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王华 编  页数:381  字数:620000  

内容概要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全国各中医院校长期从事针灸教学的专家、教授共同编写完成。  本教材系统介绍针灸学的基础理论、方法技术和临床应用知识,分绪论、上篇、中篇、下篇、附篇5部分。绪论介绍针灸学的概念、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等基本内容,阐述针灸学的创立和学科特点,归纳了针灸学的学习方法;上篇介绍针灸基础理论,主要论述经络学说和腧穴理论;中篇介绍针灸方法和技术,主要论述各种刺灸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还介绍了头针、耳针;下篇介绍针灸治疗,论述针灸治疗的原则、作用、处方,介绍特定穴的运用,归纳针灸临床诊治特点,重点介绍各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附篇选辑古代著名针灸歌赋,介绍子午流注针法和灵龟八法,附有古代人体部位名称解释,并介绍了针灸现代研究的进展。本书采用全彩印刷,图文并茂,应用了大量珍贵的真人实体彩图是本教材的一大亮点,力求达到真实、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书中所设医案举隅等栏目更是有别于其他同类教材。  本书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学生使用,还可供针灸推拿学专业等中医学类其他专业学生使用,也是国家执业中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参考书。并可供从事针灸教学、临床、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绪论 一、针灸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地位 二、针灸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  (一)针灸的起源  (二)针灸学的创立  (三)历代医家对针灸学的贡献 三、针灸学的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 四、针灸学的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  (一)针灸学的学科特点  (二)针灸学的学习方法上篇 针灸基础理论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三)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四)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六)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二、奇经八脉   三、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    (一)十二经别    (二)十二经筋    (三)十二皮部   四、十五络脉  第二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一、标本、根结   二、气街、四海  第三节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一、经络的作用    (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二)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三)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二)指导辨证归经    (三)指导针灸治疗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中篇 针灸方法和技术 第四章 毫针刺法 第五章 灸法 第六章 拔罐法 第七章 其他针法 第八章 头针与耳针下篇 针灸治疗 第九章 治疗各论 第十章 治疗各论附篇 参考资料 第十一章 古代针灸歌赋辑要 第十二章 子午流注针法 第十三章 灵龟八法 第十四章 古代体表部位名词解释 第十五章 针灸学现代研究进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2.针灸学术繁荣发展时期魏晋至明末,针灸名家辈出,学术高峰迭起,在针灸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魏晋时代,著名针灸学家皇甫谧将《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后佚)三部著作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编撰成《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除《灵枢》外首推《针灸甲乙经》。该书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记述载录349个腧穴的名称、定位、归经、主治和刺灸操作要求,介绍了针灸方法宜忌和常见病的针灸治疗,是继《内经》后对针灸学术的又一次大的总结,在针灸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不少论述针灸的著作,如晋代以炼丹闻名的葛洪在其《肘后备急方》中,收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30多种病证,尤以急症用灸见长,有力地促进了灸法的发展。其妻鲍姑,亦擅长灸法,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女灸疗家。这一时期还有名医秦承祖、陶弘景等,都对针法、灸法有所研究。隋、唐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针灸学也有了很大发展。唐初时针灸已成为专门的学科,设有“针师”、“灸师”等专业称号。针灸教育也占有重要地位。唐太医署负责掌管医药教育,内设有针灸医学专业,其中有“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针博士掌教针生以经脉孔穴,使识浮、沉、滑、涩,又以九针为补泻之法”(《旧唐书》)。唐代对针灸医学的重视和教学上的严格要求,促进了针灸学发展。隋至唐初的甄权著有《针方》、《针经钞》和《明堂人形图》,虽均佚失,其针灸学术思想在当时颇有影响。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五色“明堂三人图”,把人体正面、侧面及背面的十二经脉用五种颜色标出,奇经八脉用绿色标明,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已佚);创以阿是法发现并取用阿是穴,还创用指寸法取穴定位;其《灸例》篇较详细地记述了灸法的具体应用,灸治思想对后世影响较大。这一时期灸法盛行,尤以王焘著《外台秘要》、崔知悌著《骨蒸病灸方》最享盛名,大量的灸治经验得以总结,并流传于世。

编辑推荐

《针灸学(中医药类专业用)》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针灸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买来作为外行的我了解用,偏被学中医的老公看出了有些图片的个别错误。仅作了解还无伤大雅
  •   很正常的书,没有啥不正常的
  •   正版 很好 以后还会来买
  •   专业书,必须买正版。
  •   非常不好,你要是想考试不及格就买吧,内容怎么想是人写的,就是东抄抄西抄抄
  •   每个页都有颜色,看穴位容易。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