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泉、郭柳和山彪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河南省文物局  页数:296  

前言

作为举世瞩目的特大型水利建设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在河南是史无前例的。无论是工程涉及区域之广大,还是文物点分布的密集程度和价值之高,在河南的考古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当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和长江三峡库区的文物保护工作结束后不久,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设计规划和施工的渐次展开,世人的目光便开始聚焦古老的中原大地。如何在配合特大型工程建设的同时,使中原大地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成为河南文物部门的重要任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包括水源地和总干渠两个主要项目。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地跨河南、湖北两省,总淹没面积达370平方公里,其中河南省境内占170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46%。总干渠起自河南省淅川县的陶岔,流经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市,全长1276公里,其中河南境内达731公里,约占总长度的58%。从南阳盆地沿太行山东麓北行,流经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8个省辖市32个县(市、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纵贯了古代中原的核心区域。在淹没区和总干渠沿线及其附近分布的文物点,既有旧石器时代的化石地点和古人类遗迹,也有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更有数量众多、内涵丰富的反映不同文化风格及其交融过程的历史时期的城址、墓葬群、古代建筑和石刻艺术等。可以说,纵贯河南南北的总干渠,在中原大地形成了一条极为难得的融汇各个文化发展时期和各种文化因素的古代文化廊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的文物保护工作,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全国文物考古队伍积极参与。1994~2005年,河南省组织协调省内外有关文物考古、科研和工程设计单位,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河南淹没区和总干渠沿线进行文物调查、复核和确认工作。经国家有关部门复核确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共涉及河南境内文物点330处。2005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抢救工作正式启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历史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家文物考古单位,先后参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的文物保护抢救工作。河南省文物局积极组织协调,在工作中强化大局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组织专家现场指导,安排部署市县文物部门进行巡视,为考古发掘单位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确保工程建设和文物保护工程顺利进行。

内容概要

2006~2007年,为了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辉县市百泉、凤泉区郭柳和卫辉市山彪三处墓地进行了全面发掘,清理了近120座墓葬。本书全面、系统地报道了这批资料,从墓葬形制、规格和年代及随葬品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为探索豫北地区汉、唐、宋金、明清时期丧葬习俗和社会发展状况,提供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    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研究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前言绪言  一、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二、墓地历年来发掘概况    (一)百泉墓地    (二)郭柳墓地    (三)山彪墓地  三、此次发掘基本情况    (一)百泉墓地    (二)郭柳墓地    (三)山彪墓地第一章 百泉墓地第二章 郭柳墓地第三章 山彪墓地第四章 结语附表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2幅,郭巨行孝。在白云下的一对夫妻,妻子怀抱孩子,丈夫手持铁锨在田中耕作,正挖土时,得到了几块元宝,夫妻俩顿时露出了笑容。第3幅,元觉行孝。画面上,一位重病的老人被一对夫妻抛弃,幼小的元觉正在向这对夫妻苦苦求情,不让他们抛弃自己的祖父。花栏相隔至第4幅,曾参行孝。有一老妇人坐在板凳上盼儿归来,年轻的曾参从外打柴回来,肩挑着木柴正与自己的老母亲亲切交谈着。花栏相隔至第5幅,舜子行孝。画面上是舜子在山上耕种的情景,大象在替他耕地,鸟儿在代他锄草,野猪在代他领路。花栏相隔至第6幅,鲁义姑行孝。白云下,鲁义姑怀抱孩子,正截住一个头戴官帽、骑着马的官人,仿佛在说什么,这个官人的旁边有两个侍卫衙役。在石棺的另一侧从右往左:第1幅,曹娥行孝。曹娥和他父亲去祀祭河神时,父亲意外掉入江中,曹娥沿江苦苦寻找未见,最后投江寻父。后来人们发现她的尸体,在她怀里还紧紧地抱着父亲的尸体。花栏相隔至第2幅,杨香(一作杨昌)行孝。杨香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虽手无寸铁,为救父亲,仍全然不顾安危,跳上虎背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花栏相隔至第3幅,王楠(应为裒)行孝。该画面较为模糊,只能辨认出有一男子跪在地上。花栏相隔至第4幅,丁兰行孝。丁兰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雕像前面置有供桌,桌上放有供品,夫妻俩正在向双亲的雕像作揖行礼。花栏相隔至第5幅,王祥行孝。正值天寒地冻的寒冬,王祥解开棉衣袒胸趴在冰上,使冰融化后以捕鱼孝敬父母。

后记

该报告是河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乡百泉、郭柳、山彪等三个文物保护项目的报告集。项目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发掘,项目领队赵新平,工地负责人傅山泉。参加发掘的人员有刘习祥、李惠萍、张春媚、赵昌、何林、申文、王政、苗常青、周鹏、赵蕾、韩子宾等。报告编写由傅山泉执笔;资料汇总刘习祥;摄影张宁、苗常青;英文翻译申文;李慧萍、张春媚、赵昌、何林、申文、王政、苗常青、周鹏、赵蕾、韩子宾等同志参加了绘图、描图、拓片工作。在项目的发掘和报告的整理过程中,得到了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副局长孙英民,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主任张志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新乡市文物管理局局长范禄等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对本报告的出版提供了经费支持。辉县市文物局、卫辉市文物旅游局和凤泉区文物旅游局在发掘和整理期间曾给予了大力协助。当地乡镇、村各级领导及群众在发掘期间积极配合、全力协助,使发掘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武汉大学科技考古中心对此次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人体骨骼进行了鉴定,科学出版社考古分社张亚娜女士为报告编辑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不当之处,敬请文物考古界同仁及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河南省考研发掘报告•第2号:百泉、郭柳和山彪》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百泉、郭柳和山彪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