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罗胜华  页数:380  
Tag标签:无  

前言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条规定,合同的书面形式是指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如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关于网络侵权问题,对于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分担进行了明确规定。应该说,从大陆法系传统的成文法典看,中国内地在民法典各编编纂过程中体现了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但是,从实质性研究和法律实践来看,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对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已经开展了较为广泛的探讨,甚至逐渐形成了法学研究或司法裁判中的一道前沿的风景线。之所以如此,不仅是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吸引人们的眼球,究其实质,是因为技术进步导致人们传统观念转变,行为模式变迁,引起了社会范式及社会关系的变化。  本来,法律作为一种保守的社会力量,总是在固守一个成熟社会的某些传统观念、行为规范及社会关系。但是,技术进步已然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及交往方式,而探讨由此引发的伦理冲突、价值背离、社会问题及其法律对策(如安乐死、试管婴儿、治疗性克隆、网络安全等),就成为消弭社会进步与法律传统之间裂痕的重要议题。同时,以经验事实为基础下的法律演绎,又成为促进社会进化的催化剂。日本法学家穗积陈重先生有言:“法律既为社会力,则社会变迁,法现象不能不与之俱变。”①科技发展与社会变迁,自然也引起了法律现象的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技立法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当代法律发展的新趋向;也引发了传统法律的一些新变化。两者互为表里,又互为因果。

内容概要

基因隐私,是关乎你我个人基因组成的I)NA序列信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完成之后的“后基因组时代”(post-ge-nomic era)内,个人的基因样本被窃取、基因信息被泄漏、基因信息被不正当利用等风险,已经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现实地潜伏,如果法律上欠缺对个人基因隐私权的保护制度,不论是对个人的生活安宁,还是对我国基因科技的健康发展,都会产生严重的损害。本书即是从基因隐私权保护的视角,讨论法律对基因科技进步的因应机制,思考如何在基因隐私权的保护与个人基因信息的利用之间,构建一种法律制度上的平衡机制,在妥善保护个人基因信息隐私的同时,保障社会对个人基因信息的合理需求与利用,以实现基因科技进步利益的公正分享和基因科技风险的公平负担。    本书可供法学、医学、伦理学和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在研究基因隐私保护问题时阅读讨论,也可为法官、律师、公安干警、法律工作者在实务工作中处置基因隐私保护争议时提供参考,还适合生命科学、基因药业、基因检测、基因分析等基因科技产业的研发人员、管理人员与生物产业管理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对我国基因科技发展及其相关社会热点问题感兴趣的社会大众阅读选用。

书籍目录

通向未来的法律世界——《科技法学论丛》总序前言第一章  科学技术进步与隐私权的变迁  第一节  隐私权制度历史的素描  第二节  隐私权概念的解析厘定  第三节  科技进步与隐私权变迁的关系第二章  基因科技社会的基因隐私权现象  第一节  基因隐私权的事实与脉络  第二节  基因隐私权的创生与论争  第三节  基因隐私权的权能与理念  第四节  基因隐私权法律保护现状第三章  基因信息权益冲突的法律解析  第一节  基因信息权益冲突的解析进路  第二节  家庭纬度基因信息权益冲突解析  第三节  市场纬度基因信息权益冲突解析  第四节  公共领域基因信息权益冲突解析第四章  基因科技进步与基因隐私权保护  第一节  基因隐私权保护的立法需求与价值定位  第二节  基因隐私保护的财产权进路与隐私权进路  第三节  基因隐私权法律保护的规范架构与制度设计  第四节  基因隐私权保护中的立法对话与开放决策参考文献代后记

章节摘录

  在日本,隐私权作为私法上的权利得到确认的标志性案件是1964年东京地方法院审理的“宴之后”案。本案诉争的事实是:原告有田八郎系前外务大臣,1959年竞选东京都知事失败。三岛由纪夫以原告有田八郎的政治经历及其与饭店老板娘结婚、离婚的过程为基础创作了一部名为“宴之后”的小说。有田八郎认为该小说的出版将损害原告的公正形象,要求出版社停止该小说的出版。出版社以其非小说的作者为由而加以拒绝,并进一步刊登广告促销该小说,同时标明该小说系模拟真人真事。有田八郎遂以三岛由纪夫和出版社共同侵害其隐私权为由提起诉讼。  东京地方法院在判决中,首次使用了“隐私”一词,并将隐私权定义为“不让他人任意公开私生活的权利”。就隐私的侵害是否成立侵权行为,法院认为需要满足三个要件:被公开的事情,有被一般人认为是私生活上的事实之虞;以一般人的感受为基准,若处于当事人的立场不愿意被公开;公开的事情属于一般人尚未知道的事实,并且公开将会使当事人感到不安不快。据此,法院判决侵害隐私权的事实成立。法院还指出,法律对个人私事无正当理由而不被公开的保障是对维护个人尊严,确保个人追求幸福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这种尊重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对受到不法侵害的当事人施加法律救济的人格性利益,它虽然为人格权所涵盖,但是不妨害将其称为一种新的权利。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基因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对于这个问题,具有拓荒性质
  •   朋友说挺好的,这本书,快递也很多。
  •   作为参考资料,有一些价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