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人力资本研究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建民  页数:190  

前言

  2003年,王建民教授完成了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政府体制改革研究项目·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子课题。以这项招标课题和另一项教育部课题的研究为基础,几易其稿,完成了《研究生人力资本研究》这本著作,并获得中共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基金出版资助。可喜可贺!  在这本著作中,王建民教授运用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的分析框架,研究了研究生人力资本的特征、供给、需求和生产等问题提出了制度创新建议,并对生产中的管理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在他的研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现有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批评:一是培养研究生的微观主体的法人地位落实不到位;二是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方式不当;三是对内部二级学术组织管理过度授权,忽视学术权利和民主权利。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行政化管理问题——政府对高校管理行政化和学校内部管理行政化。  生产研究生人力资本的高等学校是学术组织。学术组织的运行与管理,有其自身的规律。无论什么事,违背既定的规律去做,就会增加交易成本,损失效率,甚至受到惩罚。行政官员用行政的逻辑,直接而简单地下命令、发指示、提要求,要学术人和学术组织往东走、往西走,干这个、干那个,结果一定很糟糕!学术人和学术组织,如果失去了自尊、自信、自主、自由、从容的制度环境,很难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知识产品,有量无质,垃圾遍地;人力资本,供非所需,需无所供,价值得不到实现。抄袭、欺诈等学术不端现象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行政腐败、学术腐败有泛滥的趋势。诸如此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无疑是高等教育组织长期行政化管理的结果。我国经济改革成就非凡,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但是在知识的生产方面仍然排在世界末位。芝加哥大学有70多人获得诺贝尔奖,我国有13亿人(在此未包含华裔诺贝尔奖得主)。这和高等教育的行政化是有关的。

内容概要

  研究生人力资本,对国家核心竞争能力的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这种资本的形成与积累,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人力资本研究》运用人力资本生产制度概念框架,阐释了研究生人力资本的投资、生产、结构和产权特征,考察了研究生人力资本供给的历史、现实、结构和未来,分析了研究生人力资本需求的逻辑、现状和趋势,审视了中国研究生人力资本生产的历史、现状、问题和原因,介绍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经验,提出了创新中国研究生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的建议,并对研究生人力资本生产中的管理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  《研究生人力资本研究》可作为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专业学习材料,也可供人力资本和高等教育研究者参考。

作者简介

  王建民,男,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咨询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高级会员。  北京市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现任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方舟智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北京蓝色博弈战略工作室首席专家。曾是中国第一位公共管理博士后研究员,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学者。2007~2008年在北京市财政局挂职锻炼。  1989年以来,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哈佛大学等高等学府学习、工作,获得多学科、综合性、高水平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多领域、跨学科、国际化的教学与研究能力。  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及MBA、EMBA、MPA、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员、博士研究生课程班学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政府厅局级干部等讲授“人力资源管理”(双语)、“战略管理学”、“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学”(双语)等课程,主持并主讲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学”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网络教育·本科)荣誉称号。    在《管理世界》、《经济管理》、《财经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50篇,出版《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研究》、《战略管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学》(北京市精品教材)等学术著作和教材10多部。主持或参加国家级、部级和国际合作课题近20项。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前言第一章 研究生人力资本研究:基本问题第一节 研究动因第二节 核心概念第三节 分析框架第四节 研究方法第二章 研究生人力资本特征第一节 投资特征第二节 生产特征第三节 结构特征第四节 产权特征第三章 研究生人力资本供给第一节 供给历史第二节 供给现状第三节 供给结构第四节 供给预期第四章 研究生人力资本需求第一节 需求逻辑第二节 需求现状第三节 需求趋势第四节 需求理性第五章 研究生人力资本生产:国内审视第一节 生产历史第二节 生产现状第三节 存在问题第四节 主要原因第六章 研究生人力资本生产:国际经验第一节 哈佛大学的经验第二节 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第三节 牛津大学的经验第四节 剑桥大学的经验第七章 研究生人力资本生产:政策建议第一节 落实法人自主权,建立良性治理结构第二节 摒弃行政干预,尊重学术权利第三节 实行理性的投资政策,加强组织战略管理第四节 取消全国统一考试,创新入学选拔制度第五节 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和完善培养制度第六节 严格质量标准,优化评估机制第八章 研究生人力资本生产管理:实例研究第一节 实例选择与研究视角第二节 实例20则管理现状调查第三节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四节 解决管理问题的方案第九章 研究生人力资本生产管理:案例研究第一节 关注焦点与案例选择第二节 案例四则: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第三节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问题诊断第四节 完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建议参考文献附录A 变革中国高等教育“生产关系”:理性思考与战略选择附录B 高等教育工程化建设中的管理模式:问题与对策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个“面向”的对象“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几乎可以包括中国所有的组织类型。为中国所有的组织培养“一流的中高层党政领导人才”是否具有可能性?培养的只是“硕士学位”获得者,任职一般从科员或助理开始,有多少人能够进入“中高层”党政领导岗位?“中高层党政领导人才”,是5年、10年或20年职业生涯之后的可能性,还是毕业时的现实性目标?  第二个“面向”的对象是“国家重点高校与科研院所”,至少覆盖了国家所有“985工程”和“211工程”高等学校以及重点的科研院所,计划为这些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组织“培养一流的教授与专家”。近5年来以及今后5年之内,有硕士研究生能够进入“国家重点高校与科研院所”从事一线教学科研工作吗?如果没有从事一线教学科研工作的机会,如何能够成为“教授与专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仅用2年的时间,就能够培养出“一流的教授与专家”?“一流的教授与专家”是否也应该是20年、30年之后的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的目标?2.“行政管理”的“专业方向”符合逻辑吗?  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二级学科,研究客体应该是公共部门中的“行政问题”,准确而言,是“行政管理问题”,重点应该在“管理”,不然,就应该称为“行政学”专业而不应该是“行政管理”专业。“行政学理论与方法”和“公共经济学”作为“行政管理”的专业方向是否具有逻辑性?传统的“行政学”应该不同于现代的“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而不是管理学,这是基本常识。“公共经济学”是否应该作为行政管理专业分析工具性质的基础课程,而不应该是一个专业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方向是否有越界之嫌?在“行政管理”之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称为“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更符合逻辑?学科是有范围的,在一定的范围内利用一定的范式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演绎,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认识。学科范围的界定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违背逻辑的活动不可能获得持久的价值与意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研究生人力资本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