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时璋传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谷岩  页数:369  
Tag标签:无  

前言

北京,中关村,紧邻“北四环西路”北侧,有中国科学院的一个住宅小区。在高过楼顶的杨树枝叶的掩映下,小区里有东西向一字排开的三座三层住宅楼:13、14和15号楼。这三座楼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虽然现在已经十分陈旧,在当时却是中国科学院特批、特建的“特楼”。这三座“特楼”,当时是为中国科学院的一批顶级科学家特别建造的。在后来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就有杨嘉墀、钱学森、王淦昌、赵九章、钱三强和郭永怀6位曾经在这里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构思了我国“两弹一星”的发展蓝图。“特楼”的住户里,还有中国现代著名科学家贝时璋、秉志、童第周、钱崇澍、陆元九、屠善澄、赵忠尧、杨承宗、张文裕、汪德昭、陈宗器、尹赞勋、顾功叙、傅承义、黄秉维、叶渚沛、柳大纲、郭慕孙、熊庆来、蔡邦华、戴芳澜、邓叔群、陈世骧、吕叔湘、罗常培等人。生物学家贝时璋先生1955年住进了14号楼,与物理学家钱三强和何泽慧夫妇住对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事过境迁,三座“特楼”里原有的老住户,有的已经辞世,有的搬出住进了新居,三座老楼的显赫身份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到2009年,惟有106岁的贝时璋先生和96岁的何泽慧先生,依然在这里对门住着,从房屋的外观到室内的陈设,岁月的痕迹随处可见。当贝时璋先生过了百岁生日之后,每逢星期三的上午,我总要在10点钟准时来到“特楼”贝时璋先生的家。贝时璋先生是最年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而我则是先生与院、所间的联系人。先生还是细胞重建研究组组长,我是先生的工作助手。每周的这一天是先生和我讨论工作的日子。一生中,少享受、多奉献、进行科学研究是先生最大的快乐。百岁寿星贝时璋先生,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工作依然是他每天最快乐的事情。每到讨论工作的这一天,先生总是提前到客厅就坐。我一到,随着我的问候声,先生也总要起身和我握手,热情而和蔼地说:“王谷岩同志,你好!”而每当工作结束我离开时,先生又总是起身和我握手,还要送我到门口,和我道别:“王谷岩同志,再见!”我是先生的学生,又是他的助手,可多年来先生一直这样称呼我,一直是这样的和蔼、这样的亲切。不仅是对我,对于任何人,不论是领导、同事、朋友,也不论是学生、下属、小辈,或是来拜访他的少年儿童,先生都无一例外地热情问候、热情接待。步入百岁之后,贝时璋先生还在做着两件工作:一件是继续对他建立的“细胞重建学说”及与之相关的重要生命科学课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与研究。先生说,他要把进行这项工作的思路和探索研究得出的认识作为“备忘录”,交给研究所和国家,希望对一些科学问题的探讨与发展有所用处。另一件是回顾和总结他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80年来的心得体会与经验,以及他创建并长期领导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治所思想与实践,先生把这件工作称为“回忆录”,并同样也要把它交给研究所和国家。贝时璋先生是我国实验生物学的开拓者之一。从在德国留学时起,他就一直从事实验生物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内容包括细胞常数、细胞再生与细胞分裂等,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细胞重建的研究工作,是他一生当中最重要的研究工作,首次发现了细胞的繁殖增生存在另外一条途径——细胞重建。2003年10月10日,是贝时璋先生的百岁寿辰。在那之前,先生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主编完成了他的《细胞重建》论文集第二集,并于2003年9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细胞重建》论文集的第一集,已于1988年12月出版,收入论文24篇,报道了细胞重建的基本情况:细胞分裂不是细胞繁殖增生的惟一途径,细胞重建是与细胞分裂并行存在的另一条途径;细胞重建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只要具备组成细胞的物质基础和合适的环境,都有可能发生细胞重建或核重建。《细胞重建》论文集第二集收入的18篇论文,是先生从未发表过的20多篇论文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报道的是对细胞重建本质的探讨,重点在于细胞重建的诱导和模拟的研究结果。这两集论文集,收入了贝时璋先生和他的研究组1970年以后、历时30年研究工作的主要研究论文。正是根据这些原创论文,贝时璋先生提出了一套完整理论——“细胞重建学说”,向有着100多年历史、被视为“金科玉律”的传统细胞学说提出了挑战。贝时璋先生享年107岁,他的人生跨越了整整一个世纪,经历了几个时代,见证并参与了新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他曾是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系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物教学部主任,被人们尊称为一代宗师,为国家培养了一代代科技人才。他是1948年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他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及其学部的建立,他高瞻远瞩、倡导学科交叉,开创了我国的生物物理学和宇宙生物学。他勤勉业精,1928年25岁时获得德国图宾根大学博士学位,他在教育和科学生涯中取得的学术成就赢得他的母校的厚爱,图宾根大学又先后为他颁发了四张博士学位荣誉证书,德国政府还授予他“惟一学术公民”称号,他得到了举世无双的殊荣;在太阳系中,有一颗闪烁的国际永久编号36015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贝时璋星”,昭示着他为科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贝时璋先生的人生是科学的人生,他视科学为生命,他要做一个“真实的科学家”。他说:“一个真实的科学家,是忠于科学、热爱科学的;他热爱科学,不是为名为利,而是求知识、爱真理,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谋福利。对科学家来说,最快乐的事情是待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或在图书馆里看书。”人到老年,会经常回忆往事。2006年的年初,贝时璋先生对我说,他3岁时开始记事,当2006年的10月他满103岁时,一生中100年经历的重要的事情他都记得。我说,如果写出一篇《清晰记忆100年的科学老人》的文章,很多人一定都喜欢去读。听了我的话,他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当我坐在贝时璋先生的身旁,静静地注视着这位从浙江宁波走出来的百岁科学老人时,脑海中会闪现出镇海渔村里那个沉默寡言的乖少年,那个走在图宾根大学城里、被德国同学昵称为“Pai bub”(贝娃娃)的有为青年,以及那个在讲台上和实验室里的一代宗师和科学大师的一个个身影。当我握着先生有力的双手的时候,仿佛触摸着他那厚重的世纪人生。当我聆听他对重大生命科学问题思考的时候,我真真切切地领悟到了一个真实科学家人生价值之所在。贝时璋先生笃实敦厚、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德高望重。他在科学上的远见卓识和旺盛的生命力,感动着每一个和他接触过的人。立身高处,德行高洁,自能声名远播。正如浙江乡贤、唐代名重一时的诗人虞世南诗中所云:“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内容概要

