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保存状态评估与保护方法研究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谌小灵,刘成 著  页数:156  

前言

东莞,一座获得过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国际花园城市奖的美丽城市,其临南海、濒珠江,扼穗港咽喉,交通便利,物产丰饶。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出灿烂的古代文化,在这片有着逾五千年人类活动史、近两千年建城史的沃土上,留存着大量的珍贵文化遗产。最新的调查成果显示,东莞全境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达865处。这些文物古迹以独特的文化内涵、优美的艺术形式积淀出东莞深厚的历史底蕴,延续着东莞绵延的人文传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绝大多数的文物已经因为自然因素的作用和人类活动的破坏而湮灭无存,即使幸运保留至今的那些文物也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濒临毁灭的危险境地。如何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已不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更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东莞的众多文物古迹中,大量存在着一种始用于北宋时期、大盛于明清两代的石材——红砂岩。无论是祠堂、庙宇的建筑构件,抑或是石刻、碑碣的文物本身,甚至是桥梁、古塔的承重材料,无不常见这类让东莞人倍感亲切的“丹石”,它已成为东莞历史记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红砂岩“柔脆不能耐久,成气蚀之则皮剥”的岩性特征,加之东莞环境成湿多雨,暴露于野的红砂岩文物多遭水、盐和微生物的破坏,产生断裂、酥碱、剥落等风化现象。同时,现代化进程飞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如酸雨、酸雾等也不断加剧着红砂岩文物的腐蚀程度。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我国的文博工作者们在文物保护技术、材料和方法方面取得了诸多的突破,对于石质文物的保护技术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就红砂岩文物保护技术进行的针对性研究却依然阙如。东莞的文物调查资料显示,这里的红砂岩文物正面临着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破坏,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这一东莞古建筑的特有文化元素将会在不远的未来消失殆尽。

内容概要

本书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从现存红砂岩文化遗存的年代、分布范围、种类等方面对东莞市红砂岩文化遗存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调查、记录,并对其历史、文献、艺术和旅游价值进行评估。在资料与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进行理化分析检测,对红砂岩文化遗存病害类型开展调查、分类及统计,完成红砂岩文化遗存保存现状调查与评估,分析红砂岩文化遗存病害机理,并从提高其整体强度和防水性能等方面开展红砂岩文化遗存的保护研究。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文物保护、博物馆学专业师生以及文物工作者参考的学术论著,也适用于文物爱好者阅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东莞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发展概况 一.东莞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二.东莞历史发展脉络 三.东莞现存文化遗存第二章 珠三角地区红砂岩文化遗存的材料来源及特征 一.珠三角地区红砂岩文化遗存的材料来源 二.珠三角地区红砂岩文化遗存的岩性特征第三章 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概况 一.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的年代 二.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 三.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的种类 四.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的价值第四章 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保存现状调查 一.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的主要病害类型及典型照片 二.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主要病害统计 三.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典型CAD病害图 四.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主要病害特点 五.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保存现状总述第五章 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病害机理研究 一.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石材检测分析 二.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保存环境调查 三.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表面风化产物分析 四.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风化机理初步分析第六章 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保护方法研究 一.整体补强材料(加固剂)的选择 二.表面憎水封护材料选择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据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看,在东莞境内东江沿岸的桥头、企石、石排、中堂、万江、南城、东城等地,均已发现了多处贝丘遗址。位于企石镇江边村的万福安遗址距今6000~5000年,是迄今为止东莞发现最早人类遗存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位于南城区蚝岗村的蚝岗贝丘遗址距今5000多年,2003年出土两具人类遗骸,蚝岗遗址被誉为“珠三角第一村”,说明早在五千多年前东莞人的祖先就已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东莞是岭南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春秋战国时(公元前3世纪),东莞属楚,为“百粤”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东莞属南越国地。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十月,东莞属南海郡。县境西南属番禺县地,东北属博罗县地。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三国吴黄武(222~228年)中,分增城另立东官郡。吴甘露元年(265年),东莞置司盐都尉于东官场。入晋,废东官郡,其地分属番禺、增城。东晋成和六年(331年),分南海郡地立东官郡,置宝安县,此为东莞立县之始。当时东官郡辖宝安、安怀、兴宁、海丰、海安、欣乐六县,郡治在宝安县芜城(今深圳市宝安区南头)。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改东官郡为东莞郡。南朝陈祯明二年(588年)复改东莞郡为东官郡。隋开皇十年(590年),废郡置州,宝安县属广州。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宝安为东莞,县治移至到涌(今莞城),以东莞作县名由此开始。据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东莞人多以作莞席为业,县以为名,县在广州之东故日东莞。”唐乾元元年(758年),南海郡复归广州,东莞属之。唐咸通三年(862年),分岭南为东、西道,赐岭南东道为清海军节度使。唐末,东莞县隶清海军节度。五代越乾亨元年(917年)以广州为兴王府,东莞属之。宋开宝五年(972年),改兴王府为广州中都督府,废东莞县并入增城县。隶广州中都督府。六年(973年),复置东莞县。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分东莞的香山镇立香山县(今中山市)。元代设广州路总管府,东莞属之。

后记

说起岭南特色的古建筑,就不能不提到红砂岩。这种让东莞人倍感亲切的红色石材,在民国以前,曾被广泛运用于房屋建筑材料,至今,在可园、南社古村、塘尾古村和众多祠堂内,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东莞境内的红砂岩文化遗存,不仅在古建筑中广泛存在,在遗址、墓葬、石刻等文物中都能见到,尤以古建筑构件和承重材料最为普遍,包括门楣、门框、墙基、地基、台阶、塾台、柱、柱础、梁架、雀替、地面、围栏等。这种深入莞人乡土记忆中的红色石材,作为东莞古建筑特有的文化元素,成为东莞地域文化符号的一种象征,正因为有这些红色的石头,东莞古建筑才得以向世人展现独特的风采。然而,这种在东莞古建筑中独具特色的红色石材,正遭到水、可溶性盐和微生物的破坏,在酸雨、酸雾等自然环境中饱受摧残,有的红砂岩建筑构件可能在几年内不复存在。保护红砂岩文化遗存,留住一份深入莞人血液的乡土记忆,“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保存状态评估与保护方法研究”课题便应运而生。课题的顺利开展,得到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科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东莞文物的基础数据;东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师生为我们做红砂岩文化遗存的病害调查和保护方法研究提供了诸多帮助;东莞市财政、文化有关部门为课题的立项及纵深研究,给予了很大支持和鼓励,在此一并感谢。本书能如期出版,我们要感谢东莞市博物馆的刘炼、麦淑娴、梁绮文,她们为资料的前期收集、整理尽心努力;感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刘佳、申静怡、武岩、严妍等同学,他们在前期的病害调查中付出了辛勤劳动;尤其是申静怡同学在后期的实验中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感谢一路走来鼎力无私帮助的李岩、卢本珊等,他们的热忱指教使我们受益匪浅;感谢广东省文物局副局长魏峻博士百忙之中欣然为本书作序。最后,还要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朋友,正是你们的关注和鼓励,给了我们奋勇争先的力量。虽知前路漫漫,仍会前行不止。

编辑推荐

《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保存状态评估与保护方法研究》:东莞市博物馆丛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东莞红砂岩文化遗存保存状态评估与保护方法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