。概言之,新一代技术哲学家认为,对技术的哲学反思并非始于对技术的预先设想或神话。相反,必须“打开黑箱”,将以往被认为是既定的技术物体看做是生成的东西,并在分析其具体的发展与形成过程基础上,对现代技术的复杂性与丰富性进行适当的经验描述。这类研究最初是在社会建构论旗帜下展开的,技术被看成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而不是某种自主发展的结果。它与科学的社会研究相呼应,而将技术看做是人在特定环境选择的结果。技术的发展被看做是社会构造的,各项技术的出现都是偶然社会互动的结果,而非沿着任何预设模式的逻辑必然。类似研究的典型代表为“技术的社会建构”(SCOT),然而其局限也是明显的,因为技术本身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微波炉的推广历程便是如此:个人是否用微波炉做饭不仅与这个人的想法、能力有关,而且也与微波炉本身有关。仅仅将技术还原至社会互动的层面,无疑会因忽视技术本身的积极作用而陷入一孔之见。拉图尔等对技术社会建构论的批判化继承,弥补了技术社会建构论中过度倚重社会因素的缺陷。其借助网络中相互联系、作用着的行动者来描述技术,并声称应当“对称地”看待行动者网络中的诸行动体。他认为事情与人造物都可成为行动者,强调不能无根据地预设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的孰先孰后,非人类行动者应当具有与人一样平等地被研究的地位。然而,拉图尔研究技术的经验路径事实上并不能成为替代传统技术哲学的满意选择。传统技术哲学所提出的问题,在拉图尔的研究中几乎很少得到实质性的回答或响应。他既没有对技术在人类存在中所扮演的角色问题做出回答,也没有对技术如何共同构建了人类可接近的现实的解释给出答案,甚至就是其所津津乐道的平等地看待人与非人行动者的思想,也并非无懈可击。试想如果不区分人与非人,其行动体间的异质性又如何能被辨识呢?

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之上拓展而成的,深深凝结了我的导师郭贵春先生的心血。关于技术的解释学思考,我便是在阅读郭贵春先生的《后现代科学哲学》一书时开始的。正是郭贵春先生对学术前沿的敏感与前瞻,引领我步入这样一个尚未有更多人涉足的新领域。不过,这一选题的挑战性对我而言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苦苦思索、筹划架构而每每沮丧甚至绝望的时候,与郭贵春先生的对话与交流总能使我有所感悟。可以说,正是郭贵春先生的洞见与襟怀、鼓励与指导,使我得以在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理解与认识、继承与发扬的张力间,找到了恰当的定位,形成了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学术路径。此刻,我想借伽达默尔弟子们对其老师的描述,表达自己对郭贵春先生的敬意:“他让他们自由。他引导他们达到自己的思想方式,而不是他的思想方式。他们必须与他一起进行哲学思考,并且被推动着从他那里,走向自己的道路。”邢润川先生、高策先生一直对我的学业甚为关切,许多次交流与教诲使我获益匪浅。衷心感谢两位先生给予我的鼓励与鞭策,这使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和满足。同时,感谢安德鲁·芬伯格先生向我惠赠作品,他总是那么及时地回信。我从这种跨越空间的讨论中,更直接地感受到学科的进程。此外,在进校之初,曾向张华夏先生请教。他对技术认识与解释的思考,对我重新看待技术哲学产生了较大影响。感谢刘大椿先生、金吾仑先生、桂起权先生、卢风先生、陈凡先生在博士论文答辩前后过程中的指教与关心。张培富教授、成素梅教授、魏屹东教授、乔瑞金教授、殷杰教授、杨小明教授,在论文开题答辩及日常交流中,对我的帮助、启发甚大。殷杰教授还向我提供了资料方面的帮助。李树雪老师在许多方面给予我关照,许玉苹老师、孙立真老师、郭晋凤老师的热情和与人为善令我非常感动。师兄李廷勇时常关心着我们这些学友。阎莉、李小博、赵冬、贺天平、王姝艳、崔国红、张秀萍、李侠博士等曾经一起渡过了求学时的许多难忘时刻,感谢他们的陪伴与相知。

编辑推荐

《技术解释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技术解释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技术哲学与哲学解释学的结合。
  •   这本书早就想买了,这回想起来就在网上订了。但这次书送的有些慢。顺口问送货员,回答说本该给我送书的工作人员家里出事了,于是心下释然,平时当当还是很快的。
  •   这是由赵博士根据博士论文系统整理而成,已通读,很有启发我是做技术培训和编辑工作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