贝时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和教育家,积极倡导和推动生物学与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他开创了我国的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研究,主持领导了我国首批生物火箭的成功发射,是筹划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先行者。他以实验为依据,挑战传统细胞学说,创建了“细胞重建学说”。德国图宾根大学五次授予他博士学位证书。在太阳系中,有一颗闪烁的国际永久编号36015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贝时璋星”。透过贝时璋精彩的世纪科学人生,在了解他的科学研究历程、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的同时,还可以了解中国科学院的筹建、学部的建立、我国生物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及首批生物火箭的发射和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阶段基础工作的历史。    贝时璋笃实敦厚、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德高望重。他在科学上的远见卓识和旺盛的生命力,感动着每一个和他接触过的人。立身高处,德行高洁,自能声名远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本书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文化教育工作者以及大中学校的学生。

作者简介

王谷岩 
贝时璋先生的学生和助手,协助贝时璋先生工作,参加细胞重建的理论研究。
1940年11月生,河北唐山人,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生物物理专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和(学科)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室主任。早年从事“视觉信息处理”研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2年起承担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工作,被授予“中国科学院参加载人航天工程优秀工作者”。担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基础科学与高科技专业委员会委员,出版科普图书8种、文章近300篇和3部影视科教作品(编剧)。作品曾多次获奖,科学说明文《眼睛与仿生学》等4篇文章,被编入各版本高初中、中专、技校和成人高考语文课本。

