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保健与眼病预防

出版时间:2005-9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管怀进 主编  页数:163  字数:260000  

前言

为积极推进高职高专课程和教材改革,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针对高职高专眼视光专业培养从事验光配镜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结合教学实际,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有关专家、教师及从业一线人员编写了此套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验教材。《眼保健与眼病预防》与其他眼视光技术专业教材相比有其特殊性,该教材不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视光问题或眼病,而是从人群的眼保健着手,重点探讨正常人群的眼保健、眼病及屈光不正的预防特别是眼病的流行病学和防盲治盲问题。其实,眼保健不仅是包括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在内的医学生、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而且还是眼病患者及其家庭乃至全社会关心的话题。要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理所当然包括享有初级眼保健,因此可以说人人都应了解眼保健与眼病预防知识。世界卫生组织按照医学的发展历程把医学的发展依次排列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及自我保健医学。我们编写的这本《眼保健与眼病预防》教材几乎涉及了除临床视光学外眼视光学的所有上述内容。编写《眼保健与眼病预防》教材在我国属于先例。编委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管怀进编写了眼保健与健康教育、防盲与治盲两章,邢怡桥编写了眼病流行病学一章,原慧萍编写了眼病调查、盲和低视力的康复两章,欧阳永斌编写了正常人群的眼保健、统计学在眼保健与眼病预防中的应用两章,陈长征编写了眼病的预防与保健一章,余焕云编写了屈光不正的预防与保健一章,朱蓉嵘编写了眼病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一章。尽管我们组织了有相当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一起编写了本读物,但仍会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恳望使用本教材的眼视光技术专业师生、眼科同道和其他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全面论述了眼保健与眼病预防的概念、措施与方法,反映了国内外近几年来有关眼保健与眼病预防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方向。内容主要包括眼保健的概念与分类、眼保健人员的培训、防盲治盲、眼的流行病学、眼病调查、正常人群的眼保健、眼病的预防与保健、屈光不正的预防与保健、盲和低视力的康复以及眼病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等。在讨论基础理论的同时,密切结合眼保健与防盲治盲的工作实际。内容丰富,叙述详细,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
  《眼保健与眼病预防(眼视光技术专业用)》适用于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内容与相应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衔接,可作为本专业从业人员(包括验光师、配镜师)培训用书;还可供眼科医师、眼保健工作者参考阅读,此外,还可供广大群众和眼病患者了解眼病防治常识。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眼保健与健康教育
第一节 眼保健的概念与分级
一、初级眼保健
二、二级眼保健
三、三级眼保健
第二节 初级眼保健工作的开展
一、初级眼保健与初级卫生保健
二、开展初级眼保健工作的要点
三、初级眼保健人员的工作范围
四、社区眼保健
第三节 眼保健人员的培训
一、培训对象和培训基地
二、村眼保健员的培训
三、乡眼保健人员的培训
四、县级眼科医生的培训
五、眼视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六、眼保健与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
第四节 眼的健康教育与眼病的
三级预防
一、眼的健康与疾病
二、预防眼科学
三、眼病的三级预防
思考题
第二章 防盲与治盲
第一节 盲低和力的定义与分类
一、盲和低视力的定义
二、盲和视力损伤的分类
第二节 国内外防盲治盲的历史与现状
一、世界防盲治盲的历史与现状
二、我国防盲治盲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我国眼保健与防盲工作的开展
一、眼保健与防盲的组织
二、眼保健与防盲工作措施与成就
三、21世纪我国的防盲规划
思考题
第三章 眼病流行病学
第一节 眼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常见致盲性眼病的流行病学
一、白内障
二、角膜病
三、青光眼
四、沙眼
五、眼外伤
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七、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八、遗传性眼病
第三节 其他眼病的流行病学
一、屈光不正
二、葡萄膜炎
三、斜视与弱视
四、职业性眼病
五、急性结膜炎
思考题
第四章 眼病调查
第一节 眼病现况调查
一、眼病现况调查的优点和研究的范围
二、眼病现况调查的目的
三、眼病现况调查的步骤
四、现况调查的种类
第二节 眼病筛查
一、筛查的概念
二、筛查的分类
三、筛查的原则和条件
四、筛查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几种常见眼病的调查方法
一、白内障患病率及手术状况的调查
二、青光眼患病率的调查
三、屈光不正患病率的调查
四、盲和低视力患病率的调查
思考题
第五章 正常人群的眼保健
第一节 影响人类眼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环境因素
二、行为生活方式
三、医疗卫生服务
四、遗传因素
第二节 正常人群的眼健康教育
一、新生儿期的眼保健
二、婴幼儿的眼保健
三、儿童的眼保健
四、青少年的眼保健
五、中年人的眼保健
六、老年人的眼保健
第三节 特殊人群的眼保健
一、视频终端使用人群的眼保健
二、体育运动人群的眼保健
三、紫外线暴露下人群的眼保健
四、激光危险区人群的眼保健
五、工业人群的眼保健
六、特殊药物使用者的眼保健
七、驾驶人群的眼保健
八、孕妇的眼保健
思考题
第六章 眼病的预防与保健
第一节 常见致盲性眼病的预防与保健
一、白内障
二、角膜病
三、青光眼
四、沙眼
五、眼外伤
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七、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八、遗传性眼病
第二节 其他眼病的预防与保健
一、屈光不正
二、葡萄膜炎
三、斜视与弱视
四、职业性眼病
五、急性结膜炎
第三节 眼病患者手术前后的保健
第四节 全身病的眼部保健
第五节 眼病常用家庭治疗与保健
一、弱视
二、近视
三、青光眼
四、白内障
五、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思考题
第七章 屈光不正的预防与保健
第一节 屈光不正的预防与保健
一、近视的预防与保健
二、远视的预防与保健
三、散光的预防与保健
第二节 眼镜及角膜接触镜的使用
与保养
一、框架眼镜的正确使用与保养
二、角膜接触镜的正确使用与保养
思考题
第八章 盲和低视力的康复
第一节 可治愈盲的治疗与康复
一、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康复
二、角膜病患者的视力康复
第二节 不可治愈盲的视力康复
一、青光眼患者的视力康复
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视力康复
三、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四、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第三节 高度近视的康复
一、高度近视对视功能的影响
二、高度近视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第四节 助视器的训练与应用
第五节 远用与近用助视器的训练
一、远用助视器的训练
二、近用助视器的训练
思考题
第九章 统计学在眼保健与眼病预防中的应用
第一节 统计学基本知识
一、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二、统计资料的分类
三、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四、显著性检验
第二节 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一、计量资料的统计指标
二、计量资料的显著性检验
第三节 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
一、计数资料的统计指标
二、计数资料的显著性检验
思考题
第十章 眼病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
第一节 眼病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指标
一、生存质量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二、生存质量研究在眼科领域的发展历程
三、眼科疾病中生存质量的研究
四、眼科疾病的生存质量的研究方法
五、生存质量研究对眼科学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
一、白内障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二、手术治疗对白内障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
三、影响白内障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
四、白内障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前景
第三节 屈光不正患者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
一、屈光不正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二、手术治疗对近视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
三、影响近视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
四、近视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前景
思考题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索引

