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根国脉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国祥,邓聪 主编  页数:678  

内容概要

刘国祥等的《玉根国脉1——2011“岫岩玉与中国玉文化学术研讨会”
文集》是岫岩玉与中国玉文化研究文集,共收录岫岩玉、玉文化及相关考古学研究论文55篇,总约100万字,分上、下两编。上编由24篇论文组成,以岫岩玉与东北地区史前玉器为主题,主要包括辽西地区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玉器及辽东地区、吉林地区史前玉器的专题或综合性研究、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理论、玉器与文明化进程的关系、岫岩玉的宝玉学特征及历史地位、玉器起源的农业背景等。下编由31篇论文组成,主要包括中国玉器考古概论、历代玉器研究、玉器雕琢工艺显微探索等。在史前玉器研究中,以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玉器等专题研究为主;在商周至明清时期玉器研究中,主要探讨了商代玉虎、晋侯墓地、鸿山越墓及西汉楚王陵墓出土玉器、明代玉礼器与玉佩饰、清代宫廷玉器、儒家思想与中国玉文化的关系等。
《玉根国脉1——2011“岫岩玉与中国玉文化学术研讨会”文集》可供考古文博界、历史界、美术界、地质界专业人士、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宝玉石鉴赏界人士参阅。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上编
岫岩玉的宝玉石学特征及其对中华玉文化的重大贡献
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
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试论当前考古工作重点和大课题
迎接中国考古学的新世纪
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兴隆洼文化玉器工艺诸问题
红山文化东拐棒沟C形玉龙的工艺试析
红山文化玉器技术与中华文明的形成
东亚块饰的起源与扩散
红山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的道路与特点
从“唯玉为礼”到“以玉比德”——再谈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
红山文化“玉巫人”的发现与“萨满式文明”的有关问题
红山文化与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的模式与特征
辽西古玉研究综述
吉林史前玉器试探
辽东半岛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初步研究
红山文化动物形和人形玉器研究
中国古代玉文化的时代性及对当今岫岩玉的思考
论西辽河古玉的功能与用途
红山文化玉器蕴藏着黄帝及龙凤文化信息
红山文化与陶寺文化埋葬习俗及历史源流的比较研究
辽海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原料产地的初步探讨
岫岩软玉与良渚文化部分玉料来源的关系
从兴隆沟遗址浮选结果谈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问题
下编
中国史前古玉概论
东方摇篮中的奇葩——中华史前古玉研究再思考
试论中国古玉的考古学研究
试论中国玉器时代——谈含山凌家滩出土玉器
古今玉概念
史前古玉玉质及玉料来源之探讨
中国史前“旋目”神面图像认读
崇鸟:古代艺术中的“对鸟”主题一从陶寺出土玉佩饰的解读说起
从和田到忻州:寻找清代采玉人
祁头山文化遗址、南楼崧泽文化遗址的发掘与思考
良渚玉器若干问题的探讨
良渚文化玉璧研究
论良渚遗址群
良渚文化玉琮初步研究
连璧试析
海岱地区史前祭祀遗存二题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玉器
商周时期的玉虎
湖北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
晋侯墓地出土的人龙合体玉器研究
鸿山越墓出土玉器概说
论儒家与中国玉文化
论玉文化在汉代的延续和发展
弥足珍贵的西汉楚王陵墓玉器
汉代的玉棺与镶玉漆棺
陕西出土汉代玉器研究
关于明代玉礼器与玉佩饰的几个问题
清代宫廷玉器的收藏与使用
线性工具开料之初步实验——玉器雕琢工艺显微探索之一
管形工具钻孔之初步实验——玉器雕琢工艺显微探索之二
片状工具开料之初步实验——玉器雕琢工艺显微探索之三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据地质学家的研究,目前岫岩县境内所产的玉石,从矿物成分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透闪石玉,即与新疆和田玉相同的软玉,当地人称之为“老玉”,南方玉商称之为“东北黄玉”,其籽玉俗称“河磨玉”,主要产于偏岭乡细玉沟村;第二类是蛇纹石玉,即俗称的“岫玉”,其中山料围岩部位山体出产的氧化岫玉俗称“花玉”,主要产于哈达碑乡玉石村的瓦沟;第三类是透闪石一蛇纹石玉,白绿色相间似翡翠,因此当地人称之为“假翠”,王时麒先生给它定学名为“甲翠”。从考古发现的玉器来看,岫岩玉的开采与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位于海城市东南部的小孤山遗址的年代在距今10万~2万年之间,在年代为5万~4万年前的第二、三层出土了两件玉制品。一件是用玉料制作的石片,是用锤击法从一块岫岩河磨玉的原石上打下来的石片,即为一块河磨玉的一角,主体呈绿色,局部保留褐色石皮,长10、宽5-6厘米,台面较宽,在破裂面上有明显的打击点和放射线等人工痕迹;另一件是典型的玉质双刃尖状器,器型规整,适于使用,保存完好,长10.77、宽4.5、厚2.08厘米,是用锤击法打下的长石片两边进一步加工而成的,两侧边缘均有明显的打击痕迹,刃边较平直,一侧刃有两处大的石片疤,另一侧刃上有修理和使用的痕迹,在其顶部和背面也有细微的台阶状修理痕迹,玉质温润,呈绿色,经检测,属透闪石玉。出产透闪石玉的细玉沟,就在小孤山遗址西南方的山上;从细玉沟流出的出产河磨玉的小溪,就在小孤山遗址以南不远处汇人小孤山遗址山脚下的河中。所以,小孤山遗址的古代居民,从其山洞前的河流向下游走不多远,就可以从河中捞取河磨玉,在不远的山上,也可以采到透闪石玉,那么,他们以透闪石玉和河磨玉制作工具,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编辑推荐

《玉根国脉1:2011"岫岩玉与中国玉文化学术研讨会"文集》可供考古文博界、历史界、美术界、地质界专业人士、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宝玉石鉴赏界人士参阅。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玉根国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学术性很强,对于想深入研究岫岩玉的人有益。
  •   很多都是老文章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