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系统人文效应及其调控研究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程和琴  页数:292  字数:368000  

前言

海岸带是地球上自然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其丰富的矿产、油气、生物、风能、波浪能、潮汐能、港址、土地等资源潜量及其在交通、水土、能源、信息、空间方面存在的优越性和可塑性,自古以来就为人类提供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海岸带地区成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它们是世界上主要的港口所在地,是人类和动物消费的鱼类、贝类和海藻的主要来源地,还是大量的化肥、药品、燃料及建筑材料的生产地。因此,海岸带支撑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大厦。目前,全世界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线100km以内的海岸带地区。同时,海岸带是陆域与海洋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过程相互依赖和作用的区域。在陆一边,海岸带几乎是世界上2/3人口的家园,人们在此进行社会一经济和生产活动。在海一边,陆架和海岸带是约95%的海洋鱼类、无脊椎动物和藻类生产力的来源,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库。它们不仅吸引了亿万旅游者进行游憩活动,也是海洋石油、天然气和风能的储藏地,海洋运输和海洋渔业的基地,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所。该区域内一系列利用和保护需求之间的冲突使其成为一个问题与潜力同在的地带。鉴于资源丰富的海岸带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带,其开发利用与水利、交通、电力、农垦、水产、轻工、化工、旅游、国防等有密切关系。各部门之间常常产生矛盾,如水利建设和交通之间的矛盾、农垦与水产养殖之间的矛盾、用海造田与水产养殖和港口航道之间的矛盾等。随着全球人口剧增,陆地生存空间、陆地资源、环境的不断耗竭与恶化,人类已进人了开发海洋的蓝色文明时代,海岸带作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基地,已不单纯处于经济的考虑,更涉及社会、政治、军事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目前全球气候变化框架协议协约的不问断谈判与摆脱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海岸地区的生态、经济、社会诸多问题尤为突出。中国的海岸线绵长,大陆岸线从辽宁的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总长18000多千米。众多的岛礁,星罗棋布于4。N的曾母暗沙至41。N的双台子河口间的辽阔海域,岛屿岸线总长14000多千米,海岸带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大部分岸段,冬无严寒,夏少酷暑,港口不冻,四季通航,自然条件非常优越。中国土地总面积960万km。,拥有海岸线的沿海省市有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等,这14个近海省市土地总面积130.4万km。,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6%。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从地球系统科学思想入手,以具有极为复杂人—地关系的海岸系统为对象,尝试性地研究其中强烈的人文活动和自然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与反馈机制的方法论与工具;阐述海岸系统中的资源利用与管理战略,策略问题与发展趋势;系统分析侧重于渔业资源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全球海岸带资源管理理论和工具,包括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和法律工具;重点阐述生态系统水平上的海岸带生态一经济一社会效应评估方法。本书具体采用水生生态系统建模工具、海岸剖面分析模型技术,以及作者研发的渔业生态系统健康标准和海岸带管理多用户在线交互工具,结合社区调查与意愿分析法,形成生态系统水平上的海岸带生态一经济一社会效应评估工具。反映侧重于渔业资源管理的海岸系统自然与人文作用之间的反馈机制。从而达成允许海岸带多个利益相关方在多目标和多准则下实现对海岸系统协调综合管理的目标。本书可供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从事地学各分支领域和海岸带地区资源与环境的规划、开发、管理的政府行政人员、执法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章 海岸系统人文效应及其调控  1.1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思想  1.2 地球系统科学背景下的海岸系统研究  1.3 海岸系统人文效应的研究及其方法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海岸带管理战略  2.1 海岸带管理战略发展历史   2.1.1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国际立法   2.1.2 我国海岸带管理现状及相关问题   2.1.3 小结  2.2 海洋保护区管理策略   2.2.1 概述   2.2.2 EwE模型简介   2.2.3 Ecospace建模步骤   2.2.4 Ecospace模型在海洋保护区评估中的应用   2.2.5 小结  2.3 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海岸带管理多用户协议策略   2.3.1 生态系统健康   2.3.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2.3.3 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2.3.4 海岸带管理多用户交互协议  参考文献 第3章 侧重于渔业的东海生态系统及其保护建模与政策建议  3.1 我国近海渔业生态系统及其保护概况   3.1.1 我国近海渔业生态系统现状   3.1.2 海洋保护区效益模拟分析现状   3.1.3 EwE模式及其在渔业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3.2 东海渔盘生态系统特征   3.2.1 海洋环境   3.2.2 渔业资源  3.3 东海重要经济鱼种的渔业状况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   3.3.1 带鱼   3.3.2 银鲳   3.3.3 小黄鱼   3.3.4 鲐珍鱼   3.3.5 凤鲚   3.3.6 海鳗   3.3.7 小结  3.4 东海鲐鱼、凤鲚的生态学特性   3.4.1 鲐鱼   3.4.2 风鲚  3.5 鱼类栖息地模拟的比较研究——以东海鲐鱼为例   3.5.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3.5.2 分析结果   3.5.3 检验与比较   3.5.4 小结  3.6 东海渔业生态系统的能量平衡模型与捕捞效应——水车效应   3.6.1 数据来源与建模方法   3.6.2 结果与分析   3.6.3 东海生态系统状态分析   3.6.4 大型水母爆发对东海渔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3.7 基于生态系统的东海渔业管理政策优选模拟研究   3.7.1 概述   3.7.2 材料与方法   3.7.3 结果与分析   3.7.4 讨论  3.8 北大西洋北海渔业生态系统空间模型有效性分析   3.8.1 概述   3.8.2 资料与方法   3.8.3 结果   ……第4章 侧重于渔业资源养护的东海海岸带管理 第5章 东海渔业资源保护区与管理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评估第6章 东海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多用户协议支持工具初步研究第7章 CoastDT online用户指南 补充资料 珠江河口范围及其管理初探 

