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科学  作者:石毓智  页数:241  
Tag标签:无  

前言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先生提出了对中国教育的疑问,很多人也有同感。    “这是对我很大的刺痛,也是鞭策。”温家宝总理说出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感受。2010年5月4日在与北京大学师生的座谈会上,温总理语重心长地用钱老的话让大家来反思。    就在钱学森先生去世后不久,安徽省的11位教授在《新安晚报》(2009年11月11日)上发表公开信,认为“钱学森之问”是关于巾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只有直面这个疑问,才能为目前中国教育存在之种种问题寻求真正的解决之道。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可的疑问。    ……    本书虽然是关于科学教育和科学创造的研究成果,但是我放弃学术专著的写作风格,决定以亲近大众、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呈现给读者,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这个问题是属于大众的、属于整个社会的,而不仅仅是少数专家或者管理人员的事。    非常感谢斯坦福大学,她之前给我颁发全额奖学金使我读完了博十学位,今天又给了我这个宝贵的充电机会和无与伦比的工作环境。特别感谢Paul Kipar—sky教授和Thomas Wasow教授,没有他们提供的条件,也就没有写这本书的可能性。    特别感谢郝建华编审、付艳编辑以及其他相关的朋友,是他们的努力才使得本书能在科学出版社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上与读者见面。    要特别说明的是,我只是根据个人的经历、学识和观察问题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既不是定论,也不是什么政策宣示。其中的偏颇、谬误一定不少,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每一个关心中国教育和民族前途的人,都会思考这个问题,自然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对这个问题也可能有更好的见解。本书的出版旨在抛砖引玉,如果真的能起到这个作用,那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也是本书最大的价值体现。    石毓智    20l1年5月12日于斯坦福大学

内容概要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是对"钱学森之问"的一个系统探讨。钱先生晚年提出了一个关乎国家未来的疑问:为什么当代中国培养不出大师、创新型人才?这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这个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只有直面这个疑问,才能为目前中国教育存在之种种问题寻求真正的解决之道。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作者简介

  石毓智,1963年生,中原洛阳人。1999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2010/2011年访学于斯坦福大学。已经在John
Benjiamens Publishing
Compan、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等8家出版社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16种,在包括《中国社会科学》在内的海内外40余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0余篇。
  《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博览群书》、《文汇读书报》等国内50余家报刊媒体上都发表文章评介其著述,美国的Language和荷兰的Studies
in Language也发表评介文章介绍石毓智的研究。

书籍目录

1. 中国人的创造力为何弱
2. 中国学生为何后劲儿不足
3. 大众思维与高端人才培养
4. 中国人的读书兴趣为何早衰
5.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6. 学习风气的历史一瞥
7. 圣人和凡人之间的差别
8. 从校训看东西方教育目标的差异
9. 死要面子的教育
10. 好态度不如好思路
11. 知识不一定是力量
12. 重道德轻真理的教育
13. 东西方学者的数学思维差距
14. 教学方式与师生的智商
15. 东西方看待"优秀"的标准差异
16. 学习是一个探险的旅程
17. 保护学生的隐私权
18. 对能言善辩的传统偏见
19. 诚信缺失是制约中国教育的瓶颈
20. 诚信是西方教育的软实力
21. 母语政策与高尖人才的培养
22. 美国教师的敬业精神
23. 美国学生的好学精神
24. 中国人的母校感情为什么淡薄
25. 最能激发创造力的环境
26. 出大师的校园环境
27. 出大师的社会环境
28. 权力与学术的混合
29. 重帮派而轻学派的风气
30. 教育与科研领域的世袭现象
31. 教育与科研领域的家庭化
32. 儒家的文化基因
33. 大学"大"在何处
34. 最理想的师生关系
35. 农耕文明对教育的影响
36. 诗性民族与理性民族
卷尾语:打招呼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如果让我们用两个词分别来概括东西方教育终极奴标的差异:中国教育的终极目标:君子。西方教育的终极目标:大师。中国高校的校训几乎都是来自儒家的经典,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最深。孔子办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给政界输送人才,孔子学院实际上是中国第一所政法大学。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两套豪言壮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是儒家理想的政治家,跟探求真理的科学家、思想家没啥关系。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樊迟要学农业,被孔子骂为小人,没有出息,为什么不去当政治家呢?其实,影响今日生活最深刻的一门学科——基因科学,就是从种庄稼中发展起来的。把提高道德修养作为教育目标,本身没有任何错。一个和谐的社会,特别是一个廉洁的政治,需要千千万万的君子。大家都可以明白,中国的教育在培养“君子”方面是否卓有成效,是否成功了?对此人们心里都有一杆秤。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以培养“君子”为首要目标的教育是不大可能培养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的。然而,科学求真的本身产生出巨大的“副产品”,就是不一定投入者都可以当科学家,但是养成了很多科学研究者的君子风度。科学探索中包含着协同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认真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尊重他人的道德风尚,接受别人检验的自律精神,造福大众的博爱精神。一个人具备了这些品性,不就是一个现代的君子嘛!我在东西方的教育界生活多年,不知道人家大学里、社会上的君子比咱们多多少,只觉得君子风度已经成了普通人的修养,处处都能感受得到。这是值得我们教育界借鉴的。西方的大学特别强调学生要为社会服务,解决人类面临的科学难题。在斯坦福大学工程系新落成的大楼里,一根柱子的铜牌上雕刻着理兰德•斯坦福把家产捐出来建立学校的目的:“读大学虽然是为了自己的成功和荣誉外,更重的是肩负着为社会服务的希望和信任。”但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发现、发明,毕竟是少数大科学家的事;绝大多数的人只能做些知识的继承和传播工作,过个文化人的普通生活。这种教育相当成功,相当深入人心。这些人大学毕业之后,以各种方式为社会服务。美国有种社会现象非常令人感叹,那就是做义工的人非常多,有些社区医院的运作,由于缺乏资金,基本是靠义工来支撑。在斯坦福大学就读的外国学生或者访学者,总能找到那些退休的老师来资源帮助你改善英语。很多中小学的事物,都是靠义工来做的。义工的队伍,从中学生到退休人员都有。在这里“雷锋”的事迹没有人去报到,因为太多了;没有人去提倡,因为已经成了很多人的自觉行为。国内很多人可能对这种现象误解,认为他们有钱,吃饱了没事干,才会去做义工。这完全是一种价值观问题。其实,看看我们国内,也有很多人是衣食无忧,无所事事,一天到晚忙着打麻将、吃吃喝喝。如果大家能把这些打麻将的时间部分用来为社会无偿服务,那么大家的生存环境就会大大改善。东西方的校训深刻反映了两种文化的教育价值观,也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在培养道德高尚的君子上,东西方的教育则是:有意插花花不开,无意栽柳柳成荫。