章节摘录

社会因素一般包括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社会经济水平,它影响人们的收入和开支、营养状况、居住条件、接受知识和受教育的机会等,因而也必然会影响到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此外,年龄、性别、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职业和婚姻状况等都属于社会因素范畴。许多眼病中如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青少年单纯性近视眼等都具有明显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指个体的内在情绪(兴奋、抑制、焦虑、恐惧、愤怒、悲伤等心理紧张)及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态度和观念。心理紧张本是人适应环境的一种正常反应,但如果强度过大、时间过久都会使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可致神经、内分泌功能及精神的异常。如精神紧张导致的免疫力下降,可诱发病毒性角膜炎、带状疱疹病毒性眼病。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动与个体的心理和躯体的健康相互影响,因而常称为社会一心理因素。二、行为生活方式包括用眼方式、营养、嗜好、性生活、体育锻炼等。1.用眼方式普及教育使几乎所有的人在眼发育阶段都要经历繁重的近距离的学习;电脑的普及让人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呆在狭小的空间面对电脑屏幕;城市的建筑使人群的视线更局限,且更多的人进入写字楼工作;就连飞行员也因雷达等高科技设备的出现,用眼方式从“视远为主”改为“视近为主”。这些用眼方式的改变对人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统计资料表明:近视眼的发病率明显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干眼症在视频终端使用人群中的出现率几乎达到100%。2.营养饥饿、素食者、婴儿喂养不当、盲目的忌口、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等均可造成营养的缺乏。由维生素A缺乏而导致的角膜病变及夜盲在发展中国家比较常见。3.嗜好长期饮酒使一些必要的营养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族的缺乏,导致慢性球后视神经炎。长期吸旱烟所致的烟中毒性弱视也属于慢性视神经病变。

编辑推荐

《眼保健与眼病预防(眼视光技术专业用)》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眼保健与眼病预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还好,内容比较浅显,适合初学者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