章节摘录

插图: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20年时间里,我国海洋捕捞量持续增长。从1997年开始,海洋捕捞量一直稳定在1400万t左右。而据专家估算,我国近海渔场渔业资源每年可捕捞量约为800万t。长期巨大的捕捞量是以捕捞幼鱼资源和营养层级低的劣质鱼种实现的,这种捕捞已经导致了渔业生态系统难以恢复的严重退化。这种退化表现在渔业资源数量结构上为主要鱼类个体变小,低龄鱼比例增加,鱼类性成熟提前,渔业资源已经变成低层次和低营养级。传统经济鱼类在我国海洋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处于关键的位置,关键物种数量锐减必然会影响到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类的组织结构。由于渔业资源的明显退化,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加强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工作,采取了各种养护渔业资源的措施,以保障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先后建立了各种禁渔期、禁渔区、保护区和休渔制度,取缔有害渔具渔法,限制网目尺寸和幼鱼比例。我国早在1979年就开始实行了捕捞许可制度,限制捕捞强度的盲目增长,并从1987年开始实行渔船马力控制指标政策。从1995年起,中国实行新的伏季休渔制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使得部分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然而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局面仍未改变,再加上人多地少的国情背景,如何在发展海洋渔业的同时使得渔业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已成为当前海洋资源开发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性课题。3.1.2海洋保护区效益模拟分析现状自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更进一步加快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然而这些活动在带来较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因此,人类急切需要寻找一条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于是,根据海洋区域环境特点,结合当前海洋生态资源实际,建立类型齐全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就成了目前保护海洋生态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它是一项旨在保护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制度设计,并可作为海岸带管理的基本工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近年来,海洋保护区作为一个渔业管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结构保护和特殊海洋生态系统保存的有效工具已经获得了各方的关注。

编辑推荐

《海岸系统人文效应及其调控研究》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海岸系统人文效应及其调控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