书籍目录

总序   路甬祥序言   王谷岩第一章难忘的年华 第一节镇海的渔村第二节幼年的印象第三节母亲的教诲第四节少年的理想第五节青年的追求第二章留学德国 第一节远涉重洋第二节弃医从理第三节图宾根大学第四节博士学位论文第五节学术氛围第六节学科交叉第七节友谊长存第八节五张博士学位证书第三章一代宗师 第一节回国求职第二节筹建生物学系第三节大师风范第四节名系名师第五节成家立业第六节邂逅丰年虫第四章浙大西迁 第一节校园风云第二节文军长征第三节湄潭岁月第四节科研工作第五节复员杭州viii第五章新中国成立前夕 第一节赴欧考察第二节当选院士第三节时局动荡第六章筹建科学院 第一节科代会筹委第二节筹建研究所第三节实验生物所第四节访苏代表团第五节科学院学部第七章战略科学家 第一节当选人大代表第二节制定科学规划第三节开拓放射生物学第四节奠基生物物理学第五节创建生物物理学会第六节基本生命现象观第七节科技建设战略第八节国际学术交流第八章科学引路人 第一节理论研究组第二节仿生学研究室第三节工程技术研究室第四节人才辈出第五节培养年轻一代第九章服务原子能事业 第一节发展放射生物学第二节学科发展指导者第三节核爆炸动物实验第四节小剂量长期照射第十章奠基载人航天 第一节中国要搞卫星第二节宇宙生物学第三节发射生物火箭第四节规划载人航天第五节实现载人航天第十一章挑战细胞学说 第一节确认细胞重建现象第二节重开细胞重建研究第三节创立细胞重建学说第四节模拟诱导细胞重建第五节探究细胞起源痕迹第十二章世纪人生 第一节为科学而生第二节无尽的探索第三节幸福的家庭第四节长寿之道第五节故乡情深ix参考文献附录A贝时璋论生物物理学附录B贝时璋科学论著目录附录C贝时璋生平活动年表后记

章节摘录

第八节 五张博士学位证书在德国图宾根大学的历史上,有一段授予一个人五张博士证书的传奇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便是贝时璋。1928年,贝时璋获得图宾根大学博士学位证书,50年之后的1978年,图宾根大学授予他“金博士”学位荣誉证书;60年之后的1988年以及75年以后的2003年,图宾根大学又再次授予他博士学位荣誉证书。2008年3月1日,是贝时璋院士获得博士学位80周年的日子,图宾根大学再次授予他“钻石博士”学位荣誉证书。这样,就有了一段关于贝时璋的五张博士学位证书的故事。1928年,贝时璋和他的德国同学魏尤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学校通知他们二人于3月1日下午两点到位于威廉街的校本部进行论文答辩。4点钟,即顺利地通过答辩。当他们出现在大门口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许多同学,有他们动物学系里的,也有平常经常在一起进行学术交流的外系同学,欢呼着向贝时璋和魏尤跑来,然后将他们抬起,一次次向上抛起,祝贺他们获得博士学位,同学们还簇拥着一直把他们送回动物学系。这一 天,贝时璋获得了图宾根大学授予的第一张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证书。1978年,是贝时璋获得博士学位50周年。鉴于他在博士研究生毕业50年后还在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卓越成果、对科学做出重大贡献,3月间,趁巴登符腾堡州州长斯佩特先生访华之际,图宾根大学委托他代为授予贝时璋“金博士”学位荣誉证书。在北京的德国驻中国大使馆专门召开了授予仪式,之后举行宴会,对贝时璋表示祝贺。斯佩特州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还宣读了图宾根大学自然科学院院长的贺信。图宾根大学副校长恩斯特•拜尔教授(Ernst Bayer)也发来贺信:“值此您的金博士纪念之际,图宾根大学评议委员会及生物系向您祝贺,祝愿您继续取得更加卓越的科学成就。”