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种植区划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彦亭,谢剑平,李志宏 编  页数:192  

前言

  我国是世界烟叶生产第一大国,每年种植烟草100多万hm2,烟叶年产量达200多万t。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实现烟草区域化生产是稳定我国烟叶种植规模、提高总体烟叶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烟草区域化布局研究和烟区区划研究,有目的、有依据、有步骤地调整我国烟草种植布局,是实现我国烟草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国历史上已经开展过两次全国性的烟草种植区划工作。第一次是在20世纪60年代,农业部门根据地域分布将我国分为6大烟区。第二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中期,根据烤烟的生态适宜性对全国烟草种植适宜类型进行了区划,将全国所有地区分类成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个类型,同时也进行了烟草种植区域划分,将全国划分成7个一级区、27个二级区。这些工作使我国不合理的烟草种植布局得到了很大改观,区域化生产明显增强,烟草种植基本上分布在最适宜区、适宜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烟草种植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的烟草区划结果对当今烟叶生产的指导意义已大大减弱,重新进行全国烟草区划成为必然趋势。  2003年,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牵头,郑州烟草研究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技术负责,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江西、福建、安徽、湖南、湖北、重庆、四川、河南、山东、陕西、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内蒙古、浙江21个烟叶产区的共同参与下,开展了新一轮烟草种植区划研究工作。经过将近5年的研究,利用新的研究技术和手段,完成了现时生产条件下的烤烟生态适宜性分区和炯草种植区域划分,形成了新一轮中国烟草种植区划。新一轮区划充分借鉴了已有研究成果,分为生态类型区划和区域区划。按照生态类型区划一般原则,将我国按烤烟生态适宜性划分为烤烟种植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区域区划采用二级分区制,将我国烟草种植划分为5个一级烟草种植区和26个二级烟草种植区。  为充分展示新一轮中国烟草种植区划取得的原创性成果,进一步促进新一轮区划研究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更好地服务当前烟叶生产,编写了本书。

内容概要

  《中国烟草种植区划》概述了中国烟草种植布局变迁和新一轮中国烟草种植区划开展的背景,介绍了烤烟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烤烟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建立过程,详细论述了烤烟生态适宜性评价与适竹性区划、烟草种植区域划分和烟草种植布局调整方向及建议等新一轮烟草种植区划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五章,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烟草种植区划概况、烤烟品质评价指标体系、中国烤烟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分区、中国烟草种植区域划分、中国烤烟生产优势区与潜力区布局规划等。  《中国烟草种植区划》可供烟叶生产和管理决策人员、烟叶原料研究和使用人员,以及有关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中国烟草种植区划概况第一节 中国烟草种植布局变迁第二节 中国烟草种植区划历史沿革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烟草种植区划任务第二章 烤烟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节 烤烟外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二节 烤烟物理特性评价指标体系第三节 烤烟化学成分评价指标体系第四节 烤烟感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五节 烤烟品质评价第三章 中国烤烟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分区第一节 植烟土壤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第二节 烤烟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第三节 中国烤烟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分区第四章 中国烟草种植区域划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西南烟草种植区第三节 东南烟草种植区第四节 长江中上游烟草种植区第五节 黄淮烟草种植区第六节 北方烟草种植区第五章 中国烤烟生产优势区与潜力区布局规划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中国烟叶生产优势区第三节 中国烟叶生产潜力区第四节 推进烤烟生产优势区和潜力区布局的建议主要参考文献附表中国烟草种植区划分区表附注数据来源说明

章节摘录

  三、烟草种植布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烟草种植布局变迁与卷烟工业需求、地区经济发展和种烟比较效益密切相关。烟草生产早期的20世纪30~40年代,由于交通不发达,烟草生产主要分布在交通相对发达的鲁豫皖地区,辽宁省和台湾省也有种植。在此之后,随着战争爆发,上述地区烟叶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为保证卷烟原料供应,远离战乱的四川省、贵州省和云南省烟叶生产得到发展,并逐渐形成了20世纪50年代的黄淮烟区、西南烟区和北方烟区的种植格局。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遭受自然灾害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烤烟生产大面积下滑,导致20世纪70年代初卷烟工业原料奇缺。此后,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烟农种烟积极性得到提高,老烟区烟叶生产得到了恢复性发展,一些新的烟叶产区得到开发。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虽然由于粮烟比价的调整烟叶生产出现多次起落,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格局未发生明显改变,烟叶生产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交通便利、乡镇企业比较发达、农村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烟叶生产开始出现萎缩趋势,烟叶生产开始向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转移,出现“北烟南移”现象。鲁豫皖老烟区烟草种植面积持续减少,云南省、贵州省成为烟叶生产大省,逐渐形成了当前以南方烟区为主的烟草种植分布格局。而且,随着黄淮等烟区经济的发展和烟农收入来源多元化,虽然工业企业对烟叶原料仍有需求,由于烟叶种植比较效益不高,烟农种烟积极性持续下降,烟叶生产仍呈不断萎缩趋势。同时,在一些南方烟叶主产区,随着近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烟农种烟积极性也呈下降趋势,烟叶生产逐渐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  由此可见,烟叶原料需求、地区经济发展和种烟比较效益将仍然是我国烟草种植布局变迁的主要成因。在一些优质特色烟叶产区,积极探索现代烟草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并稳定种烟比较效益将是优质特色烟叶持续稳定供应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国烟草种植区划历史沿革  世界上烟草生产先进的国家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大多已实现了区域化生产。中国烟草区划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为止已经进行过两次全国性的烟草种植区划,这些工作使我国不合理的烟草种植布局得到了很大改变,区域化生产明显增强。

编辑推荐

  为充分展示新一轮中国烟草种植区划取得的原创性成果,进一步促进新一轮区划研究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更好地服务当前烟叶生产,编写了本书。  全书介绍了中国烟草种植区划概况、烤烟品质评价指标体系、中国烤烟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分区、中国烟草种植区域划分等内容。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烟草种植区划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