编辑推荐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探讨钱学森之问》编辑推荐:作者于1996-1999和2010-2011前后两次潜伏大师云集的斯坦福大学,打入数学、物理、化学、哲学、心理学、统计学、生物学、商学院、语言学、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等系科的课堂和各种学术活动,收集情报,分析取证,写成本书,尝试对钱老和温总理的问题做一个说明。《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探讨钱学森之问》从36个不同的角度来回答“钱学森之问”,这包括儒家教育思想、大众的思维水准、民族的思维特性、家长和学校的期许、学校和社会环境、哲学文化传统、学习的态度方式、数学思维习惯、科学研究历史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6条)

 
 

  •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探讨钱学森之问》是对“钱学森之问”的一个系统探讨。钱先生晚年提出了一个关乎国家未来的疑问:为什么当代中国培养不出大师、创新型人才?这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这个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只有直面这个疑问,才能为目前中国教育存在之种种问题寻求真正的解决之道。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探讨钱学森之问》面向大众读者,尤其适合在校学生、教育工作者、教育决策者等人群阅读。
  •   较好的解释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没看完,钱学森之问,国人之痛。。
  •   钱学森说的对
  •   这本书从多个角度进行中西方对比阐述中国出不了大师的原因,写的很有道理,值得一看!
  •   内容真的很实际,都是很好的例子,辩证的说出了目前的遗留问题:中国为啥出不了大师。
  •   看完了之后觉得确实中国的教育有一些问题,需要全民提高才行
  •   很真实的一本书,值的深思
  •   很好,作者进行了专业的研究。
  •   相关研究已经较多了,作者的视角和现有的研究有一点区别,更大程度上是经验比较研究!
  •   很深刻,揭露了社会现实!!值得一看!
  •   非常好的书,看了有所启发,适合教师、教学管理者和父母看
  •   书的内容很不错,发人深省,值得一读。不过我的书中间有一页破了,希望商家给个说法吧!
  •   挺好的 这次的书挺整洁的 继续
  •   非常好看,很喜欢,还买来送了朋友
  •   切中弊端,中肯評價
  •   听朋友介绍,自己也早想拜读了
  •   我们这一代人的质问
  •   对美国的大学教育的优势谈得很实际
  •   需要思考的问题
  •   本书对于当今中国教育现状切中时弊,但是对于原因的探究有失偏颇。不知为何,很多人一谈到当今教育的不理想不科学,就特爱追本溯源爱归咎孔子,本书亦然。本书认为,受孔子影响,中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君子”,即为政界人才,以君子为目标的教育是不大可能培养出大科学、大思想家的。这样的分析我认为有几处错误:一、孔子从没认为君子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追求的终极目标是道,道与君子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二、孔子所说君子也并非仅仅是政治家,孔子说君子不器,政治家也不过是一器具;三、即便按作者理解,孔子认为君子就是理想的政治家,孔子的这一提法不过是为了解民于倒悬,是对出于对时代的思考而得出的结论,孔子不是世界文化的伟大预言家,孔子不可能预见到2500年后的世界发展和需求,更况且这样的需求就完全是好的吗?大师们创造出来的一切全部能造福于人类吗?核战争、核泄漏就是明证。后世之人对于孔子的这一批判就好比一个饱食终日的人去责备饥肠辘辘之人为何只想食物而不去想构成食物的元素是什么一样;四、如果说2500多年前的孔子之教育思想对当今的中国文化和中国人还产生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倒可以说是孔子的骄傲,是今人的耻辱,至于那2500多年间活着的人都算是白活了吧?对于孔子的求全责备只能证明今人的无能,本书作者翻译了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大楼门前的言语:“师傅只把门打开,即使进门这一步也得靠你自己去走,更不用说后来了”,那么试问,后来的路,孔子之后的人走得怎么样?自己走得不怎么样还要回头责怪,岂不大谬!责怪孔子很容易,也很可怜!