1988年,贝时璋的图宾根大学老同学还有多位健在,他们建议学校再次授予贝时璋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证书,因为贝时璋在毕业60年后还在做研究工作,而且工作进展很快。这在图宾根大学的毕业生中仅贝时璋一人,在世界各大学也是没有先例的。是年3月,贝时璋便接到了图宾根大学校长寄来的第三张博士学位荣誉证书。2003年,正值贝时璋获得图宾根大学博士学位75周年。这一年的10月10日,是他100岁生日,而这一年他依然在孜孜不倦地工作。9月26日,由贝时璋创建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召开了“贝时璋先生百岁寿辰暨建所45周年庆祝大会”。德国驻华大使馆派员代表德国政府到会祝贺,授予贝时璋“惟一学术公民”称号,并回顾了贝时璋早年留学德国求学的经历,代表图宾根大学授予他“钻石博士”学位荣誉证书。贝时璋的长女贝濂代表父亲接受了这第四张博士学位荣誉证书。贝时璋长女贝濂代表父亲接受第四张博士学位荣誉证书2008年3月1日,是贝时璋获得博士学位80周年的日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召开了隆重的庆贺会,图宾根大学再次授予贝时璋“钻石博士”学位荣誉证书。图宾根大学校长恩格莱尔教授(Bernd Engler)在发给贝时璋的贺信中说:“作为图宾根大学校长,我以大学和我个人的名誉,衷心祝贺您获得博士学位80周年。您是当之无愧的著名科学家、我们最年长的校友。我能够在此祝贺这独一无二的庆典,感到非常自豪。随信寄上的博士荣誉证书,表达的是我们对您的高度评价。我也非常高兴地看到,直到现在您依然与您的系、与系里及图宾根大学的科学家保持着联系。”图宾根大学生物系系主任马洛特教授(H. Mallot)给贝时璋的贺信说:“很高兴能够祝贺您博士毕业80年纪念日。您是中国动物学和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您是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领导,积极促进了中德两国之间的博士、博士后及科学家的学术交流。相信您直到现在依然乐于回忆您在图宾根大学动物研究所度过的那段时光。”德国驻中国大使馆科技处参赞哈克博士(Mattthlas Hack)也给贝时璋发来贺信:“您在德国度过了您绵长科学生涯的重要时光,弗赖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图宾根大学是您享誉国际并富有成效的科学工作的重要站点。您以105岁的高龄,仍然是中国活跃的科学家。在您获得图宾根大学博士学位80周年这一令人难忘的时刻,我向您表示衷心祝贺,祝您健康、快乐,祝您在生物物理学研究领域再获新的成就,并希望大批中国青年科学家以您为榜样,继续搭建中德科学交流与友谊的桥梁。”遗憾的是,在贝时璋的手上,已经没有了1928年的那第一张博士学位证书,该证书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逃难中丢失了。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战开始,8月日本飞机轰炸杭州,当时贝时璋在杭州的浙江大学生物学系任教。为应付时局变化,贝时璋的夫人程亦明带着四个孩子和保姆及装有比较重要东西的几个箱子,由贝时璋送到他的朋友、浙江大学生物学系教授蔡堡老先生的老家余杭高桥头去避难;而贝时璋和父亲则留在杭州,住在大学路口五谷丰米店旁边,准备随校搬迁。随后局势越来越紧张,10月初浙江大学决定迁校。但当时认为战争不会延续很长时间,所以学校决定搬到离杭州不远的建德。于是,贝时璋又到高桥头将家人及较轻的箱子租了小航船接回杭州,而较重的箱子则留在了那里。岂料这留在高桥头、放有他1928年的博士学位证书和夫人程亦明的金陵女子大学学士证书的箱子和其他几只箱子,在沦陷时竟全部丢失。值得贝时璋宽慰的是,他还珍藏着另外四张记录着德国人民友谊和母校厚爱的博士学位证书(见彩页图)。更何况,这深厚的友谊牢记在他的心底,是永远也丢失不了的。……

