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出版时间:2003-7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蔡则祥 编  页数:272  

前言

  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与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货币运行与经济运行之间关系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它是经济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更是金融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书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国家级教材,适用于高职高专金融学专业。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坚持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出发,按照“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处理学科内容与教学时数、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等四者之间的关系,力图使本书成为一本符合21世纪高职高专教学实际需要,先进实用、特色鲜明的教材。在编写中我们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牢牢把握一个基础:市场经济。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是货币的前身。货币起源于商品,并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它又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无论是货币的起源、本质与职能,还是货币流通与货币制度,都与商品有关,与市场有联系;货币的借贷产生信用,信用发展产生银行,银行发展又推动货币信用制度的前进。而这一切又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本书力求从商品出发,紧紧联系市场经济,并从中把握货币、金融运行及其规律。  第二,紧紧抓住两个联系:货币与信用的联系、金融与经济的联系。在当代信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流通与信用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两者的联系是贯穿全课程的一条主线,用这条主线把课程的内容串连起来,就能把握住本课程的主要脉络:商品→货币→信用→银行(创造信用货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既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不能片面强调经济对金融的制约作用,也不能过度夸大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两者密切联系,互相促进。一方有问题都会阻碍另一方的发展。为此,在编写本书时,我们始终注意联系实际,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三,突出掌握三个重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货币银行学》作为金融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是“先行与后续”的关系,它是专业课的基础。《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后续课程“扫清路障,打实基础”。因此,我们在编写过程中突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阐述。同时,还借鉴西方货币银行学中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使用了一些模型和图表,以便培养学生运用定量分析、图表分析等基本技能。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经济金融制度为背景,以货币运行及调控为主线,系统地阐释了现代信用货币制度、资金融通、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和货币供求、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等货币运行调控机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内容概要

  《货币银行学(高职高专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信用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国际金融、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通货币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等,共十章。《货币银行学(高职高专教育)》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院校、成人高等院校、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用书,也可供五年制高职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及有关人员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与形式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第三节 货币本位制度第四节 我国的货币制度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制度第一节 信用与资金融通第二节 信用形式第三节 信用制度体系第四节 利息与利率第三章 金融市场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第二节 金融工具第三节 货币市场第四节 资本市场第四章 金融机构体系第一节 金融机构概述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第三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第五章 商业银行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第六章 中央银行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组织制度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第七章 国际金融第一节 国际收支第二节 外汇与外债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系第四节 国际金融市场第八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第一节 货币需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第三节 货币均衡第四节 货币政策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含义及测量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危害及治理第四节 通货紧缩第十章 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金融创新第二节 金融发展第三节 金融风险第四节 金融安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过程  中央银行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其间,中央银行基本上是经由两条渠道产生的:一是由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政府根据客观需要,不断赋予这家银行某些特权,从而使这家银行逐步具有了中央银行的某些性质并最终发展成为中央银行;二是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  从世界范围看,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而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则在19世纪初期。最早设立的中央银行是1656年的瑞典银行。直到1913年美国建立联邦储备体系为止,中央银行制度才基本建立,历时257年。现将瑞典银行、英格兰银行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三家比较典型的中央银行形成的历史作简要阐述。  (一)瑞典银行  瑞典银行于1656年成立,原是私人创办的商业银行,1661年开始发行银行券,是当时欧洲第一家发行银行券的银行。1668年由政府出面将该行改组为国家银行,对国会负责。然而直到1897年瑞典政府才通过法案将发行权集中于瑞典银行,瑞典银行发行的货币才成为法偿货币。这样,瑞典银行才演变成中央银行。  (二)英格兰银行  英格兰银行设立于1694年,比瑞典银行虽然晚成立38年,但被资本主义国家称之为近代中央银行的先驱。它的设立在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英格兰银行设立时最初的宗旨纯属替政府筹集经费,其交换条件是该行有权发行纸币。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英格兰银行的纸币为全国唯一的法偿货币。1844.年,英国议会再度修订银行条例,即《皮尔条例》。该条例决定将英格兰银行机构分为发行部和业务部,将发行钞票和银行业务分开,从而奠定了现代中央银行组织的模式。而且该条例又限制其他商业银行发行纸币的数量,扩大了英格兰银行的货币发行权。随着英格兰银行发行权的扩大加上该行与政府的密切关系,英格兰银行作为特殊银行的地位更加巩固,许多商业银行把自己现金准备的一部分存入英格兰银行,作为交换和清算用途,英格兰银行成为英国银行业的清算银行。在英国的几次周期性经济金融危机中,英格兰银行充当银行的银行,对资金周转困难的银行提供贷款,以免银行挤兑风潮的扩大导致整个银行业的崩溃,发挥了“最后贷款人”的作用。这样,英格兰银行就逐步演变成英国的中央银行。到19世纪后期,英格兰银行已成为中央银行的典范,为他国纷纷仿效。1946年英国议会通过《英格兰银行法案》,使得该行正式成为国有银行。

编辑推荐

  《货币银行学(高职高专教育)》力求从商品出发,紧紧联系市场经济,并从中把握货币、金融运行及其规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货币银行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