  •   有些泛泛而谈,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对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来说,没有多大作用
  •   老是拿孔子论语做对照,这样写看了觉得无聊的很,欺世盗名制作
  •   这本书可以说一本随笔集,读完不禁有所失望。泛泛而谈,观点太散,缺乏逻辑、条理,不够系统化,一些典故多次引用、重复出现,明显不及作者为“方韩论战”写的一些文章,也比不上其视频讲座。 之所以五星评价给三颗星到三星半,是因为书中介绍了国外一流研究性大学的许多情况,有的细节对于国内师生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较为珍贵,非常有助于国人特别是学术圈开拓视野、启发思路。某些要点,作者已经点到,零散的结构“挑战”的是读者概括总结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此书书名很大,如果再次印刷,还望作者进行较大幅度的改写,结构的编排就需要下功夫。现在作者在写《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我希望作者能避免重蹈此书的写作套路,将观点进行梳理、排列,这样对真诚的读者或许更为负责。 有三点细节,我想与作者分享。 一、第216页插图,出自明代彩绘绢本《圣迹之图·退修诗书》 ,是明朝的佚名画师所绘,因其生动传神而广为流传,但画中出现的凳子、椅子、桌子、线装书、毛笔及后世屏风,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那时考古学尚未出现,当然不必苛求艺术创作的古人,不过书中可以交待一下。 二、第三章,现在,国内一流的科技馆都增设了趣味互动交流设施,许多中大型博物馆、陈列馆也有了电子翻书、触摸屏、立体全息成像、互动投影等设备,与西方缩小了差...距,但仍然受到资金、体制和观念的制约。这些电子设备价格比较昂贵,博物馆方和许多展览公司设计施工,是根据政府拨款预算的限额,“看菜吃饭”地采用高科技的,根本出发点常常不是为了参观者本身,资金不足的时候不会研发简易的互动设备,普遍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和锐意创新的意识。 三、群体意识和个体意识的区别,可以深入详谈。东方儒家文化强调的是群体意识,大一统,整齐划一,“枪打出头鸟”,“出头椽子先烂”,这和西方文化差别很大,十分阻碍技术创新和个人的解放。 阅读更多 ›
  •   科学社,也出这样激情澎湃、犀利大胆的书。个人认为 ,很多观点还是一针见血的,值得收藏,值得一读。
  •   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剖析问题,敢于正视问题。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真应该好好看看。
  •   买的时候看错了,大家想看钱学森之问这本书要注意了,这本不是,也不好看
  •   没有看书中内容,冲着书名而来。细评观后再谈。
  •   正在看,感觉确实应该认真从文化、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去分析当下我国的教育境况,以为后面的良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文笔不太好,写的事实还行。仁者见仁吧。
  •   从文科角度答钱学森之问
  •   主要立足作者本人对西方教育现象的亲身观察体验和对当今中国教育病态现象对比,并联系孔夫子教育传统,以轻松地笔调,广泛说解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这一主题。本书富有启发,通俗易读,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学生改进学习都有参考借鉴价值。似乎在深刻与系统性上有待深入,也许作者定位在轻松风格上。
  •   让人思考,批判思维,剖析深刻,值得一看。很有收获,在孩子的教育上。
  •   如题。看完了,做为一次帮助头脑运动的快餐还是合格的。
  •   这本书从很多方面说明了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鞭辟入里。但我发现了书中的处错误,在书的第15页中文字中提到的是球王贝利,而下面的附图却是拳王阿里,我想这应该是编辑的疏忽吧
  •   人是要服从于这个世界已成的规矩,可是人也要颠覆的看待规矩,有点创造力,一代大师正是如此。
  •   在别人家看到这本书,没看完,感觉太好了,特此网购一本,书中作者对问题分析的深刻,个人感觉很适合我,让我找到了以后努力的放向,,,,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