后记

撰写《贝时璋传》的动议,始于2003年,是作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庆贺贝时璋先生百岁诞辰的一项计划提出的。当时,生物物理研究所所务会和贝时璋先生本人将这项工作委托由我来做。一份传记,不只是简单地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它应展示人物在生活年代相关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大背景下的思想、言论和行动。贝时璋先生是一代宗师、一位著名科学家,他的传记是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在各个科学发展的历史时期和事件之中,去记载他的学术思想、学术活动和学术成就。因此,第一步的工作,是要进行包括社会史料、科学事件史实以及贝时璋先生的学术活动与成就、学术思想及其形成过程的搜集与考证,工作量很大,而且十分重要,前后用了三年多时间。我与先生的子女贝濂和贝德一起整理过先生的文稿,我选出了先生的所有可以用做传记素材的文稿,并做了进一步深入的阅读。为搜集先生在浙江大学20年的经历,我翻阅了《浙江大学发展史》,逐日阅读了《竺可桢日记》1~8卷,即1936~1954年19年的日记。贝时璋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时间最长,因此《中国科学院发展史》和《中国科学院编年史》等也是需要仔细阅读的。在所有的阅读中,我都做了摘记。2006年动笔,开始了传记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资料的进一步搜集、核对和考证工作也从未间断。一位教育家,一位科学家,他的学术成就的取得,反映在他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中,但重要的是取决于他独到的学术思想指导。因此,贝时璋先生的学科交叉思想、科学创新思想和建所治所思想的形成及其推进过程,就成为我深入探究与叙述先生学术成就的一条主线。贝时璋先生选定我作为他的助手,是我的荣幸,也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可以时时聆听他对其所创建的“细胞重建学说”及与之相关的重大生命科学问题的阐释与思考。而在传记的写作过程中,又让我对先生的学术思想、学术成就有了一个进一步思考和理解的过程,这同样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传记应有某些过程的细节,要有传主的个性化语言。然而,每当向贝时璋先生问起在某一时期或在某一事件中他的所做、所说和所想的时候,他经常会说:“不要说得太多,那是我们应该做的。”他更不太愿意多谈他的成绩和贡献。所幸,在1991年编纂《贝时璋文选》时,应幼梅先生写过一篇类似传记的文章《贝时璋教授的生活、工作和思想》,依据的是与贝时璋先生交谈所得到的资料。再有,从2000年6月12日开始到7月13日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贝时璋先生与贝德和朱蔓萝夫妇陆续谈了他的经历,他们将其整理成文,便有了《贝时璋生平自述》。感谢他们三位的辛勤工作,给我提供了《贝时璋传》的写作框架。也是用了三年的时间,以每个月近10 000字的进度,到2009年9月,我才完成了传记的初稿,之后即对传记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与补充。2009年10月,贝时璋先生逝世。是年年底,生物物理研究所有了拟在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举行纪念活动的安排。为此,我即加快了初稿的修改与补充,并配上140张照片,有了在2010年9月即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日前出版《贝时璋传》的计划。也正是在那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与科学出版社议定了出版院士传记事宜。有了院士工作局和科学出版社的支持,《贝时璋传》得以及时列入出版计划并如期出版,以作为我们对贝时璋先生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永远敬仰他、怀念他。生物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杨星科研究员和贝时璋先生子女,全文阅读了《贝时璋传》文稿,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许多领导、同事、同学和朋友,对《贝时璋传》的写作和出版都给予了热情的关注与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媒体关注与评论

贝时璋教授在科研和教学生涯中,密切关注着生物科学的国际动态和发展趋势,以及生物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渗透。他曾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研究生物科学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过许多重要意见,对推动我国生物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中国动物学会贝时璋先生作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副主任和生物学卷编委会主任,领袖群伦,历时十余载,终成煌煌巨著——《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卷,为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开拓与发展、为繁荣中国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贝时璋院士是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创者,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生命科学研究,为当代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贝时璋院士德高望重,是众多青年学子的恩师和楷模。贝时璋院士已过百岁高龄仍然关心我国纳米生物学的发展,令我们敬仰和钦佩。——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中心最尊敬的贝时璋院士,请允许我们代表我们的德国同事,感谢您作为中国与世界各地沟通的桥梁,对中国生物学界与世界生物学界的科学交流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德国斯图加特动物学研究所教授Hinrich Rahmann和Mathilde Rahmann

编辑推荐

《贝时璋传》为《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之一。《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中入传的院士都是各自学科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有过重大的科学成就。丛书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和可读性的统一,并以翔实、准确的史料为依据,客观真实地再现院士的科学人生,可以说,该套丛书会成为科学家传记的一个丰碑,其史料之客观,院士数量之众多,学科领域之广泛,传主成就之显著,内容之可读是该套丛书的最大特点。相信广大读者一定能够从这套丛书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获得感悟、借鉴和启迪。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贝时璋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老一辈科学家真是很难得,学问好,人品更是没得说,膜拜之~不过好羡慕贝先生,能够找的自己的最爱,能够一辈子都做自己最喜欢的学术,不像现在的社会这么浮躁!书不错,可以当小说读,顺便学点生物知识。狂喜欢这老爷爷,慈祥得一塌糊涂!哎,有彩图就是好看!
  •   一位真正的两院院士(中央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小时候心目中的科学家就是这个样子的,把毕生的精力都房子学术的研究上,现在的这帮人都TM变了。少出点方舟子事件吧我们的科学家们。
  •   作者因为是贝时璋的学生和助手,所以有很多真实而又鲜为人知的故事,可以让读者对贝时璋的了解更深一层,同时也可以在书中了解到中国科学院的筹建、学部的建立、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的历史等信息,内容很丰富,书也挺厚。
  •   书挺厚的,图片比较多,一口气读了100多页,看来还得要看一阵子了
  •   哇,终于看到贝先生传记的书了,我也收藏一下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